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制视角下的萍乡市低碳经济发展

2015-01-08李龙

企业导报 2014年23期
关键词:法制环境萍乡市低碳经济

摘  要: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传统产业升级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强大推动力。萍乡市是国家确定的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传统资源型产业仍未从根本上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因此,萍乡必须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法制保障,因此,萍乡市需要从出台与国家法律配套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制定促进碳减排的财税贷规范性文件、高碳企业退出和低碳化改造的规范性文件、建立碳排放目标责任制度、大力开展相关普法教育、提高环境执法水平等方面入手来加强低碳经济法制环境建设。

关键词:萍乡市;低碳经济;法制环境

一、萍乡市发展低碳经济与法制环境建设的内在联系

在江西省,萍乡市是一个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级市,但工业结构以煤炭、水泥、钢铁、烟花爆竹、电瓷和工业瓷烧制等传统产业为主。由于对煤炭、石灰石、高岭土和石英砂等资源的长期持续开采,以及洗煤、炼焦、水泥锻烧、冶金、烧瓷等企业排污导致环境污染沉重,生态受到了极大破坏,环境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而且,面临主题资源煤炭日益枯竭的窘境, 1950年至2012年共生产原煤约3亿多吨,占可开采储量的75%。其中,萍乡最大的煤炭企业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存煤储量约为1.19亿吨,可开采储量只有0.4亿多吨。早在2008年3月,萍乡就被列为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 转型是萍乡的唯一出路。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低碳化发展之路才可能真正实现萍乡经济转型。近年来,萍乡市通过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初步遏制了环境继续恶化的势头,但是, 经济增长方式仍未发生根本性转变,仍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距离低碳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转型非朝夕之功,必将是一个长期过程。走低碳发展道路,制度创新是关键保障因素,法制上的支持尤为重要,低碳经济如果缺少法制的保障及规制,相关政策可能会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比如当前很多地方政府为达到节能减排目标,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推进,节能减排力度时松时紧,缺乏持续性和连续性。显然,以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萍乡市经济转型,不是几个政策,几个会议就能解决的,建立一系列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地方规范性文件,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是萍乡市能否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点之一。所以,有必要结合萍乡实际建立起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系列规范性文件,来规范和引导低碳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萍乡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和建议

(一)运用高新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主要是改造提升好黑(煤炭)白(陶瓷)灰(水泥)红(烟花鞭炮)金(冶金)五大传统优势产业。把以萍矿为核心的煤炭产业、芦溪县电瓷和湘东区工业陶瓷产业、以中材水泥为龙头的水泥产业、上栗县烟花爆竹产业、以萍钢为代表的冶金产业纳入低碳发展轨道,提升煤炭、陶瓷、水泥、烟花鞭炮、冶金等资源型产业的科技研发能力和科技含量,通过科技手段使上述产业实现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加强矿山综合治理,推进煤矿标准化建设,提高煤炭开采机械化水平,对洗煤、炼焦等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大力发展煤化工、煤制气、煤矸石建材等煤炭延伸产业;大力发展陶瓷机械、陶瓷模具和化工陶瓷、耐磨陶瓷、高温结构陶瓷,电瓷由普通电瓷向玻璃绝缘子电瓷转变;水泥行业由 “小、散、乱”走上规模化、科技化、环保化生产,加快由单一的水泥生产向水泥制品生产转变,促进水泥产业绿色发展;烟花爆竹由传统手工生产推进到先进自动化规模安全生产,全面研发推广鞭炮配装封一体机、烟花生产一体机、引火线湿法制引机及黑火药生产全自动数控生产机械;鼓励冶金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支持企业开发科技含量高、使用范围广、附加值大的新产品,提高冶金工业技术装备水平。

(二)培植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有利于调整萍乡市产业结构,使萍乡摆脱对资源的严重依赖,大力培育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以企业为依托,加强新材料制造技术研发和产品的开发,重点发展粉末冶金材料、纳米材料、抗磨材料、稀土材料、特种纤维、建筑防水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环保涂料、特种玻璃等产业;加快新型医药研发创新平台和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化制药、纯天然植物类药物、化学合成药物等制药产业,形成以医药制品为主的医药产业集群;利用萍乡现有的机械工业优势,以安源客车、鑫通机械等骨干企业为依托,生产和制造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旅游客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矿山专用设备,全面振兴先进装备制造业。

(三)大力发展以旅游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一个能耗低、污染小、就业容量大的低碳产业,它包括旅游、商贸、金融、保险、物流、咨询等产业。旅游业号称“无烟工业”,旅游业对其他服务业具有先导和带动作用,旅游发展与经济转型、城市建设关系密切,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萍乡旅游业规模小、层次低,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阶段,资源挖掘不足,项目建设滞后,市场运作不成熟。萍乡市旅游资源丰富,既有以武功山为代表的“绿色”自然景观,又有安源工人运动和秋收起义形成的 “红色”旅游资源,又有杨岐山为代表的“禅”、传承于乡间的“傩”等“古色”文化资源;还有安源国家矿山地质公园为代表的“黑色”旅游资源。要大力挖掘萍乡“绿、红、古、黑”四色旅游资源,搞好配套设施建设;通过旅游市场营销,不断提高萍乡整体旅游形象和在全国的知名度,拓展客源市场,吸引游客;在发展中积极与其他产业对接融合,带动住宿、餐饮、交通、金融、房地产、娱乐、零售、邮电通讯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创建低碳产业园区。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最重要的载体,成片集合了大量的企业,产业园区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阵地。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提出要建立低碳产业园,低碳产业园与普通产业园区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应具有完善的工业三废排放管控体系,从而实现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其次,在产业发展方面, 要以高新技术对资源进行集约、节约和高效利用;再次,要有完善和健全的产业园区低碳运行政策和管理体系。萍乡市要立足于现有的“一区五园”,逐步把这些园区改造和提升为低碳经济园区。低碳产业是科技先导性产业,而又离不开市场化运作,因此,创建低碳产业园区要以科技和市场来支撑,首先要推动各园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在园区建立技术转移机构、科技研发中心等,走产学研之路;其次,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社会各类资源投入低碳园区建设。endprint

三、加强低碳法制环境建设是上述低碳经济发展措施实施的制度保障

在低碳经济发展法制环境建设方面,首先是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依法保护环境,强制企业节能减排;其次,发展低碳经济不能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由于企业的逐利性,资源的代价和环境的成本往往被市场所忽视,因此,需要构建起发展低碳经济的地方规范性文件体系,在法制层面上从财政、税收、土地转让等方面对符合低碳要求的企业给予优惠和支持,以法制的形式把发展低碳经济的信号转换成市场的信号,这样才能以市场化手段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出台与国家法律配套的相关规范性文件。我国在有关低碳经济的开发利用领域已经制定了《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萍乡市政府应以上述法律为基础,根据萍乡市具体情况,研究实施细则,尽快制定相关配套的地方规范性文件,如《萍乡市政府绿色采购办法》、《萍乡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萍乡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萍乡市燃气管理办法》、《萍乡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萍乡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办法》等地方规范性文件。

(二)加紧制定促进碳减排的财政、税收、贷款的规范性文件。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建立起了激励性法律机制,制定了支持低碳发展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专项贷款等法律工具。萍乡市可以建立相应的地方规范性文件,对实行了节能减排的企业、从事低碳产业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优惠。

(三)制定高碳企业低碳化改造和退出市场的规范性文件。也就是通过法制手段把政策转化为制度,对高碳企业进行低碳化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生产规模小和技术水平低是萍乡市企业单位GDP能耗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因此,以先进技术淘汰落后技术,以规模化生产替代小规模生产是萍乡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萍乡市要建立具有连续性和强制力的规范性文件,形成隔绝高碳企业进入,对现有高碳企业低碳化改造,对低碳化改造无望的企业进行淘汰的制度体系。

(四)大力开展相关普法教育。应深入开展以宣传节能减排、倡导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普法教育,在全市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重点加强对《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及市里出台的相关配套规范性文件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环境友好观、节约资源观、人与自然和谐观。

(五)提高环境执法水平。执法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执法者的素质。应加大对环境执法者的培训力度,以确保环保执法人员的专业化和高素质。配备必要的执法技术设备,实现执法方式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以达到最佳的执法效能。此外,要建立环境行政执法联合协作制度,环境行政执法应及时与经济、工商、交通、资源管理等部门沟通,提高执法效率。

总之,现代经济是法制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制的保驾护航,作为地方政府必须出台系列有关低碳经济发展的规范性文件,确保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法制的轨道上有序进行,进而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参考文献:

[1] 胡佶熹,李龙. 萍乡市循环经济发展探悉[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 2009(11):125-126

[2] 幸学俊,王贺礼,熊继海. 江西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J].科技广场 , 2009(4):107-109

[3] 方颖. 论江西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和建议[J].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1( 2 ) :16-20

[4] 陈艳.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江西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11 ) :63-68endprint

猜你喜欢

法制环境萍乡市低碳经济
第一次做寿司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A team that transcends generations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镇中学学生作品展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基于新能源视角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法制环境好,研发就适度
萍乡市放射防护培训现状分析
法制环境、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商业信用模式——来自我国沪深A股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