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市农民工子弟小学和公立小学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比较分析

2015-01-10丁莹莹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子弟健康状况农民工

丁莹莹

农民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资源。对农民工而言,进城打工最大的担心是子女的教育与发展。2012年5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大约有2.5亿农民工,而跟随他们一起进城的14岁以下子女人数在5 500万以上[1]。根据现有研究,不健康的成长环境,尤其是较差的教育条件和家庭环境,会给农民工子弟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从而使其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处在教育和成长起步阶段的小学生[2-3]。目前,虽然有专门供农民工子弟读书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同时一些公立小学也招收农民工的子女,但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是值得关注的,因其不仅与家庭有关,而且与学校和社会环境有关。本研究对山东省济南市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小学的和公立小学的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农民工子弟小学和公立小学就读的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依据和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其中农民工子弟小学选择了济南市3所农民工子弟小学4~6年级的全部学生,共546名,发放测量问卷546份,有效问卷523份,有效回收率为95.8%,其中男生269名,占51.4%,女生254人,占48.6%;公立小学选择济南市1所公立小学4~6年级读书的农民工子弟学生,共213名,发放问卷213份,回收213份,其中有效问卷201份,有效回收率为94.4%,其中男生121人,占56.8%,女生92人,占43.2%。

1.2 研究工具与调查方法

1.2.1 中小学心理健康量表 采用张雅明等[4]所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并略作修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用于综合检测在校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该量表由学习、自我、人际、适应4个分量表构成,其中学习分量表由自我满足、体脑协调、环境适应、学习习惯4个次级维度构成;自我分量表由社会自我、家庭自我、情绪自我、人际自我4个次级维度构成;人际分量表由认同感、信任感、合群性、独立性4个次级维度构成;适应分量表由生活自理和亲社会行为2个次级维度构成。量表共120个题目,总分600分,得分越高,表明该生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1.2.2 学生家庭情况调查 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学生家庭情况调查。内容包括经济水平、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类型、父母婚姻类型,并对所调查内容进行赋值,赋值情况为:①性别:1=女,2=男;②经济水平:1=比较富裕,2=小康水平,3=一般水平,4=经济拮据,5=比较贫困;③母亲文化程度:1=小学,2=初中,3=高中或大专,4=大专及以上;④父母婚姻类型:1=原配,2=其他;⑤是否独生子女:1=是,2=否。

调查问卷采用自填的方式,以班为单位,在调查人员统一指导语下独立完成,现场回收调查问卷。小学生生活问卷由学生带回家让其父/母填写,为保证所填内容的真实性,采用匿名方式调查。

1.3 统计方法

数据录入采用Epidata 3.0建库,并经双录入,以保证数据录入的准确性。用SPSS 13.0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处理,采用统计描述、卡方检验等方法;另外,考虑到性别差异,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男女分层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两类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经分析显示,两类调查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和母亲文化程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于农民工子弟小学就读的儿童家庭经济水平较低,但母亲的文化程度较高。两类调查对象的性别、父母婚姻状况和是否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n(%)

2.2 两种类型学校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对比分析

从表2可知,除自我满足、体脑协调性、学习维度、家庭自我、情绪自我和生活自理外,农民工子弟小学的女生的其他量表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在公立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弟的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女生相类似,在农民工子弟小学就读的男生的环境适应、学习习惯、学习维度得分、社会自我、人际自我、自我维度得分、认同感、信任感、人际维度得分、亲社会行为、生活自理、适应维度得分及总得分也明显低于公立小学(P<0.05)。

表2 两种类型学校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s

表2 两种类型学校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s

变量女生公立小学 农民工子弟小学 P值男生公立小学 农民工子弟小学 P值学习维度得分 130.92±26.83 128.04±38.14 0.416 121.72±25.0.001 65 114.57±35.51 0.038自我满足 20.14±5.20 19.76±4.75 0.762 22.75±7.54 24.16±7.69 0.073体脑协调性 49.35±7.56 50.18±9.07 0.055 45.13±6.48 45.36±8.30 0.894环境适应 31.08±6.16 25.18±4.64 0.037 34.17±5.88 27.74±5.35 <0.001学习习惯 45.27±7.92 36.57±6.24 <0.001 42.31±6.53 34.30±5.08 <0.001自我维度得分 116.65±20.05 92.61±18.78 <0.001 112.96±23.84 98.50±16.52 <0.001社会自我 8.31±2.06 6.36±1.83 <0.001 8.78±1.60 7.19±1.23 <0.001家庭自我 19.54±3.61 21.31±3.39 0.169 17.17±4.04 22.57±3.30 <0.001情绪自我 63.58±19.03 64.26±15.32 0.946 61.45±13.47 62.19±14.35 0.759人际自我 21.82±4.70 17.29±3.70 0.009 21.82±4.70 17.29±3.70 0.009人际维度得分 138.65±28.76 114.54±18.03 <0.001 145.37±31.08 139.39±26.24 0.094认同感 30.41±6.54 23.18±4.26 <0.001 31.57±5.16 25.32±3.85 <0.001信任感 68.24±9.26 59.10±7.61 <0.001 65.31±10.10 53.24±7.13 <0.001合群性 28.81±4.60 21.08±3.58 <0.001 30.90±4.58 29.15±4.05 0.281独立性 12.05±3.58 10.24±2.72 <0.001 14.21±4.95 14.38±5.39 0.823适应维度得分 81.43±14.67 67.22±12.63 <0.001 78.01±13.49 69.36±9.85 <0.001亲社会行为 52.17±9.13 47.23±7.20 <0.001 44.28±8.39 49.59±7.47 <0.001生活自理 41.20±6.34 40.73±7.29 0.219 43.09±7.34 36.57±6.40 <0.001总得分 487.37±90.71 443.18±87.02 <0.001 461.47±78.74 412.54±64.70 <

2.3 两种类型学校农民工子女的家庭特征、学校类型与心理健康的比较

采用多因素协方差分析,分析不同家庭的经济水平、母亲文化程度、父母婚姻类型、是否独生子女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的影响。由表3可知,无论是公立小学还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家庭经济水平、母亲文化程度和父母婚姻类型对男女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得分的影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济水平较高家庭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好,经济水平较低家庭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P<0.05)。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家庭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量表得分比较高(P<0.01);是否独生子女对在公立小学读书的女性农民工子弟的心理健康量表得分没有明显影响(P>0.05)。

表3 两种类型学校农民工子女的家庭特征、学校类型与心理健康总分的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调查发现,与在公立学校读书的农民工子弟小学生相比,在农民工子弟小学读书的小学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各因子得分大都明显偏低,总得分也较低。这可能与社会标签有关。小学生就读一个社会标签为农民工子弟的学校,本身带有一定的歧视,对于处在身心成长阶段的儿童,这样的环境容易影响其心理健康[5-6]。另外,农民工子弟学校由于办学能力不足,师资力量普遍比较薄弱,教学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少之又少,学校硬件设施也较为简陋。因此与公立学校相比,其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学生们难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子女同等的义务教育[7]。另外,在大城市里,小学生家长往往很早就开始给孩子“培优”,而大多数农民工家庭由于家庭经济、工作时间等原因,难以让自己的孩子得到类似的学习机会,学习成绩往往比较差[8]。而且农民工随迁子女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往往会产生胆怯和自卑心理,大都性格内向,不愿意与老师和其他同学沟通交流[9]。有研究证实,农民工子女往往较为敏感,能感受到强烈的不平等,被歧视感、对立感和自卑感十分强烈。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结果往往是心理孤独、孤僻、焦虑和压抑,甚至于出现心理变异,对社会造成潜在的危害[10-11]。另外,本研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量表得分普遍高于男生。聂晶等[12]研究认为,小学女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男生。这可能与女孩大脑发育早于男孩,在小学期间的总体认知能力就已经高于男孩有关;而且女生更善于情绪表达,即使出现心理问题或者学校适应问题,她们也可能通过倾诉很快得到释放。这一结果同时也提示,农民工子弟中男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

家庭作为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基本环境,本调查特别值得指出的家庭因素有两个:一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母亲的文化程度相对高于公立小学调查对象母亲的文化程度,这一结果与社会预期相反,其原因可能为山东省农村居民,特别是80后年轻父母,他们可能是通过民办高等教育获得大专及以上学历,但又不甘心生活在农村而前往省会城市打拼。他们文化程度较高、自尊心较强,而作为打工者身份,复杂的心理(如可能存在的自卑心理)使得其可能避开公立小学,选择孩子就读农民工子弟学校,这一现象本身值得深入研究。二是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家庭环境的两类学校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结果显示,对男孩而言,家庭因素的影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公立小学和农民工子弟小学之间没有不一致的指标;对女孩而言,家庭因素中的家庭经济水平(P=0.064)和是否独生子女(P=0.765),对就读公立小学的和就读农民工子弟小学的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存在差异,特别是对独生子女的影响,在公立小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与公立小学的非农民工子弟的孩子本身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关,毕竟城市家庭的独生子女政策的时间、强度均高于农村,城市家庭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12-14],而调查对象是4~6年级的学生,一般都在10岁以上,而女孩的成熟相对男孩较早,因此,出现独生子女的影响在女孩和男孩之间在学校类型影响上的差异。

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与公立小学相比,在农民工子弟小学读书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特别是男孩,农民工子弟小学与公立小学的农民工子女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也许与社会标签有关,因此,农民工子弟小学的儿童心理健康不仅需要家庭和学校予以重视,也需要社会予以重视和支持。

(致谢: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梁渊老师在研究中予以的帮助和支持。)

[1] 谷生华,蒲毅斌.农名工随迁子女进城读书带来的新问题[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3,26(1):27-29.

[2] 任晓菲,尚进,何璐娜,等.打工子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6):636-638.

[3] 韩煊,吴汉荣.流动儿童健康研究现状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0,23(4):19-20.

[4] 张雅明,曾盼盼,俞国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1):6-8.

[5] 陈学彬,刘恩伟,秦晓民,等.兰州市某农民工小学学生自我意识及心理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2):2316-2321.

[6] 周诚.流动儿童研究述评[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4(1):43-49.

[7] 张丽坤.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及农民工子弟学校研究综述[J].时代教育,2012(21):103.

[8] 郑建辉.农民工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30(5):336-338.

[9] 朱晓霞,陈坤.关于我国城市农民工子女生存和健康状况研究综述[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9(2):111-113.

[10] 周皓.流动儿童心理状况的对比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8(6):7-14.

[11] 李晓巍,邹泓,王莉.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9):81-86.

[12] 聂晶,张会平.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性别和年级差异比较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4):32-35.

[13] 管以东.影响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及反思[J].科教文汇,2011(5):173-175.

[14] 郭黎岩,马宏丽,王冰,等.城镇化进程中流动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权威性现状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1):81-85.

猜你喜欢

子弟健康状况农民工
江东子弟多才俊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Class Action
刘墉 从寒门子弟到“华人之光”
农民工眼中的大树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八旬老人创建"农民子弟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