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络应用背景下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模式探索
2015-01-12牛冰非
牛冰非
摘 要:在当今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加强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是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有效途径。根据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探索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对策,并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提出未来努力的方向和策略。
关键词: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
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在当今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实现信息化就业进程,进一步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高校深入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和信息支持,是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是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坚持应用为先,突出实效。要全面树立服务优先、业务优先、应用优先的思想,以为毕业生服务、为用人单位服务为重点,同时为业务管理和宏观决策服务,全面提升就业信息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和就业管理工作的支撑水平。
2.坚持分类指导,突出特色。结合各高校专业特色、就业工作实际及毕业生就业服务发展要求,制订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计划和方案。根据不同层次、科类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类指导,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
3.坚持资源共享,突出合作。努力做到标准统一、网络互连、数据共享、合作共赢,最大限度地开放、整合资源,节约人财物的投入,提高就业工作效益,共享服务创造的利益。
二、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对策
1.完善就业信息服务管理体系。(1)“一把手”重视,扎实推进。学校领导应严格按照国务院、教育部的相关文件规定,高度重视就业服务信息化的建设。(2)明确目标任务,层层落实。就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上下形成工作网络,才能层层推进和落实。学校层面负责就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制订本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方案,职能部门制定就业信息化建设、运行、安全、管理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3)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到位。高校一定要从财力、物力等方面对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给予大力支持。(4)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素质。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必须加强对信息化就业指导教师的业务和技术培训,定期学习,以促进其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2.建立就业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1)开展就业信息化工作的专项考评。将信息化建设情况纳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价考核体系,建立公正、科学、客观的就业信息化建设考核制度,制订相应的奖惩办法。(2)引入第三方社会机构进行就业信息的统计、评价和核查。
三、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展望
1.制订统一信息数据标准。在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中,需要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技术规范,实现统一开发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用户管理,构建数据中心,整合不同高校之间就业信息资源,解决校内信息应用系统的数据共享及将来系统升级和维护问题。
2.实施专业化的就业监测系统。专业化的监测便于各高校及时掌握市场需求信息,调整办学模式和专业结构,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管理和监测服务平台科学区分统计项目,采用先进统计手段,按不同专业类别、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就业区域、不同就业形势以及不同就业性质进行定期监测统计,发布就业状况。
3.试行就业信息化工作岗位持证上岗。为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信息化师资队伍,教育厅相关部门可以出台具体的教育培训方法和考核制度,要求从事信息化管理岗位的就业工作人员必须考取相应的岗位资格证后,才能持证上岗。通过这种强制性的措施,可以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性及工作效率。
4.应用云计算思想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以河南省高等学校的就业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掌握各个高校相关信息平台运行状况的基础上,用云计算的思想,对各高校的服务器与存储资源加以有机整合,提供高效可复用的云计算平台,即高校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个结点分别维护,却共享云内所有资源的信息平台,为就业信息服务管理工作提供强大的计算机资源,进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祝治国.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J].北方经济,2010(8).
[2]郭刚.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J].企业导报,2011(6).
[3]朱海涛,孙姗姗.浅析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J].今日财富·中旬刊,2011(3).
[4]曹霞.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就业工作中的新载体[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