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中的合作学习

2015-01-13王江敏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交流数学教育

王江敏

摘要:新理念提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主体,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而要实施这个重要的目标,显然依靠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无法达到的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的重要途径,有了合作学习,更便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信息的传递,并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194-01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加强合作,善于交流,能充分地展示他们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我下面就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1.合作学习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合作教育实际上是相对权利主义和强迫命令的教育而提出,而合作学习就是确立新的学习动机,从学习的内部获得学习的推动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每一个学生"感到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哪怕是能力最差的学生,也能在活动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加入到小组的讨论、辩论中去体验。如果自己动脑,"自己并不是什么都不行"为此要在教育思想上来一个根本的转变。转变过去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应当该为:"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所谓"吸引"就是"使儿童乐意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儿童共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来",所以教师的任务不在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而教师要做的是激活学生自我发展的欲望,激活学生生存,求知,成功和创新的欲望。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由选择机会。

2.适时点拨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然而,这种方式一时之间成了一种时尚,合作学习风行于数学课堂,同时也暴露出许多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一是合作学习的次数过频。二是草率收兵。把握合作学习时机是培养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是引导学生参与表达交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让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呢?

2.1 在新旧知识衔接处点拨,组织合作学习。新知识往往是由旧知识延伸和发展来的,教师如果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适当点拨,让学生参与交流,这将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

2.2 在重点难点处点拨,组织合作学习。当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遇到重点或难点内容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思索、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2.3 在揭示规律时点拨,组织合作学习。在揭示规律或得出某一结论时,需要教师进行点拨,学生才能得出结论,掌握规律。

2.4 学生思维受阻时,组织合作学习。数学素有"思维体操"之美称。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思维方式也各不相同。多数学生在接触新生事物时,思维常受到障碍。当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或产生问题症结,而教师又不能直接了当告诉答案时,合作学习就能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

2.5 解题策略多样时,组织合作学习。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在数学活动中,常有学生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此时教师不必急于下定论,而是让持不同意见的学生一起讨论、争辩、交流,从中?晰正误。

2.6 认知出现冲突时,组织合作学习。学生学习新知识前已经有了原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时,总想用原有认知结构来理解或解释新知识,一旦原认知不能对新知识做出解释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

3.评价激励,激发合作兴趣

表扬激励法是一种"精神快餐",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创造力,有明显的作用。在介作学习时,结介教学内容,常常让学生比一比哪组同学算得又快又好,哪组同学会动脑筋,想的办法最好。为了达到这些目标,组内学生必须互帮互助,共同努力去完成好学习任务。在其中他们可以互相鼓励,共同提高。在评价小组所取得的成绩时,对完成任务好的小组进行一定的鼓励。这种奖励机制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责任感,能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如在教学时要求小组成员都做对了题,可以为本组赢得一朵红花,如果有人出错就小行了。这样要求,学生会为了小组的荣誉认真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因为如果自己错了题,整个小组都会受影响,这等于是给学生一个外力,促使每个成员都有集体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在小组介作过程中,为提高同学间介作效能,可以采用一系列竞争方法。如实行"哪一组笑得最灿烂"的方法,即把小组介作中的成果以"笑脸"个数来量化并公布的一种竞争形式,也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一种形式。通过一系列的激励评价和竞争机制,把个人与小组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在全班形成你追我赶的向上气氛和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促进了小组间的互相协作。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加强合作,善于交流,能充分地展示他们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我下面就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组,林俊.小组合作学习的行动准则[J]. 广西教育. 2004(16)

[2] 郭仲华,粟亚辉.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12)

[3] 梁燕霏.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J].科学课. 2004(07)

[4] 黄芳.浅谈低年级"小组合作学习"[J].甘肃教育.2005(Z1)

[5] 虞巧芳.加强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3(06)

猜你喜欢

交流数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如此交流,太暖!
题解教育『三问』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