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院校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

2015-01-09屈洁

考试周刊 2014年93期
关键词:高师院校

摘    要: 作者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从高师院校特色出发,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要求进行探讨,为今后开展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教育技术能力    高师院校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素质的建设,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主要培养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应该具有的教育技术能力更备受关注。

一、解读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正式颁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标准(试行)”是我国第一个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虽然该标准针对的是中小学教师,但是它为我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研究提供了科学示范,科学地解读该标准,可以为随后开展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研究提供参考。结合研究重点,在此只针对教学人员的相关标准作分析。

(一)“意识与态度”是促进教育技术能力形成的原动力,是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持续发展的长期动力。

首先,意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才能高动机地投入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其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深刻体会教育技术的价值,才能促进对教育技术应用的反思和不断探讨,从而有利于实现教育技术方面的持续发展。

(二)“知识与技能”是形成教育技术能力的基础。

首先,教育技术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是面向实践的知识领域,是保证合理有效的教育技术实践活动的根本。其次,理解各种教育技术技能及其实际应用过程,从而形成具有实践意义的教育技术技能方法,以便在实践工作中能够有效应对复杂的教学实践和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应用与创新”是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信息时代,教师要由“教书匠”向“终身发展的专家型教师”转型,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教师要能够从各类实际需要出发,以教育技术理论知识为依据,将自己已有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与教育技术技能有效结合,从而促进其全面而灵活地应用,在实践中谋求创新与突破。

(四)“社会责任”是教师使用教育技术能力时应该表现的相应道德规范和价值导向。

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在为教育、教学和学习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负面影响,教师在学习和应用教育技术时面向每个学生公平有效地应用教育技术,给学生提供示范,引导学生健康、合法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总之,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该标准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以“意识与态度”为动力,以“知识技能”为基础,以“应用创新”为目标,以“社会责任”为价值导向。

二、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不足

有一句关于教育的名言:教师按照自己所受教育的方式教学。如果教师能够合理有效地运用教育技术,那么一定会对今后师范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的教育技术能力有积极的影响。因此,为了较好地为师范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技术能力示范,高师院校的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教育技术能力,能够有效地把信息技术整合到日常教学中。但是目前高师院校教师在教育技术能力方面并不完备,通常表现出来的不足有如下方面:

(一)对培养学习者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某些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一味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不愿也不敢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钻研,担心打破已经摸索出的教学模式,从而影响升学率。

(二)对教育技术的作用认识不足。

目前一些教师对教育技术知识和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所处的地位与价值并未真正理解,甚至有些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就是应用计算机投影教学,对于信息技术如何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其认识极为片面甚至几乎是空白的。

(三)基本信息能力不足。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思想上,相当一部分教师开始认识到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所处的地位与价值,并产生了学习掌握教育技术的兴趣和热情。然而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教师由于在年龄、所受教育程度及所处学校的信息化环境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导致基本信息能力存在差异。

(四)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目前,一些教师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时,仅是“为用技术而用技术”,至于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手段,什么时候应使用这些手段,如何有效使用这些手段等,缺乏明晰的认识,带有盲目性;有的在应用中一味追求教育技术的“技术含量”,造成技术叠加,没有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真正有效结合起来。

三、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要求

为了强化高师院校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合格师资的培养,通过对“标准(试行)”的解读,笔者从教育技术意识、教育技术基本知识、教育技术的基本媒体能力、教育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四个方面提出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

(一)教育技术意识。

意识是认知和行为的先决条件。对教育技术的意识,决定了个人对教育技术理论的认知与实践领域的活动。

1.能够意识到教育技术对促进教育改革有积极意义。

2.能够意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意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4.能够意识到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教育技术的积极意义。

5.能够意识到教育技术对个人发展的积极意义。

6.能够意识到对教育技术的运用反思与评价的重要性。

7.能够意识到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习者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性。

(二)教育技术基本知识。

高师院校教师从事学科教学与教育技术实践,合理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需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技术知识准备。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如下:

1.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含义。

2.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

3.掌握教学设计的含义和基本环节。

4.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层次、目标等。

5.掌握选择媒体的依据。

6.掌握微格教学的基本含义。

(三)教育技术基本媒体能力。

基本的媒体能力是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实践的基本条件,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主要外现方式,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表现较为突出的部分。该部分的要求主要包括如下部分:

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2.掌握网络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3.掌握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投影仪、录像机等设备。

4.掌握基本的演示、交流工具。

5.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6.能够利用多媒体素材处理软件和集成软件,修改和集成简单的教学资源。

7.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四)教育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育技术能力要求不仅体现在教学媒体的操作和应用上,更主要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对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进行合理有效的应用上。具体包括如下几点:

1.能够根据学习者特点、教学条件、学科性质等灵活设计和实施教学。

2.能够开展本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3.能利用技术开展对学习者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4.能评价学科教学中教育技术应用效果。

5.能利用技术资源为学习者开展多样化教学。

6.能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

7.能够充分利用教育技术促进自身发展。

8.建立、应用和管理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优化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使用教育技术的机会。

9.能评价学习者对媒体技术的运用,促进学习者合理利用媒体技术。

10.能够利用技术与相关人群开展交流。

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体系的提出,详细地表述了高师院校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为开展高师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但是该能力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高师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特色,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并制订相关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方案。

参考文献:

[1]周红春.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J],现代教育技术,2010(6).

[2]屈洁.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研究[D].东师范大学,2008.

[3]李爱娟.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4).

[4]马宁等.《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的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6).

[5]黄荣怀,张进宝.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思考[J].信息技术教育,2006(3).

[6]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5(4).

猜你喜欢

高师院校
论赏识教育在省属高师院校免费师范生中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师院校禁毒防艾课程中的应用
高师院校大学生如何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探讨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中反思的现状与对策
高师院校非师外语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创建研究
结合学科定位谈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
文化多元视野下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多元视野下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高师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中国高师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