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2015-01-13陈婷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本真小河瀑布

陈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073-01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领域的探究如火如荼,教师对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认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然而,我们过于追求学习方式的改变,过于注重讲解文本的主题内容,忽视了语文学科以表达为中心这一特点,忽视学生这个生命个体的需求是否得到真正的成全。因此,加强低年级学生的朗读与积累,彰显语文教学本真,成了我们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之必需。如何让朗读与积累并驾齐驱,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1.在加强朗读中积累语感,归还语文本真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倾向于阅读方法的指导,忽视了作为母语的朗读指导,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语言发展和感知能力。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观摩学习,我有了几点心得:

1.1 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全诗共三节,分别描写了听见瀑布的声音、远看瀑布及近看瀑布的情景。

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由于诗词在表达上极其凝练、丰厚,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不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课堂上,老师利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与一体的特点,让学生进行自主、个性化懂得阅读,并且引导学生多读,读出理解,读出感受,读出层次。如:播放音乐让老师先范读,分出轻重音,边比动作地读,读出瀑布真实的声音;再者播放音乐,配合老师动作,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仿佛听见瀑布真实的声音;最后师生一起跟着音乐,比着动作,让瀑布的声音逼真地再现于读者的耳畔,使人未见其形,先闻其声。

1.2 分层指导,提高语言感知。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单单是老师讲出来的,还要由学生去读、去悟。因此,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更多读的机会,通过有层次地组织学生朗读,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感悟和积累。学生在反复地朗读,初读(感知性读)、研读(理解性读)、品读(情感性读)中,能深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1.2.1 读出节奏。低年级学生刚接触字词,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竖起书凭眼睛扫视来感知成篇成段的语言文字,是有困难的。因此,一开始我们允许学生"点读"且认为这是正确的方法,其实不然,学生一字一句的读,是读正确了,可久而久之,学生便养成了朗读任何一篇课文都是一字一顿的不良习惯。

在教学《迷人的夏天》第二课时,先复习生词导入,我出了三组词:第三组是有关动作的词语,在让学生读第三组"扛着鱼竿,提着水桶,背着救生圈"时,因为是想让学生能从读中体会到这组是动词,所以在"扛着,提着,背着"我特意加了红色,但学生读的时候,却"扛着/鱼竿,提着/水桶,背着/救生圈"这样停顿着读了。我指导学生如"扛着鱼竿"连着读一读,并且注意"着"读轻声,再把整个词组带进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读得连贯了,读得有节奏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读得富有感情了。

1.2.2 读出理解。记得朱熹曾经说过:"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这是读书人的切身体会。教师只有读熟了文本,在课堂上才能在学生面前有效地引领、生动地揭示、准确地点拨……诵读过程中通过口、眼、心、耳等各种感官全身心地进入文本,由读生感,感中得悟,产生审美愉悦,激发审美创造,陶冶心志,赋予文本以生命。

如教学《小河的歌》,整堂课以"读"贯穿始终,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河"进行初读,接着引导学生进行细读"为什么这是一条明亮的小河、快乐的、绿色的小河"?然后让学生再读,小河正唱着一曲什么之歌?学生的发言真出乎我的意料:小河正唱着一曲明亮之歌、快乐之歌、绿色之歌、奔跑之歌、奉献之歌、关心之歌、丰收之歌、生命之歌……可见,学生已经把诗读进心里,读出诗歌意境。这样,通过反复诵读,赋予文本以生命,再加之揣摩、品味、体验情境,来把握诗人感情的脉搏,加深对诗歌主旨的理解,真正实现"全身心地进入文本,由读生感,感中得悟"。

2.在重视积累中指导朗读,提升语言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素养的提高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学习语文就是学习做人。从一定角度而言,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体会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同时是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他人的过程,也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2.1 唤醒生活体验积累,培养朗读文本能力。《雨后》这课教学,一位老师通过播放轻松优雅的音乐,听老师有感情朗读,让学生闭眼想象。睁开眼,提出问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通过想象说出自己的感受,"水里有一群快乐的孩子,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会玩什么?"通过句式训练"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有的——,有的——,还有的——,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唤起学生对实际生活的体验和想象,激起学生的欲望。

2.2 充分挖掘文本资源,提高读中积累意识。课本选文图文并茂,语言规范,用词准确,行文生动精炼,题材内容丰富,景物各具特色,人物形象众多,这些都是评价的优质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和学生已有的智能模块对接起来,不仅拓展了评价领域,还有利于学生多种智能的认同和发展,有利于潜移默化的熏陶,变文本资源迁移为学生的语言积累。

在教学《迷人的夏天》,教学"多彩"这一自然段时,首先我让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找出描写很多种颜色的词语"多彩,五颜六色",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表示很多颜色的词,学生说出"五光十色,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等;再让学生找出比较美的词语"绿色的植物、碧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衣裙",出示一些色彩鲜艳的植物图让学生用颜色来仿说:"()的荷花、()的向日葵、()的葡萄、()的草莓",接着带入段里,仿段说一说,学生观察得很认真,说得很完整。这样既进行了词语训练,又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最后学生带着美的感受美美地朗读这一段,效果颇佳。

21世纪呼唤人性的回归,呼唤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呼唤语文教学回归本真,回归自然。因此,让朗读指导和积累运用并驾齐驱,让我们的语文教育不仅关注文本,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成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是我们真诚的期待!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

[2] 《朱熹语录》

猜你喜欢

本真小河瀑布
贪吃的小河马
瀑布之下
清澈的小河
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本真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Evaluation and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epatic Injury by Traditional Drugs
瀑布
盈一月相戒指的本真自然与创新
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