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音乐教学新探

2015-01-13李娜娜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环节音乐课师生关系

李娜娜

摘要: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 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音乐课;师生关系;教学环节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036-01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已成为其重要环节。教师做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在音乐教学中,我结合音乐教育的特点,不断探索并尝试寻找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愉快的音乐课堂,使师生互动交流在音乐课堂中能和谐的进行,把学生对音乐悟性不同的学生们引进艺术殿堂。以下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1.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

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个性、自信心,把音乐放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信地在他人面前表演,这似乎和音乐没有联系,但它体现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培养21世纪人才所应具备的一种品质。例如:在七年级音乐课《阳关三叠》情景剧教学中,设置为一人扮演诗人、一人扮演诗人的朋友、一人吹萧、一人扮演酒保、一人或几人伴舞,模仿诗人和朋友在阳关话别的情景,在教室前面表演。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又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还可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中,因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不是专业教育,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以音乐为工具和手段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2.教学手段新一点

2.1 设计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教师要不局限于课本,把课堂设计成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如"小小音乐会"活动可以使学生尽情发挥歌唱水平及表演能力,融歌曲、器乐、舞蹈于一体,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最喜爱的一首歌的小讨论"学生可以说出自己喜欢的歌曲、为什么喜欢,好在哪里等,在讨论中提高了音乐的欣赏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还有象"实话实说"的欣赏活动,学生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看法,对音乐的感受,给学生提供发表、评价、感受的机会,形式新颖,学生放松,参与积极;"设计MTV"活动,学生们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设计自己的MTV,有的还能利用节假日,把电影剪辑、图片、画面结合起来,兴趣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样,老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加入到学生的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索发现等活动中,引导他们去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在活动中,学生是主体,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大胆地去动,去唱,去跳,真正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真正做到以人的发展为本。

2.2 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教师要善于调节调整节奏与步骤,要让学生有一个思考和表现的时间、空间,有探索的机会,并善于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音乐课里可以有很多的即兴成分,教师进行很充分的引导,如对歌曲编配前奏或结尾、对歌曲进行演唱上的艺术处理、听音乐编故事并当堂表演、创作诗歌、用简单的画图来表现音乐的进行、编配简单的舞蹈动作表演及乐器的演奏等等, 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来解决。

2.3 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作用。学生的认知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直接感知能引起学生兴趣,从而促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的发展。我们要让学生从屏幕上直接感知戏曲,包括剧情、音乐、演员、表演、脸谱、服装、道具,从感官上刺激学生,以加深学生对戏曲音乐的理解。多媒体的直观画面教学也直接要求我们音乐教师要实现自我角色的转换,从"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成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2.4 娱乐教学法。当前,许多电视娱乐、联欢活动(如《星光大道》《开心辞典》等)收视率高,火爆无比。娱乐节目颇受大众喜爱的原因在于它的搞笑性和竞争性,然而竞争性又在其中占着主导的地位。那么,把搞笑的竞争性和音乐课堂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便是"娱乐教学法"――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实验证明:娱乐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转变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我们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

评价应包括学生、教师和课程管理三个层次,可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多种形式。在教学评价时,首先,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予以充分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其次,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音乐兴趣、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可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科学性。

4.注重学科整合,优化课堂教学

新时期的教育呼唤学科整合,新课程中"注重学科间的整合"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音乐教学也可以探索学科整合。

4.1 音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即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播放影碟、上网查资料等手段,为学生创造完美的视听效果,使学生能更直接地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4.2 音乐与美术学科的有机整合。即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思地留给学生一定的绘画创作时间,引导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创作画面和塑造形象(制作头饰、纸质服饰等),任由学生自由或者合作创作,并穿戴自制的头饰、服饰进行表演,展示自己,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4.3 音乐与语文学科的有机整合。即教师在教学中留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边听音乐边想象,然后用语言描述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画面。例如:学习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结合七年级语文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进行讲解,从而加深对音乐巨人的了解。再如:引导学生自制了头饰、服饰,同时引导学生讲述其创作的意图和画面所表达的内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音乐教学创新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广大音乐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引进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利用游戏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初中音乐教学的创新改革,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环节音乐课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缺失对策研究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