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抗战时期一次成功的外宣活动*
——宋美龄1942—1943年访美性质辨析

2015-01-12吴廷俊

学术交流 2015年7期
关键词:宋美龄

吴廷俊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武汉 430074)

新闻传播学研究·新闻史专题·

中国抗战时期一次成功的外宣活动*
——宋美龄1942—1943年访美性质辨析

吴廷俊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武汉 430074)

1942-1943年宋美龄以私人身份出访美国,是中国抗战时期一次成功的外宣活动,而非外交活动。宋美龄的演说具有明显的宣传或者说大众传播的特点,即具有公开性、针对性、充分利用大众媒体、讲究宣传技巧等特点。宋美龄通过半年多的从政府到民间的外宣活动,向美国民众广泛宣传了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情况,唤起了美国朝野对中国抗战的同情与关注,促进了美国政府采取更为积极的援华政策和具体行动。

宋美龄;外宣活动;抗战时期;访美

史载,1942—1943年,宋美龄进行了一次访美旅行。对于宋美龄的这次访美旅行,研究成果不在少数。据不完全统计,从1943年至今,发表研究论文26篇(其中5篇为文集论文),编著6部,硕士学位论文5篇。见仁见智,各有所论。但是,对于宋美龄访美性质认定,只有极少数论文与传播、宣传靠近,其他绝大多数都是从外交史的角度切入,将其定性为“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比如梁怡在《1942—1943年宋美龄访美述论》一文中说:“通过半年多的从政府到民间的外交工作,宋美龄基本上完成了蒋介石布置给她的出访使命,这是抗战期间南京政府对外交往中非常特殊的一幕。”[1]朱坤泉在《1942—1943年宋美龄访美与抗战后期的中美关系》一文中写道:“(宋美龄)在美国的半年多的时间里,她充当了国民政府外交特使的角色,在美国舆论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并对抗战后期的中美关系产生了某些特殊的影响。”[2]曾静在谈到《论1943年宋美龄在美国的演讲及其影响》的写作意图时说:“本文拟就其1943年2月18日至4月4日在美国国会等地的7次正式演讲及其影响作一初探,以期从一个侧面肯定宋美龄对中国外交的积极贡献。”[3]有的研究者更是把它定位为“夫人外交”。徐旭阳在《1942—1943宋美龄访美原因、经过及其效果》一文中说:“宋美龄的这次访问,其时间之长,活动之广泛,反响之强烈,都堪称中外历史上夫人外交之最。”[4]还有人说,“替蒋介石打破宋子文垄断对美外交的局面也是宋美龄访美的目的”[5]。即使像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李习文的论文《1942—1943年宋美龄访美国际宣传的技巧与效果》,全文内容主要论述“宋美龄访美的国际宣传技巧和效果”,但在性质上还是将其“定位于国际宣传的外交活动”,落脚于“外交活动”[6]。

将宋美龄访美定位为外交活动,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很不准确。本文认为,1942—1943年宋美龄访美是中国抗战时期的一次成功的外宣活动,而非外交活动,或者说是中国抗战时期由蒋介石策划并导演、宋美龄主演的一出成功的外宣大戏,而非外交大戏。外交是主权国家的对外交往活动,外宣是对外国作宣传,用当下一句流行的话讲,就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外交属于行政工作,其行为主体为政府官员,一般为外交官员,外宣属于舆论工作,用宣传引导舆论的方式使外国了解本国、理解本国、支持本国。宋美龄此次访美是私人名义,国民政府并没有任命其一官半职。宋美龄到美国后的活动是通过说服美国公众来说服美国政府。当年陪同宋美龄访美的孔令侃说得很清楚,“蒋夫人行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美国公众对远东战争感到关心,从而促使美国采取活动,积极支援中国的政策”[7]。

一、“说服美国”:蒋介石遣人访美的主要意图

1942—1943年蒋介石遣人访美的主要意图是什么?这是辨析宋美龄访美性质的一个关键问题。

20世纪40年代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处于关节点,中国的抗日战争也处于关键点。为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联合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政治上,中、美、英、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不单独停战媾和,奠定了团结协作的政治基础;军事上,1942年1月3日,成立了包括中、印、缅及东南亚地区在内的中国战区,标志着中国孤军抗击日本法西斯局面的结束和中美英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共同对日作战时代的到来;经济上,1942年2月,美、英两国相继向中国提供5亿美元和5 000万英镑的贷款,同年6月,通过签订《租借协定》,美国宣布向中国提供大量租借物资;外交上,1942年10月10日,美、英两国同时宣布放弃在华特权,通过谈判签订平等条约。总的来说,1942—1943年间,中美英三国特别是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合作均取得了重大进展,中美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但是由于中美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和战略目标,因而两国也存在着一些分歧和矛盾。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歧是欧、亚战场谁主谁次、谁先谁后的问题,这涉及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战略,也是制约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战局的关键。基于美国全球战略利益的驱使和英国自身安全的需要,美英一直把欧洲战场视为主战场,因此制定了先战胜德国、而后打败日本的“先欧后亚”的全球战略。这一战略实施的后果,必然给亚洲战场特别是中国战场带来消极影响,使美英对华军援不能保证应有的力度,直接影响中国抗战的顺利进行。1942年前,中国的军援主要来自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很快停止对华军援。苏联军援停止,美英军援又迟迟不能到位,而联合国家对中国战场的希望却越来越大,这不能不引起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的强烈不满。由于战略上的分歧,所以中美之间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过多次交涉,但一直争执不下,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比如“反攻缅甸作战部署”“美国空运援华物资吨位和支援中国空军飞机数量”等问题。要解决这些具体问题,关键是改变联合国家制定的“先欧后亚”全球战略,而要作此改变,主要是需要提高美英主要是美国对中国抗战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的认识。而提高美国的认识,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舆论宣传。于是,蒋介石决心进行一次“说服美国”的舆论宣传。

二、宋美龄:“说服美国”的不二人选

为什么说宋美龄是担纲蒋介石说服美国这出大戏主角的不二人选?

首先,宋美龄长期留学美国①宋美龄1907年到美国留学,先后在新泽西州萨米特镇以及乔治亚州梅肯市的皮德蒙特学校、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就读,1912年进入马萨诸塞州的威尔斯利学院,1917年学成回国。,接受美国教育,熟悉美国文化,精通英语,信仰基督教,养成了西方人所欣赏的高雅气质和优雅举止。宋美龄回国后,与美国的一些同学和朋友依然保持着联系。

其次,宋美龄成为“第一夫人”后,凭借着自身的美貌和才华,伴随蒋介石参与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一系列活动,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蒋介石的得力助手。尤其是自抗战以来,宋美龄积极从事多方面的爱国活动——积极组织抗战捐款,参与筹建中国空军,筹建遗族学院和孤儿院,收救遗族孤儿,到各战区慰问伤员,她还多次冒着战火亲临前线为将士鼓劲,受过伤,甚至几次差点送了命。

以上两点使得宋美龄在国内和国际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据霍兰夫的实证研究,一般来说,传播主体的知名度、美誉度与说服效果成正相关关系。有时候,知名度、美誉度高的传播主体的说服效果可能远远大于信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第三,宋美龄自抗战以来积极从事宣传工作,并作出了公认的贡献。比如她发起成立献金救国联络委员会,发动社会各界筹资抗战。1939年的“三八节”,她组织8个宣传队分布重庆各个主要街道宣传募捐,全城轰动。仅这一天时间就收到爱国献金63万多元。宋美龄亲自走上街头,进行演讲,愤怒地声讨日本强盗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激发民众的抗战热情。宋美龄特别重视对外宣传,1937年11月特别发起成立国际宣传处,曾虚白任处长,由她信任的中宣部负责国际宣传的副部长董显光分管,该处专门负责对外宣传,直接对蒋介石和宋美龄负责。在对外宣传方面,宋美龄也有所创造,她让国际广播电台的记者将麦克风放在身前,向全世界听众发表演讲,开了中国现场直播之先河。除了对美英广播,宋美龄还利用自己懂得多国语言的优势,开展对其他国家广播。据统计,在抗战时期,宋美龄亲自对外演讲:对澳洲1次,对英国4次,对加拿大2次,对印度3次,对美国26次。[8]

宋美龄重视国际宣传,1941年4月28日,宋美龄用英语向英国公众播讲中国的救济事业,指出美英推行“欧洲第一”战略是值得商榷的。12月8日,日军空袭珍珠港,宋美龄抓住时机,及时对美国广播措辞激烈地指出:中国孤军对付凶残的日本4年多是很不容易的,中国对世界正义事业是作出巨大贡献的,批评美国以往抱定“欧洲第一”的态度是错误的。与此同时,宋美龄还经常批评美国及西方人“先欧后亚”的全球战略及西方人固有的傲慢态度。宋美龄于1942年4月至5月在美国不断发表文章,谴责英国在远东作战不力却继续以强国态度对待中国。4月18日在《纽约时报》发表的《如是我观》抓住日本南进势如破竹,美英军队丢盔卸甲,而中国军队不久前在长沙大捷的事例大做文章,用对比的方式,让世人作出公正判断,究竟谁强谁弱,对反法西斯战争所作贡献,究竟谁大谁小,大长中国军民志气,高扬中国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文章发表后,便引起美国政府的关注,令美方与英方多次交换意见,商讨在一个适当时机取消在华的领事裁判权。宋美龄的宣传才能以及宣传内容,是蒋介石十分欣赏的。因此,当他决定策划一出“说服美国”的外宣大戏时,很自然地把主角的任务交给了宋美龄。

三、演讲:宋美龄说服美国的主要活动

1942年11月18日,肩负着“说服美国”重任的宋美龄乘坐美国政府特供专机,从重庆出发飞往美国。为了很好开展“外宣”工作,宋美龄带上了董显光。董显光不仅是宋美龄的亲信,而且出身新闻科班,擅长国际宣传。1942年11月27日宋美龄抵达纽约,至帕费森医院就医。3个月后,1943年2月17日,宋美龄动身前往华盛顿,开始正式的访美活动。同年7月4日返回重庆。此次宋美龄的北美之行前后7个月,正式访美时间大致上有4个多月,主要工作是发表公开演说。根据检索,宋美龄先后在华盛顿、纽约、波士顿、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城市发表各种演说近20场,其中大型演说7场①2月18日正午在美国国会众议院演说;同日下午,在美参议院发表演说;3月1日,在纽约市政厅发表演讲;3月2日,在纽约麦迪逊广场发表演讲;3月22日晚,在芝加哥运动场演说;3月27日晚,在旧金山市民礼堂演说;4月4日,在洛杉矶好莱坞圆形露天广场演说。(根据宋之芳《蒋夫人访美记》,天行社,1943年4月初版整理)。

宋美龄的演说具有明显的宣传或者说大众传播的特点。

第一,公开性,直接面向公众说话,听众面极为广泛。宋美龄访美旅行,从东到西,从上至下,多次出席民间活动,直接面对美国民众发表演说。无论是群众集会的广场,还是政府会议厅、聚会的酒店,宋美龄都放下身段,贴近受众进行宣传。每场演讲的听众,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上万人,最多的一场是在洛杉矶好莱坞露天广场,听众达3万人。据不完全统计,直接聆听宋美龄演说的美国民众达25万。

要特别指出的是,宋美龄每到一地,都要到唐人街,看望侨胞,鼓动侨胞的爱国热情,通过他们进一步推动美国社会的响应。3月21日,宋美龄视察芝加哥市唐人街,4 000余侨胞及当地居民共计10万余众夹道欢迎。侨胞领袖梅友南向夫人致欢迎词,并报告募集情况。宋美龄用中文发表讲话,对侨胞的热情捐助表示感谢。她说,中国抗战已经进行6年之久,抵抗方式不外两种,即武器之抵抗与精神之抵抗。祖国境内之军民,以武器保卫国土,海外之侨胞则以精神力量抵抗,惟最终胜利降临之前侨胞尚需尽力。并谓待最终胜利降临之日,中国必能获得永久之自由与平等也!当场掌声如雷。[9]40

美国国会礼堂座无虚席,议员们聆听宋美龄演讲

旧金山唐人街欢迎宋美龄会场人山人海

好莱坞圆形剧场欢迎宋美龄大会盛况

第二,针对性。首先,针对西方国家对中国存在的偏见,宋美龄在演说中大力宣扬中国悠久历史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以及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所作出的巨大牺牲,表达中国军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在国会演讲时,宋美龄说,中国人民十分珍视兄弟国家的友谊。“‘手足’一词,在中国用以表示兄弟间之关系。国际间之相互依赖,今既已如此普遍承认。……中、美两大民族间一百六十年来之传统友谊,从未染有误会之污痕,此在世界历史中,诚无出其右者。”[9]9对于美国人民和战士在反法西斯战场上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中国人民是牢记在心的。她相信美国人民有“正直德性”,即“不肯以他人所付之自由代价,而本身享受其利……此种高尚正直及愿为共同目标而共同忍苦工作奋斗之感觉,即为中美两国人民共同之立场”[3]。宋美龄在国会时还说,中国人民有“磨砖成镜”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必能坚持抗战,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中国军民以大无畏的精神,坚持抗战5年多,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使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在演讲最后,她坚定地说:“我中国人民根据五年又半之经验,确信光明正大之甘冒失败,较诸卑鄙可耻之接受失败,更为明智。”[9]7-9在纽约麦迪逊广场演说时,宋美龄再次对国际舆论界的恐日言论表示不屑。1937年7月,日本近卫宣言“吾人将于三月内使中国屈服”。然而中国并没有被日本所屈服,中国军民依然顽强抗战如故。宋美龄表示,中国军民的决心很明确,“舍灭种外,任何事物皆不能阻止任何民族从事奋斗抵抗经济或政治之肆虐统治!”[9]233月27日,宋美龄在对旧金山报界发表谈话时,揭露了日本不顾国际公法,在中国使用毒气的罪行。[9]484月4日,宋美龄在洛杉矶好莱坞露天广场发表演讲,介绍中国抗日战争的惨烈情景。六年来,我国军民流血牺牲,为抗击敌人付出沉重代价,“吾人誓将敌人驱出国境之决心,从未稍有动摇。”[3]

其次,针对国际上流行的“重欧轻亚”的不当看法进行驳斥,并正面阐述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伟大意义。在众议院演讲时,宋美龄指出了“重欧轻亚”或者“先欧后亚”主张的危害性。她说,“如果听任日本占有此种资源而不争抗,则为时愈久,其力量亦必愈大。多迁延一日,即多牺牲若干美国人与中国人之生命”。因此,“日本之武力,必须予以彻底摧毁,使其不复能作战,始可解除日本对于文明之威胁”[9]7-8。在芝加哥运动场发表演讲时,宋美龄特别提请国际社会不要忘记1931年“9·18”事变“永志不忘”的教训。“9·18”事变后,中国政府诉诸国际社会,希望国际社会出面谴责日本,由于国际社会态度暧昧,致使日本侵略野心越来越大。她说:“设‘9·18’事变时忠良之主张占优胜,能遏阻侵略于萌芽之时,则今日全世界不至于为战争所破坏矣。”她呼吁,现在联合国家必须一致行动,击败日本侵略者。[9]43宋美龄演讲的两个针对性,均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就是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必须充分注意到,中国近6年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沉重代价,必须尽快改变“先欧后亚”的战略,树立起“欧亚并重”的战略,并且尽快拿出实际行动大力支持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这个指向就是蒋介石派遣宋美龄访美“说服美国”的主要目的。

第三,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宋美龄是外宣行家,她知道大众媒体在宣传中的作用,因此在美国演讲过程中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发挥了新闻记者的作用。在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后,宋美龄7次大型公开演讲中有4次通过广播公司向全美乃至世界转播,让全美乃至世界实时听到她的演讲。1943年3月1日的《时代》杂志,以显著位置报道了宋美龄向国会发表的演说。杂志封面上,在宋美龄照片下的标题说明是:“她和中国懂得坚韧不拔的含意”[10]。她在美国的旅行宣传中,除中央社的记者外,美国媒体还有七八个记者全程跟踪采访[9]38,随时报道她的所有活动和各种演讲内容。同时,宋美龄每到一地,不是召开记者会,就是与当地新闻界朋友见面,并发表讲话,争取媒体的呼应。3月22日晚,宋美龄在芝加哥运动场向芝加哥市民与侨胞18 000多人作广播演讲。次日,芝加哥各报一致以显著篇幅刊载蒋夫人演讲词。《芝加哥太阳报》访员哈里逊追随蒋夫人访问各地,23日,他在该报上发表题为《蒋夫人在芝加哥演说,遣斥孤立主义》,24日,《芝加哥论坛报》刊登温女士写的标题为《十五万人聆听蒋夫人之团结呼吁》的文章。温说:“昨晚,蒋夫人不但将中国民族之故事,且将每一个时代各民族之故事告知芝加哥人民。蒋夫人有力而雄辩的语调,使15万听众再向其作钦慕之表示,蒋夫人抨击小我,谓未来阻止彼辈领导正义与力量者,均系小我作祟云。”[9]45

此外,宋美龄充分利用与记者会面的机会,发表许多在正式演讲中不便说的话。如2月19日,宋美龄与罗斯福总统联合举行记者会议,这次招待会共有172名新闻记者出席。在回答一个记者说“中国人力尚未尽量起用”时,宋美龄“用尖利声调”说了一番动感情的话。她说:“中国虽有人力”,中国人也很勇敢,在以往近6年的抗战中,中国也从未考虑人力方面的损失,但是,中国也深知,人力乃国家真正的财富,必须珍惜这种财富,“中国人不能赤手而战也”,不能以血肉之躯直面敌人的钢弹。她接着回答记者说:“在苏联本土遭受压迫以前中国得自苏联援助甚多,且以飞机为最,中国现在已训练飞行员,故需要飞机汽油更迫切。”当有记者问,“美国如何始能援助中国?”罗斯福总统说:余可回答此项问题,即以更多之军火供给中国是也。宋美龄马上接了一句:“总统之言诚然!”[9]10既反驳了记者,又利用记者的问题达到自己的目的。3月5日,宋美龄在纽约举行记者会,到会的有纽约各大报记者、通讯社访员、中国及各外国通讯员150多人。宋美龄利用这样的机会,提出了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就是“两种援华”方式,即一为军事,一为道义。以飞机军火援华是为军事援华。她提出,美国倘能派遣远征军赴华,甚至数目微小之远征军亦可向世界表美国系认真从事!她欢迎美国记者到中国战场采访,得到新闻界的积极响应。当记者问到,中国国内“各作战分子之间”存在“团结”问题,宋美龄回答说,中国之内有内部纠纷,这是事实,但是,外敌当前自会共同对外。3月27日,宋美龄在旧金山会见新闻界人士,有记者问:“缅甸公路被封锁,有无物品接济中国?”她回答:“缅甸公路被封锁后,中国之物资供应受到极大影响,红十字会之供应亦大部断绝。”她继续说,“中国人民现在甘心为正义而牺牲……足以表示我国人民,已决心为正义而争斗。”[9]48希望新闻界朋友向世界呼吁,想法援助中国医疗器械和药品。

第四,十分讲究宣传技巧。作为宣传里手,宋美龄当然懂得,要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必须讲究宣传技巧,再加上此出大戏策划者和导演蒋介石的再三叮嘱,宋美龄访美演讲在这方面做得也是可圈可点,已有专门研究宋美龄访美演讲技巧的成果发表,比如,李习文的《1942—1943宋美龄国际宣传的技巧与效果》,以宋美龄自身素质为主作了分析,本文补充两点。

首先,根据听众不同,交替使用“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的演说方式。在众议院演讲论述亚洲战场与欧洲战场同等重要时,她主要是“诉诸理性”,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说服的效果。在参议院演说,她则采用“动之以情”,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动对方。为了说明中美两国人民有共同的感情基础,宋美龄讲了自己的例子:我生命中成长的岁月是和贵国人民一起度过的,所以今天来到这里,我也感觉自己好像回家了。我觉得,如果中国人民会用你们的语言与你们对话,或是你们了解我们的语言,他们会告诉你们,我们都在为相同的理念奋战。

其次,切合宣传对象的心理诉求,以期引起共鸣。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急于结束战争,因此寄望于中国政府在对日战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担心一旦法国败降的局面在中国重演,在中国战场的100多万日军就会扑向亚太地区的美英军队,这不仅会彻底动摇盟国的整体战略,而且会使全球战争形势发生难以预测的变化。宋美龄的演说扣准美国人上述心理,在朝野引起强烈共鸣。宋美龄在众院演讲时常因鼓掌而中断,听众对其演讲词及其在台上的每一个动作,均甚注意。采访国会消息达25年之久的专栏撰述家克莱伯告诉宋美龄的随行记者谓:“全场之动作若是者,尚前未之见!”据克氏称:夫人在众院讲至“立时击败日本”一语时,全场起立鼓掌欢呼,诚叹为观止![9]11

宋美龄在国会演讲之后引起轰动。全美各地纷纷向中国驻美使馆致函邀请宋美龄前往访问,根据原计划和宋美龄的身体状况,只安排了纽约、魏里斯、芝加哥、旧金山和洛杉矶。宋美龄在这些地方的演说同样引起强烈反响,比如3月2日,17 000人到纽约麦迪逊广场听宋美龄发表演说,大厅与走廊座无虚席,纽约州等9位州长出席大会,当宋美龄言及“1937年7月,近卫文章宣言‘吾人将于三月内使中国屈服’。然自近卫作此语后,试问多少三个月过去”一语时,全场报以极热烈的掌声;提及中国之重大牺牲,并促请各国遵从基督理想时,其语调极含悲痛之感;提及战后理想时,曾以掌击案,台下掌声时起。演说完毕,掌声历久未息。[9]21

四、结束语

实践证明,宋美龄访美向美国乃至世界传播中国,取得了预期效果。使美国人民对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勇行为和牺牲精神有了进一步认识,激发了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艰苦抗战的同情和援助热情,进而对美国政府的“先欧后亚”政策产生质疑,促使美国政府考虑并采取实际行动改变此种政策,使中美两国在对待亚洲战场一些具体问题上的分歧得以缩小,甚至解决。

美众院多数派领袖马萨诸塞州民主党议员麦考梅克24日发表声明:中国之英勇人民对抗日本之侵略作战,至今已有六载,当此吾人必须击败希特勒及纳粹主义之际,远东之重要性亦不容忽视!吾人及英勇盟友中国,正在世界战争之该一战场遭遇冷酷无情居心恶毒之敌人,击败希特勒诚为考虑中之首要问题。然吾人不能容许一种印象存在,即以为击败日本乃吾人考虑中之次要问题![9]52事实上,罗斯福总统于1943年5月12—25日在华盛顿举行的英美首脑及两国三军参谋长联席会上,协调了美国陆军部和英方的不同意见,并坚定了实施反攻缅甸计划的决心,决定美军从太平洋、中英军队从中印缅战场会攻日本,然后向中国华北推进,继而向日本本土发起持久、系统、大规模的进攻,迫使日本投降。

[1]梁怡.1942—1943年宋美龄访美述论[J].历史档案,2000,(2):123-129.

[2]朱坤泉.1942—1943年宋美龄访美与抗战后期的中美关系[J].抗日战争研究,1996,(3):214-228.

[3]曾静.论1943年宋美龄在美国的演讲及其影响[J].理论月刊,2009,(7):52-54.

[4]徐旭阳.1942—1943宋美龄访美原因、经过及其效果[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7,(1):107-111.

[5]王光远.抗战期间宋美龄的美国之行[J].档案史料与研究,1998,(2).

[6]李习文.1942—1943年宋美龄访美国际宣传的技巧与效果[J].新闻春秋,2014,(4):20-25.

[7]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第5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7:302.

[8]阳雨,张小舟.宋美龄的外交生涯[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

[9]宋之芳.蒋夫人访美记[M].南平:天行社,1943.

[10]岳渭仁.外国人眼中的蒋介石和宋美龄[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曹金钟 王 巍〕

G206.3

A

1000-8284(2015)07-0193-06

*此文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作。

2015-04-21

吴廷俊(1945-),男,湖北天门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新闻史研究。

猜你喜欢

宋美龄
宋美龄两次拒绝访英
宋美龄戒烟
有关宋美龄的四大谜团
宋美龄最后的30年:100岁才真正隐退
宋美龄的“美丽吃货经”
宋美龄的饮食哲学
爱上宋美龄,没有罪
宋美龄早年书信里的情感往事
爱上宋美龄,没有罪
宋美龄拒见丘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