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朋友”之词句构式及体系

2015-01-11周筱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构式词句句式

周筱娟

(江汉大学 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56)

《论语》“朋友”之词句构式及体系

周筱娟

(江汉大学 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56)

《论语》“朋友”等词语的入句形式有双形、单形、零形和变形等四种基本词句构式,词句构式分布以单形为主,相对而言,“朋”的语义指数为1,“友”的语义指数处于绝对高位。《论语》以所有交往的人作为“朋友”总范畴,构建生死、贤德、普通、损者之“朋友”体系。

《论语》;朋友;词句构式;语义指数;体系

客观世界谁无朋友,人生之友有的复杂、单纯,有的简单、错综。汉语词语之“朋友”同样如此,有时“朋友”双全,有时说“朋”交“友”,有时还会藏匿于言语丛中,这种最平常又不易把握的词句构式,《论语》里如何呢?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无友不如己者。”(学而)。《论语》除开篇就显露了“朋友”的语形多样性之外,还具有深藏于语里的“朋友”。如:“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

调研表明,关于“朋友”词语句式研究,学界几乎尚未涉及。而两千多年前的古代汉语里,《论语》“朋友”词汇句法构式实际,所反映的“朋友”体系理路等问题,是值得探究的。本文初略探究其“朋友”之词句构式及体系。

一、《论语》“朋友”之词语构式

(一)词语句式的基本形式特征

1.词语形式不单一

《论语》运用“朋友”、“友”和“朋”等词语形式表达同门、同志或有交情、友谊深厚等关系。如:

(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

(2)毋友不如己者(子罕)

(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

就单音节词而言,“友”与“朋”存在差异。首先,《说文解字》中明确解释了“友”,即,同志为友。从二又[1]。会意之“友”,其甲骨文字形,犹如顺着同一方向的两只手,以表达相互帮助,其本义为“朋友”。

其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朋) ,“古文鳳,象形。”象其首及羽翼。“鳳飛,羣鳥從以萬數,故以爲朋黨字。”此說假借也[2]。需要说明的是:引号内为《说文解字》原文。

再者,《论语》中单音节“朋”仅出现一次。所以,我们认为《论语》中“友”为“朋友”之本型,“朋”则为非本型。

就双音节词而言,《论语》中不仅存在双音节的“朋友”,而且还存在与原型词语“朋友”相对的非原型词语“故旧”。如:

(4)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泰伯)

因此,《论语》“朋友”类词语形式多样不单一。既具有单音节“友”、“朋”之本型、非本型的“单形”,又具有双音节“朋友”、“故旧”之原型、非原型的“双形”。

2.词句构形不单一

《论语》中,偶尔存在语表不见“朋友”类词语的句式表达情形,这基本上类似于“零声母”。我们知道,“零声母”完善了汉语拼音体系,所以是必需的。《论语》中的相关句式,存在“朋友”语义位置,可是,不见其词语形式,其语义基本上只能藏匿于句式之中。我们认为,这种必然蕴含“朋友”义,绝对没有“朋友”形的“词句构形”为“零形”。如:

(5)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

通常,“友”,在《论语》中灵活、自由入句,可是,偶尔却不会孤立出现,往往需要在句式构架中,与其他词语粘连在一起。也就是说,《论语》之“友”,在实现古代汉语以单音节为主的词汇基本原则的同时,以“贤友”、“吾友”等“词句构形”准确表达“朋友”之意。我们认为,这种肩负词汇基本原则,紧凑、准确表达“朋友”语义的“词句构形”为“变形”。

总之,《论语》“朋友”等入句形式有双形、单形、零形和变形等四种基本词句构式。

(二)词句构式的基本分布规律

《论语》中,“朋友”之四种基本词句构式大致出现30次。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以“朋友”等词句构式的出现次数为统计标准,而不是以段落篇章为统计依据;另外,统计时,立足现代汉语翻译文本,只有译文里出现“朋友”,才计数,否则不计入总数,譬如:“友于兄弟”(为政),即“友爱兄弟”[3]“敬爱兄弟”[3],其“友”不计入。因此,我们有关“友”的统计比杨伯峻先生的“友”(19次)[3]少了3次;再如:“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脩)其中“谏:规劝”,也就是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等,也不计入,这种与“零形”相关的深层次问题,有待将来进一步地探究。

词项词句构式 朋友(次)朋(次)友(次)故旧(次)交或问(次)X友(次)总数(次)双形8210单形11314零形33变形33合 计30

双形的原型“朋友”出现8次,非原型“故旧”出现2次。本型的“友”出现16次,其中,粘着变形出现3次,自由单形出现13次,非本型“朋”仅出现1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然而,更确切地说,其“朋”指同师门的同学,学友,可以说,其语义指数仅为1。可是,为什么它常被积极地用于专文巨著,又时时活跃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呢?我们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论语》这国学之根,尽管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但绝对已经成为炎黄子孙的民族之魂,所以,人人都愿享有“朋”友情谊;二是词语认知的投射惯性,尽可能共用好词美语的认知心理,已经将“朋”认知投射扩大化为大众喜乐(yuè)的“朋友”了,所以,谁会不愿意享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佳句呢;三是具备语言应用经济原则的“朋”,可以最大化地在士人和百姓中实现和谐,使儒家经典名言大众化,所以,全社会都乐于享受“朋”之美语。因此,《论语》之“朋”源,自然就纵横交错于文化生活的纵深领域了。

相对而言,处于绝对多数的“友”的语义指数较高,它可以表示“一般朋友”,如“子贡问友”;可以指“有益的朋友”,也可以指“有害的朋友”,如“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季氏);还有大家都喜欢的“贤德朋友”,如“乐多贤友”。

《论语》如此悬殊的“朋”、“友”词句构形分布,从一定角度,进一步说明“友”属于“朋友”之本型,“朋”则属于非本型。

生成于词句构形之中的《论语》“朋友”之“零形”有三。它们是:

(6)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

(7)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微子)

(8)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乡党)

《说文解字》曰:同志为友。从二又。相交友也[1]。《说文解字注》:“同志为友。”周礼注曰。同师曰朋。同志曰友。“从二又相交。”二又,二人也。善兄弟曰友。亦取二人而如左右手也[2]。所以,“友”之构式应该具有施事、受事和与事,是谁和谁交友,其中,“交”即“友”之焦点。(5)(6)句式凸显了这个焦点,(5)中施事(晏平仲),与事(别人),以及修饰词(善),而将受事空位留给了“朋友”,即使其“交”是“交流、交往、交谈”等,那受事对象也没出现在句式中,况且,“久而敬之”将“交”的受事定位在褒扬之列了,所以,我们认为,此处的“零形”之“朋友”运作于(5)句式的后台。同理,(6)中的施事和与事呈现于语表,只是受事“朋友”存在于“问交”的词句构式里,藏匿于“寻问如何交(朋友)”的语里框架之中。(7)中不见焦点“交”,但是,出现了焦点“问”,即问候,而问候的对象“朋友”同样也隐于其词句构形中。

写景,要有层次。两个“不必说”略写整体。第一个“不必说”写静物;第二个“也不必说”写动物。“单是”详写局部。尤其要把这层当作重点来描写,让这一层也要有层次。

《论语》中“变形”式“X友”粘着运作,为数不多,它们是:

(9)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泰伯)

(10)乐多贤友(季氏)

(11)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子张)

其中的“吾友”、“贤友”不能说成“吾的友”、“贤的友”,也不能省略“吾”、“贤”,否则不成话,也讲不通。

《论语》“朋友”类词句构式的基本分布规律是:“双形”之“朋友”分布高于“故旧”;“单形”之“友”的语义指数高,“朋”虽语义指数低,但仍纵深传承;“零形”以“交”、“问”为焦点,将“朋友”藏于后台;“变形”则仅以“X友”结构粘着运行。

二、《论语》“朋友”之体系

《论语》“朋友”之体系的大架构是:以所有交往的人作为“朋友”总范畴,然后,分为生活中的朋友和死去的朋友(朋友死,无所归(乡党))

生活中的朋友,可以立足于褒义、贬义和中性,分为有益的朋友、损益的朋友和无所谓益损的普通朋友。

首先,有益的朋友,具有诚信、正直、不弃不离之品质,给予人积极、向上、通达、开阔之精神。例如:

(12)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

(13)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泰伯)

(1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

(15)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季氏)

损益的朋友呢?《论语》大致归结为虚伪做作,阿谀奉承,花言巧语的朋友。例如:

(16)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季氏)

通常,实际生活中都是“无所谓损益的朋友”,因为,相对而言,“损友”毕竟是极端,是少数,而且可以不结交这类“朋友”,况且,现实中,一般情形下,谁都愿意做朋友,不愿成为对手,都愿意和睦相处。所以,“无所谓损益的朋友”实际上是偏向于“益友”的普通朋友。因此,《论语》中,陈述、评论、询问和劝导等言语,往往都是说的普通朋友。例如:

(17)朋友数,斯疏矣。(理仁)

(18)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公冶长)

(19)子贡问友。(颜渊)

(20)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微子)

我们认为,《论语》中除《季氏》篇中,因损益相对之需要,而谈论“益友”、“损友”外,所有朋友都是士者仁人间的朋友,因为“《论语》中最多表达的是孔子关于士君子人生理想、人生态度、行为方式与做人准则。”[4]所以,《论语》的内在理路是:开篇将“朋”定位于士者之“乐”,乐中自省“信乎”?应该“言而有信”但应“无友不如己者”。

其“友”之动化,则是“交友”适“度”也:毋“数(shuò)”,因为“朋友数,斯疏矣”;不遗弃,因为“故旧不遗,则民不偷”;不计较,因为“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问候朋友,因托人之事,于是“再拜而送之”;帮助死友,“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可是“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乡党);交往中作为朋友“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颜渊),作为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由此,足以展示《论语》待朋友的“中庸”原则和美德。

而且,孔子的“中庸之道”不仅体现在单方,还适用于双方。朋友间应该“切切偲偲”(子路)互相督促;学友间,门人间同样如此。如:

(21)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

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张)

因为《论语》“朋友”之内在理路的目标在“仁”,而“仁”是世世代代追求的。所以,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总之,《论语》“朋友”以“仁德”为目标,以“贤德”为准则,以“中庸”为理路,适时运用“朋友”、“朋X”、“ X友”和“友X”等言语“修道立德”,并完完全全地走向社会、走向民众,使“内在理路”成为中华民族的“大路”、“常道”。

三、结语

《论语》“朋友”词语构式,既可以立足于词语研究“单形”和“双形”,更需要立足词句构式研究“零形”和“变形”。而且,只有综合研究,才能通过“朋友”词语构式,横观《论语》修己、爱人和治国之实,纵观孔子仁德、尚礼和中庸之道。研究表明,《论语》“朋友”的词语构式体系已经获得最大限度地传承,已经深入人心。当然,其深层次的语里、语值和心理认知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地探求。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85.90.

[2]徐中舒.说文解字段注(上册)[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1.156.122.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21.223.222.

[4]陈来.《论语》的德行伦理体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27~145.

文章编号:2095-4654(2015)10-0123-03

2095-4654(2015)10-0120-03

2015-06-17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5G056)

H141

A

猜你喜欢

构式词句句式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要多X有多X”的构式分析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特殊句式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