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某三级医院急诊科患者陪伴情况影响分析

2015-01-10夏琳宋静谢艳李红玲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急诊室急诊科陪伴

夏琳, 宋静, 谢艳, 李红玲

有数据显示,我国城区患者有51.2%选择三级医院作为首诊医疗机构,其中26.1%选择到急诊科就诊[1]。急诊科是医院接诊和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科室,急诊病人通常病情危重,需人陪伴,但常常出现有的患者陪伴太多,有的患者却是被路人报警送来,不仅没人陪伴照顾,而且病史不清,从而加大了诊断治疗的难度。本文通过调查分析2014年在湖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诊病人陪伴人员情况,以揭示相关规律及采取相应措施,以便更好地服务患者。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4年5—7月,对湖北省某三级医院急诊科患者进行抽样调查,采用非等比抽样方法,每日从急诊儿科、急诊内科、急诊外科中各抽取数名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每个科室调查150名急诊患者,共调查450例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悉本研究的目的,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连续调查3个月,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病情、护理级别、陪伴(指陪伴患者30min及以上并照顾患者的相关人员)人数等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陪伴率、构成比等对陪伴情况进行描述,分析患者的年龄、患者肢体活动能力、病情、护理级别等对其陪伴人数的影响。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450例急诊患者中,其中男234例、女216例;年龄0~85岁,平均31.8±22.62岁。在患者病情方面,450例患者中,318例(占70.6%)病情较重,82例(占18.2%)病情危重,18例病情严重程度方面的数据缺失(占4.44%)。在患者肢体活动能力方面,有318例患者(占70.67%)能自由活动,仅可下床的有65例(占14.44%),不能下床(包括昏迷)的有57例(占12.67%),另有10例患者肢体活动能力方面的数据缺失(占2.22%)。

2.2 患者陪伴情况

调查当天(8:00~次日8:00)急诊科患者的陪伴情况见表1和表2。从表中可看出,450例急诊患者中,调查当天有陪伴的有369例,陪伴率为82.0%;陪伴人员中,以亲戚、朋友为主,占陪伴人员的72.8%,同事及其他人员占22.3%,外聘人员占4.9%。

2.3 各科室陪伴情况

急诊患者接受调查的当日陪伴人数为0~8名,平均陪伴人数为1.03±0.78名。其中陪伴人数为1~2名的占绝大多数,约占84.14%;儿科的陪伴率为100%。见表1。

表1 某三级医院急诊科各科室患者陪伴人数调查 n,%

2.4 患者陪伴人数的影响因素

小儿陪伴人员最多,老年患者陪伴人员较少。见表2。病情重、护理级别高、肢体活动能力差的患者及车祸患者的陪伴人员相对偏多。见表3。

表2 某三级医院急诊科患者中各年龄段患者的陪伴人数调查 n,%

表3 某三级医院急诊科患者陪伴人数数量的影响因素调查

3 讨论

3.1 急诊科患者陪伴人员多的原因分析

急诊病人陪伴人员多的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年龄幼小的孩子或者婴儿陪伴人员多:这是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极受长辈的重视与宠爱,一旦出现发热腹痛等急症,往往全家出动,向医生提出诸如治疗能不能马上有效、治疗药物是否有不良反应等各种问题,医生忙于跟家属反复沟通,花在一个病人身上时间太多,使其他患者候诊时间过长,从而引发医患纠纷。对于此种情况我们建议,医护人员要努力提高医疗工作能力和医患沟通技巧[2];医生和护士可多向陪同的年轻父母宣传老年人抵抗力差,急诊室环境相对差,要他们劝爷爷奶奶到空气流通的医院休息区等候,或者劝说老年人到家里准备其他事宜,这样通常可以相对减少陪伴的人员。②学生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患者陪伴人员多:学生间互帮互助值得推崇,但往往是一个同学有急病,辅导员和全班同学都来陪同,导致陪伴人员过多。这种情况通常较好处理,要辅导员跟同学们讲明急诊室人员多导致空气差,不利于患者病情,建议只留下1~2名同学,其他同学倒班陪同,这样做通常效果很好,同学们也都会自觉地离开。③车祸患者陪伴人员多:陪伴人员有肇事方和受害方,有时双方在急诊室相互指责,甚至发生暴力倾向,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医生提醒双方既然已报警备案,检查治疗费用可到急诊室外面协商,如果肇事方不愿支付费用,建议受害方陪同人员先垫付,伤员看病要紧,相关费用以后找交管部门确认解决,这样可以迅速减少陪同人员,还急诊室安静的治疗环境,利于医生及时准确地判断病情,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④病情重、护理级别高、肢体瘫痪的患者陪伴人员多:一般我们建议仅留1位陪伴人员,其他人员轮流照顾,这样患者既有人陪护,又减少了急诊室过多的人员流动。

3.2 急诊科病人陪伴人员少的原因分析

急诊病人陪伴人员少的主要见于老年人,我国目前6 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3.26%,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发展最快的国家[3]。目前,全国已有2 1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4]。老年人患病多急且重,常就诊于急诊科,患者或者由老伴陪同,或者自己独自前往,但患者病情重,检查治疗常常需要家属陪同。分析老年人陪伴人员相对较少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一是怕麻烦子女,这种情况较好解决,跟患者讲明病情的严重性,通常患者会亲自打电话或者医护人员可帮患者打电话叫家属前来帮忙。二是没有子女或老伴,或子女老伴不在本地者。对于这类难以找到陪伴人员的急诊患者,我院目前的处理方法是找物业公司,帮患者联系护工,收少许费用,通常患者均能接受医院的安排,而且很感激医院的帮助。

3.3 急诊科患者无陪伴人员原因分析

急诊病人无陪伴人员多见于危重的三无急诊患者,即身份不明、没有亲戚朋友、也不能支付任何医疗费用的患者[5],这类病人通常是昏迷后,被路人拨打110或120送到急诊科,这种既无陪伴又无相关病史,极大地考验着急诊室的医生和护士[6]。医院应建立“三无”病人抢救绿色通道,制定“三无”病人的接诊流程,使抢救程序化、制度化,保证“三无”病人得到基本医疗;同时,完善急诊护理人员工作职责,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7]。通常我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在做相关急救、处理的过程中,寻找患者身份线索的工作也在同时进行:①仔细查找患者身上的有效物件,如手机、钱包、纸条等,以便联系家属,获取相关病史。昏迷患者往往已大小便失禁,医务人员应发扬救死扶伤精神,不怕脏累,在患者身上仔细查找相关线索。②如患者身上找不到相关线索,可以报警寻查,通过警方在患者发病的地点调查,或联系当地的居委会和小区物业帮助寻找。③不管能否找到家属,医务人员均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治疗,启动医院无人陪伴制度,通知医院总值班,找护工陪伴,相关费用可待找到家属后补交,如果最终仍然找不到家属,则可与民政部门交涉,申请社会统筹。④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立即送相关科室住院治疗,并由护士陪同,以免途中发生危险,且向该科室强调患者的特殊性。患者如果必需要手术,但又找不到家属签字,医生对患者的自主权可进行干预,这在我国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先例。如2012年浙江省人民医院在没有家属签字的情况下,经院长同意对一位有生命危险的孕妇实施手术,最终挽救了母子的生命[8]。我院的措施是由当班医生报请科室主任同意,通知医院总值班,两者签字同意后立即手术,以免耽误治疗。⑤若无陪伴的急诊病人病情过于危重而未能抢救过来,为防止医疗纠纷,医院应将当时抢救的监控录像妥善保存,把患者送太平间后拍照,发给当地电视台和警方进一步寻找。

[1] 王蕾,牛茜,赵亚利,等.北京市海淀区社区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30(4):259-260 .

[2] 张应.诚信:合作互谅一浅谈重塑“医患关系”[EB/OL].http://www.39kf.corn/cooperate/9k/sdyygl/0503/2005-10-06-106859.shtml.

[3] 何婉珠,黄素枰,刘绮才,等.顺德区龙江镇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J].现代医院,2012,12(2):145-147.

[4] 曾尔亢,孙煜昊,段凌,等.我国人口老龄化与衰老科学[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29(6):388-389.

[5] 刘燕.谁来为“三无病人”埋单[J].中国卫生法制,2006,5(14):11-13.

[6] 许正红.对急诊“三无”病人的护理管理[J].内蒙古中医药,2009,28(22):31-31.

[7] 陈琳.急诊“三无”患者的护理问题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0(10):187.

[8] 张晶.孕妇临盆无家属签字医生紧急手术律师称有风险[N].钱江晚报,2012-02-11(A4).

猜你喜欢

急诊室急诊科陪伴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病人来啦,快抢救
陪伴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对在急诊室接受治疗的急性胸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陪伴
打的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