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概念教学的一点做法和体会

2015-01-13张丽娜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联系概念图区别

张丽娜

摘要:生物概念往往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第一步。教师要创设情景引入,注重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最后绘制概念图,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新的概念时学会分析概念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概念;教学引入;区别;联系;概念图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225-01

初中生物课本中生物概念有很多,它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首要门槛。学生最初接触生物这一学科,就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生物概念。接触学科之初培养学生掌握正确、清晰的生物概念,有助于掌握基础知识,提高以后解答生物题的解题技能。所以,概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物概念这样重要,我们如何更有效地实施生物概念教学呢?

1.采用划句子成分的方法进行概念教学

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第五章的"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节中,基因的概念是从分子水平定义的,十分抽象,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但又是一个重点,因为他直接涉及到学生对遗传规律及生物变异等有关知识的学习,文中基因概念是以复句形式表达的,语句较长,根据这个特点,为加快学生对此概念学习和理解的进程,我在教学时,采用了划句子成分的方法逐步破解基因的概念,达到了教学目的。即在学生阅读熟悉基因概念的基础上,在黑板上写出基因的概念,并和学生一起划出概念的句子成分:

去其"枝叶",留其"主干",基因的概念便浓缩成:基因是功能和结构单位,是DNA片段。"基因是什么物质上的功能和结构单位,为什么称之为功能和结构单位?DNA上的任何片段都可以叫基因吗?"通过一连串问题的点拨,再引导学生对句子中做修饰限制的定语成分加以分析,逐步扩大其内涵,缩小其外延,在学生头脑中,基因的概念便化解为:基因是DNA上的一个能控制生物具体性状的片段,DNA控制生物的性状就是通过这样的片段实现的,一个DNA上有多个基因。这样通过划句子成分的方法,把一个原本抽象、复杂、难懂的概念,经过点滴剖析,最终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抓住"关键词"进行概念教学

生物学概念是对生命现象的本质属性的抽象和概括,是在丰富的典型直观材料上,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抽象、概括获得的。由于生命现象的非本质属性往往直观、生动,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较深刻的印象,使得学生常常舍本逐末,把非本质属性当作本质属性,从而形成错误概念。在一些生物学的概念中,往往有一到两个关键性词语,它决定概念的本质属性,在教学中抓住这些关键词进行讲解,就能排出非本质属性的干扰,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如在讲"等位基因"时,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感知: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一对基因"是等位基因,而忽略了"控制着相对性状"这一关键词所决定的等位基因的本质属性。鉴于此,我在黑板上写出了三对基因D Jl D、D ll d、d l J d,要求学生判断出哪一对是等位基因,果然,不少学生选择了第1或第3对,这时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概念中"控制着相对性状"这一关键词的含义,学生的错误概念便得到纠正,对这一概念理解的深刻性也就不言而喻。

3.采用比较法进行概念教学

由于统一在生物体内的多种生命现象一起表达生物的生命,这就使得各种生命现象之间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而生物学概念往往是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水平对生物生命现象的反映,这就决定了概念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掌握、灵活地应用概念,就要求教师对这些概念采用列表、图表、图解等多种方法加以比较,找出其区别,深究其联系等。比如:学完"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三个概念后,引导学生从"组成、特征、时间性及空间范围"四个方面列表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达到能区别三个概念。然后再通过“个体同种种群不同群落+环境生态系统”这个图解表示出三者之间的联系,领会知识间的规律性。这样不仅可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概念,达到概念教学的目的。而且也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小结,使知识系统化,避免了学生"顾此失彼,学后忘前"现象的发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也更上一层楼。

4.采用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概念教学

在进行"保护色、警戒色、拟态"三个概念教学时,我除了采用以上三种方法对概念加以讲解和比较,使学生对原本容易混淆不清的三个概念,达到正确的区别、全面的掌握,使其在实践中能对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这三个生物外形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还以第一人称的形式,采用拟人手法分别用一句话描述了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形象生动,趣味无穷。它们是:"我默默无闻,毫不起眼",描述保护色;"我与众不同,请远离我!"表达警戒色;"我形态逼真,很难辨认",示拟态。这样把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三个概念的丰富内涵各寓于一句短短的话语中,记忆深刻,终身难忘,学习效果自不待言。

5.对生物概念进行系统整理——绘制概念图

概念图指的是把我们学过的所有概念中有关某一主题的不同级别的概念进行分类,以箭头、方框、圆等绘图方法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对学生来说,概念图能促使他们回忆旧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分清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将分布在各章节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形成系统的结构,对知识进行综合复习。概念图能表明概念间具有明确包容关系的层次结构,并形成一些交叉点,使学生能将新概念与头脑中已有概念间的这种类属关系进行正确链接,将有利于学生将新概念同化到自己头脑的已有概念体系中,从而真正掌握生物概念。

6.巩固概念

自然科学中的很多概念、原理和规律都源于自然,是对生活和生产实际的抽象总结,又反过来被运用于实践,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如果学生能够用生物学概念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解决生活中的疑问,那这是巩固概念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将概念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生物学概念在运用中得到巩固。如在介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可让学生解释:为什么新疆的哈密瓜特别甜?为什么太阳没有出来就到树林里去锻炼身体是不好的?在介绍蒸腾作用时可联系实际,移栽植物时为什么要在傍晚进行?为什么移栽植物时要去掉部分枝叶?在介绍根吸收水分的原理时,可让学生出谋划策、植物在盐碱地为什么成活?如果让你来治理盐碱地,你有什么好方法?

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能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去教学,学生必定会建构好生物学概念。如带着一棵草,和学生一起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带着眼球的模型是探究视觉和近视眼的形成,虽说这些和现代教育技术相比显得比较落后些,但这些实物能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让学生容易接受。因此,只要教师善于动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那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好。

猜你喜欢

联系概念图区别
概念图在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位置的区别
概念图教学功能初探
看与观察的区别
区别
概念图构建中概念关系提取方法
AM2+和AM3有什么区别
概念图策略在生物复习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