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2015-01-13杨发银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杨发银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呼唤主体觉醒、强调自主发展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语文教学中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即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093-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从素质教育的定义及其所包含的内容不难看出,不管培养的人才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但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转变教学导入观,为学生创新提供条件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要求所谓"知人论世",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往往是先作者,后背景,再作者。这固然能使学生对陌生的课文熟悉些,从而为课文的理解奠定基础,但这样"知人论世"的教学导入过程,往往使学生在熟悉课文时产生理解上的思维定势,在一定程度上阻塞了学生创造性理解课文的思维。因此,我们应该改变这种教学导人模式,消除课文已有的社会评价对学生的框式影响,树立课文陌生化的教学导入观,让教师熟悉的课文以陌生的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思维。

"使熟悉的陌生化"亦可称为"形成熟悉的陌生",这是著名的创造家戈登先生对别出心裁的形成思路的程序的命名。将这一思路引到课文教学导人中来,即在课文教学的导人阶段,教者不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是着力去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探索,对文章本身进行陌生化的感悟,领悟课文的原汁原味。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一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提高"自为研素"的创新能力。

2.巧用文章学习迁移指导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所谓迁移指导法,是根据心理学迁移理论构建的一种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认知策略和思维操作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采用以下做法:

2.1 聚合求同助理解。有创造力的教师总是引导学生运用聚合求同思维对知识进行不断总结、归纳,把新旧知识有机结合,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出系统的知识,得出规律。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小结:一个完整的句子,一般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通常回答"谁"或"什么",后半部分通常回答"干什么"或"怎么样";补充句子一般步骤为:先读一读,再分析已有部分,可回答什么,还缺少什么,然后补上缺少部分,最后根据补充好的句子的语气,加上恰当的标点。在解释规律的基础上,第二步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这种聚合求同的思维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有关句子构成的知识,而且有效地锻炼了探索创新能力。

2.2 发散求异促创新。发散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任何发现和发明,任何科学理论的创立,首先是建立在发散求异思维基础上的,它具有流畅性等特点。流畅性,即解决问题时能从一个方向流畅地产生出不同类型的方案。如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多写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让学生在"多解"、"多变"、"多写"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独创性,即解决问题时能克服"思维定式"、"思维惰性",敢于"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让学生有用武之地。

2.3 隐喻联想发展。隐喻联想思维指个人可以将截然不同的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联想通常是隐喻的、直觉的、跳跃的、模棱两可的。隐喻联想是创新思维最可贵的成分之一。美国心理学者瑞普提出,直觉的隐喻联想可以帮助人们在一个更广泛更特别的情境下看待同一事物的不同功能合作,从而实现思维中的一次次飞跃,闪烁创造的火花。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隐喻联想思维的功能,以推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其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以下两种是最常用的,一是增扩接续,是联想的补充、扩展或接续;二是画图联想。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受到了美的熏陶,也培养了其隐喻联想思维的能力。

2.4 辩证比较求全新。一个精神劳动者,其思维达到辩证思维的水平,它的创造力将有发展。反之,如果一个人不具备思维辩证的能力,其创造力可能将受到阻碍。可见辩证思维对创造力来说是何等重要。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善于联想,灵活性强,思考问题往往容易片面化和绝对化,因此教学中应注意通过阅读和作文训练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要着重抓住两点:一是思维的批评性。这是指要善于用客观标准去体验自己和别人的意见与设想,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价,并提出自己的主张。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打破砂锅一问(纹)到底"、"鸡蛋里挑骨头",勇于创新。二是思维的辩证性。即看待和思考问题时,不是简单地做出非此即彼的是非选择,而是全面地发展地看待问题,在对立统一中寻找最确切、新颖且有价值的解答。这种辩证观点,教学中可启发学生去感受、领悟。经常进行这种辩证思维的训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全面性和逻辑性,发展创新能力。

3.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在赞扬声中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应用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也迅猛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还有许多,如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总而言之,我们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灵活地选择运用。通过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指引和诱导,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进而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让我们时刻铭记江总书记的话"坚持创新,勇于创新",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使教育真正成为一片培植孩子创造思维的沃土、一块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天地。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素材,把创新教育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环节,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培养。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