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阅读“美”的眼睛
2015-01-09沈玉芬薛法根
沈玉芬+薛法根
板块一:在“寻常处”问道
师:作者围绕夹竹桃写了哪些内容?
生:作者写了花色艳、花期长、花香浓和花影妙。
师:我们发现这些内容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一般人也会这么写,对吧?
(生纷纷点头)
师:如果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他还是季羡林吗?
(生大笑)
师:所以,我们还是不能自以为是。看看他是怎么写花期的。
(生朗读第4自然段)
师:当你读到“悄悄地一声不响”的时候,特地停顿了一下,怎么回事?
生:感觉这两个词写在一起怪怪的。(众笑)
师:你们不觉得怪吗?这两个词语意思一样吗?
生:差不多。
师:“差不多”就是有“差异”,在哪里?
生:“悄悄地”表示无声无息,“一声不响”表示不出声。
师:前者侧重在“形”,后者侧重在“声”,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写夹竹桃的“不惹人注意”。作者把意思相近的两个词放一块儿了,这是不是有些重复呢?老师先把“悄悄地”这个词删掉,大家读起来有什么感觉?
生:有点不通,读起来别扭。
师:“一声不响”的人你喜欢吗?
生:这样的人不太合群,我不喜欢。
生:整天一声不响的人比较乏味,没有生气。
师:嗯,有意思!再把“悄悄地”这个词叠加进去,读读看。
生:不是没有生机,而是没有虚荣心。它不像其他花那样,开花要让大家都知道。
生:夹竹桃不像外面的花那样争奇斗艳,就是开着自己的花。
师:两个意思相近的词放在一块儿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含义和情感的叠加。再一起读读这句话。
(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你们特别强调夹竹桃“败了,又开;黄了,又长”。花一般都是先开再败,先长再黄,这是自然规律。可是季羡林先生却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生:这样写是在说明夹竹桃花期长,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直延续着。
生:败与开,黄与长,是两组反义词,突出了夹竹桃的花期长。而且我从“两个又”中也能读到夹竹桃具有的韧性。
生:这说明夹竹桃的生命力是源源不断的,不像其他的花谢了,这个季节就不开了。
师:同样的词语,顺序一颠倒,含义和情感就截然不同。这,就是汉语表达的一个秘密!
(生齐读语句)
师:“一嘟噜”这个词多有味道!什么意思?
生:“一嘟噜”就是“一串”。
生:就是一簇一簇。
师:那为何不用“串”或者“簇”?读一读,有什么区别?
生:“一嘟噜”更能体现夹竹桃的活力,而用“一簇”感觉很死板。
生:用“一簇”我也感觉比较严肃,而用“一嘟噜”感觉非常生动,细致了。
师:一个平平常常的口头用语,只要用得恰当,恰到好处,就不寻常了,就趣味盎然了。
(生齐读语句)
师:两句话都是写“夹竹桃一年三季常开不败”。比较一下,这两句话有什么异同?
生:我发现两句话都用了双重否定,一句用“无日不迎风吐艳”,另一句用“无不奉陪”,强调花期长。
生:也强调了夹竹桃的韧性。春天、夏天、秋天,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夹竹桃都挺了下来。无日不迎风吐艳,无所畏惧的。
生:不管经历什么困难,每天都是花落又花开。
生:我发现夹竹桃的韧性比其他花都强。像迎春花、玉簪花开了就谢了,只开一季,而夹竹桃一直开了三季,谢了也能再开。
师:你看前一句,“在……里”
“在……里”“在……里”,说的是时间的转换;后一句“从……到……”
“从……到……”说的是时间的延续。不管季节如何转换,也不管时间如何漫长,夹竹桃始终都在那里开花。这就把“韧性”给具体化了,而且赋予了它人的品质,人格化了!
(生有感情地齐读)
点评:季羡林是散文大家,朴实寻常的文字背后往往蕴藏着丰富而真挚的情感,非用心不能体察。学生阅读这样的散文,对文字表面意思的理解并不困难,因此常常自以为读懂了。这样的阅读所得就极其有限,学生缺少的是一双会阅读美文的眼睛。教师的责任正在于此,教给学生在“寻常处”看到“不寻常”的风景。最简单的办法便是“无中生有”,在这些“寻常处”提出“不寻常”的问题来:1.“悄悄地一声不响”不是先后重复吗?这么一问,再一比较,把“悄悄地”与“一声不响”的细微差异辨别出来了,把两个词语叠加后产生的独特意味品咂出来了,还把常用词语的不常用法问出来了。2.“败了……开出……黄了……长出”不是违背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吗?这么一问,就把汉语用语序表达语义的秘密破解了。3.同样写“一年三季”,两个语句的写法有什么异同?这么一问,学生才会去细细琢磨语句中含有的双重否定,才会看到前一句重在“时间的转换”,而后一句重在“时间的延续”,语言的微妙之处便显露出来了。可见,教师的问犹如在寻常处打开了一个窗口,让学生看到了语言运用之妙,领会到了语言运用之道。而这样的问,更是从“怎么写”的视角,揣摩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和情感:对夹竹桃韧性的赞美!没有教师如此犀利的问,就难以有学生阅读时的惊喜发现与深刻感悟,很容易就从语言的表面滑过去。“问”就是嵌入文本“寻常处”的楔子,问得深、问得准,学生的阅读思维就扎得深、看得准。
板块二:从“绝妙处”识人
师:“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还在哪里?
(生朗读第5自然段)
师:(插话)一团模糊的东西你喜欢看吗?
生:不喜欢,看不清楚。
生:都混在了一起,连模样都分不清了,怎么看啊?
师:看不清楚,也不太好看。往下读,(插话)香气浓在哪儿?
生:浓在毫不含糊,浓浓烈烈从花枝上袭下来。“浓浓烈烈”说明香气很浓,很烈。
生:袭,就像是突袭,速度很快地攻击。一下子,香气就向我扑过来了。
生:我还看到了毫不含糊。说明这种香气不是悠悠的,必须放在鼻子下才能闻到,而是老远就能袭过来,所以说是毫不含糊的。
师:不含糊是直接表达赞美,毫不含糊更是表达对夹竹桃的赞美。再看它的花影,往下读。(插话)“参差”“迷离”懂吗?
生:“参差”就是指高低不齐,“迷离”就是指朦朦胧胧。
师:作者看着一堆花影,幻想这是一幅地图,一幅世界地图,一幅活的世界地图。你会用这样美妙的比喻吗?
生:我想破了脑袋也写不出来。因为在我的脑子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地图,所以不会想到这是地图。
生:这个比喻实在有趣极了,特别是这几只爬过的小虫子,居然成了远渡重洋的海轮。我猜想季羡林先生一定坐过这样的海轮。
生:假如我来想象的话,可能会想到这是一座座山陵,那些小虫就是前去战斗的士兵。(众笑)
生:假如我来比喻的话,这个影子就像一个怪兽,那几只小虫子是被怪兽吓得奔跑的人。(众笑)
师:你们两个动画片看多了,自然就会有这样的幻想。(众大笑)继续往下读,作者又幻想成什么了?
生:作者把夹竹桃的影子幻想成水中的荇藻,把夜蛾飞过幻想成能动的游鱼。
生:幻想成游鱼,这幅画就好像能动了。看来,作者很喜欢钓鱼。(众大笑)
师:不一定去钓鱼,但一定有钓鱼的情趣。
生:夹竹桃的影子和墨竹有点像,而且风一吹,这幅画就变成活画了。
生:我发现作者幻想的都是活的画,而活的都是花影之外的东西带来的,比如小虫子、飞蛾,还有风。没有这些,花影就不美了。
师:失去了一半的美!你们看到花影产生过这么富有情趣的幻想,而写下这么美妙的文字吗?季羡林先生为什么能?
生:他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人。
生:他还是一个观察非常细致的人。
生:我觉得他是一位非常热爱大自然的人。因为他看到花的影子就幻想成有非洲有亚洲的地图,看到几只飞虫就幻想成海轮。说不定他还在幻想乘上海轮去周游世界。
生:我觉得老先生是对生活有着非常美妙幻想的人。
师:而且幻想中的事物都是美好的。
生:我觉得他是个善于观察的人,善于观察才能写出那么多美的文字。
生:我觉得季羡林先生很乐观,富有想象力,感觉自己还很年轻。
师:那叫富有童心。从这些绝妙的比喻中,我们分明看到了季羡林的内心世界。一个人心里有什么,笔下就会有什么。有的人心里只有电脑游戏,幻想的一定是各种怪兽。(众大笑)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美的眼睛,源自你爱美的心灵!
(生有感情地朗读)
点评:散文往往是作家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是作家自己内心的真实写照。阅读散文,就是与作者对话,在作者的情感世界中走一回,积淀自己无法经历的生活和情感。这便是阅读名家散文的价值所在。学生自己阅读,常常关注作者写了什么,很少从“写了什么”中洞察作者的内心世界。你看,就是那么一些杂乱无章的夹竹桃的影子,在季羡林的眼中却成了一幅“世界地图”,最妙的是几只爬过的小虫居然成了海轮。如果他的心中没有世界,脚下没有踏出国门,那么就不会有这样的绝妙比喻。由此可见,池塘、墨竹,那些富有诗情画意的比喻,都是作者心胸和情怀的写照。一句话,文字折射出的就是季羡林的心灵世界。沈玉芬老师的教学,正是着眼于此,从花香到花影,从地图、池塘到墨竹,在这些绝妙处见识到一位饱学诗书、志趣高雅、情怀高远的老人。读到这样一位老人,学生才会明白,为什么自己想破脑袋也写不出如此清新脱俗的比喻来。如果要学生模仿写话,只能把这一团花影比作假山怪石,或者各种小动物,甚至精灵鬼怪之类,因为这是生活阅历和人生情怀的不同所致。由此,学生便悟到了作文与生活、与做人的内在联系。从别人的文字中读到别人的心灵世界,而又从别人的文字中读到自己的生活世界,便具有了阅读的双重视野。阅读同样的散文,你就能比别人看到的更多。在散文的绝妙处,教学绝不能停留在修辞手法、文章写法的分析上,因为知道这些语言知识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而“知文识人”,让学生看到文字背后的作者,还原出作者写作时的种种经历,就可以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风景。
板块三:于“闲笔处”得趣
师:这是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散文真的很散,你看,课文的第3自然段写了些什么?
(生自由朗读)
生:写了他家一年三个季节里,都有哪些花开了。
生:写他家一向喜欢花,所以种了好多好多花。
生:他把家里的花一种一种都写了出来,显得他家很有花似的。(众大笑)
生:我发现这一段跟写夹竹桃没关系。
生:不对!有关系,没有写夹竹桃是因为夹竹桃一年三季都在开花,要放到后面一个小节里专门写。
师:哦,你发现了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这就是一双会发现、会阅读的眼睛!
生:如果不写这一段,季羡林先生的生活就显得很单调了。(师插话:怎么说?)你看,这一段写他家有那么多的花,他的生活一定是像花一样美的;不写了,就剩下夹竹桃了,不就显得生活很单调了吗?(掌声)
师:听到了吧?这就会阅读!
生:这一自然段是为了衬托夹竹桃。如果不写这段的话,夹竹桃的韧性就不能让读者信服。
师:你有两个词说得很好,一个是“衬托”,一个是“信服”。我们写一种事物,往往需要通过写其他事物来进行衬托,事物的特点就能体现得更充分。好好地读一读这一段话。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这一段看似“闲来之笔”,其实一点都不闲,而是紧紧围绕着作者的情感变化写,为的就是写下面的夹竹桃一年三季开花的“韧性”。你看,这些满院的花,只能盛开一个季节,唯独夹竹桃,三个季节都有它的影子,而且还那么谦虚。这样看似与所写主题无关的段落,阅读的时候要多转个弯,想一想作者的意图,你就能读到更深层的含义了。这样的阅读才有趣味!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季羡林的散文,读到了作者有情有趣的文字。生活中,我们也有自己喜欢的事物,你能像作者一样,也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幻想,描绘一幅幻想之图吗?
(生有点为难)
师:怎么啦?
生:因为我们没有丰富的内心。
生:对事物的感情不够。
师:是啊,我们读散文,就要从作者的文字读到作者的内心,读到作者对事物独特的感情,才能获得美的享受。拥有博大、丰富的内心的人是不平常的人,平常的事物在这些不平常人的眼里会具有独特的魅力。
点评:散文之“散”,在于文中有一些“闲来之笔”。《夹竹桃》中的第3自然段便是一处“闲笔”,写了一年三季园子里花开花落的热闹景象,作者不厌其烦地罗列了一长串的花名,却对夹竹桃只字不提。这看似与写夹竹桃无关的“闲笔”,却道出了作者爱花的生活情趣。你想,他家里养了那么多的花花草草,乐此不疲,醉心于花草之间,其人其趣可见一斑。写散文就是写自己的生活情趣,而写自己的生活情趣就是写自己的内心世界。读到此,你才能领悟散文的一个妙处,才能领会散文阅读的一种旨趣。当然,在教学时,我们往往会从写法的角度,去探究一番“衬托”之类的语文知识。其实,3、4两个语段之间,一个“然而”就足以看出前后的转折,知道作者所要写的其实是“然而”之后的那个意思。这便是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关注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那些“然而、但是”之类的虚词。阅读散文要得其真味,就要有一双审美的眼光,能看到那些“闲笔”与“正笔”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看得到作者情思的飘移与转换。如此,学生的阅读心灵也会变得细腻起来,进入一种潜沉式的阅读境界。因为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获得审美的愉悦感,而愉悦感才是最恒久的阅读动力。任何功利的阅读,都不会让一个人的阅读成为一种需要和习惯。正因为如此,在那些没有“功利”可言的“闲笔处”,获得少有的阅读雅趣,着实不可或缺。沈玉芬老师的教学着力于此,源于她对阅读的本质理解以及对阅读教学的深刻把握。看来,阅读教学教什么、怎么教,与语文教师的文学阅读及文化修养息息相关。说得简单一点,阅读教学教的就是教师自己,有什么样的语文教师,就有什么样的阅读课堂。这么说来,课堂就像散文,有没有情趣,全在于那个人!?
薛法根〓江苏省苏州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从教以来,扎根乡镇教育,潜心语文研究,原创“组块教学”,主张“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他的语文课堂“教得轻松,学得扎实”,形成了“清简、厚实、睿智”的教学风格。《卧薪尝胆》《爱如茉莉》等经典课例广为传颂,讲学足迹遍及大江南北。200多篇教学论文刊登于教育教学类期刊上,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首届名教师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