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散存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收集策略研究

2015-01-12杜昕段华梅高鹏翔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4期
关键词:收集民间

杜昕 段华梅 高鹏翔

[摘 要]本文分析了收集民间散存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阻碍因素,并提出收集策略。认为宏观上需加强领导与宣传,完善法律与制度,明确归属;微观上需通过全面调查,鼓舞奖励,灵活运用方法,免费提供代存等途径实现民族散存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收集。

[关键词]民间 散存;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收集

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是指在1949年以前,我国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等一切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反映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哲学、伦理、宗教、民俗、语言、文字、天文、历法等方面情况,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我国民间散存有大量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但由于保管条件恶劣,发霉、受潮、粘连、虫蛀、破碎现象普遍存在。随着档案文献遗产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工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等工程的不断推进,做好民间散存珍贵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收集工作俨然成为抢救珍贵档案文献遗产的必然要求。

一、收集民间散存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阻碍因素

(一)分布零散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存在“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东北、内蒙地区主要分布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历史档案;西北有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西南有藏族、彝族、傣族等;中南、东南有苗族、壮族、瑶族等。[1]此外,散存在民间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普遍具有归户性,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例如,贵州清水江流域的契约文书就散存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锦屏、黎平、天柱、三穗、剑河、岑巩、台江、施秉等县大量分布,锦屏县档案馆曾在加池村江少卿一户就征集到1118件、河口乡南邓德良家征集到183件。分布十分零散,“摸清家底”展开征集的难度非常大。

(二)资金匮乏

一方面,档案馆的经费要用于民间调查、收集、保护、数字化、编研等各项工作,其中能用到收集工作上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珍贵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征购经费也是一笔巨大开销,没有充足经费保障难以完成。例如在贵州彝族主要聚集的毕节地区,上个世纪50年代就开始收集彝文档案,当时都是免费从居民手中征集上来的;80年代左右,随着相关重视程度的提高,收购价也上升到几百块;如今,彝族聚居的四川、云南等地的相关机构也到该地区大量收集,一本彝文原件的价格已经被炒作到了5000元,毕节档案馆也表示这个价格实在难以承受。

(三)认识不足

少数民族群众往往对散存在家中的珍贵档案没有客观、正确的认识,主要体现在:第一,许多民间散存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被视为家族的“传家珍宝”,不许外人碰触,征集更无从谈起。第二,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崇拜,如彝族的部落首领、水族的水书先生等,他们去世时,生前产生的大量珍贵档案也作为祭品一同烧毁或焚毁。第三,一些偏远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迷信思想严重,家中不顺就认为是珍藏的档案古籍在“作怪”,于是将其摧毁以求平安。第四,收购力度的加大使那些不能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群众漫天要价、炒作、贩卖、倒卖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收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收集机构众多

《档案法》规定:“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单位保存的文物、图书资料同时是档案的,可以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由上述单位自行管理。”因而各地的档案馆、图书馆、民族与宗教委员会、博物馆以及科研机构等众多单位出于职能、业务和科研等多方因素,展开“竞相争夺”,严重增加了档案馆在其中的收集难度。例如,藏文经典的收集单位就有西藏档案馆、西藏图书馆、西藏博物馆、西藏布达拉宫、西藏自治区萨迦县萨迦寺、拉萨市政协文史民宗法制委员会、拉萨市百慈藏文古籍研究室、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等几十个不同机构。

二、收集民间散存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策略

(一)宏观层面

1.完善法律、健全制度

首先,要完善档案收集工作的相关法律。《档案法》第十六条规定虽提到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收集权力,但我国目前尚无完整档案收集法律体系,因此,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应当依照《档案法》中有关收集工作的条款,结合地方民族历史档案散存情况,制定具体指导收集工作的法律条例,从根源上确保档案馆在收集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要健全收集工作的相关制度。针对收集工作本身,需要统一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收集标准,明确收集范围,规范收集程序;针对收集工作人员,需将收集成效纳入业绩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最终把这些内容规范化、制度化。

2.加强领导、经费保障

首先,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领导需要高度重视,了解民间散存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基本情况,规划整体工作,运用“大战略观”,协调统一部署,相互配合。把短期目标和长远计划相结合,定期召开会议交流收集成果并商讨下一步工作。其次,还应将抢救保护、征集征购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并注重经费的持续性,切忌只兴一时热潮,便无下文。2007年5月14日,贵州毕节地区的行署办会议上就确定了抢救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彝文档案所需的23.4万元经费,除上级补助的8万元外,由地方财政补助15万元,征集费按每册1 000元的标准补助,由财政验收后据实核拨。会议后档案馆一次性收集到原件170余册,但此后就无持续经费支持,收集工作也便停罢。

3.宣传教育、取得支持

收集民间散存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要辅以广泛的宣传教育。可通过电视、广播、杂志、报纸等媒介广泛宣传收集工作的目的、范围和意义,让民众意识到收集民间散存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是探索本民族发展进程,研究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历法、医药等各面的需要,捐交手中的民族历史档案是抢救和保护祖国历史文化财富的爱国行为,鼓励主动捐交。此外,还可以通过张贴征集公告,举办珍品展览交流会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收集散存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意义并取得他们的支持和信任,从而捐献更多的档案或提供更多的收集线索。

4.明确归属、多方协作

一个地区、一种类型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应该集中在当地温湿度调控、防虫、防尘、防光等保管条件较好的档案馆统一保管,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档案的实体安全,保持档案内容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因此,地方政府首先应该在珍贵档案的归属问题上有一个指向性,明确其归属。其次,当地档案馆也应该与其他具备保护职能的单位取得联系,协调合作。此外,图书馆、博物馆、民宗委等单位也应该从全局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协助配合档案馆完成收集工作,做到不争个体利益,追求集体利益,利用工作便利收集民间散存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并转交到档案馆统一保管。

(二)微观层面

1.全面调查、登记到户

要广泛开展收集工作,就要全面调查了解本地区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存在状况、数量、类型、价值、内容等基本信息。了解本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演变情况,生活、生产状况以及民族风俗和特色;是否具有自己的文字;有无重要历史事件;民族名人后裔是否有存有文献材料、家谱、族谱、手迹等。此外,针对零散分布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要深入到民间,重点地区逐户走访,进行摸底调查,了解民间实际散存情况,掌握一手数据。调查中发现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要登记档案线索,数量、类型、内容、残损情况等详细信息,并可劝说捐赠或购买。

2.精神鼓舞、物质奖励

一些民间收藏档案的家庭或个人为保存这些珍贵档案承受过各种风险和压力;有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是收藏爱好者通过交换取得的;还有为避免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受损或流失从一些倒卖、贩卖档案的不法分子手中购买过来保存的,他们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付出过代价,保存至今实属不易。因此,档案馆在收集过程中应当多加鼓励,肯定收存者在保护珍贵少数民族历史档案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针对特殊情况的珍贵档案应主动支付一定的物质报酬予以征购。对自愿捐赠的保存者,应给予一定的荣誉和表彰,提供复制件作为纪念,同时还在档案利用中给予一定的便利。[2]

3.灵活运用方法

档案馆在收集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方法应对,尽可能多而全面地收集散存在民间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首先,大力倡导主动捐赠。可登门造访进行思想动员,力求自愿捐交;若一时不愿意捐交可先登记线索,日后反复到访动员,努力做通工作。其次,可采取购买的方式。需要购买的档案可商洽合适价格征购;针对漫天要价的收存者,可通过相关法律条例的讲解教育来转变其观点。再次,针对实在不愿被征集、征购的,可争取抄写、复制原件或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获取档案信息。最后,还要注意与造纸厂、古旧书店、文物商店等单位协作,当他们收集到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或相关资料、线索时应及时转交至档案馆,以防遗漏的珍贵档案被错误处理。

4.免费提供代存

为更好地将散落民间却又无法收集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吸引到档案馆,向民众提供“免费代存”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做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收集”,却达到了和收集同样的效果,极大地增强了收集工作的弹性。在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的档案馆就特别注重收集散存档案,他们与收存者协商各种办法,只要他们愿把档案存放在档案馆,就免费为其整理、修复、保管,收存者仍享有档案所有权,可随着收回,向外借阅须经其同意。此举一出,成效颇丰,千叶县靠大量收集建立了150个全宗。[3]近年来,国内的一些档案馆也有了这样的实践。贵州省锦屏县档案馆就通过免费代存收集了大量契约文书,不仅从根本上保护了档案的实体安全,更尽可能地开发了那些几乎不可能被开发的档案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华林.档案管理学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16.

[2]郑文.档案管理系统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80.

[3]刘国能.日本当今档案工作态势[J].档案学通讯,1995,(2):64-66.

基金项目:论文为国家社科规划项目“西部散存民族档案文献遗产集中保护问题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2BTQ048

作者简介:杜昕,贵州安顺,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情报与档案学系在读研究生;段华梅,云南大理,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小湾水电站;高鹏翔,河南林州,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情报与档案学系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收集民间
‘private’ parenting goes public
社会福利档案的综合性管理探析
学生心中有数据,解决问题有策略
城市规划档案的收集与利用策略分析
巧用物理“秘籍”,帮助学生练功
浅论非法证据排除
网络犯罪中电子证据的收集及保全分析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