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5-01-13冯志健
冯志健
【摘 要】化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教师不仅要有耐心和意志,更需要对这项工程有深刻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心,自觉地付之于教育实践中,使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出丰硕之果。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因素。陶行知先生提出了“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论断,是心理学的重大成果之一。
【关键词】化学教育;实验;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因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全面提高素质的关键。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
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1 制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当学生清楚地了解了学习目标,并使学习目标明确、具体化,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推动他去积极主动学习。因此要制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就必须用表示外在行为的动词,如:知道、记住、理解、叙述、说明、解释、判断、比较、应用等,来反映这些内在的心理变化。
1.2 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
良好的课堂化境,就会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在这种宽松、富于活力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不感到压抑,成了学习的主体,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思维才能活跃,因此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良好课堂情境的设计应从以下三方面考虑:①严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吃透两头:一头是教材,要扣住知识的逻辑顺序,把握其潜在的智力因素;一头是学生,要抓住他们的心态,掌握其思维脉搏。②科学设计层次,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根据学生认知实际,仔细琢磨知识的“深”与“浅”做到“深有限度,浅有分寸”。③培养师生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充分采用亲切的语调、期待的目光,及时的鼓励等方法,增强情感交流、传递和感染的力度,激励和尊重学生创造性学习,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
2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发展思维能力的突破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有了良好的思维品质,才能更好的发展思维能力。
2.1 培养发散思维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化学概念较多,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只会机械、教条的记忆概念是化学学习的大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还应引导学生挖掘概念的外延,寻找出一个概念的诸方面的具体例子,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概念,而且培养了发散思维。
2.2. 培养灵活思维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其特点:一是思维方向灵活,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思考问题;二是思维过程灵活,从分析道综合,从综合到分析,全面灵活的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三是迁移能力强,能“举一反三”。思维的灵活性强调多解求异,进行“发散式”的思维。在教学中,要适当地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使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去思考问题。重视分析、比较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加强知识的综合性和系统化,提高知识的概括水平,以达到灵活运用。
3 交给学生科学的方法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关键
科学方法是构成能力的重要因素。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正确的方法,交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如何交给学生科学的方法呢?
3.1 指导学生阅读
阅读主要有课前、课堂和课后三种方法。根据阅读目的、任务的不同,他们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课前阅读是对新课的预习,是一种比较粗浅的阅读。其任务:一是要对新内容有个大致了解,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通过阅读发现问题。课堂阅读指上课时在教师指导下的读书过程。这种阅读是在教师提出问题的引导下进行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2 指导学生记忆
化学记忆内容多,要记住它,必须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具体方法有:具体分析,理解记忆;自然联想,对比记忆;掌握规律,有意记忆;加强实验,强化记忆;掌握自己的忘记规律,循环记忆。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相应的记忆方法。例如:在记忆化合价时,可根据其规律,编成顺口溜。如:钾、钠、氢、银+1价,钙、镁、钡、锌+2价,铝+3、硅+4、铁+2、+3等。再如:和实验有关的内容,应加强实验,强化记忆。
3.3 指导学生总结
总结是分析研究一个阶段内学习工作的情况和教学的过程。化学描述性内容较多,这就使得部分不会学习的学生觉得化学难学,学完一本书后仍然理不出个头绪,感到杂乱无章,不知从何入手是好。产生这种感觉的学生多半是那些没有养成总结习惯的同学,不善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总结。所以,教师在教学在应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养成经常总结的习惯,把所学的化学知识归纳总结成几大块,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培养了思维能力。
4 创设启发性的问题促进思维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发展的。一般来说,思考从问题开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论何种课型,教师都要善于创设问题,启迪思维。这是培养思维能力常用的方法。重要的是如何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问题太易太难,范围过大过小,脱离学生的实际或提出的问题不明确等,均起不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作用。
5 加强实验教学发展思维能力
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和化学实验教学的层次相结合。
传习性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和学生在指导下的动手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的基本能力,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的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有一定的模仿性。例如,在做点燃镁条实验时,教师告诉学生,实验前必须先准备好用具,此实验要准备好坩埚钳、石棉网、酒精灯、火柴、镁条、砂布纸,然后讲解操作步骤,引导观察现象,通过燃烧前后物质的性状的对比、总结,得出发生了化学变化的结论,而发光发热则是伴随化学变化产生的现象。这种思维和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它只是实验和思维的一个低层次,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基础层次。
6 针对教学目标体系引导学生科学地系统思维,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基础
思维是学习过程中最积极的因素,是研究性学习展开的基础;学生在学会了科学思维方法之后,就可以积极自主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我们学习知识有两个网:科学知识网和社会信息网,是十分重要的,科学知识网是训练人们从不懂得科学到懂得科学的基础,在这个网中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层次:知道、了解、理解、掌握、融会贯通、形成个人的观点和情感,社会信息网是在人们有了一定的科学基础以后在社会上立业的基础,在这个网中对学习效果和工作成绩的评价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层次:不会使用信息网、能使用信息网、很成功的使用信息网、政治上的影响力、艺术上的感染力、人格上的感召力、人性上的亲和力、出神入化般地使用信息网。
总之,化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教师不仅要有耐心和意志,更需要对这项工程有深刻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心,自觉地付之于教育实践中,使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出丰硕之果,为培养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知新.中学化学教材教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11)
[2]范杰等.中学化学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8)
[3]西安师范学院化学系.中学化学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4]王允珉等.中学化学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