APP下载

对初中地理新课标的再认识

2015-01-13邱桂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认识初中地理新课标

邱桂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源于新课标的出现,所以,新课程的实施首先在于新课标的理解。本文从前言、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四个方面对新课标进行再认识,以期更深入地把握新课标的真谛。

关键词:初中地理;新课标;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244-01

初中地理新课标分为四部分,笔者在这里就每部分中对现行地理教育意义重大或和具体教学结合紧密的部分,作简要的理解和说明。

1.新课标前言部分解读

通过反复推敲,我觉得新课标前言部分实际是解决一个理念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一是初中地理教学改革背景理念问题,即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教学的科技手段日新月异,在这种现实条件下要求我们教师要培养出具有全球眼光,能注意保护环境问题的建设者,那么现行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由此可见,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不能再囿于教材内容,而要容入全球化的理念和知识内容,以教材为纲,主动融入相关的全球地理知识,努力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二是教师教学理念问题,即我们不能再是三尺讲台一张嘴,一讲到底。要树立素质教育意识,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自身的主导角色有清楚定位,要清楚主导不是主演,更不是主体。教学活动的主体应当是学生,教师主要作用在于导,一定要设法把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调动起来,令其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主体角色投入到教学活动。三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实用性理念增强,即要学习对生活、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使教学生活化,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更具体,更有用,突现地理课程的应用价值。四是初中地理教学的灵活性增强,即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现代化教学的地理课程,科学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评价体系。为此,初中地理教师有必要积极开发相关的地地理教学课程资源,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实施探究性学习,了解和掌握地理研究的科学方法;教学中尽可能用上各种可资利用的资源,如多媒体等,全方位立体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加深学生印象,提升学习效果。

2.新课标课程目标解读

新课程地理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知识目标主要是地球知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乡土地理;能力目标主要包括地理基本读图技能、知识应用技能、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基本技能等等;情感目标包括科学合理的审美情趣、爱国爱家情感、可持续发展观以及正确的人生观等等。对这一部分课标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知识目标是中学地理教学的核心,其余目标都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为解决教学内容而需要达到的目标,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如何达到这些目标,就是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结合教材来看,初中地理知识目标是贯穿始终的主线,而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仿佛这条主线上的果实,在必要的结点必须要结出相应的果实。知识目标是基础,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是知识目标的升华。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知识目标达成,然后才能达成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当然,具体实施过程中,三个目标也并非就是截然分开的,很多时候其实是相互融合的。比如教会学生中国地图的知识,同时就达成了这样几个目标:一是掌握了阅读地图的基本知识,二是掌握了阅读地图的能力,三是建立了祖国疆域的概念,培养了爱国情怀。可见,三个目标分别处于不册的层次,但完全可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中实现。只是需要教师作适当的点拨引导。

3.新课标内容目标解读

该部分是新课标比例最大的部分,也是整个课标的核心。但通观整个内容目标,主要是对地球知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乡土地理四部分教学内容的详细规定,但仔细研究发现,每一部分都是由课程标准和活动建议两部分组成。也就是说专业地理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除了要研究所教地理学科内容外,更主要的是要注意研究课程教学的标准是什么,要把握这个"度",然后就是要研究教学建议,就是如何达到或实现教学的标准,完成这个"度"的教学要求,这部分内容对教师研究如何创造性地完成初中地理教学工作,如何教出地理特设和时代特设,如何完成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使命,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所以,需要我们广大地理教师静下心来,吃透标准,探索教学方法,勇敢进行新课改教学实践,开创一个全新的地理教学时代。

4.新课标实施建议解读

研究该部分课标,首先要明确的观点就是:不管采取什么教学方式,要突出地理学科的教学特点,即突出地理学科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要有地理的"味道",否则地理教学就是个大杂烩。其次要树立的观点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尤其要注意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推广和应用。再次就是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体系,侧重提升能力,逐渐摒弃以考试成绩为主的单一的评价体系,这就涉及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评价机制的变革。最后就是要做好配套地理教学资源的课程开发和编写工作,当然这体现了新课标地理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课文内容,让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更适合课标教学的材料,明白原来地理教学也可以这样丰富多彩,为地理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

以上是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初中地理新课标所作的一点解读,未必正确,权当抛砖引玉之用,还望同行们斧正。关于新课标的理解,或许不同的人出来有不同的看法,但总体上看,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把握好教师的主导作用等观念是大致趋同的。也就是说,新课标最起码明确地传达了一种教学改革的理念: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均得到发展。这一点在各学科的新课标中均有所体现。因此,践行新课标,首先要改变教学理念,在教学观上进行改进,进而调整教学方法,最后实现整个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邢继德,林成策. 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法[M]. 开明出版社,2003.11.

[2] 张洋. 地理教学实施指南[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张希希. 对活动教学理论若干问题的探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5):68.

[4]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 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2002.5(1).

猜你喜欢

认识初中地理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摭谈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