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与高技能人才培养
2015-01-13王凤慧任凯吴玫
王凤慧 任凯 吴玫
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与高技能人才培养
王凤慧 任凯 吴玫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从招生、课程、资源、师资、科研、就业、质量等方面进行一体化体系的规划与建立能够更好地提升高技能人才与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的适配度,有利于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
京津冀;区域发展;高技能人才;一体化
2014年我国人均GDP约为7485美元,根据钱纳里多国模型对工业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在工业化高级阶段,区域发展不平衡,高资源投入低产出,过多依赖环境消耗,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凸现出来,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压力使得高成本、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迫在眉睫。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转变原有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依靠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高端制造业,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及管理创新驱动上来。[2]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是人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人才的培养定位必须调整,要强调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层次。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具有“基础性、系统化、规模化特点,充分利用现有职业院校的优势与资源,是尽快满足现阶段对技能型人才大量需求的有效途径”。[3]因此,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前,京津冀区域开发开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对京津冀三地区的发展功能进行了分工和定位,这都标志着京津冀地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重大变化,区域一体化成为发展趋势。区域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是产业一体化,有力支撑是人才一体化。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大批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因此高技能人才能否与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发展相匹配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京津冀区域产业、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北京地区产业发展情况
从北京来看,2013年北京市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19500.6亿元,同比增长7.7%,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已经达到0.8∶22.3∶76.9。从三大部类的产业结构来看,北京的产业结构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比较接近,已经由“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心由三大部类间的升级,逐步转向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和生产环节的高端化。2013年北京的产业集聚更强,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收入超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7%,快于全市平均增速6.3个百分点,对全市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6成。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中的高技术制造业、现代制造业实现收入占全市的比重分别超过9成和8成。[4]
作为城市群的主核心城市,“北京‘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坚持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其中,“做强二产”主要依靠“提升高技术和现代制造业发展水平”。北京在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能力等方面己经具备了较为良好的高端制造业发展基础,其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点在于“着力发展高端现代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同时保留部分与高端制造业密切相关的中端产业,逐步、分层次地转移其他中低端产业。因此,未来北京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在于推动高端制造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跨区整合资源,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二)天津地区产业发展情况
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有着百余年积淀的产业底蕴。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制造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从一个以轻纺工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城市,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20世纪90年代后,保税区、滨海新区相继成立,投资环境不断完善,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进驻,带动了天津制造业的高速增长,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造业体系。
2013年天津生产总值达到14370.16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达到1.3∶51.7∶47。从经济发展所处阶段来看,天津仍处于上中等收入地区和工业化后期阶段。按照世界大都市的发展规律,工业化进程基本由第二产业主导,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将逐步呈现出“重工业化、深加工化、技术集约化和高端化等趋势”。凭借其特殊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在近年来滨海新区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天津第二产业已经呈现深加工、集约化和高端化趋势,具备了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基础条件,初步构筑起高端产业发展框架。
2013年天津高端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400.37亿元,增长13.1%。其中,八大优势产业产值比重达到89.3%,装备制造业突破1万亿大关,电子信息产业产值8136.02亿元,增长16.5%,比重达到30.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值增速保持在20%以上,产业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达到8家。因此,未来天津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在于加快壮大总量规模,促进优势产业发展,增强创新能力,打造高端制造业。
(三)河北地区产业发展情况
河北省内环京津,是首都的畿辅地区,是京津重要的生态和安全屏障。在京津快速发展的同时,河北省也获得了长足发展。2013年河北省实现总产值28301.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2∶52.7∶35.3,尚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制造业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尽管近年来河北省已经成长为农业和基础原材料生产大省,并拥有突出的交通和港口资源优势,但是由于京津(特别是北京)的极化和“孤岛”效应过强,“空吸”现象严重,加上自然资源条件的逐步恶化以及产业政策的滞后等原因,河北省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如下问题与挑战:
1.产业结构趋同,内部竞争严重
由于依托类似的资源基础,河北省内各市工业产业结构十分相似,大多数地市均以能源、原材料、电力、热力、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品等行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据统计,11个地级市中,72.7%的城市选择将化工作为支柱产业,54.5%的城市选择机械,63.6%的城市选择建材。[5]从产业高度分析来看,地方骨干城市和潜在骨干城市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过于倚重某一具体行业的发展,且次级骨干城市与潜在骨干城市及一般县市之间没有明显的产业梯度差。
2.以传统资源性产业为主,产业层次不高
从城市群产业高度总体变动趋势来看,石家庄等城市高端与中端制造业产业仍较为薄弱,与区域副中心的城市地位不相符合;中低级和低级中心地与高级中心地之间出现了产业“悬崖”,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低级中心地与高级中心地间的产业衔接不到位,中低级中心地的产业层次偏低,大多数产业都位于产业价值链的底部。
由此,未来河北省发展的着力点在于提高整体水平,培育中高端产业发展,推进产业升级,坚决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加快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为主的工业产业格局转变。
二、京津冀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情况
2012年,全国第二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拉动作用达到3.7%,贡献率达到48.7%,其中工业拉动占3.1%,贡献率达到40.6%,可见第二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十分强大。据统计,2013年北京市人口总量达到1297.5万人,人才资源总量已超过400万;天津人口总量达到993.2万人,人才资源总量达115.66万人;河北省人口总量达到7416万人,人才资源总量449.34万人。京津冀地区拥有全国7.95%的人口,但专业技术人员只有97.43万人,占人才总数的5.55%。[6]2013年,北京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66.53万,其中制造业从业人员107.15万;天津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52.64万,其中制造业从业人员120.25万;河北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76.87万,其中制造业从业人员143.41万。[7]
京津冀地区重点产业人才分布结果表明,北京地区高端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且近年来现代服务行业逐步成为北京产业发展的重点,未来时期北京地区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点、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成为必然趋势,从而将人才培养的基本态势与产业发展趋势相结合,逐步形成以服务业人才培养为重点、兼顾培养高端制造业人才的新格局。天津、河北地区的优势产业人才主要分布在制造行业,而天津地区制造业的人才分布主要集中在现代制造业部门,如航空航天产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河北地区的优势产业人才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行业,如钢铁行业、石油化工行业以及轻纺工业,等等。因此,在京津冀区域内,北京地区的高端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天津地区中高端制造业、河北地区传统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三个地区的制造业恰好形成互补优势,见表1。
表1 京津冀地区未来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方向
三、京津冀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根据京津冀区域产业与人力资源发展的情况,应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区域间相互支持的京津冀高技术技能人才一体化培养机制,实施京津冀现代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战略。
1.构建一体化招生体系
在京津冀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协调下,打破招生区域限制。三地职业院校可以根据各自学校专业特色,结合市场供求需要,自行发布招生计划;三地学生可按照“同城”待遇,自由报考相应院校。
2.构建一体化学分互认体系
在京津冀三地建立区域学分制信息系统,同步推进职业院校学分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区域内校际学分互认机制,促进学生在区域内职业院校间自由流动,增强三地职业院校管理的规范性和竞争力。
3.构建一体化课程改革体系
京津冀三地职业院校应对接京津冀高端制造企业用人需求,建立课程合作研发制度,重塑职教理念,重构科学的课程体系;应根据企业需要,把职业标准要求融入课程,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应依据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引导职业院校调整专业设置,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技术技能和操作规范,培养学生对现代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4.构建一体化数字资源体系
京津冀职业院校各自都建有大量数字资源,因此,应该将三地教学资源汇聚起来,通过建立开放灵活的区域性职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强化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
5.构建一体化师资培训体系
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是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京津冀职业院校应该建立统一的师资培训体系,引导教师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通过相互支持,建立校际教师学术交流、访问制度;通过产学研合作,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通过引进兼职教师,导入企业文化,提升实训教学质量。
6.构建一体化教育科研、教研体系
科研和教研是现代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的先导。京津冀职业院校应该建立统一的教育科研、教研体系,集中学术力量制定教育科研、教研规划,开展合作攻关。当前,尤其要研讨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研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等问题,在三地率先搭建起高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
7.构建一体化学生资助体系
学生资助工作是国家的一项惠民工程,在京津冀建立统一的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措施、信息平台,实现三地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一体化,对于促进区域内职业教育发展和职业院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8.构建一体化就业创业指导体系
“出口畅,入口旺”,促进京津冀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是加快区域内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应该在京津冀区域内建立规范有序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实行“一网注册、三网发布”,推进人才信息资源与三地人才需求对接;尽快建立健全三地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机构,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和职业介绍机构紧密结合,并利用劳务市场和互联网等渠道,为毕业生就业或创业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服务。
9.构建一体化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标,因此,应该建立京津冀职业教育质量联席评价体制,对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标准和内容进行联合开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联合指导;通过制定科学规范、相互衔接的质量评价监测指标体系,加强对区域内职业教育的督导评估,实现三地职业教育质量有效提升。
[1]郭俊朝.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演进与重构[J].职教通讯,2014(7):1-4.
[2]魏寒柏.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3).
[3]孙琳.高技能人才培养与高职教育发展问题[J].职教论坛,2012(13).
[4]2014年中国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5]梁晓休,谢俊英.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演变、现状及发对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11):66-74.
[6]2013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7]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乔健
王凤慧,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研究;任凯,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吴玫,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天津300191)。
G40-054
A
1671-2277-(2015)06-0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