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喧嚣与骚动》中的时间观

2015-01-13徐丽耿珍珍葛佳鑫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错乱福克纳时间

徐丽++耿珍珍++葛佳鑫

摘要:本文以福克纳《喧嚣与骚动》中的独具匠心的时间观念为依据,对班吉,昆丁,杰生,迪尔西这四个主要人物的时间态度进行了深刻探讨,研究时间观对人物的塑造,具体分析原文错乱时空里展现的井然有序。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喧嚣与骚动》;时间;错乱;井然有序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024-01

《喧嚣与骚动》作为福克纳的主要代表作,其名出自莎士比亚所著《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主人公的一句台词, "人生是一个白痴讲的故事, 充满了喧嚣与骚动, 却没有任何意义。"该书通过记述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体系中的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 反映了南方旧体制的崩溃给现代人造成的困惑与绝望。在故事中, 福克纳打破了传统的以时间为顺序的顺叙的叙事方式的情节构思, 运用意识流的手法中的内心独白的写作方式, 将过去与现在的时间交织在一起, 通过对时间的巧妙处理展示了人物的形象以及故事情节。作者在这部小说中打破时间结构,决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追赶时髦,也不是做一次构思巧妙,但是没有实践意义的尝试,而是作者的别有一番用心。换句话说,小说的这种错误的时间结构和作者的时间观念有关,也是塑造人物,表达小说内容和主题的需要。

虽然小说四个部分的日子是倒错的,但四个部分所涉及四个人物的意识活动却有明显的时间顺序.在小说的第一部分,33岁的班吉在智力上仍然是一个孩童,"三十年来一直是3岁". 他记起的仍是康氏兄弟姐妹孩提时代的事,特别是祖母过世和他的改名以及凯蒂少女时代的几件往事.对班吉而言,时间是停滞的,在他的叙述部分中,对往事的联想和当前发生事件的画面纵横交错,构成共时性的联缀,使过去和现在在读者眼中形成鲜明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班吉把过去和现在混在一起,使人感觉他是生活在一个"充满着喧嚣与骚动,却没有意义的世界"。其实班吉的意识活动只是表面上看起来杂乱无章,在深层次上却仍有一种秩序。作者匠心独运,使读者可以通过班吉杂乱朦胧的感受,看到"差不多被遗忘的过去的象征"。

在小说的第二部分,昆丁回忆的主要是长大成人的凯蒂失去贞操、结婚以及与此相关连的事.昆丁对过往的迷恋其实就是对古老南方尊荣与传统的迷恋,而现实世界无情的历史车轮早已将之碾碎并遗弃进了历史的尘埃,任昆丁再迷恋抑或不舍那些荣耀与传统都不可能再重来。昆丁这种对过去的留恋,对当下的无视注定了他在其自身造成的困局中永远没法解脱,除了死亡,因为只有当人的内心和意识能够感觉到时,时间才存在,当昆丁放弃对一切的感觉时,也就终于摆脱了时间对他的束缚。福克纳通过昆丁的悲剧,反映了当时一部分死抱住过去不放,无法使自己适应变革的美国南方人的悲剧.福克纳本人出身于一个曾显赫一时的家族,因此他能够理解昆丁对往昔的缅怀和对当今世道堕落的憎恶,但是他并不赞同昆丁试图把过去和现在分离的非理性的举动.

第三部分里杰生的思想和活动主要涉及现在,少量的回忆已只牵涉到凯蒂举行婚礼以后的情况,以及从那以来家里发生的事情. 杰生的生活旗帜鲜明,无谓过去,现在或者将来,只要不能给他带来金钱利益,就毫无意义,所以杰生总是"行色匆匆"且"怒气冲冲",却自始至终都一无所获。杰生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年青的美国南方,蔑视过时的传统实际上是视蔑一切传统."他唾弃过去,抛弃一切传统价值观念.他是一个被扭曲的人,身上有的只是仇恨和愤怒.福克纳通过这个人物似乎想表明,割断过去,背弃传统是危险的;离开了传统,"现代人就变成了一个杰生式的人物,行色匆匆而怒气冲冲,却毫无意义."

在小说第四部分,迪尔西的一切思想和行动几乎都只和现在有关联. 对迪尔西来说,时间存在的本身就具有意义.在时间的"溪流"中她如鱼得水,没有丝毫困惑和不适.她从来不被时间所困扰,在这一点上和昆丁形成鲜明的对照.迪尔西是福克纳笔下最接近完美的人物,既生活在时间之中又超越了时间,既能准确把握时间又不会被其所束缚,生存本身就具有充分的意义,古老美德在她身上得以传承,人类在她的身上看到生生不息的新的希望。

综上所述,福克纳通过意识流手法的动用,揭示了康氏三兄弟被扭曲的时间观,形象地再现他们的不完整的、支离破碎的人格.然后他又从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把人物和事件置于客观考察之下,将迪尔西描写成一个人格完整、朴实尊严的人物,使她与康氏兄弟形成巨大的反差.正是在迪尔西这一类人身上,福克纳表达了时间的连续性的观念,体现了传统的价值观的延续,使小说的时间主题得到升华。

从这四位叙述者的身上, 福克纳传达给我们的是对整个人类的悲哀与怜惜以及读资本主义价值标准的批判。作者的独具匠心的时间表达方式更是给整个故事增添了无限魅力。"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如果说曹雪芹以惊人的现实主义手笔绘出了一幅中国封建家族"忽喇喇似大厦倾"的崩溃画面,福克纳则靠时空倒错等现代派技巧唱出了一曲美国南方望族的挽歌,留给读者的则是不仅是"辛酸"况味和"世纪末,失落感",而且是对时间、历史、人性等永恒主题的长久的思索。

参考文献:

[1] 威廉·福克纳,李文俊译. 喧哗与骚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55.

[2] 李文俊 . 福克纳评论集 [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0.

[3] 蒋坚松.是"痴人说梦"还是别有深意--评福克纳的时间《喧哗与骚动》的时间结构

[4] 王苗苗.浅谈时间在福克纳作品《喧嚣与骚动》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

徐丽(1993-)女,汉族,辽宁普兰店人,(学生), 研究方向:文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错乱福克纳时间
大惑易性
那些让人“时空错乱”的历史
没见到他
时间消灭空间?
“时间”面前人人平等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威廉·福克纳的《熊》
铁路沿线景观错乱区的问题解析及优化策略——以哈牡线牡丹江段为例
笑的隐语——劳马话剧集《错乱的影子》序
瓮底的世界——试论福克纳小说中的瓮及相关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