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2015-01-12孔军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活态冯骥才文化遗产

文/孔军

责任编辑 董金荣

一、活态传承:保护与保存的分水岭

时下,“非遗”保护之风正热,综观国内外学界对保护理念的研究概况,学者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建构出诸多保护思想方法,比如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活态传承保护等,其中,活态传承成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保护”给出的定义是:“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1](P22)由此可知,“保护”概念不同于“保存”,二者在“非遗”保护进程中的核心差异在于能否实现活态性传承。“保存”是指令事物不发生变化、不受到破坏,强调事物的完整留存;“保护”则是在保存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或创新性的生产,允许对“非遗”进行适度开发利用,顺应时代需求,找到其最适宜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

由于“非遗”的价值主要通过活态性保护加以赓续传承和发扬,所以,活态传承保护是“非遗”生命力延续与昌盛的保障。正如王文章先生曾指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性的基本特性,也决定了我们今天的保护不应是静止的凝固的保护,而是为了发展的保护。没有保护,难以发展;而没有发展,保护也就失去了重要意义。”[2]所以“非遗”需要活态传承保护,唯此才能使其多重价值得以确认。

二、“非遗”的多重价值与意义

“非遗”是多重价值的集合体。“非遗”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 作为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延续性存在,它兼具历史性与现实性。所谓历史性是指它是经过长时间形成并传承下来的;所谓现实性是指它在现实生活中被继承,仍具有生命力,是一种“活”文化。[3]冯骥才认为,“一般事物,在现实状态中以应用价值为主。在进入历史状态后,文化价值便显现出来。事物的文化价值是一种认识价值。当它定型于历史,其内在地象征着那一段历史时期种种特征的文化意义,才会被我们一点点发现和认识出来。”。[4](P327)“非遗”的价值是一种被认识的价值,而对它的认识则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现实与未来,所以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终究会落脚于当下而成为一种现实的和未来的价值。因而,“非遗”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认识价值,进而又具有强烈的现实价值。此外,“非遗”还具有学术研究价值、见证历史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等多方面的价值,最深刻的是附着其中的历史文化精神,那是我们民族独特的文化个性,是确认我们民族身份的文化基因。

“非遗”是确保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创造性的关键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创造出的多种文化样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和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动力。“非遗”正是文化多样性表现的载体,文化多样性借助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来表达,如民俗风情、生产技艺、艺术表演、民族记忆等。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动力在于不断创新的创造性,“非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往往成为历史文化的核心代表和主流部分,保持和发扬文化创造性是保证“非遗”多样性的关键。

三、“非遗”活态传承的传播策略

一是激发民众的保护意识和文化自觉。文化自觉[5]概念的提出是费孝通先生在考察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时提出的。他认为,文化自觉这个概念可以从小见大, 从人口较少的民族看到中华民族以至全人类的共同问题,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其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有“自知之明”才能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冯骥才则提出文化自觉的三个层面,“首先是知识分子的自觉,即知识分子应当任何时候都站守文化的前沿,保持先觉,主动承担;还有国家的文化自觉,国家要有文化的使命感,还要有清晰的时代性的文化方略,只有国家在文化上自觉,社会文明才有保障。……只有全民在文化上自觉,社会文明才能逐步提高,放出光彩。”[6]

“非遗”保护“几乎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衣食住行、节庆活动、祭祀活动、婚丧喜庆、休闲娱乐都是其基本而重要的载体”,[7]要让保护“非遗”成为一种社会共识,树立公民保护“非遗”的责任意识,使“非遗”保护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非遗”保护不排斥在其名下不断发生着的颠覆与再造,原生态的活态传承机制能使“非遗”抵御历史洪流冲击,保持住“非遗”的根性血脉和遗产持有者最基本的享用特权,毕竟老百姓的认同才是最本质的认同。

二是多重活态传承策略有效结合。积极引导非遗传承形式的现代性转换,要注重对遗产神圣性的守护。时下,受现代化进程影响,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渐渐消失沉寂。然而,传统文化却始终如隐形的规约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因而,应当尊重和承续历史文化遗产的神圣感。同时,增强“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转化型介入能力,以更新更好的传承形式灵活地适应时代需求。

仅有文化自觉还不够,关键是要将自觉的意识化为行动,因而政府官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非遗保护的必要条件。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遴选、培训,特别是资助和培养年轻的“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是为了保持其活态性,众多“非遗”的根本特性乃是原生态性和活态性,传承人是活态传承的核心,因此,“非遗”活态保护必须以“人”为本。青少年是“非遗”活态传承的关键群体,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决定了包括文字典籍等文化遗产的未来兴衰,应加强对青少年历史遗产的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非遗”文化的认知与参与积极性。

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提高民众对“非遗”的认知度。电视、网络、报纸等现代大众传媒是信息产生与传播的载体,它们深刻影响着大众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非遗”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进行有效的展示和宣传,可以提高民众对它们的认知度,便于推动“非遗”保护工作。同时,建立健全“非遗”保护法律机制,为“非遗”保护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为历史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提供文化生态空间,确保具有健康的传播时空。

总之,延续性和拓布性是“非遗”的本质属性,“非遗”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存续“活态传承”,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遗”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无论采用什么保护方式,只要有利存续“非遗”的活态传承,就是合理的。但是,不能一味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非遗”其他方面的价值,否则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为“非遗”都具有不可再生的文化属性,虽然能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流布变异,但属于精神财富的“非遗”不可被重新创造,故而要保证“非遗”的原生性,关键在于对其加以活态传承保护。

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曾告诫后人,“不应该让千百代人双手所创造的民间文化和艺术在我们身上断送掉”。[8]的确,我们每一代人都有一个相同的文化责任,那就是把前人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继承并流传给后代,在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转型期,“非遗”传承有着无限可能性,充分认识到“非遗”的价值,培养文化自信,发挥全民文化保护的自觉性,采取有效策略来激活“非遗”传承的动力机制,使“非遗”在现代社会语境中得以维新和延续,让其保持活力与功能的常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中国社会真正活起来。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公约选编[Z].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N].2007-6-12.

[3]祁庆富.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

[4]冯骥才.阐释五大道[A].灵魂不能下跪:冯骥才文化遗产思想学术论集[C].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5]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7).

[6]冯骥才.自发的文化:自觉的文化与文化的自觉[J].金融博览,2014,(1).

[7]尹凌,余风.从传承人到继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思维[J].江西社会科学,2008,(12).

[8]冯骥才.田野呼唤理论 [J].民间文化论坛,2004,(3).

猜你喜欢

活态冯骥才文化遗产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意义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冯骥才:钓鱼悟出养生之道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
冯骥才:关于文人画史的思辨
场域视野下彝族《指路经》的“活态”解读
活态文化
冯骥才携新书亮相全国书市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