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动针治疗顽固性面瘫43例疗效观察
2015-01-11李晓瑜
李晓瑜
达州市中心医院门诊康复科,四川达州 635000
滞动针治疗顽固性面瘫43例疗效观察
李晓瑜
达州市中心医院门诊康复科,四川达州 635000
周围性面瘫经过合理治疗大多预后良好,但仍有少数患者由于失治误治,导致较长时间得不到良好恢复,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影响。笔者自2012年3月—2015年1月运用李振全老师研发的滞动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43例,并与普通针刺治疗的43例作比较,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病例均为本院门诊康复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其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3岁,平均年龄(43.31±7.36)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8个月,平均病程(4.25±1.26)个月。对照组,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0岁,平均年龄(42.65±7.25)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9个月,平均病程(4.52±1.32)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86例患者均符合《内科疾病诊断标准》[1]中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及《中医内科疾病诊疗规范》[2]中“口僻”的诊断依据,同时病程在2个月以上,年龄24~63岁,入选病例均自愿加入本疗法。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①取阳白、颧髎、颊车、地仓、医风、牵正、足三里穴;②患者取仰卧位;③针刺部位皮肤使用75%酒精常规消毒;④选用李振华老师研制的0.45 mm×50.00 mm滞动针(针身有细微凹槽,专利号:2010200432322),用左手拇指及食指绷紧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快速进针刺入皮肤,视其部位或斜刺或直刺,刺入深度0.5~2.0寸,得气后快速向左或向右单方向捻转针柄90°~180°,使肌纤维缠绕针体,针体呈扎而不进、拨而不出的状态(即滞针),手指振颤针柄6~10 s即可出针;⑤ 3 d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对照组取穴与治疗组相同,针刺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选用0.5~2.0寸一次性针灸针,足三里直刺1.5寸,地仓透颊车,进针2寸,其他穴位均浅刺,针刺捻转幅度宜大,进针得气后接通G6805-Ⅰ型电针仪,针感以患者能承受为度,留针30 min。7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3 d进行下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4 疗效标准
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标准拟定。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闭眼正常,额纹及两侧鼻唇沟对称,鼓腮、露齿均正常;有效:主要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额纹及两侧鼻唇沟基本对称,闭眼及鼓腮、露齿轻微异常;无效:主要症状与治疗前对比无明显改变,额纹及两侧鼻唇沟明显不对称,闭眼、鼓腮、露齿明显障碍。总有效率=[(痊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经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痊愈39例(90.70%),好转3例(6.98%),无效1例(2.32%),总有效率为97.68%;对照组痊愈28例(65.12%),好转4例(9.30%),无效11例(25.58%),总有效率为74.4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n=43,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顽固性面瘫由于病程较长,面神经的炎性水肿、渗出,导致面神经管口周围组织粘连严重,面神经在神经出口处受压,从而使其功能难以尽早恢复[4]。该类患者初期大都接受过多次常规针刺治疗,肌肉疲劳,反应迟钝,针感下降,因此普通针刺方法在后期疗效不尽人意。笔者认为本病迁延日久,多因患者正气虚弱无力御邪外出,久而导致气血痹阻,面瘫更加难愈。滞动针由于其针身特殊的凹槽结构,在行针过程中,针体缠绕粘连处的肌纤维,通过捻转活动滞动针可以较大程度地松解局部病理性粘连组织,从而松筋解结,“宛陈则除之”,缓解肌痉挛,解除神经血管卡迫,扩张周围血管,改善微循环,活血通络,从而达到快速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目的。而远端配伍足三里穴,有助调理后天之本,以利气血生化之源,也可以明显缩短病程。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滞动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即针即出”,不留针,完成一次治疗时间短,进针、滞针、动针、出针,每个部位治疗1次只需5~10 s,患者痛苦小,无后遗症,无不良反应,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813.
[2] 朱文峰.中医内科疾病诊疗规范[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25.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2.
[4] 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1-93.
10.3969/j.issn.1674-4616.2015.04.013
2015-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