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帝及尧、舜、禹三支后裔的地望及主要史迹研究(上)

2015-01-12刘俊男易桂花

关键词:蚩尤黄帝

刘俊男,易桂花

(1.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重庆沙坪坝401331;2.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重庆沙坪坝401331)

黄帝及尧、舜、禹三支后裔的地望及主要史迹研究(上)

刘俊男1,易桂花2

(1.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重庆沙坪坝401331;2.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重庆沙坪坝401331)

黄帝是中国的人文先祖,其史迹遍布中国南北。其出生地在寿丘(或曰青丘)。根据古星野学术,寿星(长沙星)、青丘星分别对应寿丘(长沙国)、青丘国(在楚东南),以及其妻子西陵氏(其妻西陵氏当居长江中游地区,可能在石家河古城)、玄嚣一系后裔所居,可推断寿丘在南方。黄帝代神农氏“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后又与蚩尤南北分治,因而长期生活在北方。黄帝战胜蚩尤后代神农氏为天子,其都位于南方,其死后也葬于湖南黄陵,而群臣葬其衣冠于陕北桥山。其子孙有二系,昌意—颛顼—鲧—禹一系当在中原,而玄嚣(青阳)—帝喾—帝挚—帝尧一系当在南方。南方文化北上中原有较多地下遗存证据,屈家岭—石家河文化将势力扩张到黄河流域,与黄帝北上大体相应。黄帝南北子孙共同创造了华夏文明。

黄帝;颛顼;青阳;喾;尧;禹

中国先秦史学会与山西省曲沃县人民政府在山西省曲沃县联合召开“中国·曲沃首届黄帝文化高层论坛”,主要研究当地的黄帝史迹。笔者曾对“三皇五帝”的史迹有所研究,因而有幸被邀参加。现将笔者对黄帝及二系后裔多年研究的一些成果整理于下,以期与同仁交流,或可推动上古传说史的研究。中国先秦史学会秘书长宫长为先生为《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组稿者之一,将本文送去刊用,于是又稍作修改以支持该学报之特色专栏,并期得到读者指教。

一、黄帝的出生地及其北渐史迹

黄帝史迹本应与伏羲、神农一起研究,才有个整体观念,但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只从黄帝开始,有关伏羲、神农的史迹详见专论[1]。

笔者认为,黄帝是末代神农的儿子,与蚩尤是兄弟。黄帝本生于南方,为抗击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而长期生活在北方,并与蚩尤南北对峙,待灭蚩尤后,在洞庭湖一带称帝,详见笔者拙文《黄帝史迹考》[2]。现将主要观点与分析综述如下。

按《汉书·古今人表》:“少典,炎帝妃(《汉书》将神农氏称为炎帝,此处炎帝当指神农氏——引者注),生黄帝”,又按《国语·晋语四》:“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所谓“少典娶于有蟜氏”,指神农氏有很多妃子,其中少典是从有蟜氏娶来的。现代家谱也常如此记载,如赵三有李氏、张氏、王氏三个妻,便记曰李氏娶于李家农,张氏娶于张家湾……。有人将少典说成是男性古帝,不妥,古帝中从来就不见少典。《国语·晋语四》中的“炎帝”当指蚩尤,如前文笔者所论,在汉以前的古籍中,炎帝多指蚩尤。在东汉以后,神农(炎帝)与蚩尤(炎帝)事迹相混,详见笔者拙作《华夏上古史研究·炎帝蚩尤与神农的纠葛》。又据《新书·制不定》:“炎帝者(此炎帝指蚩尤),黄帝同父母兄弟也”(或作同母异父兄弟),这与《国语·晋语四》相印证,证明炎帝(指蚩尤)与黄帝为兄弟,都是末代神农榆罔的儿子,从汉刘歆、班固开始将其混淆[3]。《史记·五帝本纪》载蚩尤不用帝命而作乱,该书卷二十《索隐》引田千秋之言说:“子弄父兵,罪当笞。父子之怒,自古有之,蚩尤畔父,黄帝涉江。”这里也说明了黄帝、蚩尤兄弟弄其父末代神农之兵。《路史·后纪四·蚩尤传》罗苹注曰:“蚩尤,炎帝(从《汉书》开始指神农氏)之后,恃亲强恣逐帝而自立”,也证明黄帝、蚩尤是末代神农之子。

关于黄帝的生、葬地,现存先秦古籍多无载,难以稽考。晋武帝时出土的战国时魏国墓中的《竹书纪年》以及引用古本《竹书纪年》81处[4]之多的《路史》等皆云:黄帝生于“寿丘”。那么“寿丘”在何处?罗苹注《路史》曰:“寿丘在上邽,或云济南,《世纪》又以为兖,俱非,详《水经注》”,而《水经注·渭水》云:“南安姚瞻以为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皇甫谧云生寿丘,丘在鲁东门北,未知孰是也”,而《玉函山房辑佚书·河图稽命征》曰:“生黄帝轩辕于青丘。”这些就是关于黄帝生地的明确记载。可见,“寿丘”“青丘”在何处仍是个谜。

笔者认为,寿丘(或曰青邱)应在古长沙国,理由如下。

第一,古人用星宿的位置来表达地理位置。二十八宿分布在赤道南北40度的范围内,每个星宿皆有垂直地球某纬线的位置,在地球上观察,其一天绕地球一圈,即每小时大约转15度,如果每天皆以同一时刻来观察,则一年也是大约转一圈,因而相对某一地点来说,星宿又能与经度建立对应关系,还能与时间建立对应关系。这种对应的科学性详见笔者拙文《上古星宿与地域对应之科学性考释》。天上的长沙星(寿星)、青邱星对应地上的长沙国(寿丘)、青丘国(据《路史·国名记》在楚东南)。《南岳志》卷一引《星经》云:“《黄帝占》曰,轸者以候王者寿命,故置长沙一星以延期。”又云:“玉衡主荆州,而长沙一星在轸中主寿长子孙昌,亦曰寿昌之次。衡岳旧属长沙,故又称为寿岳”,《史记·天官书》:“轸为车,主风。其旁有一小星,曰长沙”,《正义》:“长沙一星在轸中,主寿命”,张衡曰:“长沙一星在轸中,亦曰寿星之次”(《攸县志·星野》同治版),其《天象赋》又曰:“爰周轸翼,厥土惟荆,长沙明而献寿,车辖朗而陈兵。”因此,长沙星又名“寿星”,其所处之“次”便名为“寿星之次”。考长沙之地名除隋、唐、宋、元称潭州,战国时又称青阳外,其他各代均称长沙,且长沙之地名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经》,曰:“南方有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既然长沙星又别称“寿星”,那么长沙之地便可别号“寿丘”①。何况旧属长沙的南岳衡山一直被称为“寿岳”。汉时在洞庭湖边设有汉寿县,三国吴时,汉寿改称吴寿,皆有传祚无穷之意。

第二,黄帝的祖先神农、正妃嫘祖(亦作雷祖)、儿子玄嚣(青阳)均生活在荆楚。神农在湖南,前文已述。《史记·五帝本纪》:“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知青阳在长江流域。南岳七十二峰有嫘祖峰,下有先蚕冢,传说黄帝之元妃雷祖葬于衡山。《衡湘稽古》:“雷祖从帝南游,死于衡山遂葬之,今岣嵝有雷祖峰,上有雷祖之墓,谓之先蚕冢,其峰下曰西陵路,盖西陵氏始蚕,后人祀之为先蚕也。”

黄帝既是南方人,他为什么主要活动在北方?原来,末代神农榆罔时内忧外患,外有北方荤粥等族入侵,内有蚩尤等趁机作乱。例如,《史记》所载:“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兵师为营卫。”这里清楚地告诉我们,黄帝并没定都北方,而只是打仗时在北方设了些“营卫”。另外,司马迁简短的文字未能将黄帝与蚩尤合作及南北分治的那一段历史叙述清楚。事实上,为了对付诸侯之乱,轩辕与蚩尤进行了很好的合作。神农榆罔对蚩尤和轩辕作了分工,这见于《逸周书·尝麦》:

昔天之初,□作二后(指黄帝与其弟蚩尤——引者注),乃设建典命,赤帝(指末代神农榆罔——引者注)分正二卿(同上黄帝、蚩尤“二后”——引者注),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上天末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异,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用名之曰:绝辔之野。乃命少昊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质。天用大成,至于今不乱。

《路史·后纪四(蚩尤传)》说:“……乃分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小颢,以临西方,司百工”,《路史·后纪四》对这段历史说得更为翔实。榆罔本人则与黄帝一起出征东北方,先迁至陈,再迁至曲阜[5],后深入北方,“邑于涿鹿”。轩辕挟天子以令诸侯,北征事宜皆由他决定,即《龙鱼河图》所谓的“黄帝摄政”(《史记正义》所引,《太平御览》引此时,擅加一“前”字,云黄帝摄政前蚩尤就开始作乱,非也)。

黄帝摄政引起了蚩尤的不满,于是蚩尤起而与黄帝争夺神农榆罔的帝位,如载:“产乱出羊水,登九淖以伐空桑,逐帝而居于涿鹿,兴封禅,号炎帝”,“蚩尤氏强,与榆罔争王于涿鹿之野”(《太平御览》卷五十六引《帝王世纪》),于是“赤帝(当指末代神农榆罔——引者注)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异”(非马上杀死,详见下文)。

蚩尤逐帝不成功,被黄帝制服而为之主兵,并达成妥协,二分天下而治之。有如下记载:“……天遣玄女下授兵信神符(盖言后妃宫女之类偷兵符助黄帝战——引者注)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绎史》引《龙鱼河图》)。《管子》也云:“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是黄帝六相之首。但在地域上则各有其范围,炎帝蚩尤在南,黄帝轩辕在北,所以汉代田千秋说“蚩尤畔父,黄帝涉江”。西汉贾谊的《新书》说:“炎帝者(指蚩尤——引者注),黄帝同父母弟也,各有天下之半。”

黄帝最终战胜蚩尤而一统天下,遂在洞庭湖边铸鼎作乐,即帝位,代神农氏。《庄子·天运》:“黄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②《湖南风物志》说:“君山……,山上有轩辕台,传为黄帝铸鼎的地方。”唐代胡曾诗道:“五月扁舟过洞庭,鱼龙吹浪水云腥。轩辕黄帝今何在?回首巴山芦叶青。”《湖广通志》卷81:“轩辕氏陵在湘阴县鼎湖。按《史记·五帝本纪》注,黄帝冢在上郡桥山……,旧志讹。”仅因《史记·五帝本纪》注而否定湘阴县旧志,不妥。《史记·封禅书》的记载很明确,今陕西桥山为衣冠冢。而在湘阴县原本就有“黄陵”的地名③,应该不会是空穴来风。

总之,我们认为,黄帝本是南方神农氏后裔,为抗击北方游牧部落入侵而至北方替神农氏征伐,并开拓了北方疆土,因与其兄弟蚩尤争天子位而南北分治,黄帝主要活动在北方,待灭蚩尤后又在洞庭湖边即帝位,代神农氏而为天子。

二、黄帝的南方后裔及史迹

《史记·五帝本纪》有一段很有指导性的记载:黄帝“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帝颛顼髙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史记·夏本纪》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史记》采自《五帝德》《帝系姓》,对其世系可能有所缺漏。《路史》引古本《竹书纪年》黄帝至禹为世三十世,因此《史记》有遗漏,或将此中“父”理解为祖先,将“孙”理解为后裔,将“玄孙”理解为远裔亦可。《尔雅·释亲》:“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郭璞注:“玄者,言亲属微昧也。”

《史记》明确阐明黄帝之后裔有二系,其一为西陵氏、玄嚣(青阳)、高辛、帝挚、帝尧,其二为昌意、颛顼、鲧、禹,此二系之后裔皆拥有天下。

因为玄嚣(青阳)居于江水,因此,高辛、帝尧作为玄嚣后代,居江水一带极有可能。《路史·论舜不出黄帝》也云:“帝喾之出江水”,《山海经》也有帝喾、帝尧、帝舜同葬岳山或尧与帝喾葬狄山的记载(详见下文“帝尧”部分)。因此,长江中游的古部族主要可能以西陵氏、玄嚣(青阳)、高辛、帝挚、帝尧一系为主。也有炎帝、楚祖先祝融的传说,还有古“巴”等少数民族④。这个区大体相当于大溪—屈家岭—石家河文化区。

因为昌意降居若水⑤,“若水”或曰在今四川,如《史记索隐》(卷1)“江水、若水皆在蜀”,今人李炳海先生也认为在蜀[6];马世之⑥、许顺谌[7]先生等认为当今之淮河支流汝水上游,汝、若二字音近可通。而昌意娶蜀山氏女生颛顼,颛顼葬于河南濮阳附近,大禹又“出于西羌”(出处详后),因此,昌意、颛顼、鲧、禹一系可能在西北(西羌)及中原地区,大体相当于包括甘肃和青海地区在内的较宽泛的仰韶文化所涵盖的地区。

(一)西陵氏、玄嚣与帝喾的地望

西陵氏是黄帝妻嫘祖的家族,西陵氏在何处?众说纷纭。朱绍侯先生作《嫘祖故里试探》[8]一文列举了十四处之多,如四川的茂县、盐亭、乐山,湖北的宜昌、黄州、安陆、浠水,河南的西平、开封、荥阳,浙江的萧山、杭州,山东的费县,山西的夏县等地都有嫘祖的传说和遗迹,都说本地是嫘祖的故里。在以上十四处嫘祖故里传说中,朱绍侯先生认为以四川、湖北、河南几处最为活跃,且又颇为自信,故着重探讨了四川、河南、湖北三省的说法。朱绍侯先生说他最早倾向于嫘祖故里在黄州的说法。后来见到《武威汉简》的记载,在汉成帝时汝南郡有西陵县,又考虑到汝南郡西陵县距黄帝故里新郑较近,同属于仰韶文化区,而黄州的西陵县距黄帝故里新郑较远,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黄帝在千里之外的黄州向嫘祖求婚的可能性不大,故改从汝南郡西陵为嫘祖故里说。笔者认为,朱绍侯先生所着重讨论的三种说法可能性更大,并且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无论哪种说法,都没有超出原屈家岭文化或石家河文化的范围,因此属于长江中游地区的可能性较大。对于朱绍侯先生的西平说,笔者拟从如下几个方面提出来进一步探讨:第一,西平说似乎只能追溯到西汉设的西平县,而湖北还有更早的战国地名西陵。第二,朱绍侯先生认为黄帝与嫘祖通婚不应相隔太远。我们认为,黄帝居新郑之说晚出⑦,不太可靠。《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甫谧曰:“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山海经》曰‘在穷山之际,西射之南’。”而《山海经》里的轩辕之丘皆在“西北”,按现今之方位,盖在陕西、甘肃一带(若以上古之方位,地之方位从属于天之方位,即地之方位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了约70度,详见笔者拙文《上古星宿与地域对应之科学性考释》,则或应当在河北逐鹿附近,《史记·五帝本纪》:“黄帝邑于逐鹿。”),不一定在河南新郑。梁代任昉《述异记》:“南海中有轩辕邱”,则南方也同样有轩辕丘。第三,古代虽没有现代之交通工具,但同一文化可传数千里之遥,如屈家岭文化强盛时南接两广,北达山西,民族间联姻是完全可能的。第四,如前所论,黄帝所生之寿丘在古长沙国,与湖北之西陵不是很远,因北伐荤粥才居轩辕之丘。

经研究,笔者觉得湖北西陵更可信。有关西陵的记载,可从秦灭楚的记载中得到反映,其记如下:

《史记·秦本纪》:“(秦昭王)二十七年,错攻楚。赦罪人迁之南阳。……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邓,赦罪人迁之。二十九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楚王走。周君来。王与楚王会襄陵。白起为武安君。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

《史记·楚世家》:“(楚顷襄王二十年)秦将白起拔我西陵。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

《战国策·秦策四》:“顷襄王二十年,秦白起拔楚西陵,或拔鄢、郢、夷陵,烧先王之墓。”

此三段记载属于同一内容,秦攻南阳是秦昭王二十七年(即楚顷襄王十八年),攻西陵是秦昭王二十八年(即楚顷襄王十九年),攻郢等地在秦昭王二十九年(即楚顷襄王二十年),从中可见西陵在南阳与郢(南郡)之间,即在湖北境内,这就说明西陵不会是河南西平县。

我们再来分析《路史·国名记》中的一则材料:“西陵,黄帝元妃嫘姓国,作儽同(应为嫘与儽同),今江夏安陆间,故吴以安陵(陆)为西陵,有嫘氏、西陵氏。”朱绍侯先生引此段时漏了“江夏、安陆间”中的“间”字,而说成是江夏所辖的安陆。据魏嵩山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记载,南宋罗泌时的江夏治所即今武昌市,安陆即今钟祥市,那么在钟祥与武昌之间,当然就是天门市石家河古城了。《路史》虽为宋代史籍,然而,它81处引用古本《竹书纪年》,独家保存了很多古迹,尤其是《国名记》。罗泌并不知道天门有座石家河古城,这个既有文献记载,又有地下遗存印证,当为可信。其与其他宋以前的古书也不矛盾,而且此西陵地名是战国以前的,在各说中时间最早。因此,笔者认为,石家河古城为西陵氏居地的可能性最大。这样,黄帝与西陵氏同属一个屈家岭文化圈的人,其婚配更为可能。

古时的姓与所居地有关,黄帝时虽有父权制,但母权仍存,生子后儿子也可留在母方,以母方居地为姓,即从母族之姓。黄帝有25子,得12姓。其正妃嫘祖所生二子昌意与玄嚣一北一南,并皆有后人得天下,即昌意、颛顼、鲧、禹一系从父居中原;西陵氏、玄嚣(青阳)、帝喾(高辛氏)、帝挚、帝尧一系从母居江汉。

按《史记》记载,玄嚣即青阳,也称少昊,亦居长江中游地区。战国时,长沙国又称青阳,大概因青阳之人名。《史记·秦始皇本纪》卷六载:“荆王献青阳以西(集解骃案,《汉书·邹阳传》曰:‘越水长沙,还舟青阳’。张晏曰:青阳地名,苏林曰,青阳长沙县是也),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水经注》卷38记载与其同。或曰青阳为吴地(见《前汉书》卷五十一注),不妥,因为青阳以西指南郡,在长沙之西。既然将青阳以西之南郡献给了秦,楚却违约发兵攻打南郡,所以秦发兵攻楚。通过此役,平定了荆地。所以《秦始皇本纪》说:“遂定其荆地”,荆地非吴地很明了。

关于少昊陵,《遁甲开山图》云葬云阳,《路史注》云在今茶陵之露水乡攸县界。《湖广通志》卷八十一:“长沙府:上古少昊氏陵在茶陵州露水乡。按少昊葬于云阳,在今山东兖州府曲阜县,旧志讹。”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伏羲葬南郡,少昊葬长沙,舜葬零陵。”(光绪版《湖南通志》卷末十三杂志十三引)笔者认为,“少昊”本天帝名,古人将人帝比附天帝,因而“少昊”可能至少有两个。其一葬于湖南茶陵,其二葬于山东,葬于山东的少昊大约指蚩尤。《逸周书·尝麦》:“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因此,蚩尤也有少昊之名,故《路史·后纪四》称蚩尤为“少昊”。蚩尤葬山东,故山东称少昊之墟。黄帝后裔青阳也被称为少昊,其居今湖南,故茶陵也有少昊陵。

帝喾是西陵氏、青阳之后代,也当在长江中游荆楚之地。《山海经》提到帝喾的共三处,其中一处为“帝喾台”是台名,可不计入,则剩下只有二处了,此二处全记在“南经”里,也可知帝喾在荆楚之地。

其一,《山海经·海外南经》:“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

其二,《山海经·大荒南经》:“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

从上可知,帝喾葬处与尧、舜之葬处相距不太远,也应当在荆楚之地。因为舜之葬在湖南九嶷山,尧之葬在湖南攸县(详见后文),因此帝喾之葬也当在荆楚。关于岳山,详见本章第三节“舜的葬地在古荆州苍梧之九嶷山”。

《帝王世纪》《竹书纪年》等言其都城在“亳”。注解者说在河南偃师,并以商都之亳当之,似非。因为偃师二里头文化太晚,并无帝喾时都城遗存。另外,“亳”字是上古都城的专门字,有东亳、西亳、南亳等,如后世之东京、西京、南京。说帝喾都亳,就如同说他都京,都与“首都”一样,至于这个京(首都)在哪里是不确定的。而在湖北、湖南的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中已发掘古城十余座,其中一座应当是帝喾城。以考古遗址来说,帝喾时,中国最大最先进的城当是帝喾城。经多方权衡,是石家河古城的可能性最大。

(二)帝尧的出生地

关于帝尧相关地望的记载主要有如下几则先秦材料:

材料一:《山海经·海内经》:“南海之内……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木……名曰建木……大昊爰过,黄帝所为”。

笔者案:《史记·五帝本纪》:“帝尧为陶唐”,其在“南海之内”,明其在南方。

材料二:《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十二经》:“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又东南一百八十里,曰暴山……又东南二百里,曰即公之山……又东南一百五十九里,曰尧山……凡夫夫之山、即公之山、尧山、阳帝之山,皆冢也”。

笔者按:洞庭、澧、沅、潇、湘皆在今湖南。可知,洞庭之山指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所居之岳阳君山。“尧山”在君山东南539里。据记先王古制的《礼记·王制》载,北岳恒山距南岳衡山3 000里,以此推算,距二妃墓东南539里的尧山应当在今攸县北部。1999年,笔者在古书的指引下,在攸县高枧镇(现合并至皇图岭镇)找到尧山,在攸县《北江丁氏族谱》《攸县香山刘氏族谱》等书中明确有关“尧山”的记载。例如,《北江丁氏族谱》(民国壬申年七修,1998年八修)之卷二载:“四代祖:彦仁,字庆爱,官工部司务,明建文辛巳年三月二十七生,宏(弘)治庚戌年二月十八殁,葬尧山。”“五代祖:永良,字直夫……明宏(弘)治乙丑年九月初二殁,葬尧山。”“六代祖:洞渊……葬尧山。”在《攸县香山刘氏族谱》(明初一修谱)中就有十五房,以第三代十五个孙子所在的地名为房名,其中即有尧山房,说明确有尧山之地名。至清嘉靖以后,也有写作瑶山、摇山、窑山的,同音相通。这则记载说明,尧帝所葬之冢在今攸县皇图岭镇尧山。

材料三:《海外南经》:“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南方祝融……”

笔者按:《水经注》曰:“《墨子》以为尧堂高三尺,土阶三等,北教八狄,道死,葬蛩山之阴。《山海经》曰:尧葬狄山之阳,一名崇山”[9]。《史记·五帝本纪》云:“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史记集解》:“马融曰:‘崇山南裔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引《大人赋》:“吾欲往乎南嬉,历唐尧于崇山兮,过虞舜于九嶷。”由此可知,狄山、崇山在南方。南方的崇山也可能像南岳一样泛指湖南的很多山,如澧县城头山城所在的村名南岳村,攸县凤凰山至今有南岳庙,茶陵云阳山也有南岳之称,而其主峰祝融峰则在衡阳南岳区。

《山海经·海外南经》所说的“狄山”出现在“南经”,明“狄山”在南方,又有南岳之“祝融”大神(至今南岳主峰祝融峰上有祝融庙),亦明“狄山”,亦即南岳之山。笔者以为,狄山之“狄”,古时与“翟”通,如《史记·匈奴列传》中“狄”“翟”相通,《淮南子》中的“商祖简狄”又作“简翟”。而“翟”又是凤凰之别名,如元代伊世珍的《琅环记·贾子说林》载墨子的母亲梦见朱鸟凤凰飞进室内,因而怀孕生下墨子,便将其起名为“翟”,其出生地也名为落凤山,南岳最东一峰为攸县、醴陵、株洲交界处的凤凰山,当即“狄山”。附近不到20里即有“尧山”,所谓“狄山之阳”正与“尧山”同。

材料四:《海外东经》:“两山夹丘,上有树木。一曰嗟丘。一曰百果所在,在尧葬东。”

笔者案:《山海经·海外东经》从南至北记述,“嗟丘”是最东南的地名,其在尧葬东,说明尧葬处在正南方。

材料五:《大荒南经》:“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

笔者案:《史记·五帝本纪》在“五帝”中只明载舜帝“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因此,与舜葬于同一山系——“岳山”的帝尧冢应当在湖南。

材料六:《山海经·海内南经》:“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竹书纪年》:“(尧)五十八年帝使后稷放帝子朱於丹水。”

笔者案:丹朱为尧长子。丹朱应死于所放之处丹水,亦即苍梧之阴。所谓“放”,即看管、软禁之义。例如,《孟子·万章章句上》:“‘敢问或曰放者何谓也?’(注:万章问放之意。)曰:象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故谓之放。”舜之弟象不得有违于其国,即被看管、软禁,这就是“放”。后世将“流”与“放”连用,即有被迁于他处软禁的意思。因此,丹朱所放的“丹水”,当在其所葬的苍梧之阴。从里耶秦简可知,战国时,在湖南有苍梧、洞庭二郡⑧,《史记·苏秦列传》也说湖南有洞庭、苍梧、黔中郡,《路史》卷二十六:“苍吾郡地广东至湘潭。”因为舜所葬之湖南永州九嶷山在其南,则说明苍梧的主要部分在舜葬之北。因此,苍梧之阴当在湘潭境内,旧时湘潭大体包括今之湘潭与株洲等五县市。而湘东之攸县有古地名曰丹陵,正在苍梧之阴。

除材料四之外,上述五处皆记于南方,而从材料四也可知尧葬在正南方,因此,从以上《山海经》所载与尧帝有关的所有的六则材料,以及《史记》等正史所载的旁证材料分析,尧均为南方人。《墨子》言“尧北教乎八狄……葬蛩山之阴”,南人北伐故称“北教”,也可知尧为南方人。《山海经》里所载有关尧帝的史迹全在南方,而且没有矛盾,这种传说就不能轻易否定了。再说,《史记》所载的崇山为“南蛮”之地,西汉司马相如所言“吾欲往乎南嬉”,皆说明直到西汉时尧的传说还在南方。

关于尧所生之丹陵,目前有不同的说法。近年,江苏高邮也出现了一些尧帝的“传说”。他们认为:

关于帝尧出生的历史文献主要有三:一是战国时魏人的《竹书纪年》,其中讲到:“母曰庆都,生于斗维之野,常有黄云覆其上。及长,观于三河,常有龙随之。一旦,龙负图而至,其文要曰:‘亦受天祐。’眉八采,鬓发长七尺二寸,面锐上丰下,足履翼宿。既而阴风四合,赤龙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其状如图。及长,身长十尺,有圣德,封于唐。梦攀天而上。高辛氏衰,天下归之。”二是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放勋立,是为帝尧。”三是魏晋著名医学家、文学家、历史著述家皇甫谧所作《索隐》称:“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寄于伊长孺之家,故从母所居为姓也。”上述三段文字,特别是其中的“斗维之野”、“三阿之南”、“观于三河”、“生于丹陵”这四句话,是我们研究帝尧出生地的主要依据,也是本文肯定高邮为帝尧出生地的文献证据[10]。

笔者按:《史记索隐》引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寄于伊长孺之家,故从母所居为姓”。擅加“尧初生时”四字,纯属司马贞个人观点,因为《竹书纪年》《太平御览》《初学记》《艺文类聚》等引用同样的话没有出现此四字,而只云生于“丹陵”,查所谓“三阿之南”在《竹书纪年》等其他古籍里皆作“三河”,因此应当以《竹书纪年》《太平御览》《初学记》《艺文类聚》所引为据,尧母所观的三河,与尧所生的丹陵是两个地方,不能相混。

《宋书·符瑞志》所记与《竹书纪年》同。大意是说:尧母亲叫庆都,她生于斗宿对应的地方,常常有黄色的云覆盖在她上面,等她长大后,曾在三河这个地方观光,常常有龙跟随着她。一天早上,龙背负了一张图来,上面写着“亦能得到天的保佑”,图上的人物眉清目秀,显出八种色彩,鬓发七尺二寸,面部上细下宽,足踏在翼宿上。尧母看到这张图后,四面刮起凉风,赤龙便与她交配,然后尧母怀孕,并在丹陵这个地方生下了尧。尧的相貌如图所画……

由上可知,生于斗维之野的是尧母,而非尧,引文中黑体部分全是叙述尧母,其他部分才是讲尧。尧生于“丹陵”。持江苏高邮说的同志将尧母的事迹说成是尧,不妥。“足履翼宿”(按古星野说,翼宿对应荆楚),当与荆楚有关。《竹书纪年》还载:尧四十二年,“景星出于翼”。《初学记》九,《太平御览》八十、八百七十二、八百九十三引《尚书·中侯》:“帝尧执政传七十载,景星出翼。”《论衡·是应篇》引作:“尧时景星见于轸。”《公羊传·宣二年》疏引《春秋感精符》:“灭苍者,翼也。”彼注云:“尧为翼之精,在南方,其色赤。”[11]笔者以为,《中侯》《春秋感精符》等是纬书,比不上王充之《论衡》有说服力,尧与轸宿对应比与翼宿对应更精确,因为翼轸二宿虽都对应楚,而今湖南大部分都对应轸宿。也许由于“岁差”的缘故,对应关系有所移位。古人将天、地、人对应,这种对应是有科学依据的,详见笔者拙文《上古星宿与地域对应之科学性考释》。

经查,其他有尧迹流传的地方均找不到“丹陵”这个地名。而湖南攸县北部皇图岭镇附近则有丹陵、尧山、天子山、封侯山和天子坪等一连串古地名,攸县之北江为渌水支流,均与古书合。汉以后的文献虽不能作为主要证据,但也可作为参证,如《太平御览》说:“《河图》曰:庆都与赤龙合,生帝尧于伊祁。《世纪》云从母姓。”《广博物志》卷十说:“《(帝王)世纪》云:‘庆都寄于伊长孺家,故尧以母所居为姓,又云为祁氏,或从母姓伊。”这就解释了尧为什么是帝喾的后代又不居帝喾都城的原因,即从母居。尧的母亲又不居自己的出生地,而是寄于“伊长孺家”,因而尧姓“伊祁”。明代顾起元的《说略》卷七:“尧寄于伊长孺家,从母所居,故姓。”这个“伊祁”其实就是神农氏住的地方。《礼记·明堂位》:“土鼓、蒉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疏:“伊耆氏古天子有天下之号也者,《礼运》云:‘伊耆氏始为蜡’,蜡是报田之祭,按《易·系辞》:神农始作耒耜,是田起于神农,故说者以伊耆氏为神农也。”《路史》卷十二:“炎帝神农氏,姓伊耆”,明代陈士元的《孟子杂记》:“神农姓伊祈,一作伊耆。”(《广博物志》卷九也作“伊耆”。)上古以所居地的地名为姓。江苏高邮的同志忽略了“寄于伊长孺家”这一句[12]。在今天神农氏葬地湖南炎陵县有一个地名为“三河镇”,镇旁三河相汇,这是否就是尧母所观的“三河”?笔者以为,既然与神农同姓,当与神农之地有关,因此炎陵县三河镇或即古书所载之三河。据株洲市文物局文物普查资料,三河镇有新石器时代文化,有待发掘。

前文已述,丹陵有尧之长子丹朱之陵。唐朝时设南云州,大体就是今株洲市辖五县市的范围,其时有“南云八景”之说,其中之一即“丹陵夜月”[13]。明初,一支刘氏从江西迁至“攸县丹陵走马铺”⑨,古代十里一铺,可见丹陵比“铺”还要大。因此,攸县“丹陵”之地名自《山海经》至唐、明之朝皆有记载。

尧葬之尧山与其长子丹朱所葬之丹陵,现同在攸县皇图岭镇。后世述史者,以后起之丹陵地名来追述尧史,这是可以理解的。

在这里,我们还要分析一下《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容成氏》简6的一段材料:“昔尧凥(凥,居的异体字)于丹府与藋陵之间,尧贱施而时时,贪不劝而民力,不刑杀而无盗贼,甚缓而民备(服)。”王晖先生认为,此“丹府与藋陵之间”指河南伊水、丹水流域一带[14]。如果此考证不误,则可证明尧确实在今河南丹水一带“居”过。但说他出生在这里那就有些不准确。一个人由于工作需要可以在很多地方住过,但这些住的地方并不就是他的出生地。再说,尧到此一居是因为他要来讨伐丹水之“不义”。正因为尧到此一居,因而南方的“丹水”之名也带到此(或者有两个丹水)。楚宋玉《笛赋》曰:“余尝观於衡山之阳,……丹水涌其左,澧泉流其右……”《水经注》卷三十:“……丹水涌其左,澧泉流其右,《山经》谓之岣嵝,为南岳也。”可见,南岳附近在战国以前即有丹水。

笔者以为,“丹府”当指“丹”地之府,其地有丹水,“藋陵”之“藋”,《说文解字》云:“藋,厘草……从艹,翟声。”而前文已论及,“翟”古时通“狄”,即凤凰。在古人的观念中,凤凰又称“翟”“天翟”。因此,“藋陵”当即尧所葬的“狄山”,亦即南岳最东一峰凤凰山,狄山之阳即指攸县北部的尧山。因此,上博简亦能证明《山海经》等古文献所载尧迹的正确性。

(三)楚伯尧统一洞庭湖南北

考古资料显示,距今4 300年左右,北方河套地区的众多古城消失,而陶寺早期古城始兴。田广金、郭素新二位以《大青山下斝与瓮》为题,专门论证北方长城地区南下的文化因素。他们指出:“(陶寺文化)其主要文化因素如彩绘龙纹、三足器与燕山以北和河曲地带有关。”[15]他们还认为,北方长城地区在距今4 700~4 300年的时候有过发达的城址文化,包括海生不浪文化与老虎山文化等。从4 300年前开始,北方河套地区的岱海周围石城群、大青山南麓石城群都消失,可能南下了,所以陶寺早期古城始兴。

北方文化为何会在此期间南下?田广金、郭素新二位说:“调角海子剖面显示,在距今4 300年前后降温,代表寒冷气候的云杉再度出现;岱海年均温也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参见孔昭宸等《中国北方全新世大暖期植物群的古气候波动》《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第119页,海洋出版社,1992年);晋北阳高县的泥炭层亦显示了该地距今4 400年出现过降温(同上第48—65页)。调角海子剖面距今3 780—3 660年出现一薄层泥炭层,主要孢粉浓度下降……”[16]。因此,气候的变冷是北方长城地区文化南下晋南的主要原因。安田喜宪也说:“4 200年前气候干燥化在两河流域阿卡德城址的消亡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在长江流域的湿润地带,气候干燥化并没有对文明的消亡产生重要影响。而气候寒冷和干燥却给黄河流域的人们带来更大的影响,导致了旱作畜牧民族的迁移南下。”[17]

当时,帝喾之子帝挚在位,面临北方狄人南下,他无能为力,时代召唤其贤弟唐侯尧上台。尧为天子之前,其早期活动地应当在湘东至长江边,石家河文化晚期的岱子坪、舵上坪、尧家林类型,当属于尧族遗址。鄂东“尧家林”这个地名似乎在记载着尧迹。湘东一带到处都有尧迹,如茶陵有尧水,攸县有尧山,醴陵有尧塘。帝挚虽然无力胜任,但也不会自动下台,尧要当天子,则必须打过长江去,因此第一仗应当是与居“西夏”的帝挚之战。《逸周书·史记》:“昔者西夏性仁非兵,城郭不修,武士无位,惠而好赏,屈而无以赏,唐氏伐之,城郭不守,武士不用,西夏以亡。”晋代孔晁注:“唐氏尧帝。”《路史》引《周书》:“西夏仁而去郭兵,城郭不修,武士无位,尧伐亡之。”(《路史·国名记》引)罗泌说:“西夏:今鄂,故大夏,有夏水,汉水也”(《路史·国名记》),罗苹注:“汉水之曲为夏口,今属汉阳。《江夏记》沈尹射奔命于夏汭者。”笔者认为,夏口已是夏水之最东处,既称西夏,当在汉口以西。宋代林之奇的《尚书全解》:“华容县有夏水,首出江,尾入沔。”因此,所谓大夏、西夏即在夏水附近,亦即上文所云西陵氏、帝喾和帝挚等所居之处。由此可知,武汉之西的石家河古城原来叫“大夏”,因临夏水而称夏。中国古称华、夏是否源于此?颇可思考。以后,夏禹占领了晋南,把这个地名带至晋南。舜迁三苗于三危,这个地名也被带至西羌。《史记》说舜迁于“负夏”,笔者怀疑其也应当指此地。古地名也有用意义表达的,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史记·五帝本纪》:“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这个“阪泉”在银雀山汉墓《孙子兵法》佚文《黄帝伐赤帝》中作“反山之原”。负夏,临夏水之义。因此,舜所迁之负夏,也似指石家河古城。舜摄尧之政,应当在尧都。而郑玄注《尚书大传》曰:“负夏,卫地”,似非。

尧打败帝挚之后,在荆楚做了许多深得民心之事。《淮南子》生动地描绘了尧受命做天子前在楚地为民除害的情形。《淮南子·本经训》曰:“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于是天下广狭险易远近始有道里。”笔者按:李昉《太平御览》注:“畴华南方泽也,凿齿,兽。”从其中洞庭、寿华、青丘等几个地名,可知尧的早期活动范围在古荆楚。“畴华”在《海外南经》中作“寿华”,高诱注:“寿华在我国南方,泽名。”寿华之野又作寿麻之野,音近。例如,《山海经·大荒西经》在“常阳之山”与“南岳”之间云“有寿麻之国”,接着讲南岳和吴回的事,可见这个寿麻之国即今湖南。郭璞注《吕氏春秋》曰“南服寿麻”,陆思贤说“寿麻在正南,故下接‘南岳娶州山女’”[18]。所以说,寿华之野在湖南,今有汉寿、华容二县(华容县过去在洞庭湖之北)。青邱之星在轸七度,对应地上的青邱国。《山海经·海内东经》有“青丘国”,《山海经·南山经》有“青丘之山”,而《山海经》中的“青丘国”与“黑齿国”相邻,且都在楚之南,如屈原诗云:“南方不可以止兮,雕题、黑齿”,可见“青邱”之地属于南楚。洞庭在湖南不用多说了。古代宋国有地名“桑林”,但此当指桑树林,封豨指桑林中的野猪之属,而且从“封豨”这个名称也可印证尧活动在南楚,《方言》:“猪……南楚谓之豨”,《汉语大字典》:“古代楚人称小猪为豨。”《辞源》《汉语大字典》等释“豨”为南楚方言均举本段文字为证。从“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可知,尧统一了洞庭湖周边地区。洞庭湖地区为尧早期之活动中心,即古王畿。至今,湖南常德之德山传为尧师善卷所居之地。

(四)尧以楚伯受命为天子

尧在当天子以前曾称“楚伯”,称楚伯后才开始北伐南阳丹水不义之人,有如下记载。《吕氏春秋》云:“尧战丹水之浦以服南蛮。”《淮南鸿烈解·兵略训》许慎注云:“尧以楚伯受命,灭不义于丹水,丹水在南阳。”此部分见四部丛刊景抄北宋本。《淮南鸿烈解》今或题高诱注,与北宋本有异。《太平御览》卷271、元代梁益的《诗传旁通》卷14、清代程大中的《四书逸笺》卷6、宋代罗泌的《路史》卷27等皆云“尧以楚伯受命”是许慎之言。例如,《路史》卷20:“(尧)年十有七,谡以侯伯,恢践帝。”罗苹注曰:“《灵台碑》云尧以侯伯恢践帝,而许叔重(即许慎——引者注)谓尧以楚伯受命,灭不义于丹水。”以上记载表明,尧是由楚伯扩张土地而为天子的。面临北人南犯,于是在南阳丹水一带实施抵抗。

“以服南蛮”何意?笔者以为,如同春秋战国的霸主纷纷打“尊王攘夷”的旗号,谁能真正“攘夷”,谁就可以称霸。尧帝可以攘夷,所以就被楚人推举为“天子”,上文引《淮南子》说“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可证。周以来称楚为蛮,故曰“以服南蛮”,以使南蛮信服。总之,从许慎之言可知,尧在当天子前曾任楚伯。

(五)帝尧“北教乎八狄”

从《墨子·节葬下》的“昔者尧北教乎八狄”可知尧曾北伐北方民族。帝尧北伐路线在文献中亦可找到线索。《庄子·齐物论》:“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何哉?’”汉司马彪及晋郭象皆注:“宗、脍、胥敖三国名也,宗一也,脍二也,胥敖三也。”《吕氏春秋·召类》:“禹攻曹、魏、屈骜、有扈,以行其教”[19]。孙诒让的《礼迻》注:“敖疑与骜字通,胥或当作骨,骨敖即屈骜,俗书胥,作胥与骨相似,骨、屈音近字通,《列子·杨朱篇》禽骨厘释文骨作屈。”屈骜当即胥敖。马世之先生的《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认为,“胥”即今郑州市境,“敖”在春秋时代成为郑国的附庸,有扈氏在河南省原阳县西原武镇一带,“脍”则在河南密县附近[20]。《毛诗谱》云:“昔高辛之土,祝融之墟,历唐至周,重黎之后妘姓处其地,是为郐国。”《庄子·人世间》又说:“昔者尧攻丛枝、胥敖”,高士奇的《春秋地名考略》卷8:“《庄子》言尧伐丛枝、胥敖。‘訾枝’即‘丛枝’也,《水经注》枝水出大洪山而西南流,径襄阳郡西南,径狄城东南,注敖水,敖水又西南注于沔,今钟祥县北有滶水,又有池河,即古枝水二国似皆以水为名,岂即在钟祥之境欤?”

从以上可知,尧所伐之丛枝、郐、胥敖(或屈敖)等古国在襄阳、南阳至郑州一带。据上引《水经注》,此地还有“狄城”,可知狄人也曾在此建城。《墨子·节葬下》曰:“尧北教乎八狄。”尧由楚伯向北扩张,先灭丹水之不义,将势力扩张至今天的河南南阳地区,再攻打“脍”“胥”“敖”(或“屈敖”)诸国,将势力扩展到河南中部,然后再派禹攻打魏(晋南)。

为攻打北方戎狄,尧、舜封大禹于今河南登封一带,建立了“夏后”诸侯国,《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帝禹为夏后。”待大禹攻占“魏”之后,晋南之地始称大夏。《汉书·地理志》说“颍川郡阳翟”下,臣瓒曰:“《世本》‘禹都阳城’,《汲郡古文》亦云‘居之’。”《孟子·万章上》:“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近年已在登封王城岗发掘出其时大、小两座古城,河南新砦也发掘出古文化城址一座,时代稍晚,但规模很大,其中一座可能为夏都。

上引《吕氏春秋·召类》:“禹攻曹、魏、屈骜、有扈”的“魏”应当在今晋南(山西芮城),因为周时之魏,春秋之魏皆因居古魏之地而称魏。既然晋南是古魏之地,待大禹攻打才归入尧、舜、禹之华夏集团,那么攻打之前尧、舜、禹未居晋南就很明了了,而临汾更在芮城之北,禹伐之前不属于尧、舜、禹很明了。尧以楚伯升为天子,并一路北上,直至攻入晋南。这从后石家河文化分布图(如图1,详拙著《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之第五章第一节论述)可知,其北部直逼晋南,与尧北伐路线正合。

图1 后石家河文化及周边文化分布

注释:

①古人为避洪水常依丘而居(参见胡厚宣《卜辞地名与古人居丘说》),《广雅》云:“小陵曰丘”,古代的“某丘”,常和某些特征连在一起,作为某地的别号,如“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三成为昆仑丘。如乘者,乘丘……水出其右者正丘,水出其左者营丘……左高,咸丘。右高,临丘……”(参见《尔雅·释丘》)

②《庄子·天运》篇,据今人张远山30多年的潜心考证,成文于庄子弟子或再传弟子,见于魏牟版《庄子》初始本,张先生考证魏牟为战国时人,稍晚于庄子。魏牟版《庄子》初始本成书于公元前256~前240年。参见张远山《庄子复原本注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1-7,20~21,709页。

③《水经注·湘水》:“湘水……又北径黄陵亭西,右合黄陵水口。”

④按王善才:《清江考古》(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507-511页),清江流域为古巴人发源地。

⑤《路史·后纪八》卷十七曰:“杜预以为昌意所封在鄀,鄀乃襄州乐乡矣”(襄州在今之襄阳),《山海经·海内经》:“南海之内……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则“若水”又应当在南方,在陶唐之丘附近。存此待考。

⑥马世之.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442-446.其文曰:“《世本·氏姓篇》载:‘若阝,允姓国,昌意降居为侯。’又《竹书纪年》云:‘昌意降居若水’。古代若、汝音同义通,黄帝支系昌意族活动的若水,即今河南境内北汝河。”

⑦最早见于《太平御览》(卷155)引《帝王世纪》:“或曰:黄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

⑧苍梧郡的郡名当以当地古苍梧的地名为郡名,这是设立地方机构起名的基本规则,即使现代也如此,如新设的海南省就以当地“海南岛”名为省名。

⑨《攸县丹陵刘氏六修族谱》(序),民国壬午年(1942年)编。

[1]刘俊男.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296-307.

[2]刘俊男.黄帝史迹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2):104-107.

[3]刘俊男.伏羲神农炎帝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2):12-15.

[4]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70-187.

[5]刘俊男.炎帝就是蚩尤[J].山东师大学报,1997(6):51-55.

[6]李炳海.《山海经》江汉沿岸的冢陵传说及楚族的自川入鄂[J].江汉论坛,2011(7):117-121.

[7]许顺谌.五帝时代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79-81.

[8]朱绍侯.嫘祖故里试探[J].许昌学院学报,2007(6):94-98.

[9]郦道元.水经注校证[M].陈槔驿,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573-575.

[10]丁季华,薛小荣.尧文化圈漂移点击——兼论高邮是尧文化的重要发祥地[J].探索与争鸣,2007(4):15-18.

[11]方诗铭.古本竹书纪年辑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94.

[12]张愈.帝尧文化发祥地在江苏高邮神居山[N/OL]. [2007-10-26].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 zhuanti/lddw/2007-10/26/content_9131249.htm.

[13]攸县志:乾隆版[M].攸县:攸县印刷厂,1994:411.

[14]王晖.古史传说时代新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8.

[15]田广金,郭素新.大青山下斝与瓮——读苏秉琦先生《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的启示[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7(2):24-43.

[16]田广金,郭素新.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4.

[17]安田喜宪.长江文明的环境考古学[M]//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澧县城头山——中日合作澧阳平原环境考古与有关综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17.

[18]陆思贤.神话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184.

[19]吕氏春秋.诸子集成(六)影印本[M].高诱,注.上海:上海书店,1986:262.

[20]马世之.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43,208.

责任编辑:罗清恋

Study on the Location and M ain Historic Events of the Descendents for the Em peror Huang,Yao,Shun and Yu(Part One)

LIU Junnan,YIGuihua
(School of History and Sociology,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Shapingba Chongqing 401331,China)

The Emperor Huang is the cultural ancestor of Chinese,and the historic sites are located many places in China.According to the ancientastrology,Shouxing(Changsha Star),Qingqiuxing are located in the Shouqiu(Changsha Kingdom),Qingqiu Kingdom(southwest of Chu)respectively,and their wives Xiling(the wife Xiling lived in themiddle of Changjiang area,probably at the Shijiahe old city),Xuanxiao and their descendents living places can infer that Shouqiu is in the south.The Emperor Huang replacing Shennong at first,then Chiyou ruled the south,while he ruled the north,so he lived in the north for a long time.The Emperor Huang conquered the descendents of Chiyou and became the Emperor,and the capital was in the south,then he was buried in the Huangling in Hubei province,while his officials were buried in the Qiaoshan of Shanxi Province.His descendents were divided in the two,the first Changyi,Zhuangxu,Gun and Yu living in the central plain,the second Xiaoxiao(Qingyang), Diku,Dizhiand Diyao living in the south.There aremany left evidences for the south culture entering the north plain,Qujialing, Shijiahe culture pushing their influence at the Huanghe area,which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Emperor Huang going to the north. The offspring of Emperor Huang in the north and south create the Chinese culture together.

the Emperor Huang;Zhuangxu;Qingyang;Ku;Yao;Yu

K21

:A

:1673-8004(2015)04-0020-11

2015-04-28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南北两大生业区早期文明进程比较研究”(项目号:13XZS030)阶段性研究成果。

刘俊男(1965—),男,湖南攸县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先秦史、新石器时代考古及国家起源研究;易桂花(1969—),女,湖南株洲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先秦秦汉史及国家起源研究。

猜你喜欢

蚩尤黄帝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论中医文化的守正与创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帝内针为例
大战蚩尤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蚩尤之歌
涿鹿黄帝泉(外三首)
中、日、韩蚩尤信仰与蚩尤演艺说略
黄帝战蚩尤
《战神蚩尤》:上古英雄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