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教型多媒体教学课件认证及结果分析
2015-01-11张燕,洪彬
张 燕,洪 彬
(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湖南长沙410128)
近年来,在对课程改革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到了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中。2011年后,国家启动国家开放课程建设,许多优秀课程相继在网上亮相,MOOCs、SPOCs、MC、混合式教学等作为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典范也是风起云涌。但就目前来说,这类课程仍属精品课程范畴,能做的高校和能承担的教师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最多的辅助教学形式仍是多媒体教学课件。因此,发现并协助教师一起解决课件设计与运用中的实际问题,不仅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也为下一步课程改革奠定良好基础。
为确保课堂教学课件真正达到“上岗”水平,并推进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持续改进,湖南农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制定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认证体系,并对全校所有课程的课件进行了认证。认证对象是助教型课件;认证主体包括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生;教务管理部门和教师主要从课件的“教学设计、技术应用、艺术风格、创新与实用”等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来打分;学生则从“整体满意度、课件设计、课堂应用、教学效果”等4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来打分。
一、认证指标体系及实施过程
湖南农业大学所实施的课件认证是针对目前该校课件制作水平整体不高的情况而进行的一个教学课件“上岗”认证,目的在于“表扬优秀、树立标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一)认证指标体系说明
多媒体教学课件认证核心内容涉及:(1)教学设计:分析课程内容和学生需求,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形成良好的教学反馈。(2)教学内容:落实教学计划和任务的情况;(3)教学资源:各种教学素材的数量和质量。(4)教学有效性: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师生的交互性;(5)教学持续性:学习进度可控,学习操作过程可逆、可重复,教学内容可扩充。具体认证指标及分值如表1所示:
表1 多媒体课件认证指标体系及分值表
(二)实施过程:
整个课件认证实施过程分“课件提交”、“集中评阅”、“结果公布”、“专题培训”和“再认证”5个环节,真正做到以认证来促进课件质量的提高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课件提交:专门建立FTP服务器,方便各教学基层组织课件提交的方便快捷;
集中评阅:采取网上认证和现场复核2种形式。认证专家来自教务管理部门和教学基层组织。对于各组认证结果为90分以上的、60分以下的进行集体重审,并写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结果公布:分3个层面,一是学校层面,以“简报”形式在校园网上发布课件认证整体情况,旨在公布优秀典型;二是学院层面,以“通报”形式将认证结果分析分学科下发至各门类下的学院,旨在使学院了解同学科门类下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差异;三是教学基层组织层面,以“整改意见”形式下发至各教学基层组织,并将专家意见复印反馈至各课程,旨在使教师清楚地了解课件存在的具体问题。
专题培训:针对教师课件制作中出现的问题,分专题对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进行专向指导,有效推动教师课件整改工作。
再认证:公布完课件认证结果后,限期请老师提交整改后的课件,进行再认证,以保证课件修改工作及时到位。再认证后的结果,一是作为最终的学院目标管理考核中“教学资料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依据之一;二是将最后认证为优秀的课件,在征求教师本人意见后,推荐参加省级和国家级多媒体教育课件比赛。
二、课件认证结果分析
课件本身的质量认证由同行教师和管理人员评价为主。两轮认证共抽取了教育管理类课件140个,理工类课件228个,农学类课件168个,文学类课件69个。
(一)整体课件质量优秀率不高,处于合格水平
认证结果分学科进行统计后,结果如表2。
表2 分学科门类课件认证整体结果统计表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计划的过程,包括教学环境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评估设计等。从所检查的课件来看,教学设计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教学课件中对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情境创设体现不够,主要是直接呈现教材内容或教学内容;(2)课件体系不完整,大部分课件没有绪论;同一门课程中各章节课件质量不均衡;(3)课件内容、教材与授课内容存在脱节现象。
(三)技术应用
在课件制作软件选择上,有PPT、网络课程和电子书3种,以PPT为主;教学素材应用上,能综合应用图片、动画、声音、文字等,以文字和图片为主;课件运行基本稳定。但在信息呈现上,大部分课件以一个页面一次性成版出现,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思路。
(四)艺术风格
课件制作上的“艺术风格”能很好地体现教师对所授课程的科学性与教学艺术性的追求,是教师教学特色的体现。从所认证的课件来看,在风格的处理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用网上下载的模板的风格,有“清新风格”、“古典风格”、“民族风格”、“现代风格”、“商务风格”等,虽然风格明显,但在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1.同时运用几种不同风格的模板导致课件华而不实;2.能较好地与教学内容融合的极少。另一种是使用自行设计的母板,以简单大方的风格为主,“纯文字风格”的课件较多。
(五)创新与实用
此项平均分为14.81(折合百分制约74分),从认证结果文字评价来看,“实用”与“创新”相较,大多数老师更注重实用,依据自己教学风格来进行教学内容重构的极少。
三、多媒体教学课件质量教学效果分析
对于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效果以学生的评价为主。通过随机抽样,对150名大四毕业生进行多媒体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每个问题的回答采取5分制,1分为最差,5分为最好。
(一)整体满意度
问卷直接涉及学生对多媒体教学质量的整体评价,打5分的为23.3%,打4分的为46.7%,整体质量评价为3.77分(折合百分制约75分)。
(二)课件设计
从表3数据可知,在课件内容整体设计上,教师考虑到了与教学大纲的吻合度和逻辑性、教学内容呈现的完整性和丰富性、教学素材的多样性与适用性。但在教学素材来源上考虑较少,仅3.20分(折合百分制约64分),且课件本身运用于学习评价上的考虑不够,得分为3.34分(折合百分制约67分)。
表3 学生对“课件设计”满意度统计表
(三)课堂应用
从表4数据可知,多媒体教学极大地扩充了教学容量。但教学容量的激增导致了教学速度加快、教师对课件的依赖性加大、板书减少等问题,因此,“教师能很好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得分并不高,仅3.73分(折合百分制约75分)。
表4 学生对“课堂应用”满意度统计表
(四)教学效果
表5数据显示,多媒体教学在提升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扩大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学习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上效果并不明显,最高分仅为3.64分(折合百分制约73分)。
四、基本结论与建议
结合教学课件的认证结果分析和学生对课件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分析,可得出3点结论,并对教学管理部门提出3点建议。
(一)结论
1.多媒体教学课件预设功能大,而实际运用少。多媒体教学课件有着丰富的表现力、良好的交互性、操作的智能性和共享性,能很好地延伸和扩充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法改革,但多数教师在课件开发与制作中缺乏教学设计,以简单插入图片、视频或链接为主,就多媒体课件本身所具备的强大功能而言只是冰山一角。
2.多媒体教学课件提升教师主导性少,而依赖性多。多媒体教学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能协助教师更好地展现教学内容,表现教师教学个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但在课堂运用中,教师对课件过分依赖,成为课件的解译者和宣讲者,使课件“喧宾夺主”,成为课堂上的主角,没能发挥课件在提升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方面的作用。
3.多媒体教学素材多,但其运用有效性小。多媒体教学课件容量大,加之目前可获得教学资源多,教师对教学素材的甄别与遴选不够,多而不精,使教学课件成为各类教学素材的容器,学生感觉难以消化,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建议
1.强化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关键。因此,学校应致力于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从根源上解决课件质量问题。一是加强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训。结合课件认证结果,注重课堂听课情况,针对实际问题,开展专项指导。以专题讲座、培训班、优秀课件典型示范课等形式为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多媒体教学培训;二是主动参与教师教学设计。在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如何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有效地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课程设计的前提是教师要有分析学生需求、课程目标和课程评估手段的思路,合理选择教育技术手段。相对教师个体而言,教育技术机构掌握了最新的教育技术和大量的教学评价数据,能为教师教学设计过程提供更专业、更客观和更快速的咨询服务,促进教师在不同模式和不同教学环境中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和资源。
2.不断完善教学硬件环境。根据课程建设需要完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功能,一是增加“教学课件认证工作”模块,公布校内相关认证工作指南、认证工作动态课件和认证结果及分析,提交教学课件、收集教师在课件制作中的各类疑难问题,并及时给予解答;二是增加“课件展示”模块,收集国内优秀课件的相关资料,发布各级各类获奖课件,并在线视频展示优秀课件制作过程与心得。注重资源体系建设和持续的教学资源服务,全面系统推进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
3.不断改进课件认证方法和手段。一是建立多媒体课件课程建设质量标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与教学效果、特色项目等方面,建立多媒体教学课程建设质量标准,不断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二是开发认证软件。通过计算机技术统计和分析教学课件内相关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得出合格课件参数,从定量的角度,筛选出不合格的课件,减轻课件认证筛选工作的压力,提高课件认证的客观性。
[1] 蔡敏.大学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10.
[2] 韩芳.高等院校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3] 林满福,林雯.论高校多媒体课堂教学的质量困境与出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9(10):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