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干预对育龄妇女偏颇体质优化效果研究初探
2015-01-10赵蓉齐媛媛杨一兵杨惠霞曾光
赵蓉, 齐媛媛, 杨一兵, 杨惠霞, 曾光
中医理论认为体质是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特质[1]。学术界比较公认的是王琦[2]提出的中医9种基本体质类型,除了平和体质是完全健康体质外,另8种体质即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均属于偏颇体质。体质在受到内外环境影响时也具有动态可变性[3]。王琦[4]提出通过干预可使人的偏颇体质得到改善。在优生方面,孕前育龄夫妇在平和体质状态下生育孩子的先天禀赋最佳,有利于后代生长发育及疾病抵抗能力的增强[5]。根据偏颇体质的不同特点,采用中医干预实现偏颇体质的优化,减少婴幼儿出生缺陷的发生,这对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北京市平谷区作为研究现场,依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可比原则,将平谷区划分为东西两个区,将两个区域随机分为试验区和对照区。为了避免两个区域间研究对象的信息沾染,在两个区域交界处设置隔离带,使区域间相对独立。利用“中医体质量表”分别在试验区和对照区筛选出符合“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的偏颇体质育龄女性。依据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干预组纳入93例,对照组纳入105例。纳入标准:年龄在20~35岁之间的有生育意愿的孕前育龄妇女、8种偏颇体质之一、有中医干预意愿、无各系统重大疾病、自愿参加、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平和体质、患有系统重大疾病者、有家族遗传病史;剔除标准:随访期间怀孕者、随访期间发生需医疗干预的疾病者及完全不依从者。
1.2 研究方法
于2013年8—10月对纳入的研究对象进行为期3个月的中医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优生干预,干预组采用常规优生干预和中医干预。中医干预采用饮食调养、经络调养、运动调理、起居调护、情志调摄的干预方法。饮食调养是针对各种偏颇体质的特点,结合食物的四气五味及季节性,选择适合各种偏颇体质的饮食,方案建议的食材皆是药食同源类,例如气虚体质:选择性平偏温、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大枣、红薯、羊肉等;阳虚体质:选择具有温阳益气、固本培元作用的食物,如生姜、山药、牛肉、羊肉等。经络调养是通过按揉与按摩达到身体气机的平衡,例如气虚体质:按摩神阙、气海、关元、足三里穴位;阳虚体质:按摩神阙、气海、关元、肾俞、涌泉穴位。运动调理是根据不同偏颇体质类型,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及锻炼时间以达到改善体质的目的,例如气虚体质和气郁体质:选择运动项目“八段锦”;阳虚体质:每天坚持不少于30分钟的有氧锻炼。起居调理是根据偏颇体质的类型选择适合的起卧习惯及着装形式,例如遵循起居有常、避免劳累、节制房事等调护。情志调摄是根据不同偏颇体质的性格特点,选择科学控制情绪的方式以保持平常之心,例如鼓励研究对象培养兴趣爱好、多听节奏欢快的音乐、保持心态平和及心情舒畅。同时,每半个月由中医专家举行一次中医体质讲座并免费发放质量可靠材质优选的干预食材,定期对研究对象进行电话随访。在中医干预3个月后,再次运用“中医体质量表”和“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确定研究对象干预后的体质类型。以偏颇体质转化为平和体质为结局指标。
1.3 收集基线信息
干预前,调查员用《基本信息问卷》在平谷区人口文化学校和乡镇卫生站对研究对象进行基线信息的收集,主要包括:姓名、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联系方式等;用“中医体质量表”和“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确定并收集研究对象干预前的体质类型。问卷调查以一对一、面对面的形式开展,由调查员进行现场提问填写问卷,并当场回收。
1.4 质量控制
问卷设计经过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并在专家建议下进行修改完成;在正式调查之前进行了预调查,并进一步对问卷进行了完善;对参与研究的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调查过程中对调查问卷的质量进行核查,剔除不合格问卷;合格问卷运用Epidata 3.1软件对数据进行双录入,以控制问卷录入质量。
1.5 统计分析
采用SAS 9.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数据用±s表示;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计数分类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失访情况
在为期3个月的干预随访中,共失访27例。其中干预组失访11例(5例未完成随访、6例意外怀孕被剔除),失访率为11.83%;对照组失访16例(8例未完成随访、8例意外怀孕被剔除),失访率为15.24%。最终共收集到研究对象干预组82例,对照组89例。
2.2 基本情况
干预组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25.52±1.94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26.12±2.67岁,经检验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文化程度(P>0.05)和人均月收入(P>0.05)构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n%
干预前两组偏颇体质分布情况采用“中医体质量表”测量体质得分,并按照“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确定研究对象中医体质类型。见表2。可以看出在8种偏颇体质中,阳虚体质在干预组和对照组中所占比例均最大,分别为35.37%和40.45%,而血瘀质和特禀质在两组中所占比例较小。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中医干预前两组在偏颇体质类型构成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干预前两组偏颇体质分布情况 n,%
2.3 干预后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中医干预3个月后,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结果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干预组和对照组中平和体质所占比例分别为36.59%和15.73%。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在8种偏颇体质构成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干预后两组偏颇体质分布情况 n,%
2.4 干预后两组有效率比较
中医干预后,以偏颇体质转化为平和体质的为有效例数。见表4。干预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36.59%和15.73%,中医干预组是对照组的2.33倍。经χ2检验,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中医干预后两组有效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1,P=0.001 8),干预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表4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分析 n,%
3 讨论
中国优生思想历史悠久,明代万全的《幼科发挥》云:“父母强者,生子亦强;父母弱者,生子亦弱[6]。父母生殖之精的盈亏盛衰和体质特征决定着子代禀赋的厚薄强弱、胎儿的健壮与否[7]。我国婴幼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25‰,大约每年有30~4 0万有缺陷的新生儿出生[8]。有研究表明,肥胖妇女比体瘦妇女更容易分娩出神经管缺损的婴儿[9],而在体质学说中,肥胖多属偏颇体质中的痰湿质。然而,目前常规的优生干预措施均以西医为基础,中医理论方法在优生领域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虽然中医体质学说在临床研究领域已有广泛应用,但以优生为目的、针对孕前育龄妇女的干预性研究尚不多。为了探索中医干预在优生领域的作用,研究了北京市平谷区育龄女性在中医干预后偏颇体质的改善情况。生活方式的改变并非立竿见影,研究对象需要在中医干预方法的指导下逐步了解体质相关知识及体质改善办法,并需长期坚持才能达到改善偏颇体质的目的;同时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秉承于先天(遗传因素),形成于后天[10],因此两组干预有效率均不到50%,但中医干预组的有效率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中医干预有效。
由于本研究选择的是北京市平谷区育龄女性为研究对象,因此研究结论的外部真实性受限。因为平谷区人群与其他城区人群在文化程度上有所差别,文化程度的高低会对个体的健康意识产生较大影响。如果中医干预在北京市城区人群中推广,由于城区人群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对体质知识的接受能力可能会高于郊区,因此体质改善效果可能会更加明显。
同时,在整个干预研究过程中收集的信息以主观数据为主,存在回忆偏倚和报告偏倚;另外,由于研究对象样本量不大,因此今后还需增加样本量,并探讨大样本下中医干预对孕前妇女偏颇体质的优化作用。本研究是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的中医优生方法的探索,这不仅能为中医体质学说在优生领域提供相关证据,更对提高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
[2] 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8.
[3] 郭文娟,王旭,杨育同,等.亚健康状态与中医偏颇体质及治未病思想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186-187.
[4] 王琦.中医体质三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10):653-655.
[5] 王睿林,王琦.中医体质学在生殖医学中的应用[J].中医研究,2008,21(12):2-4.
[6] 王琦.中国人九种体质的发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7] 匡调元.人体体质学 ——中医学个性化诊疗原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8] 唐贵忠.我国人口出生缺陷状况及干预措施的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1,16(7):12-13.
[9] 刘玉英.母亲体胖与婴儿出生缺陷相关[J].医学信息,1996,9(12):10-11.
[10] 王济生.关于婴幼儿体质的若干理论思考[J].中医儿科杂志,2006,2(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