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2009-2013年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2015-01-10石卫东杨涛石萍王莉莫运滨邱红艳万静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性病特征分析年龄组

石卫东, 杨涛, 石萍, 王莉, 莫运滨, 邱红艳, 万静

在目前已知的各种性病当中,梅毒是唯一可全身扩散,引起系统病变的性病,具有严重的危害性[1]。自2009年以来,武汉市梅毒报告数据全市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第3位,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在性病报告发病数中居首位,成为武汉市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解武汉市2009年之后梅毒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指导梅毒的监测和防控,现对武汉市2009-2013年梅毒疫情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梅毒疫情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1.2 研究方法

采用SPSS 19.0和Excel 2007软件计算病例报告数和构成比,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人口数据资料计算发病率。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在2009-2013年中,武汉市梅毒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从梅毒分期统计来看,一期梅毒逐年下降,二期梅毒先上升后下降,隐性梅毒逐年上升,三期梅毒和胎传梅毒保持平稳。具体见图1。从梅毒报告病例数构成比来看,5年的累计构成比以隐性梅毒为主,其中2011年和2012年以二期梅毒为主,其他年份则以隐性梅毒为主。具体见表1。

图1 2009-2013年武汉市各期梅毒报告数变化趋势

2.2 病例报告分类

从病例报告分类来看,大部分报告的是实验室诊断病例,共14 025例,占98.25%;疑似病例报告了193例,占1.35%。2009年还报告了57例临床诊断病例。

2.3 人群分布

2.3.1 性别分布 14 275例梅毒报告病例中,男性7 179例,女性7 078例,男女之比为1.01∶1。总体上男性略多于女性,其中2009年和2010年男性多于女性;而2011-2013年则是女性多于男性。

表1 武汉市2009-2013年梅毒报告病例数与发病率 n(%)

2.3.2 年龄分布 各年龄组均有梅毒病例报告,有3个年龄组发病最多,20~30岁年龄组报病3 464例,占总数的24.27%;30~40岁年龄组报病3 265例,占总数的22.87%;40~50岁年龄组报病2 818例,占总数的19.74%。具体见表2。

表2 武汉市2009-2013年各年龄组梅毒报告病例数及构成比 n,%

2.3.3 职业分布 2009-2013年梅毒发病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为主,为3 057例,占21.42%,其他排名前5位的职业所占比例分别是:不详20.60%、离退休人员12.36%、工人9.18%、其他9.11%。

3 讨论

近10年来我国梅毒报告数持续上升[2],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情况数据显示,2012年梅毒报告发病率首次超过30/10万,达到历史最高点,2013年暂时扭转了增长势头,发病率下降了1.30%,但仍然达到了30.04/10万。武汉市2009-2012年梅毒报告发病率均高于全国水平,但2013年明显低于全国水平。笔者认为,仅有一年的明显下降并不能说明问题,今后需要继续收集和分析更多年份的数据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从2009-2013年的数据综合来看,武汉市梅毒疫情已遏制了上升势头,处于平行或缓慢下降阶段。这可能与武汉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梅毒防控措施有关,例如开展梅毒病例报告准确性核查、规范性病诊疗服务、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项目[3]、扩大梅毒筛查范围等。与国内其他地区比较,武汉市梅毒疫情低于广州市[4],但要高于湖北省内的荆门市[5],与邻近的河南省漯河市相当[6]。

从梅毒分期统计来看,2011年和2012年以二期梅毒为主,其他年份都是隐性梅毒占主导。其原因可能是抗生素滥用或不规范治疗导致梅毒患者的临床症状隐蔽[7-8],还可能与医疗机构诊断准确性不高、过度诊断和报告有关[9]。隐性梅毒患者虽然不易察觉但却是重要传染源,因此加强梅毒患者的早期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控制梅毒感染意义重大[10]。

从病例报告分类来看,实验室诊断病例占了98.25%。说明武汉市报病的医疗机构基本上掌握了梅毒的实验检测方法,但还需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能力,进一步减少疑似病例的报告。2009年报告了57例临床诊断病例,但其梅毒病例报告分类错误,但之后的4年没有再出现过同样错误,可见有关管理部门对医疗机构进行了及时有效的纠正。

各年龄组均有梅毒病例报告,发病率高的年龄段主要是性活跃年龄段,男女之间有一定差异,男性以40~50岁年龄组为主,而女性则以20~30岁年龄组为主,要重点针对这些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和主动监测。职业分布排在第1位和第3位的分别是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这两类人群往往缺乏组织管理,没有固定的生活模式,他们应该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职业不详者占20.60%,在职业分布中排第2位,可能与梅毒患者就诊时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有关。

[1] 张家兰.怎样防治性传播疾病[J].健康大视野,2013,21(16):47-47.

[2] 胡冰雪,曲波,刘洁,等.中国1990-2011年梅毒流行特征分析与趋势预测[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6):961-971.

[3] 魏善波,李晓惠.安全套使用项目在中国武汉试点区域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24(1):58-61.

[4] 黄燕惠,余昌泽,李美青,等.广州市中心城区2008-2011年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12):1061-1064.

[5] 刘凌云.荆门市2004-2012年梅毒流行特征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4,20(1):44-45.

[6] 赵桂让,任冬冬,胡昕,等.2004-2012年漯河市梅毒疫情特征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4,25(1):83-85.

[7] 庞作章.潜伏梅毒(隐性梅毒)研究近况[J].职业与健康,2013,29(18):2048-2049.

[8] 王敏,马光明,钭宁霞,等.255例性病门诊就诊性传播疾病求医流向及求医行为的调查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2):1316-1316.

[9] 叶兴东,戴向农,刘颖,等.广州市医疗机构隐性梅毒诊断和报告准确率调查与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4,20(2):102-104.

[10] 杜健群,卢斯汉,李英,等.181例隐性梅毒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4,23(3):38-40.

猜你喜欢

性病特征分析年龄组
1822号台风“山竹”演变特征分析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穆夏艺术特征分析
医疗机构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探求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鄂尔多斯地区2005-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年龄性别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基于PowerPC的脉内特征分析算法的工程实现
在不同怀孕年龄组中头3个月的唐氏综合征联合检验效能:筛查方针调整吗?
2005年与2010年黑龙江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性病传播谈论多 专家探讨正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