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数学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2015-01-09仲广群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每逢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想到将其成果推广到教育领域中来。商场、银行、大街上有了视频广告,自然想到融声音与图像于一体的多媒体如何进入课堂,于是便有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微信、微博、QQ,使人们的阅读时间越来越碎片化,自然又想到如何通过这些工具将学生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于是便有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于是便想到了“一对一的学习”能否实现。可以预见而且不可阻挡的是,技术仍将迅猛发展、日新月异,那是否又意味着教育也将迎来一次又一次的革命呢?本文试图从数学教育的角度,对近20年来的教育信息化历程进行一次梳理,剖析其给数学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希望由此引发我们对教育信息化这一话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的分析不妨从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形态的变化这两方面展开。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的现状分析
审视国内的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几个层次。
1.信息技术是教学的“控制者”
案例一:“多边形的认识”教学片段
师播放PPT并提问:同学们,这是几边形?
生(齐答):三边形。
师:我们把三边形又叫三角形,我们来数一数,它一共有几条边。
生(齐数):一、二、三,三条边。
师切换PPT并提问:这是几边形呢?
生(齐答):四边形。
师:我们来数一数,一共有几条边?
生(齐数):一、二、三、四,四条边。
师(边讲边板书):我们把有四条边的图形叫作四边形。
师切换PPT:我们继续,这是几边形?
生(齐答):五边形。
师:我们来数数,一共有几条边。
……
看起来教学过程很流畅,学生似乎在教师的“带领”下,也明白了怎么去数几边形。当然更要强调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然而,数学教育的“真相”并非如此!在这一过程中,多媒体成了学生学习的主宰角色,教师利用图像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却把数学学习演变成简单的模仿与复制。多边形在老师那里有,生活中、学生自己身边其实也有;多边形不仅可以数出来,更好的方式是由学生自己“变”出来……这样的教学效果其实远不及学生用手边的纸折一折、变一变、认一认。这说明,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和工作原理,技术只是被当作人脑和纸笔的一个迅速的、方便的、可靠的替代品。类似的例子还表现在:投影屏幕成为环保的电子黑板,几何软件代替三角板、直尺和圆规,成为作图工具,计算机成为快速的计算工具等,而没有把信息技术真正和数学教育整合起来,让教学成为技术的奴仆。在这样的课堂里,信息技术充当的是教学的“控制者”。
2.信息技术是教学的“合作者”
案例二:“扇形统计图”教学片段
师:昨天,同学们搜集了不少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现在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1:这是我带来的扇形统计图。
■
师:(呈现自制的PPT)请大家看看,如果整个圆表示总体,那么扇形A表示占总体的多少?
生2:因为圆心角是个直角,而整个圆周是360度,所以占总体的25%。
师:你答对了。如果用整个圆表示我班的人数,那么你能算出扇形B大约表示多少人吗?
生:我班42人,33.3%约等于■,42×■=14,所以大约表示14人。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答案也是正确的。如果整个圆表示3磅重的蛋糕,那么扇形C代表多少磅的蛋糕呢?
生1:我们要先算出C的圆心角,用360-90-120=150(度);再算出占比,150÷360=■;最后可以算出有多少磅蛋糕,3×■=■。
生2:我来评价你与大家分享的材料。我觉得考虑得很全面,而且内容由易到难,有层次,你设计得很棒。
生1:谢谢你的评价。
……
学生从生活中、网络中获取资源,调用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手段,利用技术的多种表征方式,与数学学科知识有机融合设计学习内容,制成PPT,课上开展问题解决、合作交流和数学探究活动,因而,多媒体成为师生、生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课堂里,信息技术是数学教学的“合作者”。
3.信息技术是教学的“推动者”
案例三:“圆的认识”教学片段(张齐华执教)
生:刚才我们发现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八边形……随着正多边形的边数越来越多,就越接近于圆了。
师:但我觉得还差很远,如果再怎么样就更接近圆呢?
生:边数越多越接近圆。
师:想不想一起来做个试验?看屏幕,刚才是正八边形,现在你想看正几边形?
生:正十六边形。
教师演示。看看,很像了是吧?跟八边形相比——
生(齐):更像了。
师:还想看多少边形?
生:三十二边形。
师演示,生齐赞叹:哇,更像了。
师:我们总不能老这样分下去吧?
学生喊:两百边形。
师:200就200。(演示)怎么样?
生:真的很接近了。
师:不过你别惊叹,这才两百边形,如果是两千、两万,甚至两亿,那都不够。用画的办法已经不能解决了,但什么能解决?
生:我们的大脑。
师:对,就用我们的大脑来想象一下,当我们的正多边形一直趋向到无穷无尽的时候,正多边形是什么了?
生:圆。
师:难怪有人说,我们将这些图形排队,说正三角形排第一,正四边形排第二,正五边形排第三,你猜猜,排在最后的应该是……?
生:圆。
师:你看看,明明我们排的是正多边形,结果曲线图形居然站在最遥远的尽头,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在遥远的尽头融为一体。
多边形通过不断地切割,会逐步接近于圆,这是超越儿童经验的。更为关键的是,学生无法通过剪纸、折纸等方式来实现。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多媒体就有了用武之地,在教学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类似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繁杂的计算、复杂的画图、学生无法从生活中观察到的图形变换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这个辅助手段,实现传统教学所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获得个体数学思维的延伸和发展。在这样的课堂里,信息技术发挥的是“推动者”的角色。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应为学生创设蕴含观察探究、质疑猜测、尝试验证、归纳推广的数学学习环境,并让技术成为支撑这一学习环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推而广之,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原则就是技术的使用是否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即:技术的应用是否能带来不使用技术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与作用?技术的应用能否带来附加值?
计算机毕竟只是人类高科技的产物,它们不会主动思考问题,人脑的思维与智慧是其无法比拟的。计算机的作用,更主要的是代替人的机械的、大量的、重复性的劳动。尽管多媒体的应用对发展图形想象能力十分有利,但是,过多、过度地在数学学习中使用,可能造成学生的思维和推理单一化;软件开发的标准化可能导致平庸和照章办事;过度使用可能使师生间的交流隔绝;使用计算机的单调工作可能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包括他们的直觉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理解能力等)。对于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我们需要把握的是:稳步向前,小心探索,及时总结,合理归位。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形态变化的现状分析
2007年开始兴起的与教育有关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有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等。与过去不同的是,这一波的技术带动了教育的发展,把教育的根本变革跟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了起来。大数据时代的“潘多拉盒子”一经打开,教育变革的进程似乎就不再任由人们的意志而转移。从2011年开始,慕课、翻转课堂、颠倒课堂、“一对一学习”等新的教学形态层出不穷。或许人们坚信:把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一旦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内驱动力,一定能加快教育变革的进程。
但是,热闹的背后依然需要我们擦亮眼睛,进行冷静分析,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进行理智地择取,避免盲从和追风。
其一,微视频能实现学生数学学习的个性化吗?微课,或是慕课和翻转课堂所制作的微视频,都是针对一个知识点、一个难点,解决一个难题。但别忘了,是教师突破了难点而不是学生;教师讲得精、讲得透,并不意味着学生理解得深、理解得透,因为他们是两个不同的主体。好的数学学习是重探究、重体验的,是“做中学”而不是“听中学”。学生一个人面对教师的视频讲解,不能误以为这就是个性化学习,其实这还是讲授,还是“填鸭”,只是与平时课上的“填鸭”相比,时间短点、效率高点而已。这样的学习方式,与我们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生成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理念是背道而驰的。这样的方式要是也被看作“教育信息化”,那我们只要在全国遴选一位最优秀的“讲师”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来授课,其余的数学教师则都可以“下课”了。
其二,碎片化的学习果真是未来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吗?我们的确看到了当前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的现象,但这一方式是否真的应该成为青少年学习的主要方式,这是值得商榷的。一是“碎片化”会破坏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让“利用碎片化时间”变成“时间碎片化”;二是碎片化学习使人产生惰性和依赖,不利于形成有深度的、批判性的、理性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思维习惯,对人们的认知体系、思维方式,以及理性思考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力都构成挑战;三是新媒体海量信息造成的“抓眼球”特征,使得带有一定负面或灰色色彩的信息往往被人们第一眼“抓”到,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形成、客观认知产生不良影响。
这些正是新技术对学生学习形成的新的冲击。如果我们运用不当,误把废铁当瑰宝,就会贻笑大方了。
其三,建立了优质的可流动的资源库就意味着优质学习了吗?文盲可以到图书馆里拿到图书,但是拿不到知识,所以,图书馆不能叫“知识馆”。同样,数据库也不能叫“知识库”。如果有人认为搞了“云书包”“微视频”,建了资源库就是“信息化”了,就是“学习的革命”了,这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优质资源的建设和优质资源的享用不是一回事儿。毫无疑问,建设优质资源的过程更具价值。直接享用别人研制的优质资源,无异于“拾人牙慧”,既不能发挥出优质资源应有的效益,还给懒人以偷懒的机会,弊大于利。要知道,图书馆只对那些求知若渴的人有用。同样,教学资源库也只对那些对教育教学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教师有用。
其四,通过大数据能实现我们梦寐以求的“一对一学习”吗?学生在哪儿会发生疑问?哪些困难不能解决?哪儿的出错率很高?这些问题理论上利用大数据都是能解决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待观察。一个完整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包含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条:每一个学生都配备个人学习终端,并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通过加强互动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培养,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交互式教学。对于大数据,目前比较乐观的展望是这样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名学生的所有学习行为都会被自动记录下来,数百万学生的数据汇集成‘学习大数据。人们通过对这个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了解和发现学生更多的学习规律,不断地改善教学系统。如此循环往复,不断优化,逐步形成全国性,甚至世界性优质学习资源。”憧憬是美好的,但道路不会那么平坦通畅。上海有一个区七年前就想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把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每一个动作数据都记录下来,但最后变成“乌托邦”。因为数据太多,三天不到服务器就满了。所以目前我们能做的,或许是对那些明显的数据,如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对还是错等进行挖掘,可能会更贴近实际些。还有专家提醒:教育系统做大数据,千万不要把“经”念歪,变成题库,这将比应试教育还严重。
分析造成当前信息技术应用不当的原因,一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脱节,二是理论与数学教学实践的脱节。Ipad再薄,服务器再快,如果没有与教育过程结合,只能是IT产品的教育,而不是真正的教育信息化。在日本,就有两种观点,而且针锋相对。一种观点认为:“既然现在已进入计算机时代,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再花大量时间培养学生的纸笔计算能力是否有必要?纸笔计算能力即便很强,能胜过计算机吗?”另一种观点却认为:“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而计算机引进课堂却将成为培养思维能力的拦路虎。”为此,在日本中小学里,计算机虽然配备率很高,但使用率平平,一些学校的计算机仍在教学大楼里酣睡。
诚然,技术的发展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好恶而停止,但技术如何用于教育肯定不能采用商业化、功利化、行政化的思维来简单处置,因为教育不同于商店、银行、股票等程序性、操作性场所,它是一个生成性、创造性的领域,我们绝不能将“物”简单地与“人”等同起来。关于人是如何学习的,至今我们尚未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可以肯定,它绝不是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这么简单。用技术来促进、助推我们的学习这是正道,但在还没能分清优劣利弊时,就动辄想出某个花样来“扭转教育乾坤”,这是对我们下一代极不负责的举动。?筻
仲广群 小学数学“助学课堂”创建人,现任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教研室副主任。硕士研究生,高级教师,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曾主持过多项省级重点课题研究,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学刊》等教育杂志上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数学生态课堂的意蕴》。其“助学课堂”主张教学应回归儿童立场,反对只关注知识而不关注儿童发展的课堂,反对只“秀”教师而无法“秀”出儿童的教学。在多年的努力探索下,其课堂实现了对传统数学教学的华丽转身,课堂中绽放出童真、童趣、童乐,充盈着掌声、笑声、辩论声,洋溢着主体美、自由美、创造美。目前,“助学课堂”已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多家杂志刊登了其研究成果,实验学校遍及全国10多个省市的100多所小学。
生:圆。
师:你看看,明明我们排的是正多边形,结果曲线图形居然站在最遥远的尽头,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在遥远的尽头融为一体。
多边形通过不断地切割,会逐步接近于圆,这是超越儿童经验的。更为关键的是,学生无法通过剪纸、折纸等方式来实现。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多媒体就有了用武之地,在教学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类似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繁杂的计算、复杂的画图、学生无法从生活中观察到的图形变换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这个辅助手段,实现传统教学所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获得个体数学思维的延伸和发展。在这样的课堂里,信息技术发挥的是“推动者”的角色。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应为学生创设蕴含观察探究、质疑猜测、尝试验证、归纳推广的数学学习环境,并让技术成为支撑这一学习环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推而广之,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原则就是技术的使用是否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即:技术的应用是否能带来不使用技术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与作用?技术的应用能否带来附加值?
计算机毕竟只是人类高科技的产物,它们不会主动思考问题,人脑的思维与智慧是其无法比拟的。计算机的作用,更主要的是代替人的机械的、大量的、重复性的劳动。尽管多媒体的应用对发展图形想象能力十分有利,但是,过多、过度地在数学学习中使用,可能造成学生的思维和推理单一化;软件开发的标准化可能导致平庸和照章办事;过度使用可能使师生间的交流隔绝;使用计算机的单调工作可能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包括他们的直觉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理解能力等)。对于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我们需要把握的是:稳步向前,小心探索,及时总结,合理归位。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形态变化的现状分析
2007年开始兴起的与教育有关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有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等。与过去不同的是,这一波的技术带动了教育的发展,把教育的根本变革跟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了起来。大数据时代的“潘多拉盒子”一经打开,教育变革的进程似乎就不再任由人们的意志而转移。从2011年开始,慕课、翻转课堂、颠倒课堂、“一对一学习”等新的教学形态层出不穷。或许人们坚信:把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一旦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内驱动力,一定能加快教育变革的进程。
但是,热闹的背后依然需要我们擦亮眼睛,进行冷静分析,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进行理智地择取,避免盲从和追风。
其一,微视频能实现学生数学学习的个性化吗?微课,或是慕课和翻转课堂所制作的微视频,都是针对一个知识点、一个难点,解决一个难题。但别忘了,是教师突破了难点而不是学生;教师讲得精、讲得透,并不意味着学生理解得深、理解得透,因为他们是两个不同的主体。好的数学学习是重探究、重体验的,是“做中学”而不是“听中学”。学生一个人面对教师的视频讲解,不能误以为这就是个性化学习,其实这还是讲授,还是“填鸭”,只是与平时课上的“填鸭”相比,时间短点、效率高点而已。这样的学习方式,与我们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生成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理念是背道而驰的。这样的方式要是也被看作“教育信息化”,那我们只要在全国遴选一位最优秀的“讲师”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来授课,其余的数学教师则都可以“下课”了。
其二,碎片化的学习果真是未来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吗?我们的确看到了当前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的现象,但这一方式是否真的应该成为青少年学习的主要方式,这是值得商榷的。一是“碎片化”会破坏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让“利用碎片化时间”变成“时间碎片化”;二是碎片化学习使人产生惰性和依赖,不利于形成有深度的、批判性的、理性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思维习惯,对人们的认知体系、思维方式,以及理性思考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力都构成挑战;三是新媒体海量信息造成的“抓眼球”特征,使得带有一定负面或灰色色彩的信息往往被人们第一眼“抓”到,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形成、客观认知产生不良影响。
这些正是新技术对学生学习形成的新的冲击。如果我们运用不当,误把废铁当瑰宝,就会贻笑大方了。
其三,建立了优质的可流动的资源库就意味着优质学习了吗?文盲可以到图书馆里拿到图书,但是拿不到知识,所以,图书馆不能叫“知识馆”。同样,数据库也不能叫“知识库”。如果有人认为搞了“云书包”“微视频”,建了资源库就是“信息化”了,就是“学习的革命”了,这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优质资源的建设和优质资源的享用不是一回事儿。毫无疑问,建设优质资源的过程更具价值。直接享用别人研制的优质资源,无异于“拾人牙慧”,既不能发挥出优质资源应有的效益,还给懒人以偷懒的机会,弊大于利。要知道,图书馆只对那些求知若渴的人有用。同样,教学资源库也只对那些对教育教学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教师有用。
其四,通过大数据能实现我们梦寐以求的“一对一学习”吗?学生在哪儿会发生疑问?哪些困难不能解决?哪儿的出错率很高?这些问题理论上利用大数据都是能解决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待观察。一个完整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包含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条:每一个学生都配备个人学习终端,并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通过加强互动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培养,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交互式教学。对于大数据,目前比较乐观的展望是这样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名学生的所有学习行为都会被自动记录下来,数百万学生的数据汇集成‘学习大数据。人们通过对这个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了解和发现学生更多的学习规律,不断地改善教学系统。如此循环往复,不断优化,逐步形成全国性,甚至世界性优质学习资源。”憧憬是美好的,但道路不会那么平坦通畅。上海有一个区七年前就想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把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每一个动作数据都记录下来,但最后变成“乌托邦”。因为数据太多,三天不到服务器就满了。所以目前我们能做的,或许是对那些明显的数据,如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对还是错等进行挖掘,可能会更贴近实际些。还有专家提醒:教育系统做大数据,千万不要把“经”念歪,变成题库,这将比应试教育还严重。
分析造成当前信息技术应用不当的原因,一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脱节,二是理论与数学教学实践的脱节。Ipad再薄,服务器再快,如果没有与教育过程结合,只能是IT产品的教育,而不是真正的教育信息化。在日本,就有两种观点,而且针锋相对。一种观点认为:“既然现在已进入计算机时代,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再花大量时间培养学生的纸笔计算能力是否有必要?纸笔计算能力即便很强,能胜过计算机吗?”另一种观点却认为:“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而计算机引进课堂却将成为培养思维能力的拦路虎。”为此,在日本中小学里,计算机虽然配备率很高,但使用率平平,一些学校的计算机仍在教学大楼里酣睡。
诚然,技术的发展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好恶而停止,但技术如何用于教育肯定不能采用商业化、功利化、行政化的思维来简单处置,因为教育不同于商店、银行、股票等程序性、操作性场所,它是一个生成性、创造性的领域,我们绝不能将“物”简单地与“人”等同起来。关于人是如何学习的,至今我们尚未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可以肯定,它绝不是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这么简单。用技术来促进、助推我们的学习这是正道,但在还没能分清优劣利弊时,就动辄想出某个花样来“扭转教育乾坤”,这是对我们下一代极不负责的举动。?筻
仲广群 小学数学“助学课堂”创建人,现任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教研室副主任。硕士研究生,高级教师,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曾主持过多项省级重点课题研究,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学刊》等教育杂志上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数学生态课堂的意蕴》。其“助学课堂”主张教学应回归儿童立场,反对只关注知识而不关注儿童发展的课堂,反对只“秀”教师而无法“秀”出儿童的教学。在多年的努力探索下,其课堂实现了对传统数学教学的华丽转身,课堂中绽放出童真、童趣、童乐,充盈着掌声、笑声、辩论声,洋溢着主体美、自由美、创造美。目前,“助学课堂”已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多家杂志刊登了其研究成果,实验学校遍及全国10多个省市的100多所小学。
生:圆。
师:你看看,明明我们排的是正多边形,结果曲线图形居然站在最遥远的尽头,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在遥远的尽头融为一体。
多边形通过不断地切割,会逐步接近于圆,这是超越儿童经验的。更为关键的是,学生无法通过剪纸、折纸等方式来实现。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多媒体就有了用武之地,在教学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类似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繁杂的计算、复杂的画图、学生无法从生活中观察到的图形变换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这个辅助手段,实现传统教学所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获得个体数学思维的延伸和发展。在这样的课堂里,信息技术发挥的是“推动者”的角色。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应为学生创设蕴含观察探究、质疑猜测、尝试验证、归纳推广的数学学习环境,并让技术成为支撑这一学习环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推而广之,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原则就是技术的使用是否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即:技术的应用是否能带来不使用技术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与作用?技术的应用能否带来附加值?
计算机毕竟只是人类高科技的产物,它们不会主动思考问题,人脑的思维与智慧是其无法比拟的。计算机的作用,更主要的是代替人的机械的、大量的、重复性的劳动。尽管多媒体的应用对发展图形想象能力十分有利,但是,过多、过度地在数学学习中使用,可能造成学生的思维和推理单一化;软件开发的标准化可能导致平庸和照章办事;过度使用可能使师生间的交流隔绝;使用计算机的单调工作可能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包括他们的直觉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理解能力等)。对于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我们需要把握的是:稳步向前,小心探索,及时总结,合理归位。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形态变化的现状分析
2007年开始兴起的与教育有关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有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等。与过去不同的是,这一波的技术带动了教育的发展,把教育的根本变革跟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了起来。大数据时代的“潘多拉盒子”一经打开,教育变革的进程似乎就不再任由人们的意志而转移。从2011年开始,慕课、翻转课堂、颠倒课堂、“一对一学习”等新的教学形态层出不穷。或许人们坚信:把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一旦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内驱动力,一定能加快教育变革的进程。
但是,热闹的背后依然需要我们擦亮眼睛,进行冷静分析,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进行理智地择取,避免盲从和追风。
其一,微视频能实现学生数学学习的个性化吗?微课,或是慕课和翻转课堂所制作的微视频,都是针对一个知识点、一个难点,解决一个难题。但别忘了,是教师突破了难点而不是学生;教师讲得精、讲得透,并不意味着学生理解得深、理解得透,因为他们是两个不同的主体。好的数学学习是重探究、重体验的,是“做中学”而不是“听中学”。学生一个人面对教师的视频讲解,不能误以为这就是个性化学习,其实这还是讲授,还是“填鸭”,只是与平时课上的“填鸭”相比,时间短点、效率高点而已。这样的学习方式,与我们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生成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理念是背道而驰的。这样的方式要是也被看作“教育信息化”,那我们只要在全国遴选一位最优秀的“讲师”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来授课,其余的数学教师则都可以“下课”了。
其二,碎片化的学习果真是未来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吗?我们的确看到了当前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的现象,但这一方式是否真的应该成为青少年学习的主要方式,这是值得商榷的。一是“碎片化”会破坏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让“利用碎片化时间”变成“时间碎片化”;二是碎片化学习使人产生惰性和依赖,不利于形成有深度的、批判性的、理性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思维习惯,对人们的认知体系、思维方式,以及理性思考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力都构成挑战;三是新媒体海量信息造成的“抓眼球”特征,使得带有一定负面或灰色色彩的信息往往被人们第一眼“抓”到,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形成、客观认知产生不良影响。
这些正是新技术对学生学习形成的新的冲击。如果我们运用不当,误把废铁当瑰宝,就会贻笑大方了。
其三,建立了优质的可流动的资源库就意味着优质学习了吗?文盲可以到图书馆里拿到图书,但是拿不到知识,所以,图书馆不能叫“知识馆”。同样,数据库也不能叫“知识库”。如果有人认为搞了“云书包”“微视频”,建了资源库就是“信息化”了,就是“学习的革命”了,这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优质资源的建设和优质资源的享用不是一回事儿。毫无疑问,建设优质资源的过程更具价值。直接享用别人研制的优质资源,无异于“拾人牙慧”,既不能发挥出优质资源应有的效益,还给懒人以偷懒的机会,弊大于利。要知道,图书馆只对那些求知若渴的人有用。同样,教学资源库也只对那些对教育教学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教师有用。
其四,通过大数据能实现我们梦寐以求的“一对一学习”吗?学生在哪儿会发生疑问?哪些困难不能解决?哪儿的出错率很高?这些问题理论上利用大数据都是能解决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待观察。一个完整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包含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条:每一个学生都配备个人学习终端,并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通过加强互动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培养,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交互式教学。对于大数据,目前比较乐观的展望是这样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名学生的所有学习行为都会被自动记录下来,数百万学生的数据汇集成‘学习大数据。人们通过对这个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了解和发现学生更多的学习规律,不断地改善教学系统。如此循环往复,不断优化,逐步形成全国性,甚至世界性优质学习资源。”憧憬是美好的,但道路不会那么平坦通畅。上海有一个区七年前就想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把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每一个动作数据都记录下来,但最后变成“乌托邦”。因为数据太多,三天不到服务器就满了。所以目前我们能做的,或许是对那些明显的数据,如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对还是错等进行挖掘,可能会更贴近实际些。还有专家提醒:教育系统做大数据,千万不要把“经”念歪,变成题库,这将比应试教育还严重。
分析造成当前信息技术应用不当的原因,一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脱节,二是理论与数学教学实践的脱节。Ipad再薄,服务器再快,如果没有与教育过程结合,只能是IT产品的教育,而不是真正的教育信息化。在日本,就有两种观点,而且针锋相对。一种观点认为:“既然现在已进入计算机时代,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再花大量时间培养学生的纸笔计算能力是否有必要?纸笔计算能力即便很强,能胜过计算机吗?”另一种观点却认为:“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而计算机引进课堂却将成为培养思维能力的拦路虎。”为此,在日本中小学里,计算机虽然配备率很高,但使用率平平,一些学校的计算机仍在教学大楼里酣睡。
诚然,技术的发展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好恶而停止,但技术如何用于教育肯定不能采用商业化、功利化、行政化的思维来简单处置,因为教育不同于商店、银行、股票等程序性、操作性场所,它是一个生成性、创造性的领域,我们绝不能将“物”简单地与“人”等同起来。关于人是如何学习的,至今我们尚未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可以肯定,它绝不是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这么简单。用技术来促进、助推我们的学习这是正道,但在还没能分清优劣利弊时,就动辄想出某个花样来“扭转教育乾坤”,这是对我们下一代极不负责的举动。?筻
仲广群 小学数学“助学课堂”创建人,现任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教研室副主任。硕士研究生,高级教师,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曾主持过多项省级重点课题研究,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学刊》等教育杂志上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数学生态课堂的意蕴》。其“助学课堂”主张教学应回归儿童立场,反对只关注知识而不关注儿童发展的课堂,反对只“秀”教师而无法“秀”出儿童的教学。在多年的努力探索下,其课堂实现了对传统数学教学的华丽转身,课堂中绽放出童真、童趣、童乐,充盈着掌声、笑声、辩论声,洋溢着主体美、自由美、创造美。目前,“助学课堂”已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多家杂志刊登了其研究成果,实验学校遍及全国10多个省市的100多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