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平等观视域下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2015-01-09韩伟卫东刚
韩伟+卫东刚
摘要: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内在地包涵着人的基本文化权利的平等,为我国人民平等地享有基本文化权利以及实现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基本指向。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仍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与文化投入结构失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的区域结构失衡;特殊群体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上的“差别对待”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坚持发展的思路、改革的措施、市场的手段,坚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三方合力,坚持“三个公平”的原则,以期实现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四个均等”的目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问题;对策
平等权是我国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它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本条件。然而,我国在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城乡之间、不同地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非对等性,尤其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权利难以在平等的目标指向下实现;为此,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为人们平等地享有基本文化权利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基本指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有利于人们平等地享有基本文化权利,有利于实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一、马克思主义平等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所设想的平等的实现是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的平等,是与过去以往所有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平等完全不同的平等要求,即“从人的这种共同特性中,从人就他们是人而言的这种平等中引申出这样的要求: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1]444
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具有如下特性:
第一,平等的历史性。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并且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究其原因,“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525人类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着的,平等观念也必然要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运动变化,它并不是阶级社会下统治阶级所宣称的一种永恒的真理。“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而这种历史条件本身又以长期的以往的历史为前提。所以,这样的平等观念说它是什么都行,就不能说是永恒的真理”。[1]448
第二,平等的现实性。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已经论述到一切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519这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所得出的全部人类历史的前提——能动的实践着的“现实的个人”,它不像以往理论家、神学家所宣称的是“自我意识”的人、“唯一者”、“感性的人”,它不是抽象出来的只是在天国中才能存在的人,而是抛弃了思维的抽象,重新从天国降到了人间,摆脱了过去一切的虚假性,从而体现出现实的人文关怀。
第三,平等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无产阶级解放,进而实现全人类解放的科学学说,其本身具有阶级性。在无产阶级解放的过程中,平等的价值理念一直贯穿在他们的终极目标中。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1]448要实现真正的平等必须要消灭阶级差别。
第四,平等的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为无产阶级的学说,具有彻底的革命性。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工人阶级实践的方法论,对现实世界进行着无情批判,而这种批判是革命的、实践的。过去以往社会的平等是在宗教的和理性下的平等,它是多么地抽象而无现实意义,而马克思不是借助于神或理性,而是用现实的手段在现实世界中实现人们的真正的平等。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世界。”[2]527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决定因素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于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力决定平等的性质和程度,生产关系决定平等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2]520“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2]532马克思在总结过去一切历史的发展过程后得出结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2]567一切的冲突、矛盾或对立,只能从经济上,从生产力当中,从人们劳动的实现程度上去找原因。“到现在为止的一切历史对立,都可以从人的劳动的这种相对不发展的生产率中得到说明”。[1]525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平等。这种平等是从考察人类一切历史开始,从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出发,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阐发,进而提升到生产方式层面来阐释人们平等权益的实现。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分析分工的产生,私有制的出现,资本主义社会少数人对大多数人的掠夺和剥削,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非人的状态,人的片面化发展无法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完全解放,而为了实现整个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最终的目标必然是消灭阶级,消除阶级差别。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又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平等。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要实现真正的平等,必须实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转变,它代表着人类最高的平等,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又必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对此马克思提出:“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3]287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极大飞跃,为平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最终目标和本质要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294在那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可见,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人的最高平等的实现。[3]85而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平等,只是形式上平等,不是实质的平等,是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平等。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根本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因而其主体应该是一切人,其场域存在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对应,对于每个人又都有自然权利和社会权利。人首先是作为直接的自然存在物而存在的,因而自身具有自然属性及其自然权利,也就是人人生而平等的自然法权。除此之外,人还是更重要的社会存在物,对于处于社会中的人的本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18社会权利的平等具有宏大的场域,不仅存在于经济方面,政治和文化方面亦是包括在内。“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1]448需要注意的是,社会权利的平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变革而不断改变和完善的。人们如果要实现真正的平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和对自己作为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必须要关注现实的人,求助于人的权利的实现与平等。
从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内容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具有以下要求:
第一,经济上消灭剥削。在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家对无产者进行残酷地压榨和掠夺下,无产阶级如果要实现自身利益,获得对社会资产的享有和管理,必须发动革命没收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3]293马克思还分析了人们的劳动所得的标准——按劳分配,以及生产者权利的衡量尺度。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论述道:“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所给予社会的。他所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4]18“生产者的权利是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4]18
第二,政治上消灭阶级。在马克思整个共产主义学说当中,始终都贯穿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主线。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阶级性的特点,是为整个无产阶级而服务的,那么它的政治目标必然是推翻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消灭阶级差别,实现整个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列宁就曾经指出:“我们要争取的平等就是消灭阶级,因而也要消灭工农之间的阶级差别。这正是我们的目的。”[5]322
基于以上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阐释,我国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视域下基于公平正义的原则尽可能地满足社会公众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基本文化需求,并向社会公众提供大体上均等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保障人们平等地享受国家提供的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
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所谓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与非政府部门基于公平正义原则和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前提下,按照不同阶段下不同的标准,在一定地域及其财力所及范围内,尽可能地满足社会公众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基本文化需求,并向社会公众提供大体上均等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但目前,我国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
(一)城乡二元结构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与文化投入结构不平衡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国家在政策上倾斜于城市的发展,而忽略对农村各方面的投入和支持,使得城乡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从“十一五”前四年的文化事业费对农村和城市以及不同区域的投入来看,虽然文化事业费农村和西部投入逐年增长、速度逐年增快、比重逐年增多,但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城乡文化投入金额和比重基本为2.5:1,西部地区的文化投入也只是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据统计,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323.06亿元,其中农村投入116.41亿元,仅占36.0%;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24.11元,其中中部地区15.64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4.9%。尽管西部地区人均文化事业费23.8元,高于中部地区,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欠账较多,文化设施服务半径较大,面临的发展问题仍很突出。[6]
表1:“十一五”以来文化事业费农村和城市投入情况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十一五”前四年
总量
(亿元) 全国 158.03 198.96 248.04 292.32 897.35
农村投入 44.60 56.13 66.59 86.03 253.35
城市投入 113.43 142.83 181.45 206.29 644.00
增长速度(%) 全国 18.1 25.9 24.7 17.9 21.6
农村投入 24.9 25.9 18.6 29.2 24.6
城市投入 15.6 25.9 27.0 13.7 20.4
比重(%) 全国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农村投入 28.2 28.2 26.8 29.4 28.2
城市投入 71.8 71.8 73.2 70.6 71.8
表2:“十一五”以来文化事业费区域投入情况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十一五”前四年
总量
(亿元) 全国 158.03 198.96 248.04 292.32 897.35
西部地区 34.30 42.70 58.76 70.15 205.91
中东部地区 123.73 156.26 189.28 222.17 691.44
增长速度(%) 全国 18.1 25.9 24.7 17.9 21.6
西部地区 22.1 24.5 37.6 19.4 25.7
中东部地区 17.0 26.3 21.1 17.4 20.4
比重(%) 全国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西部地区 21.7 21.5 23.7 24.0 22.9
中东部地区 78.3 78.5 76.3 76.0 77.1
数据来源:文化部财务司“十一五”以来我国文化事业费投入情况分析,http://zwgk.mcprc.gov.cn/auto255/201101/t20110105_20115.html
(二)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配置区域结构失衡
受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不同区域的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配置也存在着结构失衡的问题。如公共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无论是在公共图书馆覆盖率、达标率,还是规模、条件、文献资源量上,都存在较大差距(如表3)。再如,群众文化机构状况同样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如表4)。
表3:2009年全国地市级图书馆分地区部分统计数据
地 区 房屋建筑面积
(平方米) 固定资产原值(万元) 藏 量
(件/套) 阅览室坐席数(个)
全 国 7797 1411 46.6 448
东部地区 11189 2456 75.3 633
中部地区 7657 1195 42.7 446
西部地区 4951 714 25.4 288
数据来源:文化部财务司“十五”以来全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情况分析,http://zwgk.mcprc.gov.cn/auto255/201101/t20110105_20114.html
表4:2010年乡镇文化站分地区情况(平均每站)
地 区 房屋建筑面积
(平方米) 财政拨款
(万元) 业务活动专项经费(万元) 固定资产原值(万元)
全 国 435.66 9.29 1.59 29.99
东部地区 1146.30 24.19 6.61 70.28
中部地区 299.46 5.79 0.40 21.07
西部地区 263.04 6.30 0.59 21.38
数据来源:文化部财务司“十五”以来全国群众文化事业发展情况分析,http://zwgk.mcprc.gov.cn/auto255/201108/t20110823_20109.html
(三)特殊群体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上的“差别对待”
公共文化服务的受众群体不仅是普遍的社会大众,还更应该关注特定地域的人群以及社会的特殊群体,这些人群主要有:农民、进城务工人员、老年人、未成年人、下岗失业人员、低收入人群、残障人群、少数民族。这些人往往由于特定的原因,不能平等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并且因为在经济、地域、文化方面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和差别对待,造成其难以实现自身的基本文化权益,农民工群体就是个例子。
三、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非均等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以上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非均等化的问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提出坚持发展的思路、改革的措施、市场的手段,坚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三方合力,坚持“三个公平”的原则,实现“四个均等”的目标的解决对策,具体而言:
第一,坚持发展的思路、改革的措施、市场的手段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和基本公共文化均等化的实现最终是靠生产方式的变革来实现的,是靠非对抗性质的改革的方式来解决矛盾的,是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来解决问题的。发展是党和政府执政兴邦的第一要务,是党和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我国的发展必须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我国的改革必须要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必须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用市场的手段调节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促使社会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自由流动和最佳组合。
第二,坚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三方合力
首先,履行政府职能,发挥政府的管理与服务社会的作用。
政府在实现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应该转变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实施宏观调控,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政府应该“坚持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基本性的原则”,“以财政投入为保障、以城乡区域均衡发展为基本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7]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注重向农村和基层倾斜,切实改变城乡之间文化资源不平衡现象,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其次,调动社会组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
我国在解决公共文化服务非均等化的问题上,应该优化社会结构,以社会结构为基础,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保障非政府组织与第三方的参与,建立行之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构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最后,增强公民的主体权利意识和行为自觉,保护自身基本公共文化权益。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不仅仅靠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努力,还需个人主体权利意识的增强与行为的自觉。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实现,体现的是人的主体力量的实现。作为国家主人的公民个人,需要发挥自身的主体力量,做到懂法、知法、用法,同时,培养理性意识,合法合理保护自身权利,保证平等地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权益与服务。
第三,坚持“三个公平”的原则
实现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应该坚持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原则。权利公平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因性别、出身、地位、职业、民族和财富等的不同而区别对待,社会对所有成员提供均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具有“不偏袒性”和“非歧视性”。机会公平是社会依照统一的规则为每一个社会成员在生存、发展和选择、享受等方面提供均等的机会。规则公平是每一个公民在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等面前都得到公正与平等的对待,以消除超越了规则的“潜规则”和“特权”,体现法治理念和公平价值观。
通过以上的对策最终是要达到“四个均等”的目标,即权利均等,资源均等,机会均等,结果均等。权利均等是从法律制度上确保全体人民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享有的权利均等;资源均等是从财政投入和市场调节上确保全体人民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享有的资源均等;机会均等是从统一规则和运行机制上确保全体人民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享有的机会均等;结果均等是从重大举措的落实和执行上确保全体人民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享有的结果均等。在实现这四个均等的过程中,不断消除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公共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8]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列宁.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近几年我国文化投入情况及对策建议[EB/OL].http://zwgk.mcprc.gov.cn/auto255/201108/
t20110823_20110.html.2011-08-23.
[7]切实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N].人民日
报.2007-05-17(1).
[8]苏涛.如何让群众广泛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N].人民日报.2011-11-22(7).
作者简介:韩伟(1987-),男,内蒙古根河市人。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史党建、传统文化与德育。
卫东刚,甘肃宁县人,男,延安大学政法学院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责任编辑: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