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问题的探讨

2015-01-08贺丽霞

企业导报 2014年23期
关键词:门票价格旅游景区对策

贺丽霞

摘  要:近年来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互相攀比,持续攀升,引起了学术界、政府官员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是,景区过分依赖门票收入,景区管理体制缺陷,旅游景区市场供给不足,景区价格听证制度不完善。因此旅游景区迫切需要摆脱门票经济,转变管理模式,增加旅游资源供给,改革票价听证制度来遏制价格上涨问题。

关键词: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原因;对策

2007年初,国家发改委曾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整频次不低于三年,这被业内称为“三年禁涨令”。国家发改委规定景区票价三年“禁涨期”,本意是抑制票价过快增长。如今“三年解禁”却成了景区涨价的借口,再加上景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羊群效应”,就出现了“三年必涨”的怪现象。2014年进入9月以来,国内多家景区纷纷上调门票价格:广东丹霞山景区的门票由原来淡旺季的160元、180元,统一涨到200元;玉龙雪山从105元涨到130元……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的分析报告,目前全国5A景区共171个,门票平均价格早已迈入“百元时代”。国外许多景区的门票价格占居民人均月收入的0.5%--1%,而国内一些景区的门票价格远远高于这一比例,占居民人均月收入的9%-10%。门票涨价,究竟谁是推手?

一、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原因分析

(一)景区过分依赖门票收入是涨价的直接原因。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产业体系不完善,收入过度依赖门票。景区门票收入占营业收入的40%-50%,旅游产品单一,餐饮、住宿、购物等服务设施对景区收入贡献较低,且越是低等级景区,越依赖于门票收入。我国旅游景区经营尚未形成有效的社会参与模式和景区多样化经营体系。在地方财力匮乏的前提下,旅游景区未能主动寻求和获得企业的赞助;我国尚未形成以社会捐助、社会基金等方式支持率由景区维持低廉门票价格的氛围;旅游景区投资经营的单一性明显,未能调整经营理念, 想方设法从游客的购物、食宿、娱乐等方面获得经济效益。

(二)景区管理体制缺陷是门票上涨的根本原因。当前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部分主要景区以属地管理为主,名义上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但国家财政拨款严重不足,地方财政不仅没有向景区投入维护和管理费用,反而要依靠景区门票和经营收入补充地方财政,这种现象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景区中表现尤甚。因此地方政府对于调高景区票价不仅不予制止,反而积极协助。这种管理体制也导致大部分景区实际上都同时还设有一个旅游公司负责经营和管理,而且往往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这种对景区的企业化实际运作并不是《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中规定的“特许经营”,因此导致经营企业不仅想方设法提升门票价格,追求利润最大化,甚至不惜破坏风景名胜和文物资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国风景区的主要管理权力大都下放到景区所在地的地方政府。但以分散管理、多头管理和交叉管理为特征的景区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存在诸多弱点。某些地方政府只注重经济收入 ,将一些公益性旅游参观点也作为商业性景点 ,门票昂贵;部分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公益性城市公园、纪念馆(堂) 等经营主体没有成为公益性事业单位。

(三)供给不足的矛盾是景区门票涨价的外在原因。近年来我国居民对旅游活动的需求快速增长,但优质旅游景区的数量明显不足,旅游景区总体供求不平衡,特别是在节假日,景区拥挤情况很普遍,大大影响了旅游体验和质量。2011年全年国内出游人数26.4亿人次,其中5573家A级景区接待游客数量达到25.54亿人次,相当于每个A级景区全年接待了45.8万人,尤其是一些高等级景区如5A级景区年均接待游客数达到

392.2万人次,巨大的供需不平衡使得景区涨价具有市场的可行性。

(四)景区价格听证制度不完善。部分景区调高门票价格的程序和过程没有充分体现出公平性,表现在:地方政府既是门票涨价的受益者,又是门票涨价的裁判;参加各景区价格听证会的代表主要是本地人,外地消费者几乎没有或者比例很低,但门票价格上涨主要与外地消费者利益相关。

二、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对策分析

(一)促进旅游景区多元化经营基础上实行差别定价。恢复旅游资源公共性的本质,其标志就是让门票在景区经济中不占太重的分量。实施从旅游经济向综合经济的发展,实现景区门票经济转型。景区只是作为旅游行业的载体,是旅游产业中的一环,景区门票收入仅仅是旅游产业收入中的一部分,还包括住宿、购物等其他方面的收入。景区应尽快走出“门票经济”,延长旅游产业链,在降低门票门槛,聚拢游客人气的基础上,通过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增加景区收入,才是景区长远发展的大计。如5A级景区杭州西湖率先免门票.“还湖于民”,成为开放性景点。此举虽然使杭州每年的门票收入损失达2 530万元,公园的管理成本和养护等所需开支也相应增大,但其吸引的大量游客给餐饮、住宿、零售、交通等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其成功之道就是从市场出发,把景区生存发展纳入旅游产业链的市场大局。

同时景区经营思路在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上实施差别定价,使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表现方式灵活多样。第一,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制定不同的门票价格,如免费群体、优惠群体等。除了对青少年学生这个最大的群体实行半价优惠外,不少国家对记者也予以照顾,凭记者证即可自由参观。第二,更具季节不同、时间段不同、景点游览段不同分别制定差异化的收费标准。例如自然景观淡季、旺季有不同的门票价格。第三,实行单人票、家庭套票、团体票、周期票等多种票价服务供游客自由选择。

(二)逐步实现旅游景区管理从“属地管理”向“中央管理”转变。对于市场型的景区(如主题公园、游乐园等),其管理和经营应由市场决定;但基于公共资源的景区,则需要改革管理体制,从根本上理顺景区的收支体系。目前,发达地区已经有财力通过财政补贴减免景区门票,进而更好地树立地方品牌、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人流物流、发展关联产业;但对于大多数地处欠发达地区的景区,则不仅难以得到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反而成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来源。在中央财政还不能全部覆盖所有风景名胜区基本支出的条件下,可选择若干具有极高价值和自然垄断优势的欠发达地区高等级景区进行试点(其备选范围为世界遗产、国家风景名胜区、5A级景区),从属地管理向中央管理或者国家财政支持来转变,对门票进行大幅降低甚至免费,其改革相应成本低,且具有显著的示范意义。待条件成熟后可进一步探讨不同等级景区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分担比例,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基于公共资源的高等级景区“门票贵”的问题。endprint

另外一种思路是设立国家公园,依托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进行首批国家公园试点。我国已有41处世界遗产和208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些遗产的资源品质具有很高价值,涵盖了多个管理体系下各种类型的遗产,在地方政府层面一般都设立了统筹管理的遗产管理委员会或风景名胜区管理处,有利于国家公园试点的操作,且社会认知度高,有利于国家公园试点在保证公益性、保护资源和全面发挥景区的国民教育和科研功能方面形成示范效应。

(三)增加供给,延长旅游产业链。旅游景区门票过高、涨幅较快的“市场失灵”背后,深层原因是长期以来旅游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一方面基于公共资源的旅游景区具有天然的垄断属性,多为事业单位管理,民间资本进入景区开发和获取特许经营权受到多方限制;另一方面旅游业“风险高、回报周期长”的特点也导致了民营资本对旅游资源产权不清晰所带来的长期影响的忧虑。

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调整目前单一的“政府管理、特许经营”思路,鼓励民营资本在不触动不可再生的核心旅游资源保护的基础上,于城市、景区周边开发多种类的旅游、休闲、度假等景区和美食、购物、科普、教育、体育、文化娱乐等旅游产业链延伸项目。这既有助于缓解旅游景区供需失衡,同时也增加地方税收,进一步摆脱景区的“门票依赖”。

(四)理顺机制,完善景区门票调价机制。目前门票的定价和调价主要是由发改委和物价部门管理,旅游局配合。尽管也有“听证会”制度,但由于地方政府是景区门票上涨的最大受益者,上述定价和调价机制难以杜绝定价调价的随意性,也不能从根本上约束门票的定价和调价行为。因此应制定科学的、制度化的门票定价和调价机制。对于景区门票定价应该以景区等级、资源价值、管理体制、产品类型、行业环境、景区面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多因素为参照,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门票价格制定指标体系和调价流程,且对于依托公共资源开发的景区应出台政府指导价和最高上限,并规定门票年均涨幅的上限。同时应完善景区的门票定价和涨价的公共参与和“听证会”制度,除本地居民和商户以外,还应吸纳游客、旅行社等利益相关者进入听证会,改变“逢听必涨”、“本地人听证,外地人埋单”的现状。

总之,旅游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每一个人都享有去旅游参观的权利,更具有维护她、宣传她的权利。旅游活动不仅是有钱人的精神生活,应该渗入到每个社会阶层,真正使旅游活动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阶层,真正成为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一部分。通过旅游使人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生存环境,更加尊重文化的异同,更加珍惜旅游的经历,通过旅游,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陶冶人们的精神情操。因此,旅游资源不是商品,它的本质属性是公益性、教育性和全民性的,它的价值体现在保护环境、社会教育、历史借鉴和文化熏陶上,这些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是供千秋万代享用的人类的无价之宝。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制定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关系到广大人民切身利益的社会问题,景区门票定价应立足于旅游市场供需双方因素综合考虑。endprint

猜你喜欢

门票价格旅游景区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十一”黄金周314个景区降价或免票
我国5A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变动趋势研究
天津市旅游景区英文译文错误分析
旅游景区营销管理一般模式及实证研究
洛阳文化旅游资源外宣资料日译现状
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