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国演义》“被”字句的句法结构研究

2015-01-11郑珊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前段句法结构补语

郑珊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重庆400031)

《三国演义》“被”字句的句法结构研究

郑珊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重庆400031)

《三国演义》的语言以浅近化的文言与纯净化的白话相结合,别具一格,通俗易懂。文章依次从《三国演义》“被”字句的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入手,对书中“被”字句的句法结构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数据统计,以期加深对《三国演义》“被字句”的探讨。

《三国演义》;被字句;句法结构

《三国演义》①文中例句均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版。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通过记叙惊心动魄的军事和政治斗争,成功地塑造了一批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它使用的语言既保留了文言文凝重的特色,又精炼流畅,雅俗共赏,很富表现力。本文研究的“被”字句采取邢福义[1]先生的界定,指的是“谓语用‘被’字表示被动的句子”。笔者经统计得知,《三国演义》中,这类“被”字句共571例。范晓[2]在《汉语的句子类型》中指出,“被”字句的基本构造可分为三个部分:前段、中段和后段。前段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在句法结构上是句子的主语,在语义结构上是受事。中段由介词“被”或由“被”构成的介宾短语充任,在句法结构上是状语,在语义结构上含有或隐含着施事。后段由动词性词语充当,在句法结构上是谓语中心部分,在语义结构上是动核。本文采取这种框架,将“被”字句的基本结构标记为:N1+被+(N2)+Vp,从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依次入手,对《三国演义》中“被”字句的句法结构进行分析。

一、“被”字句前段的句法结构特点

“被”字句的前段,即“N1+被+(N2)+Vp”结构中的“N1”。“N1”在句法结构上是句子的主语,从语义上说,一般是受事,但有时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受事,却仍然是谓语动词直接影响的对象,还是带有受事的意味。[3]通过对《三国演义》中的“被”字句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三国演义》中的N1以复句中分句的成分居多,此外,它还可以是复句中的分句,也可以是词或短语。另外,N1也有可能缺失,缺失的原因可能是省略,也可能是不需要主语。下面对此进行列举分析:

(一)“被”字句的前段是短语

1.“被”字句的前段是同位短语

①从将成廉,被乐进一箭射死。(第十二回)

②父子二人俱被执。(第五十七回)

“从将成廉”和“父子二人”是同位短语,处于“被”字句的前段。

2.“被”字句的前段是偏正短语

①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第一回)

②只见一个人家,被火烧坏土墙,糜夫人抱着阿斗,坐于墙下枯井之傍啼哭。(第四十一回)

“沿海居民”和“一个人家”是偏正短语,处于“被”字句的前段。

3.“被”字句的前段是联合短语

①李傕、郭汜听知李蒙、王方皆被马超杀了……(第十回)

②正遇宋宪、魏续,被翼德一阵杀退,得出重围。(第十六回)

③李丰、陈纪、乐就、梁刚都被生擒,操令皆斩于市。(第十七回)

“李蒙、王方”、“宋宪、魏续”和“李丰、陈纪、乐就、梁刚”是联合短语,处于“被”字句的前段。

(二)“被”字句的前段是复句中的分句

“被”字句为复句的分句时,N1可能是前面的一个分句。这类用法在《三国演义》中出现的次数较少,只有三例,列举两例:

①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第五回)

②丁仪骂曰:昔者先王本欲立吾主为世子,被谗臣所阻……(第七十九回)

“使一弓手出战”和“昔者先王本欲立吾主为世子”是复句中的分句,处于“被”字句的前段。

(三)“被”字句的前段是复句中分句的成分

“被”字句为复句的分句时,N1可能是前面一个分句的某个成分,这个成分可能是主语,也可能是宾语。

1.“被”字句的前段是前面分句的主语

①程远志见了,早吃一惊,措手不及,被云长刀起处,挥为两段。(第一回)

②玄德几番自往求免,俱被门役阻住,不肯放参。(第二回)

③可怜少帝四月登基,至九月即被废。(第四回)

“程远志”是“程远志见了,早吃一惊,措手不及”这一分句的主语,“玄德”是“玄德几番自往求免”这一分句的主语,“少帝”是“可怜少帝四月登基”的主语,均处于“被”字句的前段。

2.“被”字句的前段是前面分句的宾语

①何仪令副元帅出战,不三合,被典韦一戟刺于马下。(第十二回)

②只教军士来偷营劫寨,皆被徐州兵杀败。(第十四回)

③瑾曰:“今吴侯执下瑾老小,若不得荆州,必将被诛。望将军怜之!”(第六十六回)

“副元帅”“军士”“瑾老小”均处于“被”字句的前段,分别是“何仪令副元帅出战”、“只教军士来偷营劫寨”和“今吴侯执下瑾老小”的宾语。

(四)“被”字句的前段是词语

1.“被”字句的前段是名词

①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第五回)

②孙策回到汉水,方知父亲被乱箭射死。(第七回)

③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告,危在旦夕。(第十一回)

④早有人来濮阳报吕布,说曹操被火烧伤肢体,到寨身死。(第十二回)

“潘凤”“父亲”“北海”“曹操”是名词,处于“被”字句前段。

2.“被”字句的前段是代词

①操曰:“今只将计就计:诈言我被火伤……”(第十二回)②郦叱之曰:“……吾被李傕所杀,乃分也!”(第十三回)

③一日取镜自照,惊曰:“吾被酒色伤矣!自今日始,当戒之。”(第十九回)

“我”“吾”是代词,处于“被”字句前段。

(五)“被”字句的前段缺失

①两马相交,无五合,被吕布一戟刺于马下,挺戟直冲过来。(第五回)

②蝉曰:“虽蒙太师怜爱,但恐此处不宜久居,必被吕布所害。”(第九回)

上例中,“被”字句的前段省略。

“被”字句前段各项成分的数据分析如下(“被”字句总数为571):

表1 《三国演义》“被”字句前段各项成分的数据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三国演义》“被”字句前段的各项成分中,复句中分句的成分所占比例最大,远超其它。名词、前段缺失的情况和偏正短语其次,复句中的分句做前段成分的比例最小。

二、“被”字句中段的句法结构特点

“被”字句的中段即“N1+被+(N2)+Vp”结构中的“N2”,“N2”为“被”字后面的宾语,王力[4]先生在《汉语史稿》中指出:这一个发展阶段——“被”字句带关系语的阶段——很重要,因为它为现代汉语被动式奠定了基础;现代汉语的被动式绝大多数是带关系语的。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发现,“被”字句的中段可能存在也可能缺失,且存在的情况多于缺失的情况,在语义结构上含有或隐含施事。当中段存在时,它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被”字句的中段缺失,“被”字后无宾语

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告,危在旦夕。(第十一回)

②操用手托梁推放地上,手臂须发,尽被烧伤。(第十二回)

③傕谓帝曰:“郭汜不臣,监禁公卿,欲劫陛下。非臣则驾被掳矣。”(第十三回)

④曹操、虽被一时瞒过,必然便省悟,只是不肯认错耳。(第四十六回)

上例中,“被”字句的中段缺失,“被”字后无宾语。

(二)“被”字句的中段存在,“被”字后带宾语

1.“被”字后所带的宾语为名词

①坚取箭,连放两箭,皆被华雄躲过。(第五回)

②山东一境,尽被曹操所得。(第十二回)

③却说玄德引兵东取广陵,被袁术劫寨,折兵大半。(第十五回)

④忽流星马到,报说正北第一屯被徐晃领兵攻打。(第七十六回)

⑤关公既殁,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第七十七回)

“华雄”“曹操”“袁术”“徐晃”和“马忠”是名词,处于“被”字句的中段。

2.“被”字后所带的宾语为代词

①壮士曰:“黄巾数百骑,尽被我擒在坞内!”(第十二回)

②关公怒曰:“东岭孔秀,已被吾杀。汝亦欲寻死耶?”(第二十七回)

③飞曰:“他被我一喝,倒退数里,何敢再追?”(第四十二回)

④今番又被我擒,汝可服否?(第八十八回)

“我”“吾”是代词,处于“被”字句的中段。

3.“被”字后所带的宾语为偏正短语

①献帝泣曰:“朕被二贼欺凌久矣!若得诛之,诚为大幸!”(第十三回)②只教军士来偷营劫寨,皆被徐州兵杀败。(第十四回)

③关公赶散,谢普净曰:“若非吾师,已被此贼害矣。”(第二十七回)

“二贼”“徐州兵”和“此贼”是偏正短语,处于“被”字句的中段。

4.“被”字后所带的宾语为联合短语

①止有鄄城、东阿、范县三处,被荀彧、程昱设计死守得全,其余俱破。(第十一回)②黄忠、魏延又被吴兰、雷铜敌住。(第六十四回)

“荀彧、程昱”、“吴兰、雷铜”是联合短语,处于“被”字句的中段。

5.“被”字后所带的宾语为同位短语

①行至上洛,被都尉王琰所杀,将头解送曹操。(第三十三回)

②员入府来,至堂中,亦被孙、傅二将所杀。(第三十八回)

③杨昂待要回时,已被夏侯渊、张郃两个占了寨栅。(第六十七回)

“都尉王琰”、“孙、傅二将”和“夏侯渊、张郃两个”是同位短语,处于“被”字句的中段。

“被”字句中段各项成分的数据分析如下(“被”字句总数为571):

表2 《三国演义》“被”字句中段各项成分的数据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三国演义》“被”字句中段的各项成分中,名词所占比例最大且远超其它成分,“被”后无宾语的情况其次,同位短语所占比例最小。

三、“被”字句后段的句法结构特点

“被”字句的后段即“N1+被+(N2)+Vp”结构中的“Vp”,“Vp”为句子的谓语中心,一般由动词性词语充当,也有非动词性词语。唐钰明先生在《唐至清的“被”字句》中指出:动词前后成分的复杂化,是“被”字句在元明清时期的显著特点。所谓“前后成分”,主要指动词的状语和补语;所谓“复杂化”,实质上就是语义的丰富和精密化。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三国演义》中“Vp”的分类最多,下面具体分析如下:

(一)“被”字句的后段是单个动词

①众贼见程远志被斩,皆倒戈而走。(第一回)

②昔吕后因握重权,宗族千口皆被戮。(第二回)

③卓母亦被杀。(第九回)

④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告,危在旦夕。(第十一回)

“斩”“戮”“杀”和“围”都是单个动词,处于“被”字句后段。

(二)“被”字句的后段是“动词+动态助词‘了’”

①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第一回)

②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第五回)

③宠曰:“公孙瓒已被袁绍破了。”(第二十一回)

“杀了”“斩了”和“破了”都是“动词+动态助词‘了’”,处于“被”字句后段。

(三)“被”字句的后段是动词与名词性成分结合构成的名词

①战士出入不息,或有被绍围者,众请救之。(第二十一回)②百姓被杀者无数。(第三十三回)

“围者”“杀者”是动词与名词性成分结合构成的名词,处于“被”字句后段。

(四)“被”字句的后段是动宾短语

动宾短语的动词和宾语之间有时加动态助词“了”,有时不加。如:

①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第一回)

②早有人来濮阳报吕布,说曹操被火烧伤肢体,到寨身死。(第十二回)

③又恐水路先被玄德夺了江陵,便星夜提兵赴江陵来。(第四十二回)

④瑾思曰:“我来说他,反被他说了我也。”(第四十四回)

“卷入海中”“烧伤肢体”“夺了江陵”和“说了我”是动宾短语,处于“被”字句后段。

(五)“被”字句的后段是动补短语

“Vp”为动补短语时,补语分为多种类型:

1.补语是结果补语

动补短语后面有时加动态助词“了”,有时不加。如:

①玄德几番自往求免,俱被门役阻住,不肯放参。(第二回)

②操翻身落马,被二卒擒住。(第六回)

③飞曰:“嫂嫂休要被他瞒过了!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第二十八回)

④又报张飞去救龚都,也被围住了。(第三十一回)

2.补语是处所补语

①赵忠、程旷、夏恽、郭胜四个被赶至翠花楼前,剁为肉泥。(第三回)

②壮士曰:“黄巾数百骑,尽被我擒在坞内!”(第十二回)

③奇措手不及,被张辽斩于马下,尽杀蒋奇之兵。(第三十回)

3.补语是状态补语

①祖茂被华雄追急,将赤帻挂于人家烧不尽的庭柱上,却入树林潜躲。(第五回)

②程昱曰:“袁谭被袁尚攻击太急,不得已而来降,不可准信。”(第三十二回)

③大半皆是彝陵道上被赶得慌,只骑得秃马,鞍辔衣服,尽皆抛弃。(第五十回)

④孔明在山上往下看时,只见蛮兵被火烧的伸拳舒腿……(第九十一回)

4.补语是趋向补语

动补短语后面有时加动态助词“了”,有时不加。如:

①何仪挺枪出迎,只一合,被那壮士活挟过去。(第十二回)

②刘繇背后一人挺枪出马,乃部将于糜也,与策战不三合,被策生擒过去,拨马回阵。(第十五回)

③却说侯成有马十五匹,被后槽人盗去,欲献与玄德。(第十九回)

④交马不数合,被魏延活捉去了。(第六十三回)

5.补语是数量补语

①袁术慌走,余众四散奔逃,被云长大杀了一阵。(第十七回)

②今被吾擒了四番,有何面目再见人耶!(第八十九回)

③目下又被杀了一阵,折伤三千余人。(第一百零一回)

“阻住”“翠花楼前”“追急”“活挟过去”和“大杀了一阵”都是动补短语,处在“被”字句的后段,其补语类型分别为“结果补语”“处所补语”“状态补语”“趋向补语”和“数量补语”。

(六)“被”字句的后段是状中短语

状中短语中的中心语有多种类型,如动补、动宾、单个动词等:

①两马相交,无五合,被吕布一戟刺于马下,挺戟直冲过来。(第五回)

②妫览措手不及,被傅婴一刀砍倒在地,孙高再复一刀,登时杀死。(第三十八回)

③袁术已死,侄袁胤将灵柩及妻子奔庐江来,被徐璆尽杀之。(第二十一回)

④辽奋力再赶,坐下战马,又被文丑一箭射中面颊。(第二十六回)

⑤望大惊,恰欲进兵混战,被维以鞭梢一指……(第一百一十三回)

“一戟刺于马下”“一刀砍倒在地”都是状中短语,其中的中心语为动补结构;“尽杀之”和“一箭射中面颊”都是状中短语,其中的中心语为动宾结构;“以鞭梢一指”是状中短语,其中的中心语是单个动词。它们都处在“被”字句的后段。

(七)“被”字句的后段出现“所”字,构成“被……所”结构

①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第五回)

②山东一境,尽被曹操所得。(第十二回)

③达非司马懿对手,必被所擒。(第九十四回)

“被华雄所笑”“被曹操所得”“被所擒”都是“被”字句后段出现了“所”字,构成了“被……所”结构。

(八)“被”字句的后段是兼语式

“被”字句的后段是兼语式的用例在《三国演义》中很少,只有三例,列举如下:

①马飞来报说:“夏侯惇在襄阳,被诸葛亮差人赍兵符,诈称曹仁求救……”(第五十一回)

②原来孟优被孔明教马谡、吕凯二人管待,令乐人搬做杂剧,殷勤劝酒,酒内下药,尽皆昏倒,浑如醉死之人。(第八十八回)

③俭大醉,被宋白令人杀了,将头献与魏兵。(第一百一十回)

“差人赍兵符”、“教马谡、吕凯二人管待”、“令人杀了”都是兼语式,处在“被”字句的后段。

(九)“被”字句的后段是“把”字句

唐钰明指出:从宋代开始,又出现了“被”字句和处置式相结合的新类型……这种“被+把(将)”的句型是在“被”字句动词带宾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把”的作用是把动词后的宾语前置。《三国演义》中出现了一例“被”字句的后段是“把”字句的情况:

①却被张辽、徐晃两支军,把孙权困在垓心。(第六十八回)

(十)“被”字句的后段是两个动词性短语相连

①上党太守张杨部将穆顺,出马挺枪迎战,被吕布手起一戟,刺于马下。(第五回)

②纲急待回,被麴义拍马舞刀,斩于马下,瓒军大败。(第七回)

③等他马近举枪刺来,超将身一闪,李蒙搠个空,两马相并,被马超轻舒猿臂,生擒过去。(第十回)

“手起一戟,刺于马下”、“拍马舞刀,斩于马下”、“轻舒猿臂,生擒过去”是两个动词性短语相连,处在“被”字句的后段。

“被”字句后段各项成分的数据分析如下(“被”字句总数为571):

表3 《三国演义》“被”字句后段各项成分的数据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三国演义》“被”字句后段的成分最为复杂,单个动词、动补短语和状中短语所占比例大致相当,以单个动词所占比例最大。兼语式和“把”字句所占比例最小。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三国演义》“被”字句的前段以复句中分句的成分居多,此外,它还可以是复句中的分句,也可以是词或短语。另外,前段主语也有可能缺失。“被”字句的中段分为“被”字后带宾语和不带宾语两种情况,所带的宾语可以是名词和代词,也可以是同位短语、偏正短语和联合短语。“被”字句的后段成分最为复杂,可以是单个动词或动词+动态助词“了”,也可以是动词和名词性成分结合构成的名词,还可以是动宾、动补、状中短语,还可以是“被……所”结构、兼语式、“被……把”句式、两个动词性短语相连。

可以看出,和现代汉语“被”字句的句法结构相比,《三国演义》中“被”字句的发展已趋于完善。充当“被”字句前段、中段和后段的成分已和现代汉语大致相同。和中古汉语相比,《三国演义》中充当“被”字句后段的成分更加多样,不仅有单个动词,还有动宾、动补、状中短语等,表义更加精细,这在中古汉语中并不多见。《三国演义》中出现了一例“被……把”句式,这一句式在近代汉语中比较常见,而在现代汉语中已趋向消亡。我们认为,这一句式把被动式和处置式糅和在一起,违背了语言的经济性和简练性的原则,必然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前途。

[1]邢福义,汪国胜.现代汉语[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38.

[2]范晓.汉语的句子类型[M].山西:书海出版社,1998:159.

[3]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2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11.

[4]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495-496.

(责任编辑:倪向阳)

Syntactic Structure of the Sentence of“Bei”(被)i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

ZHENG Shan
(Chinese Department,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1,China)

The language of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 is combined with the simple classical Chinese and puremodern vernacular Chinese,which is unique and easy to understand.In order to get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entence of“bei”i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forepart,middle segment and hindgut of the sentence of“bei”i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and analyses the syntactic structure,also performs the statistics.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entence of“bei”;Syntactic structure

H043

:A

2095-4476(2015)01-0021-06

2014-10-31;

2014-11-20

郑珊(1989—),女,河南叶县人,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2013级研究生。

猜你喜欢

前段句法结构补语
心肌桥患者桥前段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其校正的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情况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读
《基本句法结构:无特征句法》评介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考察
浅谈现代汉语补语的辨析
请你发明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
自由(节选)
构词派生:语义关系与句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