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735名学龄前儿童身高体重与厌食评分量表相关性研究
2015-01-12王佳琪郭莹王东红李银荣董林艳郝伟尹彬
王佳琪, 郭莹, 王东红, 李银荣, 董林艳, 郝伟,尹彬
( 1 北京航天总医院一门诊,北京 100076; 2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100006 )
小儿厌食症并不是一个急性病,而是小儿长期身体状态异常而不能得到适当调整之后出现的疾病,所以当小儿明确诊断为厌食症时,其在临床上常常会有很多伴随症状。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过程,中医认为小儿厌食“责之在脾”。既往关于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中,多是以儿童饮食情况或进食量作为主要观察指标,然而在临床上我们发现很多进食量正常的儿童也会出现生长发育不佳的情况。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生长发育情况与厌食症及其伴随症状的相关性,我院门诊部对北京市东高地地区幼儿园部分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北京市东高地地区三所幼儿园3~6岁在园儿童,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735份,经数据清理,有效问卷为686份,其中包括男生358份,女生328份。
1.2 方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1994年发布的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参照第7版《实用儿科学》厌食症诊断标准制定小儿厌食症症候分级量化表(后面简称厌食量化表)。内容包括:(1)一级观察点:食量减少情况(根据食量减少的严重程度分为0分、3分、6分和9分,症状越重分数越高);(2)二级观察点:包括面色、大便、性情及精神、咬齿磨牙、腹胀、口渴喜饮、精神状态、恶心、干呕、出汗及易外感等情况(根据各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0分、1分、2分和3分,症状越重分数越高)。家长根据自己孩子情况对照观察表中每个条目进行打分,最后将各项分数汇总成为厌食症症候分级量化表的总评分。同时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等指标。人工将收集的数据进行电脑录入,再由专业统计人员对所有录入的数据进行分析,因身高、体重以及厌食症症候量表总评分均不服从正态分布,故观察其Spearman相关系数。
2 结果
2.1 厌食症候分级量化表的具体评分
厌食症症候分级量化表总评分=一级观察点评分(食量减少)+二级观察点评分总和(各种伴随症状评分)。食量减少项评分为0,即没有厌食症状的孩子,约占总数的82.2%,而厌食症候分级量化表总评分为0,即没有任何厌食症状及其他伴随症状的孩子,约占总数的32.1%,可见约有50%的孩子虽然平日进食量正常但或多或少伴有其他不适症状,这些伴随症状亦可对其营养状态有所影响。详见表1和2。
2.2 相关性分析结果
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儿童身高与体重相关性强,相关系数为0.797,P<0.0001。儿童身高和体重均与厌食症状评分呈显著负相关,提示厌食症状越明显,评分越高的儿童,身高越低,体重越低。分性别来看,男童与女童的身高与厌食症状评分呈负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男童与女童的体重与厌食症状评分呈显著负相关。厌食评分对儿童体重指数影响大,厌食评分越高,儿童体重越低,性别差异不大。分年龄看,3~6岁儿童体重与厌食评分均呈负相关,但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见厌食症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3 讨论
此次我们通过使用自行设计的厌食调查表对735名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表分值越高的儿童,其身高体重值越低,也就是说厌食可以明显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并可导致其在身高和体重上有不足的表现。此外研究中还发现,一些无食量减少但伴随有其他次证较多的儿童其身高和体重的值亦会偏低,也就是说在评价儿童营养状况及厌食症治疗效果时,我们除了对主要指标进食量进行测量的同时,也不可忽略其伴随症状。因为儿童营养状况的正确测量及评价,不仅可以揭示个体或群体儿童的营养水平,而且可以有科学依据的指导个体或群体儿童的营养给予。在平时的儿童喂养中家长对孩子身体情况的关注点常集中在身高、体重和食量等情况上,儿童的营养情况除了受食物摄入量的影响还有就是孩子脾胃的运化能力的影响。
表1 厌食症候分级量化表的具体评分
表2 厌食症候分级量化表的具体评分
表3 相关性分析结果
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开窍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味矣”,所以脾胃的功能与进食有直接关系。而小儿的生理特点为“脾常不足”,脾胃功能也非常容易受损伤,如果出生时体弱脏气不充,或后天喂养失当以及疾病、环境和季节的影响均可损害脾胃阻碍运化,导致脾胃虚弱、肝脾不调,即可出现厌食。表中次证多表示儿童的脾胃功能差脾胃虚弱,如果长此以往而不加以调理也是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目前临床上小儿厌食症多为脾胃气虚型[1],然而一般脾胃气虚但进食量正常的儿童很少会被家长带去看病,殊不知这样的儿童如不加以调理治疗也可能会出现厌食或营养状况不佳。可见在平时对儿童的体检或筛查中,我们应该将这些二级症状纳入到问诊内容中来,这样就可以起到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使用自制的厌食症症候评分量表,此表将既往的4级评定定性标准转化为定量指标,将儿童厌食的一般情况以量化的形式表示出来,并增加了二级观察指标,这些二级观察点的改善更能体现出中医治病求本的特点,更全面立体地描述了儿童的整体健康状况,使评价结果的统计和记录更为客观和准确,为将来的临床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 王佳琪, 杨敏, 余娴等. 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随机对照文献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4, 12(5): 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