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思考

2015-01-13彭杰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思考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彭杰

摘要: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是近年来国际上数学教育的研究热点,也是国内外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对小学数学解决何题教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通过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实践与探究,分析解决问题教学与应用题教学的区别,阐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模式,明确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188-01

过去的数学教材中没有"解决问题"之说,现在我们所说的"解决问题"是由原来的"应用题"转变而来的。以往的"应用题"是运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给出一些已知量和未知量,并阐述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再要求学生根据这些已知条件运用四则运算求未知量。与"应用题"相比,"解决问题"是更加深层次的。解决问题的教学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题材选择更加开放,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

1.解决问题的教育价值

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下"应用题"教学的价值取向更侧重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侧重于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1.1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解决问题的教育价值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2 解决问题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让学生在感受、体验、探索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首先,它能使学生认识到所学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其次,它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再次,它能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后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1.3 通过解决问题教学,有利于学生在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和价值性。发展学生的数学的抽象能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从根本上讲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这一过程就是把掌握的数学概念、规则、方法和技能进行重新组合的创造性运用,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教学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使生活问题数学化,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学应用的价值。

1.4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课程标准中阐述,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1.5 解决问题的教学有利于提高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解决问题的教学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解决问题的教学能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探索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其次,它促使学生将过去己掌握的静态的知识和方法转化成可操作的动态程序。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过程。再次,它能使学生将己有的数学知识迁移到他们不熟悉的情境中去,这既是一种迁移能力的培养,同时又是一种主动运用原有的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解决问题教学与应用题教学的区别

传统的应用题教材的编排是用文字、语言、图形叙述出已知、未知数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呈现形式比较单一,它是以文字形式呈现,通过学生计算,求出未知数量的数学题目。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兴趣不高;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一般采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再根据数量关系间存在的唯一的运算关系,让学生找到解题方法。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根据应用题的分类体系和与其相对应的数量关系式,列式计算,使应用题教学就成了学生简单化的解题过程。解决问题教学,教材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素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图文并茂,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问题多样,答案不唯一;解决问题教学没有现成套用的解题方法,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个人或小组探究的形式来解决间题,具有时代感和挑战性。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实践来解决间题,更好地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发表独立的见解,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实践能力。

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3.1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新课程所要求"解决问题"教学要让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把学生都带到现实的社会课堂之中去亲历,是不可能的事。因此,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现实的或模拟现实的情境(包括活化教科书中的画面)来让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感知,从中收集一些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从这些信息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2 自主探究,让学生乐学、善学。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尽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但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笔者从找问题、探究问题和学以致用这几方面来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一些看法。不同的教学环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研究。对于遇到的新问题,只有不断努力的思考发现总结,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 任雪三.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抽象能力[J].云南教育,1997(Z2):32-33.

[2] 曾立新.应用题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6):75.

猜你喜欢

教学思考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