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学视野下财经杂志人物报道探析——以《财经》、《中国企业家》为例

2015-01-13袁梦婷

宜春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财经企业家文本

袁梦婷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影视戏剧系,广东 广州 511400)

一、将叙事学引入分析财经人物报道的研究思路

媒体是各路商业人物占据重要社会地位进程的记录者、叙述者,经过多年的打磨,经济领域人物相关报道的数量和质量渐渐提高。但是,关于经济领域人物的报道仍有大量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如何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企业主、经营者放置于当前经济大环境中思量,在商业、人性和故事之间找到平衡等,成为当下经济媒体改善人物报道写作的重要工作。从新闻叙事学着手,脱离按照新闻体裁分类、新闻报道规律的惯性分析方式,为分析财经人物报道写作提供新的视角。

叙事学对于叙事文本的探寻,通常从两条线路展开,一条是分解,把文本中事件整体分离开来,拆散出最小的叙事单位,并按照它在文本整体中的功能来分类,从而发现故事的基本组成元素,元素之间细致的关系。另一条是重组,重新组合故事的基本元素,发现故事的叙述模式。除此之外,分析多篇文章,还能够明晰新闻叙事者的叙事立场。[1]本文正是参照这一思路,对财经新闻人物报道分解和重组。通过数据分析、内容解剖,深入分析《财经》、《中国企业家》的人物报道,概括出此类文章在叙事主体选择、叙事视角等多方面的特色。继而,着力于“话语构建”的动态过程,挖掘财经杂志人物报道构建话语的技巧与优势,即探索其叙事框架结构,呈现传者的创作过程。

人是经济活动中最鲜活的个体,以深度分析、良好阅读体验取胜的财经杂志,人物报道是兵家必争之地,属于经济新闻的重要体裁之一。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到末期,我国出现许多围绕着企业家、财富精英开展专题报道的人物类周刊,比如《中国企业家》、《英才》、《经理人》等专注于人物报道,介绍商业人物、商界纪事、经营管理之道等等。本研究选择讲述“好看”商业人物故事的财经杂志代表—— 《中国企业家》作为分析对象之一。

财经人物报道不仅是经济人物类周刊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前专业财经杂志的一大发力点。中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催生了一批视财经新闻专业主义为理念的经济类杂志,譬如《财经》、 《新世纪》、《新财富》等,此种杂志将专业主义话语深蕴在深度财经事件报道,或市场形势分析性稿件中,以舆论监督、倡导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为己任。“人物”是窥视经济大环境、市场变动的一扇窗,人物报道是此类杂志精耕细作的一个重要领域。本研究选择秉承专业主义精神的财经杂志代表——《财经》作为分析对象之一。

本研究截取《财经》2013 年1 月1 日至2013 年12 月30 日上刊发的全部人物报道作为研究样本,共计23 篇财经人物报道。《中国企业家》2013 年1月1 日至2013 年12 月30 日所刊发的人物报道,共计24 篇财经人物报道,首先选择封面人物报道,若封面报道非人物报道,则选择该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报道。

二、财经人物报道的叙事元素文本分析

(一)多元叙述主体,显示议题指向

叙述主体即财经人物报道选择报道的“主人公”,人物选择是此类报道重要的一环,本文将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其主人公在领域分布、性别选择以及形象塑造上的特点。经统计,2013 年《财经》、《中国企业家》人物报道的“主人公”篇数选择分别如下:

杂志 房地产 科技 传媒 金融 传统制造业 经济学家 其他学界精英 其他财经10 1 4 0 3 3 1杂志 房地产 科技 传媒 金融 传统制造业 汽车 食品 其他行业 经济学家 财政官员中国企业家1 2 9 3 2 2 1 2 1 1 1

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媒具备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讯息传达活动赋予各类“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大事”及重要程度的判断。[2](P214)人物报道通过挑选“主人公”,以及叙述记者所倡导的经济价值理念,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导到特定问题上。从2013 年样本来看,《财经》和《中国企业家》选择的报道主人公,都呈现出各自较为一致的关注聚焦点,如下:

《财经》人物报道的叙述者主体选择中,日新月异且创新力十足的科技行业占比最高,报道篇数接近一半——43.5%,所选择的主人公均以革新者、挑战者的形象出现,比如《雷军:颠覆自我》、《挑战者周鸿祎》等。其次为资本市场改革背景下的金融行业,报道篇数占17.4%,在以严谨、抗风险著称的金融行业,亦选择金融创新及变革推动者作主人公,比如银行变革的推动者马蔚华。对经济学家的选择,则倾向于市场经济捍卫者,比如自由市场的坚定信仰者茅于轼等。

当前我国经济潜力难以挖掘,企业整体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但存在创新力度不足的问题。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通过改革创新让市场潜力得到释放,是《财经》人物报道议程设置的主要依据,也是其保持生命力的强大源泉。《中国企业家》有45.8%的人物报道,叙述聚焦于主人公及其企业所遇困难,比如:《马蔚华:与危机竞跑》,《煎锅上的俏江南》等,分析不同行业企业家在经营管理中面临的困境,为解决具体困难理清思路。

在关注领域方面,《财经》对传统制造行业的企业家报道为零,《中国企业家》有2 篇,关注传统制造业的创新升级,但数量仅为8.33%。整体来看,没有给予传统制造业的企业家合理关注度,显要性不足,听不到原本就较为弱势的话语,一定程度上导致传统制造业的企业家影响力下降,与大众和业内人士沟通渠道受阻。

(二)多方人物引语,兼顾话语平衡

关注财经人物报道的读者,通常是一手拿杂志,一手握“钱袋子”,没有观点就等于失去灵魂。财经人物报道常借人物谈事件、公司管理等问题,报道中的“引语”代表卷入经济活动的人物的观点。此时,选择何种身份、何种背景人物的观点,如何合情合理通过细节把观点糅合进去是值得分析的问题。

人物报道中的观点来自文本中的“说话者”,报道中真正的说话者是各种位于当权者位置的消息来源。消息来源让我们得以窥视“谁是新闻话语中的说话者”,新闻话语中的刻板印象让真正的说话者遁形,从而让我们自以为自己是话语的主体。[3]下面通过数据分析,总结财经人物报道的人物引语的分布特点。

针对财经人物报道的信源特色,本文将信源类型划分为以下几种:

A 类:当事人:即人物报道“主人公”,文章所报道的核心人物;

B 类:与人物报道“主人公”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外围采访人士,包括“主人公”的同事、同行,与之有生意来往的客户等;

C 类:权威:包括与“主人公”及相关事件无关,且具有发言权的政府机构、工作人员或者专家等;

D 类. 媒体:包括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以及媒体从业人员等;

E 类. 文本:指用文字形式出现的资料,包含书籍、法律条文、公告、调查数据等;

F 类. 模糊:指向不够明确,无法判断信源主体,难以鉴别人物身份,包括文章中所提到的“有一种说法”、“有人”、“人们”等笼统词汇。

笔者自2013 年1 月到2013 年12 月,选取《财经》23 期杂志及《中国企业家》24 期杂志,对其叙事视角进行量化分析和总结:

文章 主人公 外围人士 权威 媒体 文本 模糊 信源总数张小龙:坚守纯粹1 15 1 3 0 6 26马蔚华:银行变革在途 1 9 1 0 0 3 14刘强东:草莽英雄蜕变 1 13 1 0 0 1 16挑战者周鸿祎 1 7 1 1 2 1 13雷军:颠覆自我 1 10 0 0 0 2 13贾跃亭:知者无畏 1 6 0 0 0 2 9陈绍鹏:从殿堂到田间 1 10 0 1 1 0 13刘明康:守门银行风险 1 8 2 0 0 2 13求索者林毅夫 1 6 0 2 1 0 10风暴眼中的茅于轼 1 5 3 1 3 0 13王冉:理想資本家 1 4 0 0 1 3 9田溯宁:最大敌人是缺乏想象力 1 8 1 0 0 0 10董文标:把握差异化命脉 1 4 0 0 0 2 7冯仑:商界老庄 1 7 3 1 1 2 15李开复:希望良性而平和的变革 1 0 0 0 0-0 1小人物陈水总不归路 1 6 0 0 0 0 7马云:互联网新可能 1 4 2 1 1 3 12李开复:现实支撑理想 1 9 0 0 0 1 11李荣融:功未成身先退 1 7 1 0 0 0 9江平:会思想的枕木 1 8 1 0 3 1 14冲锋陷阵者吴江 1 9 1 1 6 2 20“清园先生”王元化 1 4 0 2 3 1 11吴敬琏:改革守望者 1 5 0 0 2 3 11总数23 164 18 13 24 35 277

文章 主人公 外围人士 权威 媒体 文本 模糊 其他 信源总数柳传志:放宽市场的力量1 0 0 0 0 0 1李宁反思李宁 2 10 1 0 0 1 14首富的新挑战 2 12 2 0 0 2 18柳青和她的父亲柳传志 2 0 0 0 0 0 2俏江南上市波折张兰如在煎锅 2 7 1 2 1 13吴敬琏:必须重启改革 1 0 0 0 0 0 1马蔚华:与危机竞跑 1 0 0 0 0 1 2张瑞敏:企业要么触网要么死 1 1 0 0 0 0 2万科变奏 2 10 2 0 0 1 15乐视谜局 1 12 3 0 0 2 18神马终成浮云 1 10 0 0 1 3 1 16汇源回魂计 1 3 2 0 0 1 1 8黎瑞刚与好莱坞教父吵吵闹闹的这两年 2 1 0 0 0 0 3宇清:从平庸到不凡,创业者如何穿上红舞鞋 1 1 0 0 0 0 2邵世纪——邵逸夫走了,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 1 9 0 2 0 5 17徐铮:人在“火”途 1 2 0 1 0 2 6“桥哥”的理想国 2 12 1 0 0 6 21“甩手掌柜”徐小平 1 1 0 0 0 0 2极客平安:马明哲58 岁 4 8 2 0 0 1 15宁财神:文化产品经理的二次元产品观 1 0 0 1 0 0 2总数30 99 14 6 1 26 2 178

《财经》的“主人公”话语引用保持在总量的半数左右,注重“主人公”的话语表达。外围采访人士引语占“主人公”以外话语引用数量的64.6%,平均每篇7 个,集中于核心事件的参与者、见证者,与主人公有商业交手的人士。来自权威人士的引语平均每篇仅为1 个,多于导语段落用作概括性点评,试图避免记者现身说法做点评。对于无法确认主体身份的模糊信源,占据人物引语总数的12.6%。由于工作或立场关系不方便在媒体亮相,模糊的消息来源不可避免,但应尽量避免因懒惰滥用模糊信源。

《中国企业家》人物报道的外围采访人士引语占总数的55.6%,但在各篇文章的分布不均匀,有些报道的引语来源单一,比如在2012 年第7 期的《马蔚华:与危机竞跑》中,仅有一个外围采访人士的人物引语,还是以“有专业人士分析”的形式出现,通篇人物引语均来自马蔚华本人,主人公本身掌握较大的话语权,有不够真实客观之嫌。

据统计,2013 年《财经》人物报道的主人公都仅有一个,《中国企业家》的选择更灵活,40%的人物报道选择了2 个以上,比如2013 年第6 期《柳青和她的父亲柳传志》,关注柳青及其父亲柳传志,叙述企业家二代的发展,企业家精神的传承,还从家庭角度更深入了解中国企业家。

为了报道的公正客观,对“主人公”及其所在行业做准确建构,记者作为叙述者也努力兼顾矛盾双方,从不同的消息源获取信息,维持各方信源和话语主体的平衡,给读者客观公正的印象,说服力较强。比如,在《中国企业家》2014 年第1 期《邵世纪》,从对邵逸夫一生缅怀切入叙述,分析他在位时对TVB 的经营管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文章为了保持话语平衡,也叙述了邵逸夫苛刻扣员工工资,大幅裁员的事实,以及因其决策让TVB 错过李小龙、徐克等影视名人等较为负面的评价。

(三)慎重选叙事者,力显叙述真实

记者是财经人物报道最主要的叙事者,但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其了解人物的途径、观察角度及知识视野有限,不可能随时充当叙事者。为了完善“主人公”形象,补充必要的事实要素,带出经济环境,当事人和知情人常作为叙述者出现。

本文将财经人物报道的叙事者类型分为三类,主要有记者叙述新闻事实、当事人叙述新闻事实、多个叙述者叙述新闻事实。据统计,在所选择样本中,2013 年《财经》的人物报道100%采用记者叙述与多个叙述者叙述结合。记者叙述新闻事实以及多个叙述者叙述新闻事实,都让人物报道显得更加客观公正。值得重视的是,将第一人称“我”,即企业主“主人公”本身转变成文本内的叙事视角,其意义不仅在于写作技巧的艺术,更深远的影响是让叙述力显真实,挖掘人物的各种一手的心路历程,有利于文本的接受。

《中国企业家》的叙事者类型则更灵活多样,三种叙事者类型都有。比如2013 年第16 期的《张瑞敏:企业要么触网要么死亡》中,采用第一人称口吻,叙述传统企业在触网过程中经营理念的转变过程,让同处此困境的企业家形成角色代入感。

大幅度采用当事人叙述新闻事实,或记者叙述新闻事实,叙述者需要有意识保持与主人公的距离,避免对主人公贴标签,直接抒发自己的观点,进入主观诉求过度的陷阱。在2013 年第2 期的《“甩手掌柜”徐小平》中,作者频频跳出画面,描述与徐小平交流的各种细节,比如“他决定再来一碗牛奶西米露和一点水果。‘但我不想随便走动,我也是名人,不愿意被人看到。’他请自己的助理替他去取来。‘不能被人看到,免得卡森伯格见到我要跟我合作,我也拿不出合作的东西来,哈哈。’我懂了,他在卖萌。”,继而, “擅自”对徐小平做一个人物性格方面的直接评价:“徐老师的形象就在我脑中丰富了起来。他有着适可而止的自恋,和偶然突兀冒出头来的小小自卑……”此外,外围人物引语仅1 个,给读者主观诉求过度之感,叙述未能力显真实。而且笔墨过多耗费于徐小平生活小细节,未与恢弘经济建立联系,视野不够宽阔。

三、财经人物报道的叙事框架探究

(一)理清叙事框架的概念

1. 事件与序列的组接规律。一个财经人物报道中,文本可以细分为更小的单元,其中有两种重要的叙事单位即:事件与序列。诸多事件在横向、纵向的交叉结合、排序中,推进人物故事情节的发展。本文对事件进行细分,寻找组接原则与规律,更好地解读人物故事,探寻事实的建构模式。

其中,事件区分为核心事件与催化事件。核心事件是整篇报道的重点,在文本新闻事实的建构中起到主要作用。催化事件将一个个核心事件加以充实,用于形成事件的意义张力,起到影响、引导受众的作用。多个新闻事件依照一定逻辑有秩序地排序,构成序列。多个事件可组合成一个基本序列,多个基本序列又可形成复合序列,以此类推,最终构成新闻事实。[4]

2. 文章结构与文体结构的划分。叙事学研究着力点在于,研究大量类型相似叙事文本,发现这些叙事作品存在一个基本的叙事模式,然后用这个叙事模式来解读作品,从而让读者更准确理解此类叙事作品的意义。[1]新闻报道为了满足信息效益最大化,形成新闻话语的结构程式,一种约定促成的规则和规范。

梵·迪克试图通过简单明了的方式对新闻报道进行概括,形成“假设性新闻图示结构”图。曾庆香在《新闻叙事学》中,将之称为“常规程式”。国内学者董小英对叙事结构进行了细化:“叙事结构主要是指文本内部的叙述方式安排,是文章结构;另一个为互文性的文本间文体方式的安排,是文本结构。”[5](P275)本文依照这种思路讨论财经人物报道的叙事结构。

(二)财经人物报道叙事框架案例剖析

1. 文章结构:复杂多样的内在逻辑组合。本文选取相同叙事主体的财经人物报道,进行案例对比分析,通过对文本的事件和序列解剖,寻求人物报道结构及其逻辑关系。对《财经》2013 年第14 期的《马蔚华:银行变革在途》,与《中国企业家》2012年第7 期的《马蔚华:与危机竞跑》对比研究。

分析文章结构,首先将各小标题分为1 序列、2 序列、3 序列。 《马蔚华:银行变革在途》首先概要说明一个大的序列,即核心主题,而后选择其中若干小序列详细叙述,通过时间顺序组合核心事件,表达主题。具体操作为,先概述代表人物特性及所处经济环境的核心事件,而后选择某些核心逐一催化。请看该报道的叙事结构(A——I 为导语部分的九个段落):

导语

A——D 一度概述+引出下文

“马氏招行”对中国银行业的最大贡献,是以领先同业的理念和执行力,探索有别于传统银行规模扩张发展的新模式。但受制于内外部条件,更多的业务和管理创新行至半途… “

E——I 二度概述

“在新的经济和金融变局之下,招行面临来自内外部的多重挑战,一些令马蔚华困扰的政策限制和治理难题,有待后来者突破。”

报道主体 详细叙述

标题1 零售银行突破 对E 进行详述

事件概述 马蔚华刚进入招行,遍砸出一卡通等创新产品。

标题2 推动招行蝶变 对F、G 进行详述

事件概述 一卡通小试牛刀,招行逐渐形成业务规模,但战略定位问题随之而来。

标题3 马氏未竟之局 对H、I 进行详述

事件概述 经历快速发展之后,马蔚华与招行在2008 年后碰上新挑战。

这实际是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结构结合的变种,没时间读完全文的读者,读导语便可掌握报道梗概及精炼评论。想了解细节的读者,可以在报道主体部分的阅读得到满足。接下来,消息主体按照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将人物参与的典型事件整合,佐证报道主题——个人层面:E;行业层面:A。

下面看《中国企业家》中《马蔚华:与危机竞跑》叙事结构:

《中国企业家》中《马蔚华:与危机竞跑》的开头引题与华尔街日报体相似,从马蔚华的忙碌生活场景切入,围绕其忙碌生活及背负的巨大压力引起悬念,引发读者逐层深入思考。在报道主体中,文章的小标题为: “危机论”; “基因”; “新考验”,各个序列看似没有必然联系,并不像上述《马蔚华:银行变革在途》,围绕某一个核心主题按照时间顺便展开叙述,而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地铺展开来,具有比较大的语义张力。

首先,从马蔚华的“危机感”引出当前商业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继而转向危机环境下招商银行的“二次转型”,遵循“原因”—— “结果”的因果逻辑。第二个小标题下,揭示“二次转型”的深层原因,过渡到另外一个话题:招商银行何以频频吸收外国银行精髓?接着从马蔚华及招商银行基因中找原因,形成“结果”—— “原因”的逻辑。第三个小标题下,贯穿始终的是马蔚华及招行面临的各种新挑战,马蔚华带领的招行怎么应对这些困难,进而展开预测。文章的文本结构如下:

如上图所示,记者凭借对经济规律的敏感,挖掘出了三组序列的内在逻辑关联,找到多个事件的结合点,将人物夹糅故事层层推进,佐证报道主题:具有强烈危机意识的马蔚华及招行,如何在竞争激励的环境中跑赢。其中,在建构事实时,通过探讨“二次转型”背后的深层内涵,结合了“危机论”和“基因”两个序列,看似可有可无,实质上是必要的推动事实发展的内在动力。此外,潜在的因果逻辑能充分激活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留给读者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整体来看,《财经》人物报道的文章结构比较统一,与上述《马蔚华:银行变革在途》的结构类似,一方面,这有利于培养读者获取重点的阅读习惯,但是形式单一,对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冲击力较小。而《中国企业家》的文章结构形式更灵活多样,动用多种内在逻辑组合,结构设计变化较为复杂多样。

2. 文本结构:文本互渗。在文本结构方面,董小英在《叙事学》指出文本互渗是“不同的文体在同一文本中使用,或一种文体代替另一种文体使用的现象。”在新闻叙事中,表现为一个大标题即大的事实框架下的组合报道,由表现人物、核心事件不同侧面的不同题材独立报道组成。《中国企业家》的《马蔚华:与危机竞跑》中,文本互渗如下图所示:

在这篇人物报道中,大标题设定了一个命题场,围绕这个中心,聚焦不同的新闻文体文本,互渗互融组装在命题场中。若将整篇文章看做一个完整的文本,文本结构可以看成是: “报道由头”、“人物报道”、“人物访谈”三类文本的有序组合,将人物及核心事实清晰而完整地展现。文体互渗有利于将人物及核心事件精确呈现,让读者更清晰、全面了解报道主题。

四、《财经》、《中国企业家》对财经人物报道的启示

(一)叙述来自不同声音:准确建构

首先,记者无法参与主人公的各个人生关键点和行业转折点,且财经人物报道与其他新闻报道不同,没有一个个具体的现场,记者只能动用大量事后外围采访,再加上自身的知识视野和观察角度,进行人物形象塑造及行业还原。

其次,报道所选择的“主人公”虽多为行业领军人物,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文本需还原更为真实的经济人物。再者,中国的市场秩序仍处于较为混乱的状态,在一些商业规则尚未完善建立的行业中,媒体讨论商业秩序时呈现不同的话语有助于规则建立。

所以,为了实现报道的公正客观,对“主人公”及其所在行业准确建构,记者作为叙述者要努力兼顾矛盾双方,从各方消息源获取资料,多个叙事者角度出发,维持各方信源和话语主体的平衡,给予读者客观公正的印象。这样的报道说服力较强,区别于塑造高大上的典型人物报道,脱离记者一家之言。

例如上文例子《刘强东:草莽英雄蜕变》,在叙事文本中,有12 位知情人,与主人公有交往的人表达了对刘强东的性格、企业经营管理的评价,在众多话语碰撞中,主人公在读者脑海中的形象就丰富起来,并且让读者更接近行业问题和挑战点。

特别注意的是,如果为了让文本叙述呈现出画面感,读者容易自然代入叙述文本,而大幅度采用当事人或记者叙述新闻事实,叙述者需有意识保持与主人公的距离。避免陷入主观诉求过度表达的陷阱——用旁白补足对人物以及外围人士、权威等采访不深入,跳出画面展开评论,忍不住贴标签。

(二)叙述选取合理结构:深入布局

叙事结构方面,《财经》人物报道多采用倒金字塔与时间顺序结构结合,这有利于读者快速扑捉信息。惯用一种叙述结构,有助于培养读者获取人物报道细节和重点的阅读习惯,但叙事结构较为单一,不够灵活多样。

而《中国企业家》的叙事结构更加复杂、灵活:1. 多层结合式结构,凭借记者强烈的新闻敏感挖掘各个序列的内在关联,某个序列中被当做结果的事件,是另外一个序列的原因,或者调换过来。亦可以由其他逻辑将序列环环相扣组合,如出现多个序列的结果相同,多个序列的原因各异等等,伴随核心事件,扣人心弦,层层深入;2. 并列式结构,将几个基本事实、序列按照并列关系结合,每个序列有各自的独特结构方式,共同说明主题,层次清晰;3. 倒金字塔与时间顺序结构结合,先概要叙述一系列核心事件,而后围绕核心主题,在主体分成不同小标题逐一深入催化。

据2013 年《传媒蓝皮书》统计,在互联网所带动的浅阅读环境中,深度阅读杂志的市场同样保持上升态势。自2009 年至2012 年,杂志正逐渐从大众传播媒介演变成高端人群的资讯读物,读者呈现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的趋势。[6](P308)杂志的深阅读仍然有较大市场,而且财经人物报道是寻求时间、空间深度扩展的文体。在深度人物报道中,挖掘财经人物背后的恢弘经济,发现人物对行业的推动作用,通常需要复杂的序列组合,层层深入的叙事结构。为了扩大语义张力,在撰写财经人物报道时可参考《中国企业家》的做法,灵活选择合适文章结构,考虑多种内在逻辑组合,采用变化复杂、多样的结构设计。

比如像上文剖析的《中国企业家》2012 年第7 期《马蔚华:与危机竞跑》,结构形态多样、交错,某个基本序列中被当做结果的事件,是另外一个序列的原因,或调换过来,伴随核心事件,扣人心弦,层层深入,运用极大的语义张力,更好地指向主人公人物特征、经济内涵核心。

文本结构方面,通过采用文本互渗的形式,将人物及核心事件精确呈现,围绕核心主题,聚集不同的新闻文体,互渗互融组装在命题场中。让读者更清晰,更全面地了解报道主题。

(三)叙述主体形成聚焦点,整体选择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资讯环境中,传媒都在竭力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面对受众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媒体不仅要提供资讯,报道基本新闻事实,公正还原财经人物形象及其所在行业环境,更要做一个有态度的媒体,有意识把握财经人物背后的整体市场经济导向。体现在叙述主体上,就是形成一个对市场经济的整体关注角度,把握各行业报道的公平公正。

在叙述主体方面形成一个核心聚焦点,比如2013 年《财经》集中于关注市场经济改革以及行业创新者,《中国企业家》侧重关注企业家,特别是在经营管理上遇到种种难题的民营企业家,在此基础上保持对不同行业的新闻话语平衡。

叙事是一种思想交流,财经人物报道文本就是为了供读者阅读和理解,与“主人公”、叙事者交流。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市场经济聚焦点和关注议题,有助于培养读者快速获取信息的习惯,对当前市场环境形成一个整体的议题思考指向,把握杂志对财经人物的整体选择标准,提高文本的可理解性。

叙事同样是一种精神传达,媒体叙事还有议程设置的作用,对于财经杂志而言,在做人物报道时,应该注意各个行业叙事格局的公平客观,对当前在市场中处于相对弱势的行业,也需投入一定量的关注,平衡各行业报道的比重和报道倾向。

(四)叙述元素多样化,移动端追求多元素视觉传播

随着新媒体推进,大众的网络接触率不断升高,由此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阅读转型,即以新媒体为重心的数字阅读方式——从书本阅读到数字阅读,从读书到读图,从熟读到遍览。

财经杂志的核心受众大多是高端商务人士,频繁的商业往来,让他们不得不经常于飞机上、轿车里、火车上阅读财经资讯,移动阅读是他们的常态。[7]财经媒体的读者希望用更少的时间精力,了解目标企业经营状况,关注行业走向,宏观经济环境。再者,财经报道中存在复杂数据、抽象化概念、专业术语,如果将数据、文字、图表等抽象叙事符号融合表述,形成观点视觉化,能更高效清晰传递信息。有网媒开始探索这种信息视觉化,网易新闻频道的“数读”、腾讯财经频道的“图片报告”等都纷纷尝试读图看财经。

财经人物报道难免在文本中融入数据和专业概念,给予读者客观、冷静之感,但有时也略显生硬、乏味。而网媒的“图片报告”在对事件、数据进行认真解读,逐步揭示事情本质的基础上,将数据或财经概念化信息图像化,通过文字、图像、符号等视觉元素的综合运用,提高信息传达的感染力和交流的效率。

例如,腾讯《图片报告》在第74 期“王石的离婚账单上不止是金钱”的报告中,截取王石代言广告的经典片段,配合其招牌照片,传达王石在公众及广告商心目中高雅稳重的情感内涵。借王石以高雅稳重形象代言的广告,直观表现出离婚事件会对其无形资产的冲击。

在21 世纪网报道中国投资公司原总经理高西庆的图片报告中,而是从身份工人——教授——律师——执行总裁转化切入,拎出其证监会工作期间两次沉浮的关键事件,以及代表其所投资项目的利润形势数据图。对于一个投资大咖来说,眩目的数据用于展现投资者的沉浮最有说服力,对于主人公及所在行业,其中蕴含的意义,传达的信息更加精简、一目了然。

财经杂志人物报道经过多年的积淀,有其自身的文本叙事规律,不一定要将视觉至上的炫目图像取代文字深度报道。杂志本身可以做文字深度报道,但在其新媒体发布平台上,或者手机APP 上,可以尝试将杂志中的财经人物报道,通过图像、文字、数据多种叙事符号综合表达。既可以提高传播力度,也能让没时间对叙事文本深阅读的读者获取相关信息。

[1]倪洪江. 财经新闻叙事研究[D]. 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曾庆香. 新闻叙事学[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4]何纯. 新闻叙事学[M]. 长沙:岳麓书社,2006.

[5]董小英. 叙述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崔保国. 传媒蓝皮书:2013 年:中国传媒发展报告[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

[7]林晖.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财经媒体发展取向[J]. 现代传播,2011,(7).

猜你喜欢

财经企业家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财经日历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财经阅读时代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财经神回复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