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学习体系的组织协调机制研究

2015-01-13薛守刚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体系社区企业

薛守刚

终身学习体系的组织协调机制研究

薛守刚

终身学习体系的成功构建离不开组织协调机制的有效运作。也就是说只有正确地处理好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它们以最优化的组合方式共同推动整个机制的合理、高效运行。如何协调其各自的利益,成为终身学习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

终身学习;体系;组织协调;机制

终身学习理念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有关专家先后提出的。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终身学习已经从一种观念发展成为共同的行动,终身学习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机制是指系统内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及其运动原理和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1]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涉及居民、政府、企业、学校、社区、社会团体等众多参与者,使得任何一个单位或个人都无法单独实现终身学习的有效运行。[2][3]如何协调其各自的利益,成为终身学习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

一、终身学习中各自的利益诉求及为实现所需采取的方式

(一)各参与者的利益诉求

1.居民:满足新时代对知识的需求

第一,新技术革命带来知识的突变,不但知识总量增长速度惊人,知识的更新周期亦大大缩短。随着新学科的不断形成,知识门类大量涌现,科学的高度分化与综合交叉,构成纵横交错的大知识群落,使人类社会进入知识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使知识与信息的传播、存储与检索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概括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国际化、信息化、知识化等特征明显。在这样的时代,人们不得不去更新知识,才能不被社会淘汰。第二,人类文明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学习已成为关系人类生存命运的重要前提。

2.政府:行使文化教育职能

通过教育提升全社会的人力资本存量,缩小社会差距,提升民族素质,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4]第一,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政府有责任投入到终身学习中。教育既有一定的私有产品属性,也同时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虽然可以有理论界民间组织和企业的推动,但是政府的主导作用是不可缺少的,[5]政府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政策引导和法律制定责任,在推行终身学习时行使教育、文化职能。第二,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在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经济地位和发展潜力,终身教育的推广有助于弥补劳动者先前所受教育的欠缺,并以此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公平,最终推进社会公平。

3.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全球性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尤其是大企业不得不进行战略性的考虑,不得不认识到“经济的生产率取决于教育和培训的生产率,更高的生产率将要求对教育系统和机构更好的管理。[6]因而,企业将密切和高等学校的伙伴关系,更多地参与对教育的管理。大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培训中心,逐步形成学习组织。

4.高等学校:扩展教育功能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使高校与外界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有利于加速采用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与手段。第一,高等学校将扩展自己的教育功能,除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外,还应包括进一步教育(further education)。高校应成为地区终身学习的辐射中心,并应与国家的和国际的终身学习计划相联系,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与社会、企业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高校应及时了解社会和企业发展的动向,调整学校的系科和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学习者在社会或企业中运用所学内容所创造的社会与经济效果来衡量教育的质量。第三,加速采用现代化教育设施与手段。高校要成为地区的终身学习中心,就必须采用现代化的远距离教育设施,例如,采用电视授课加上实时反馈装置组成的“空中课堂”,或利用信息网络向学习者的终端提供所需的多媒体学习资料等,并将终身学习计划纳入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

5.社区:繁荣社区文化

社区是形形色色的人共同生活的场所。不同的人一起参加社区活动,努力使每天的生活更加充实,使社会状况更加改善。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孩子们对多种多样人共同生活的“社会”有了实实在在的理解。成人们在活动中,对于“共同生存”的意义有了必要的认识,并且和社区及社会的关系更加密切和深入。社区在今天,已经成为终身学习的重要契机和资源所在。

6.社会团体:加强各团体的社会功能[7]

第一,科技、文化和职业(行业)协会具有知识密集、学科齐全、专家荟萃、联系面广的优势,可以组织专门的或跨学科的培训与学习,可以用书刊、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形式向社会提供学习资料,还可对学习质量进行评估,向政府提供信息和咨询。第二,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科技馆、博物馆等是开展终身学习的重要阵地。它们除了接待观众参观以外,还可以书刊、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形式向外地不能来馆的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料并指导学习。第三,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媒可加大宣传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提供学习资料或有关信息,对学习者提供咨询服务与指导。终身学习将成为大众传媒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终身学习参与者为实现各自利益需采取的做法

1.居民: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每一位居民都要重视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一个人必须明白,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不坚持学习,势必落伍。必须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自觉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修养、一种习惯。

2.政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为终身学习的发展提供便利[8]

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以及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纵向协调已成为各国终身学习发展的共同趋势。日本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推进终身学习的机制:(1)文部省作为国家主管文教的行政机关,在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健全终身学习的推进机构,将“社会教育局”扩充为“终身学习局”,下辖五科,即终身学习振兴科、社会教育科、学习资源与资讯科、青少年教育科、妇女教育科,另外设有专修学校振兴室。并将该局提升为文部省内的首局,从终身学习的角度规划及协调有关政策。(3)依据终身学习振兴法,文部省赋予了地方政府首长和教育委员会在发展终身教育上更大的职权范围与自由。地方各级政府不遗余力地加强推进体制的建设,包括设立专门的行政机关,制定终身学习振兴计划,设立终身学习推进中心,制定地区振兴终身学习的基本规划等。鉴于此,应在国家层面建立由教育部牵头,组织部、宣传部、人社部组成的“终身学习促进委员会”,定期向国家提供有关终身学习的富有科学性和决策性的建议。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相应的终身学习工作委员会,协调下属各单位的相互利益关系,制定适宜本地的终身学习的相关政策性法规。在有条件的地市、县、乡镇设置相应的终身学习推广中心,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负责本地区终身学习工作的实施。

3.企业:利用资源优势推进终身学习的发展[9][10]

自2000年企业大学在我国萌芽以来,仅十几年国内已有近300所企业大学,知名企业大学有中国电信学院、招银大学、忠良书院、中航大学、海尔大学,等等。特别是2009年底中国通讯业三个支柱企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各自的大学为依托联手成立中国通讯业企业大学联盟。企业大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大学,是为企业战略服务的,其学习项目与培训项目,是非学历性质。我国企业大学目前的现状及特征有五个方面:(1)企业大学基本实现全员学习,企业的学习意识得到加强;(2)企业大学成为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场所;(3)企业大学是企业人才发展与选拔的理想场所;(4)企业大学成为企业拓展资源的最佳工具;(5)企业总裁担任企业大学负责人。

4.学校:应努力成为“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11]

在传统意义上,学校主要是以学龄期的青少年为对象而进行教育活动的,但是当今学校的教育制度柔性化了,针对社会人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在日本的大专院校中已经实施公开讲座制度,在社会中不分年龄、身份招收学员。成人高等教育、电视大学、老年大学在社会中的影响日益扩大。美国的社区学院也开始跨越年龄限制进行招生。我国为促进终身教育的发展也应该借鉴美国、日本的经验,多开办社会大学,使学校成为“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构建有效的终身学习教育机制,需要重点发挥高等学校的作用。(1)高等学校可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种受教育机会,利用教育资源优势全面向社会成员开放,为社会成员提供范围更广的教育服务。(2)高等学校可为终身教育的研究提供帮助,尽可能把研究工作与社会需要结合为一个整体,为社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在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中,存在许多实际问题,如怎样才能使因材施教的要求与人类本性的一般特征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相一致等,对其作出科学的回答,终身学习教育才有坚实的基础。(3)高等学校应成为终身学习体系中的资源中心,为终身教育提供专业图书馆等适合终身教育需要的学习资源,在充分利用原有的远程教育资源同时,加强和完善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技术设备和技术系统,统筹网站建设,建设网络学院。加强教材建设,实现编写软件化,重视开发印刷媒体教材。(4)高等学校要与其他各类学校统筹协调,打破学校领域相互隔离的状况,形成各级各类学校的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纵横交叉的新格局。

5.社会、社区:发挥资源和教育能力作用,开办社区学院[12]

在社区和社会中,有多种性质的团体和组织、机关存在。在日本,有环保团体、公益团体,还有专门针对儿童健全成长而设立的组织,等等。这些团体都是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而设立的,同时也是推进终身学习的组织。在美国,社区学院在终身学习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主导性作用:社区学院无处不在,能够满足各类人群对终身学习的需求,并将特殊的技能培训与工人所需要的广泛的阅读、计算和交流能力的培养集于一身,除提供职业教育之外,还提供社区居民的普通教育、社区教育、补偿教育等,以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提高社区居民的学习意识,有利于终身学习的全民实施;社区学院收费较低,在招生上的限制也相对较少,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学习需要,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

二、推行终身学习过程中利益协调方式的探究

终身学习作为一种时代的产物,其体系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持续又丰富的资源保障。美国的教育政策由国家制定,但其发展却是由私立和公立机构、国家、州和地方机构、大学、企业和各种组织联合完成的。为了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目标,确立终身学习体系,需要在各种教育和学习机会的提供者之间建立一种友好的伙伴关系。[13]从终身学习国际发展的趋势来看,其资源的提供打破了过去只靠传统学校提供相对狭窄的教育资源的壁垒,载体扩展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既有实体形式的学校、家庭以及社区等社会载体,也有虚拟形式的网络载体。我们要建立起多个载体共同承担终身学习资源的立体系统,使它们相互渗透和融合,为更多的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和服务。

(一)居民与社区的结合,充分发挥社区资源的优势

社区作为个体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环境,也是个体在终身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载体。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一些社区尤其是沿海发达城市中的社区拥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图书馆、文化馆、科技室、俱乐部、培训机构、科研机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它们构成了一张终身学习的资源网,可以为终身学习者提供形式各异的服务。同时社区还拥有无形的文化、人力等资源优势,在无形之中营造人人终身学习的氛围。应充分发挥社区资源的特定优势,使每一位社区成员尽可能地拓宽自己的学习空间,满足他们整体素质提高的需求,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社区民众文化活动,如文化研习班、专题讲座、专家论坛等,丰富社区成员的文化生活,满足他们精神生活提高的需求。在日本为了支持人们在家庭中进行终身学习,社区的公民馆准备和建立了相关的学习资料,并且建立了市民相谈机制,因而大大推进了市民在家庭中的学习效果。

(二)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加强传统教育资源开放,建立“合作学习网”

各类高校尤其要加强在图书馆、师资、学习场所等方面的开放性,为社会上尽可能多的终身学习者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条件。学校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场所,教室和其他学校设施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向社区居民开放;中小学乃至幼儿园也可以根据社区的实际需要,开出一些诸如儿童心理、幼儿教育及心理咨询类的公开讲座;社区也要把社区中各种具有职业技能、经验、水平高、能力强的人才请进学校参加教育活动,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社区的文化财产,如阅览室、展览室等也可以为学校所用,甚至社区的自然环境都可以成为学校的教育资源,终身学习的目的就在于把全社会建设成一个以学校为核心的“合作学习网”。对于一些居住在偏远山区的社会个体来说,也要充分利用当地有限的学校教育资源,通过实行基础教育、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三教统一”的模式来满足当地农民终身学习的需要。

(三)政府与企业应积极参与终身学习的教育投入和资助体制中[14]

加强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合理分担成本的终身学习经费保障制度。继续优化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分配结构,公共继续教育资源优先向弱势群体,特别是低收入者、进城务工人员和贫困地区劳动者、残疾人倾斜。建立社会投资教育的激励机制,提高社会各个部门、组织和企业对教育培训的投入水平。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逐渐推进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对于增进对终身学习的理解、交流各国在终身学习方面的新鲜经验、促进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建立各机构之间的协调机构,例如“终身学习协调委员会”

终身学习的参与者包括政府机构、教育部门、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等。这些参与者在终身学习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往往由于职责所限或各自利益引发争议,尤其是行政部门与其他有关机构、社会团体之间更容易引起争议。国家可依靠“终身学习协调委员会”,综合协调各教育机构与其他负责终身学习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参与者,加强彼此间的联系与合作,解决彼此间的矛盾与分歧。

高度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网络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或单位形式的资源载体机制,不但从最为广阔的空间拓宽了参与终身学习的范围,满足了个体终身学习的需求,而且还以更为高效的形式为个体的终身学习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学习方式,大大地提高了终身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这种终身学习资源的整合机制适应了当今人们对终身学习的广泛需要,更迎合了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的需要。

终身学习的思想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已逐渐为当代国际社会和教育界普遍认同和接受,并且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也进一步成为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在提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同时,提出了在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将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不仅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应对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宏伟事业,也是一项需要社会各方配合协作、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

只有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社会各个部门、各种机构和组织、各社会团体都履行各自的教育职责,终身学习体系才可能具有坚实而广泛的社会基础,也才可能被社会认同。即使在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充足、公立教育系统非常发达的国家,也仍高度重视各种社会力量在发展终身学习中的作用,以多种方式鼓励它们参与发展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这项事业。因此,终身学习的开展、终身学习保障措施的建立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在确立政府为系统建设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要发挥社会各方力量的优势,形成政府与民间多方参与、协调合作、积极互动的格局,推进终身学习保障措施的多元化,高效率地满足社会成员的学习需求。

总之,要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城乡的终身学习保障措施体系,离不开社会各界力量的平等参与。政府要积极引导、培育扶植社会团体等非政府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健全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体系,对非政府组织的培育发展应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使非政府组织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让其承担起促进终身学习服务供给和终身学习服务中的组织协调职能。

[1]左功梅.普通高校成教管理人员激励机制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4(10):25-26.

[2]施克灿.终身学习理念与日本当代社会教育的新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2,29(7):5-10.

[3]熊澄宇.终身学习全球发展战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3(16): 17-21.

[4]孙秀萍.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教育目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14):12-13.

[5]冯建军.教育公正与政府责任[J].教育发展研究,2008(8).

[6]N.Longworth,W.K.Davies:“Lifelong Learning-A Survival concept for the 21st Century”The First Global Conference on Lifelong Learning,Rome,1994.

[7]吴永诗.终身学习—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大发展[J].教育研究,1995(12):9-13.

[8]陈鹏.我国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的机制与模式建设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7.

[9]姚德明.终身学习与组织学习和组织发展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3.

[10]吴峰.终身学习在行业中的发展趋势——企业大学与企业E-learning[J].中国远程教育,2012(3):17-22.

[11]张艳辉.高等学校在终身教育与学习社会中的作用[R].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2003(10).

[12]檀红.日本终身学习的研究及其启示[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6.

[13]吴雪萍.构建我国终身学习体系的策略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4):38-43.

[14]郝克明.终身学习:进展状况与未来前景[J].教育研究,2010(11):36-38.

责任编辑:陈兴安

薛守刚,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天津300191)。

G40-052

A

1671-2277-(2015)06-0013-04

猜你喜欢

体系社区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社区大作战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