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恩著作中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2015-01-12赵蓓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4期
关键词:比较

[摘 要]随着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生态思想也成为当代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恩原著中都包含丰富的生态思想,比较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进一步把握生态理论,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马恩生态思想;比较

一、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1866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首次提出了生态学这一概念。20世纪60年代,生态科学成为一个新的整体学科。20世纪80年代,本·阿格尔明确提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概念,这标志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派的成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有影响的思潮之一,其主要的理论主张有:人化的自然观、资本主义生态轨迹理论和生态社会主义。

(一)人化的自然观

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问题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也是其研究的理论主题之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吸收了马克思、恩格斯、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等自然生态思想的理论主张。他们认为人的利益与自然的利益是相统一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人与自然在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上是相同的,人化的自然与人的自然化促使人与自然走向统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强调了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主导地位。

(二)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理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生态危机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难题,他们认为造成这种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两方面批判了资本主义对生态的危害,论证了生态危机从根源上说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造成的。

(三)生态社会主义

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解决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也反思了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且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并在未来社会的经济、政治及发展目标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

二、马恩著作中的生态思想

马克思与恩格斯是生态思想,主要是对自然、人、社会三者关系的阐述。首先,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从自然界中分化而来。人不能独立于自然之外生存,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自然对人具有制约性,同时人对自然具有能动性,也就是适应性。其次,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中介是劳动实践。一方面,人依赖于自然界,通过劳动从自然界获取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又反作用自然界,即通过劳动来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空间和条件。第三,人、自然和社会三者是紧密联系的。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将自在自然转变为人化自然,在这过程中,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协作的劳动实践结成各种社会关系,形成了人类社会。马克思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1]

自然界创造了人,人创造了社会,先有自然界,才有人,然后有社会。社会就是人的集合,人通过劳动实践与自然界进行各种交换的同时也是社会与自然相互影响的过程。社会与自然相互影响必然少不了人的参与,没有人,便没有社会,更不会有自然界这样的概念产生。因此,人、自然以及社会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三、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比较

(一)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联系

第一,马恩著作中蕴含的生态观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母体,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和解决途径进行探索,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和自然辩证统一的理论基础上的。

在马克思看来,虽然人具有依赖自然和受自然规律制约的受动性,但人和其他动物不同,人不仅停留于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人具有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满足人的需求的能动性。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上,积极能动地改造自然,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实现两者的辩证统一。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们正是在马克思上述的思想基础上探讨生态危机的根源和解决之道。

第二,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批判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枯竭。第二,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危害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和身心健康。第三,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造成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关系的断裂。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他们把资本主义生产和生产条件的矛盾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二重矛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二重矛盾必然导致生态危机,并从资本主义生产的利润动机、生产方式运行的基本特点等方面更加详细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生态危机的内在机制。

(二)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区别

第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述不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首要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的基础上,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于实践之中进行考察,即从劳动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突破了以往把人同自然界对立起来的自然观念,揭示出自然界通过人的社会实践不断地被人化的实质,得出了实践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基础。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的大多数人接受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论述,也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辩证统一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虽然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自然观,但由于生态马克思主义没有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基础上。首先,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社会的发展决定自然的发展状况。许多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仅仅把自然理解为人化自然,用自然的社会属性代替了自然的自然属性。但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中,自然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双重属性。马克思、恩格斯把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论述了自然的自然属性。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把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自然与自然的关系来把握,体现了自然的人本主义与人的自然主义的统一。其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控制自然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支配自然是不同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对自然的控制是人类在自然外支配自然,是对自然的有意识的控制,这否定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第二,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批判的不同。马克思、恩格斯结合当时的社会矛盾研究近代的自然环境问题。他们认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环境问题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和都市化的结果。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本家们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而对自然进行无节制的开发、利用。而这不仅是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更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导致的。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本家为了更多的利润,不仅摧残劳动者,也使土地等资源枯竭,造成生态环境被大范围破坏。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则认为应该把自然问题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联系起来,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寻找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危机理论已经过时,无法解释当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再是适用于当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他们认为应该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危机的分析来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而这个新危机便是生态危机。阿格尔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写道:“历史的变化已使原本马克思主义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阶级危机。资本主义由于不能为了向人们提供缓解其异化所需要的无穷无尽的商品而维持其现存工业增长速度,因而将出发这一危机。”[2]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核心在于经济生产领域,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核心在于生态文明领域,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核心的不同明显的体现出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差异。

第三,对社会形态的设想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又论述了人与自然和社会形态之间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受社会形态制约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带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只有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才能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从而克服生态危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赞同马克思主义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观点,但是他们认为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生态社会主义制度,实施生态理性,限制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生产和过渡消费,只有生态社会主义才能解决当前社会所面临的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才能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4.

[2]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486.

作者简介:赵蓓(1989),女,湖南常德人,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是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武陵山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项目编号:CX2014B437)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比较
中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比较
从小说到电影
吴昌硕和黄牧甫篆刻艺术比较
村上春树《1Q84》与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比较研究
孔子与荀子文质观比较
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比较研究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