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特色研究

2015-01-11周孟亮

关键词:金融学农林农村金融

周孟亮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一、提升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特色的紧迫性

(一)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农林”特色不明显

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人才培养方案决定到人才培养质量高低[1],由于存在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高等学校,所以各高校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定位以及高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采取差异化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存在差异。就金融学专业而言,国内很多综合性大学、财经院校和农林院校都开设金融学专业,这些学校的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也应该体现出差异化。我们查阅了国内大部分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要求、课程设置基本都是借鉴综合性大学和财经院校的,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都是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开设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等专业主干课程,并没有体现农林院校的优势。从金融学科发展趋势来看,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还明显落后。这是由于目前金融学科发展往微观化方向发展,综合性院校和财经院校开始将人才培养重点放在微观金融领域,而农林院校金融学培养仍然在传统货币银行、国际金融等宏观金融领域。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金融技能比较缺乏,与社会需求脱节。因此,目前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应该体现自身优势和特色。

(二)激烈的生源竞争要求进一步体现“农林”特色

随着国际国内金融业的迅速发展,金融学专业巨大的发展前景越来越被社会认可,高考招生报考人数不断攀升,农林院校的金融学专业也跟着“水涨船高”,招生情况很火爆。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期即将终结,各高校将面临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2]。一些专业设置不好、教学质量不优和就业不畅的学校和专业,在未来激烈的高考招生竞争中将更加困难,特别是对于农林院校来说,竞争将更加激烈。因为农林院校开设金融学专业本身就经常被视为“不务正业”,而且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一般发展都较晚,不属于学校发展的主干学科,一般是依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或其他的涉农专业发展起来的,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方面与国内财经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存在较大的距离,特别是农林院校与金融行业的联系不多,办学所需要的社会资源较少,在业界的知名度不高。因此,农林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体现自己的特色,避免“同质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农村金融机构快速发展需要应用型金融人才

表1 2008年以来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数量和贷款余额

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服务“三农”,以广大农村作为他们未来的经营领域,其目标定位、业务产品、信贷流程等方面都与传统的金融机构存在着差异。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金融人才,这些金融人才一方面应该了解农业的基本特征,熟悉农村经济发展,愿意扎根农村,具有服务农村和农民的热心;另一方面也应该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基础,具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所需要的金融技能。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对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因为农林院校与农村和农民存在天然的联系,也更加容易得到农村和农民的认可,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农林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建设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二、提升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特色的基本思路

高等农林院校的金融学人才培养要体现与一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差异化,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作为一般柜员的基本能力,更要通过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素养等方面能力的培养[3],为学生在金融机构的长远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体现农林院校学生的专业人才优势

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应该紧密联系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1.加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人才培养。近年来,农村金融改革问题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不仅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很快,国家很重视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这些农村金融组织不像国有商业银行和一些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一样对新进人员的学历和工作经验要求很高,人才需求具有本土化和适用性特征。需要既了解农村,有服务农村的热心,又具有金融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高等农林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在这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2.加强培养农业保险人才。农业保险是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的问题,目前农业保险人才稀缺,已成为制约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从业人员大多没有受过专门的保险教育,一些农业保险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特别是核保、理赔、精算等一些技术型人才严重不足[4],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可以在这方面大有作为。

(二)培养面向“三个部门”的“三种岗位”

根据行业调研了解到,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刚刚走入社会时一般以从事银行或者金融机构的柜员为主,要再经过一年或者几年的时间,了解了金融机构的基本业务以后,才逐渐有机会从事客户经理、理财经理等营销性的金融服务工作,通过金融营销服务工作以后将有可能从事管理工作。可以看出,金融柜台业务是行业的入门和基础,要求具备的是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当然也离不开端正的从业的态度,金融柜台业务有利于锻炼自身能力,帮助熟悉金融业务。金融产品的营销服务和管理岗位工作需要相对比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这也是目前国内金融机构缺少的专业人才。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首先应该重点加强三种岗位人才培养,这是体现和提升特色的基础[5]。

(191)宽片叶苔 Riccardia latifrons(Lindb.)Lindb.杨志平(2006)

(三)融入“三种证书”培养“三种能力”

提升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特色,可以考虑把银行、保险、证券三个行业证书的考试与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把三个证书考试科目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所列的专业课程之中。重点培养专业通用能力、专业专门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三种能力。培养学生进入金融行业的专业通用能力,包括基本的金融理论和人文社科知识,与人沟通的能力等。培养学生具备金融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使金融专业毕业学生在就业时“上手快”,增强就业竞争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让学生学会对上述单项业务能力综合运用。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服务“三农”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农村和基层是他们未来就业的“蓝海”领域,在农村和基层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通过这三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金融学理论基础,能较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具备相应的金融操作能力。

三、提升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特色的具体对策

我国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应该坚持两个最基本的原则,第一是要坚持以课程设置改革为主线,培养学生的经济学、金融学理论基础,特别是在课程教学中与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联系起来。第二是高等农林院校的金融学人才培养要体现与一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差异化,重点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金融机构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体现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特色的核心环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优化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

1.农林院校应该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对课程的设置进行详细论证,确定金融学专业哪些课程和基本知识点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确定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的比例,有效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同时增加一些拓展性研究方法和促进实践能力提高的课程[6]。根据金融学科发展的国内外动态,增加一些学科前沿知识介绍,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使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更加趋于科学化和合理化。

2.强化金融学专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及时将学科的前沿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应该把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之中,特别是应该加强农村金融、农业保险相关的科研训练,将对学生的科研训练纳入规范化的教学计划。

3.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本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可以通过开办大学生科技论坛,开展大学生优秀科研论文和科研成果评奖,对学生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获奖的创新性项目给予奖励并计一定的学分,提高学生科研创新的积极性。

4.注重加强与金融企业的联系,特别注重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交流,努力探索校企联盟合作培养机制,在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保证学生有连续3个月以上的时间到金融企业实习,结合金融实习来完成毕业论文,做到学生的选题来自实际工作,特别是农村金融领域,严格毕业论文写作的规范要求与管理。

(二)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农村金融教学课程比重

要吸收国外金融学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金融发展实际,特别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新趋势和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考虑增加一些技术性的应用课程,如微观银行学、信托学、农村金融、网络金融等。特别是要注意增加农村金融相关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让学生不仅了解农村金融的基本理论,同时了解国内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教训,了解农村金融机构的运作模式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会金融学专业通用专业知识的同时,重点体现出农村金融的特色,进一步体现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的办学优势。

(三)加强教材选用的适用性

在教材选用上,应该重点突出教材的实用性、适用性、够用性和创新性。

1.实用性。就是应该强调教材的专业基础性和综合性,加强职业定向与就业导向,使金融专业学生能获得金融领域的岗位工作所需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

2.适用性。教材应该具备知识全面、理论通俗的特点,能够反映金融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

3.够用性。教材的内容应该体现本科层次教学的需要,符合探索和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使学生不至于“大材小用”。

4.创新性。教材的内容设计上应该以创新性思维培养为指导思想。

(四)教学手段改革与方法创新

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开展网络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概括的能力。要积极倡导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鼓励学生采用自主讨究、集体讨论对老师提出的案例、布置的项目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开发。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创新性实验,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参与教师主持的科学研究课题和项目,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进一步改革课程考核的方式,可以根据课程性质采取理论笔试、网上测试、项目方案设计、实践环节实际操作、撰写课程论文、课程讨论和答辩等多种考核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定期开展学术报告、学生读书论坛等系列活动,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五)注重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坚持“三重”、“三实”的专业建设思路,即“重基础、重实践、重应用”和“实践、实用、实干”。

1.强调“实践第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才培养应该强调关注经济改革的前沿,培养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2.构建“校企合作、三证沟通”的金融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证券从业资格考证、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证、保险从业资格考证课程列入金融专业教学计划。举办考证培训班,提高学生通过率。拿到证书的学生可以免去学校相关学位课程的考试。教学计划与证书标准相结合,内容相衔接,形成“三证”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局面。

3.构建金融特色专业人才的订单培养模式。与证券公司、银行、保险等企业特别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合作,签订金融专业学生的订单培养协议,定向培养金融机构所需要的高级专业人才。

(六)加强实践教学

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应该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基于基础宽厚、交叉复合、注重实践的人才培养要求,坚持整体优化,完善体系,凸显特色,整合创新,全面加强对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培养,不断提升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确保金融学专业学生毕业时,拥有金融学专业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和相对比较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不会再因为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工作技能而成为障碍。在教学内容上要实现多层次教学。

1.加强金融专业基础培养,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金融学的一些最新方法,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社会人际交往、语言沟通等基本技能。

2.加强金融学专业技能培养,提升学生运用金融学专业理论知识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对学生金融专业综合能力培养,使学生主动参加一些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提升其综合能力。

4.加强金融学专业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专业人才培养应该结合教师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来进行,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的申报、项目实施和项目研究的整体过程,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用专业化语言,专业化思维和视角设计、编写科研报告。

(七)组建应用型、创新型教师队伍

要发挥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需要组建适合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选聘一批在业界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作为金融学专任教师或者兼职教师,这些业界专业人才一般应该包括银行部门的负责人、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或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分析师,特别是应该聘请一些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负责人来学校开展农村金融的实践教育。通过吸收业界专业人士的加入,组建一支多元化的教师队伍。对校内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进行合理分工,校内教师主要负责专业理论讲授,兼职教师参与应用型专业课程建设,为学生开展实务教学和案例教学,举办各种专业讲座,使学生把握最新的金融发展动态与趋势。

[1] 黄达.金融、金融学及其学科建设(金融覆盖范围、金融学科体系设计、金融专业办学方向)[J].当代经济科学,2001(4):1-11.

[2] 王广谦,张亦春,姜波克.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浙江财经学院课题组.金融人才培养特色若干问题思考[J].浙江金融,2007(8):59-60.

[4] 王斌,王建中,王秀芳.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提升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15(2):74-77.

[5] 谢东梅.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10(6):51-53.

[6] 陈学军.肖彦琛.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120-121.

猜你喜欢

金融学农林农村金融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浅述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