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CET—4翻译试题得分反思大学英语教学

2015-01-13吴海燕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分段基础知识题型

吴海燕

摘要: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新题型增加段落翻译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掀起了翻译教学的热潮。然而,鉴于翻译技能对英语综合基础知识能力的要求,笔者认为,长远来看,大学英语翻译课程的确是未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但目前来看,大学英语教学还是更应该从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出发,进行真正适合于学生的英语教学,而不要盲目开展翻译理论或翻译实践课程。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试题;得分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028-01

大学英语考试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全国性的教学考试,其目的是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服务。而实际上,中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也使得广大高校英语教师同样以全国大学英语考试的测试内容和形式为风向标,对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侧重点进行相应的调整。

1.翻译题型评分标准

从2013年12月考试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进行调整。此次调整将段落翻译取代完型填空,分值占总分的15%,明显加大了对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力度。翻译部分测试学生把汉语所承载的信息用英语表达出来的能力,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四级长度为140-160个汉字,六级长度为180-200个汉字。翻译评分标准分为6个档次:13-15分、10-12分、7-9分、4-6分、1-3分和0分。各档次的评分标准如下:

13-15分:译文准确表达了原文的意思。文字连贯,基本上无语言错误,仅有个别小错。

10-12分:译文基本上表达了原文的意思。文字较连贯,但有少量语言错误。

7-9分:译文勉强表达了原文的意思。文字勉强连贯;语言错误相当多,其中有一些是严重错误。

4-6分:译文仅表达了一小部分原文的意思。连贯性差,有相当多的严重语言错误。

1-3分:除个别词语或句子,绝大部分文字没有表达原文意思。

0分:未作答,或只有几个孤立的次,或译文与原文毫不相关。

在综合评阅时,为了方面记忆,也有将以上各个档次的译文通俗地依次概括为 "漂漂亮亮","清清楚楚""马马虎虎""稀里糊涂""一塌糊涂""毫不沾边"。

2.翻译题型常见错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笔者今年有幸参加了7月份的英语CET-4翻译部分的阅卷,感触颇深。在笔者所阅的7000多份试卷中,粗略统计一下,能达到13-15分段的卷子不到5%;达到10-12分段的卷子不到10%。而7-9分数段的卷子能占到所阅卷子的30%(从分数档位的划分来看,7-9分档是及格分段);剩下的大部分都是4-6分段、1-3分段和0分。这说明,翻译题过及格线的学生占少数,不及格的要占大多数。

一般来说, 6分以下的翻译内容,译文中除2-3句话是正确的以外,其它部分均出现了大量不可避免的语言及语法错误。尽管考生尽力逐字逐句地翻译原文,但也因为其基础知识薄弱,而使得译文与汉语原文出现较大的偏差。所以在这类译文中,比较多见严重的汉语式英语。符合这一类型的考生需要针对基础知识技能进行学习和提高,如扩大词汇量,熟悉常用单语的固定用法及介词搭配等方面的知识。而7-9分段的译文,虽然是及格分数段。但是在分数段上是可上可下的,即如果翻译得更精准些,审题更认真些,就能上11分,而如果学生没有译出关键词或留空不写,审题又不认真,马虎大意些,就有跌入6分段的可能性。在翻译今年6月份的CET-4翻译试题里 "人们应该读好书,尤其是经典著作。通过阅读,人们能更好地学会感恩、 有责任心和与人合作,而教育的目的正是要培养这些基本素质"时,有很多学生把"看好书(read good books)"理解并译成"好好地看书(read books well)",造成失分。这一类型的考生,应注意认真审题,看懂原文意思,避免疏忽大意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有些同学把"感恩"译成"appreciated/giving thanks/ thankful","素质"译成"ability/ talent/characteristics"。这一类学生在处理译文方面就比较灵活,尽管所用单词与标准答案不同,但也能勉强或基本表达出了原文的基本意思。在阅卷时,这样的译文至少也能得到6分段,并有可能上升到8分段,甚至如果从译文的整体效果来看,还可以达到10分段。但阅卷过程中,往往因为考生不懂思变,过度强调单词的准确性,而令人惋惜的丢掉了一些分数。因此,在平时的英语学习或习题演练中,学生除了应多注意词汇使用的准确性以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翻译过程中语言使用的灵活性和连贯性,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通过笔者对所阅试卷的浏览和回顾,认为我们的学生在翻译题型部分失分的原因有这些方面:(1)英语基础知识薄弱不够扎实;(2)没有基本的翻译理论知识和足够的翻译技能训练。

3.反思大学英语教学

听、说、读、写、译是外语学习所要求的五项基本技能。在以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为导向的公共外语教学过程中,因为过去的考试题型中翻译分值设置较小,学校教学学时所限,教师自身能力有限等原因,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对翻译的重视程度不够。实际上,从外语学习五项技能的排列顺序就可看出,先掌握了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基础知识,才能达到最后一个"译"。"译"是外语学习者对外语综合知识的内化和将内化了的知识输出的过程。是对外语学习者综合实力的检验和锻炼,没有足够的内化知识,翻译这项技能掌握不好。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同行都提出开设翻译课程,讲授翻译理论或翻译实践课程等倡议。然而,从众多院校学生的的过级率来看,三分之二的大学生还达不到及格分数线或刚刚过及格分数线。而且,CET-4/6考试中的段落翻译试题内容中,除个别陌生单词以外,大部分词语并没有超出教材大纲的范围。因此,大学英语基础知识技能的提高和磨练仍然是大学英语教育的主要内容。当然,从长远来看,开设专门翻译教学课程是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趋势和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目标的。所以笔者认为可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开设翻译选修课以供有学习余力的学生进行知识补充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翟晓丽.基于CET-4改革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探索.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年2月

[2] 寇鸽.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最新改革谈翻译教学.新西部,2014.08期

[3] 石雷鹏.从阅卷看四级翻译失分因素.新东方英语 2014(5)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段基础知识题型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清律的基础知识
一类连续和不连续分段线性系统的周期解研究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分段计算时间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掌握基础知识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3米2分段大力士“大”在哪儿?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