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让教学理念和谐着落
2015-01-09李彩香葛金娥
李彩香+葛金娥
教学理念是教学实践的指南针。如何让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这是许多老师难以把握的困惑。磨课是最形象的实践指导。磨课,就是某个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在教研组成员的协助下,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学预案和试教进行认真研究、反复推敲、细致打磨,从而使该课教学成为质量较高的精品课的过程。成功的磨课让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和谐共生。
在一次市级研讨活动中,我执教了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练习7 学用字词句》一课。“三人行,必有我师”。在磨课过程中,我和我的同事们通过一磨、二磨、三磨,让集体智慧充分融合,让教学理念平稳着落,磨出了精益求精的教学设计,磨出了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和谐着落的理想课堂。
初上:迷失“自我”——一节四不像的语文课
《练习7 学用字词句》的内容是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材本身打破学科界线,把识字、写字、画画、说话紧密结合起来。编者在书上的文字画旁边做出提示:
瞧,一幅文字画!你一定能看得出是哪几个字。把相应的字写下来。
发挥想象,将这幅文字画改画成风景画,再涂上颜色。
能跟小朋友介绍一下你的画吗?
参照以上提示,教学时我采用以下教学设计:
一、插图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书上插图。
2.这幅文字画里藏着许多汉字,请你动脑筋想想,究竟是哪些字呢?
二、写字练习,感受字形
1.把这些字正确、美观地写在练习7插图中的田字格里。
2.实物投影部分同学的铅笔字,评价反馈。
三、理解字义,想象绘画
1.如果请你把这幅文字画变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你想画些什么呢?
2.把自己想到的画下来,比比谁画得最漂亮。
四、连词成句,介绍作品
1.四人一小组,组内轮流介绍自己的画。
2.实物投影几幅有创意的画,并请他们上台介绍。
五、补充拓展,课外延伸
1.补充出示一些象形字,让学生揣摩猜测。
2.赠送象形字卡片给学生,让学生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猜猜是什么字。
第一次试上给备课组的老师们听,我居然花了50多分钟的时间才下课,原因是在指导学生绘画的环节耗时太多。大家一致认为:整节课的教学脉络比较清晰,活动比较充实,但是“语文味”欠缺,感觉像是一节美术课。语文教师怎能“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一磨:准确定位——这是一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第一轮磨课,我和备课组的老师们反复思考:这些象形字在本册书之前的课文中就陆续出现过,是“熟字”,学生对它们并不陌生。本课将这些象形字再次以文字画的形式集中呈现,难道仅仅是为了画好后面的那幅风景画吗?不是!这是一节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要努力通过这节课教给学生明确的语文知识,训练学生口语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体会汉字的优美。
一、告诉学生明确的语文知识
象形文字是一种会意文字,通过文字所体现的图形来传达意思。这节课,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并牢记象形字的特点:“一个字就是一幅画。”
1.看图导入时。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老祖先非常聪明,他们用画图的方式把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简练地记下来,从而创造了象形字,一个字就是一幅画。(板书:字→画)
在《练习7》中也有一幅文字画,里面藏着许多象形字,你能找出来吗?
2.课中拓展时。
师:刚才,我们通过书上的文字画认识了很多汉字,知道了一个字就是——
生(接后半句):一幅画。
师:你能认出这些画表示什么字吗?
生:我认得是“羊”字,因为上面的两只角,就是“羊”这个字的两个角。
3.变字成画时。
师:对了,一个字——(生接后半句)就是一幅画。
如果老师把这幅文字画改成一幅风景画的话,老师会画一座高高的大山,山下再画一条清清的小河。如果请你来画,你会画些什么呢?
就这样,一节课下来,象形字“一个字就是一幅画”的特点已深入学生内心。
二、要有敏锐的语言训练意识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在课堂上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发展学生的语言。本课要着力训练一年级学生“连字成词,连词成句,连句成段”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是硬性教学指标。
师:你会画些什么呢?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学生同桌讨论。)
师:想画什么?(课件出示:我想画 。)
生:我想画水。
师:你想画什么样的水?(课件出示:我想画 的 。)
生:我想画清清的河水、我想画眼睛大大的金鱼、我想画一座青青的小山。
通过交流“我想画 ”,每个学生都有了倾诉和表达的机会,语言训练的“面”得到了保证。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表达时,从“我想画 ”到“我想画 的 ”,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梯度,语言训练的“高度”得到了提升。
第一轮磨课后,课堂上的语言文字气息果然浓郁了许多,但由于我驾驭低年级课堂的能力相对较弱,磨课时经常出现老师上得投入,学生玩得起劲的现象。面对这群活蹦乱跳的小娃娃,我如何俘获他们的心,是我最大的挑战。
二磨:“目中有人”——学习主体是一年级学生
第二轮磨课,我们特邀了一、二年级的语文教研组长来听课。她们俩有着多年的低年级任教经历,“降服”这群小家伙是手到擒来。她们听完课后指出,我的教学语言缺乏儿童化和趣味性,指向也不够明确。我们要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走进他们的内心,从而有效地引领他们。
一、巧妙的语言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语言是交流的中介,教师要运用巧妙的语言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好胜心强,我要小施伎俩“忽悠”他们。
1.课前谈话,听唱儿歌。
师: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首歌,名字叫做《粗心的小画家》,想听吗?
(播放《粗心的小画家》视频)
师:小朋友,你愿意做个粗心的小画家吗?(生齐:不愿意。)
师:不愿意的小朋友用端正的姿势告诉老师。(学生迅速坐正,师生问好,上课。)
2.学生写字,教师巡视。
师(有意大声表扬某个同学):小朋友不光字写得漂亮,坐姿也特别端正。老师送你两颗红五星。(其余学生闻声再次端正了坐姿,我窃喜!)
二、形象的语言评价,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准确,善于创设一些情境,能把学生头脑中积蓄的表象再现出来,使之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想象,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
1.教师范写生字。
师:在认出的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学生均说是“燕”字。)
师:“燕”字的笔画最多,而且容易写错笔顺。写的时候,我们先写上面的“廿”字头,这个“廿”字头就像是小燕子的头和脖子;再写中间的“口”,这个“口”就像是小燕子的身子;两边的部分,加起来是一个“北”字,就像是小燕子的翅膀;下面的四点底,是小燕子的尾巴,写的时候四点要分开。
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边提醒边范写,学生边看边书空。
2.实物投影学生的铅笔字,予以评价。
师:你把“鱼”的最后一横写得较长,就像是小鱼长长的尾巴稳稳地托住上面的身体;这个“人”字撇有尖,捺有脚;你的“水”字竖钩写在了竖中线上,很挺拔。老师给这些字打上红五星。
第二轮磨课后,我的教学语言多了童趣,多了形象,多了表扬,甚至有些夸张。小朋友们渐渐“小手直举,小嘴常开”。我的心情也随之荡漾起来。
三磨:精雕细琢——育人理念寓于细节之中
第三轮磨课,我们邀请了由其他学校的省特级教师组成的专家组来听课指导。这次,大家把目光聚焦到了课堂的每一个细节。曾经被当作教学亮点的导入环节也被放大,被观察出了背后教学理念的偏差。
1.老师今天想和我们班的两个小朋友进行一场画画比赛,看谁画得快。
先画一个人,谁快呀?(老师快)
再画一棵树。呵呵,还是老师快。
最后画一个太阳。呀,老师第一,老师三局三胜。
2.为什么总是老师画得快?因为老师今天用简单的线条,快速突出了事物的形象。我们的老祖先曾用画图的方式把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给记下来,一个字就是一幅画哟。这类字就叫作象形字。
3.在《练习7》中也有一些文字画,你能猜得出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吗?
在此导入环节,我试图采用师生绘画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发现汉字创造的过程。
该教学设计背后的设计意图是:关注对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努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让抽象的汉字与具体的形象建立联系,打通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关系。如“人”,先建立“人”的形象,让“人”转化为一定的词汇——“人”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就这样,从字过渡到词,从词语过渡到句子,再从句子过渡到段落。
专家组对我的想法予以了肯定,但是对导入时具体的做法提出了质疑:“教师让学生参与画画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是陪衬?是靶子?体现学生不如教师?”
我恍然大悟:尊重学生,源于细节。这一轮磨课后,我的导入部分又作了改动。
1.谁是咱班的小画家?(指定两名学生)老师请你们俩到黑板上来画两幅画。
2.多媒体课件出示一组山的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山)请你们用粉笔,用最简单的线条来画一座山。
小朋友,你们用一些流畅的直线表现了山的形象,画得真好!你们知道吗?我们的祖先就曾经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现“山”这个字。
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山”的实物图、象形字、汉字。
我们的祖先非常聪明,他们用画图的方式把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简练地记下来,从而创造了象形字,一个字就是一幅画。在《练习7》中,就有一幅文字画,里面藏着许多象形字,你们能认出它们是哪些汉字吗?
修改后的导入部分,教师既充分尊重了学生,又引导学生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亲历(绘画)—提炼(总结)—运用(观察)。通过探究,自然地发现了象形文字表形的特点,水到渠成地正确掌握了识读象形字的能力。
通过三次磨课,我的最终课堂实践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们的高度肯定!对语文课的准确定位、教学中要目中有人、雕琢每一细节等,是我此次磨课的最大收获。“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等教学理念如何在每一节课、每一个细节中和谐着落,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磨课,的确能磨出教师提升实践能力的有效策略,磨出语文学科的独特魔力!?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