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福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2015-01-08俞慈珍
俞慈珍
摘 要:公共文化服务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及其重要意义。近年来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同时,也面临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探索如何推进福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福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发展
一、福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良好态势
(一)政策规章体系不断健全,引领科学发展。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制定工作,科学引领了公共文化的发展。确定了“文化强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出台了《福州文化强市建设纲要》,并在“文化强市”的发展框架下,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扶持福州地方传统艺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区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福州市街道综合文化站考评暂行办法》、《福州市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考评暂行办法》、《福州市乡农家书屋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规章文件,对城乡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有力地推动我市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经费投入不断增长,保障了发展的资金。建立健全财政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投资逐年增加。2011年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文化(文物)事业经费9653.6万元,比上年增长9.7%,占两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69.11亿元的0.57%。2012年福州市本级财政对于文化(文物)事业经费投入23997 万元,占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2.34%,比上年增长31.1%,2013年市本级财政对于文化(文物)事业经费投入25130 万元. 占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71%,比上年增长4.72%。市政府还设立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1000万元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同时,还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力量捐赠文化设施建设。如福州海峡图书馆募集资金4亿元。长乐市利用民间资金兴建农村文化中心覆盖所有行政村,多样化投入机制的逐步形成,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力保证。如福清市2009年启动了博物馆、体育馆、文艺中心等“两馆一中心”建设,总投入达5.5亿元,总占地260亩,投入185万元,完成新增123家“农家书屋”建设,全市438个行政村全面实现一村一家“农家书屋”目标,在全省提前两年实现一村一农家书屋目标,投入2395万元,深入实施农村健身工程,建成农村水泥篮球场358个、健身路径750条,率先在全省实现了“一村一健身路径”目标。
(三)服务设施网络初具规模,提供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与载体。目前,福州市共有群艺馆(文化馆)13家、公共图书馆13家、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73家,农家书屋2195家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支中心1个、县级支中心12个,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初具规模,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载体。2012年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将各地三馆的提升和改造情况列入重点项目。截至2013年底,福清市、闽侯县等大部分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均已完成内部装修并投入使用;永泰县三馆已完成可研并动土施工。我市还全面统筹主城区和新城区文化场馆建设与文化资源配置,市艺校新校区一期、台江区文体中心、福清文化艺术中心和连江文体中心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落成并投入使用。我市公共文化设施重点项目海峡图书馆已于2012年底开始投入建设,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项目设计工作,目前已建设结构4层,预计2015年元旦前后正式开馆投入使用。逐步推进“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项目建设,于2014年在五城区建成24台“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此外,到2013年12月止全市已建有410个图书流通点,方便市民借阅。为了提升农家书屋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管理,表彰先进,鼓励创新,福州市于2013年6月—9月开展“十大特色农家书屋”和“十大特色综合文化站”的评选工作,经过严格的考评,评先出仓山区台屿农家书屋等“十大特色农家书屋”,鼓楼区安泰街道综合文化站等“十大特色综合文化站”,并给予每家获奖农家书屋5000元,综合文化站3万元的奖励经费。同时,各县(市)区也大力加强场馆建设的力度,如鼓楼区加强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建设,不断加大对街镇综合文化站(室)的业务指导力度,完善24小时自助图书点建设,深化与省图书馆合作,以街道为单位,在全区设立10个省图分馆。长乐市新建了75座公共文化场馆、200多个文化主题公园,完成了18个乡镇(街道)的综合文化站改扩建,建成243家农家书屋,实现村村有公园,文化服务站点也实现全覆盖,被授予“福建省第三批省级文化先进县(市)。罗源县加强 “三馆”设施配套建设,先后完成县文化馆馆内装修及设备购置;完成县博物馆中央空调安装,全面更新馆内布展,并成为中国民族博物馆分馆博物馆。
(四)抓好文化惠民五大工程建设,构建了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1)高度重视抓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将村村通工程建设纳入年度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先后完成了50户以上行政村、20户以上自然村、20户以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提前两年多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十二五”建设规划,受益农户超10万户;(2)重视抓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2012年在
全市2197个行政村均建成广播室,新增远程应急插播预警语音信息和警报信号功能,突出了广播防灾救灾等应急作用,
2013年在8个县级广播电台建成联播联控系统,在全市131个乡镇(街道)建成广播室,目前已实现全市农村有线广播县乡村三级联播联控;(3)重视抓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广播电视节目无线网,2010年在全市7个县(市)均建成高山发射台,基本实现中央、省、市广播电视在全市农村的无线覆盖。(4)重视抓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扎实做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实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目标。2012年起各县(市)区放映补贴均超过200元/场。2013年我市农村电影共放映27762场、完成年计划总数的105.3%,受众人数达315万人次。还在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率先在全省开展“电影进校园”活动,2013年共深入到50多所学校,放映300多场次观影学生达7万多人次。(5)重视抓县级城区数字影院建设工程。目前,全市七个县(市)城区均实现建有一所以上数字电影院目标,其中福清4家,连江2家。目前全市共有数字影院29家,屏幕数147块,城区平均三万人一块屏幕,超过国家规定的文明城市五万人一块屏幕的要求。endprint
(五)公共文化活动多,文化品牌影响广,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多年来,福州市按照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原则,坚持点、线、面结合,推动主题品牌文化、常规群众文化、民俗特色文化等各类文化活动协调开展。积极开展不同层次的文化活动,全市已形成“激情广场大家唱”、“走进美的小区”、“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新福州人歌手”等品牌活动,这些品牌活动有的已经连续开展十几届,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参加人数达几万人次,并多次获奖。各县(市)区也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开成特色品牌文化。如鼓楼区的南后街元宵灯会、福清市的石竹山梦文化节、仓山区的陈婧姑文化节、长乐市的显应宫民俗祭祀活动等活动已成为独特的城市名片。2013年,仓山区以“天下娘奶回娘家”、马尾区以“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入乱蓬蓬选文化部春节文化特色地区项目。2013年组织市属院团在全市开展50场文化惠民公益性低票价演出,按每场1.5万元向完成演出场次的市属院团购买演出;2014年市里结合省为民办实事项目将扶持2—3个非遗剧团剧目展演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各剧团分别开展50场演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还利用每年元旦春节等各种节日,广泛组织文艺汇演、曲艺演唱、老年人文艺表演、广场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大力弘扬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
(六)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上,充分利用三坊七巷文化国家级文艺创作基地作用,加大对特色文化、对台题材、历史题材挖掘创作,推出一批高水平的本土原创作品。着力打造富有“闽都文化”特色的广播电视节目和品牌,大胆尝试,精心策划选题,拍摄反映闽都文化的多部大型电视纪录片。共有1件作品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3件作品《天趣人意——福州脱胎漆艺》、《三坊七巷》、《百年上下杭》三部纪录片获得了中国纪录片十优作品奖,
2个节目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大奖,2件作品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提名奖,3件作品获得中国电视新闻奖。闽剧《红豆缘》荣获第十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福州评话《网上情缘》在第十四届全国群星奖决赛上荣获“群星大奖”(含创作奖)。在省第二十三届戏剧会演出中,新编历史剧《王茂生进酒》一举获得5项大奖,荣获了福建省“水仙花剧本奖”一等奖和“百花文艺奖”二等奖,并被第二届中国戏剧奖评选中,荣获“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原创双人舞《已是月满时》在华东六省一市专业舞蹈比赛中获得金奖,为我省荣获的唯一金奖。《功德碑》获得了中国“映山红”杯民间戏剧奖。《红裙记》2011年第12届国家戏剧节获得优秀剧目奖。林瑞武的《别妻书》2012.9.13获得第四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每届全国只评8部)。
(七) 扎实做好文化名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交流”为原则,完善文物及非遗保护机制,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对打造以三坊七巷文化、船政文化、昙石山文化和寿山石文化为重点的省会城市文化及相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先后启动、修复了福州文庙、林则徐纪念馆系列文物、船政系列文物、三坊七巷历史建筑群等,启动朱紫坊、烟台山、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开发保护工作。全面更新林觉民故居、辛亥革命纪念馆、邓拓纪念馆、严复故居等馆所内部陈列展览,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四级保护体系。目前,我市有闽剧、福州评话、福州伬艺、茶亭十番音乐、寿山石雕和脱胎漆器等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有禅和曲等5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有林浦安南伬、畲族山歌等7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家级传承人13、省级61人和市级
132人;我市还有7个国家级、15个省级和27个市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从罗源县来看,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充分挖掘、整合畲族自然文化旅游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扎实推进霍口畲山水旅游景区、福湖畲族风情园等项目建设。大力扶持霍口福湖畲族民俗风情陈列馆、松山八井畲医畲药传习所等畲族文化平台建设,大力弘扬畲族文化。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先后有圣水寺栖云洞十八罗汉石造像、中房陈太尉宫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中房旗杆林、郑氏祠堂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天后宫、黄氏祠堂等27个文物单位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年县政府还公布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文物名录
403处,提高了文物保护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7项,国家级文化艺术之乡1个,省级文化艺术之乡2个,市级文化艺术之乡2个。
二、福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需求表达不足,机制不健全。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还过多地强调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宣传属性,更多地把人民群众当成“受教育者”。在这种情况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包括公共文化需求当然不会受到应有的尊重和体现。一些领导人和部门习惯于拍脑袋替公众决定他们有什么“公共”文化需求,结果提供了完全不受欢迎的产品;一些脱离群众的奖项,往往按照领导的好恶评出一些“叫好不叫座”的文化产品,而这些产品评奖结束直接进入仓库,既浪费了公共资源,又败坏了公共文化服务应有的信誉。
(二)服务设施运行不佳,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1)公共文化设施不“公共”。一些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文化设施,由于对管理方缺乏相应的监督制约措施,管理方往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大众性文化娱乐项目的设置,造成其性质异化; (2)公共文化设施不“文化”。一些设施名为文化设施,实无文化内容,导致人气不旺,群众参与度不高; ( 3)公共文化设施监督管理缺位。文化设施建成后,其性质定位、由谁管理、由谁监督、考核评估、配套经费等一系列问题都没有明确规定。(4)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缺项较多,建设工作力度有待加强。福州市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缺项也较为严重,市美术馆和市群艺馆等标志性项目建设滞后,无法发挥该公共文化场所的功能和作用;农村文化建设长期以来投入相对不足,历史欠账较多,农村公共文化资源总量仍然偏。endprint
(三)建设发展不平衡,差别较大。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如鼓楼、福清、长乐、闽侯等对文化工作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较大,各种文体设施配套齐全,有管理人员、有活动经费,文化活动常年开展;相对比较偏远、经济不发达地区,如永泰、闽清等山区,文化工作比较薄弱,文化设施的功能作用没有很好地得到发挥。
(四)投入经费偏低,投入构成不合理。由于各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年度文化项目工程情况、领导重视程度的不同,公共财政对文化投入情况有很大变化,发展很不平衡,马尾、福清、闽侯、长乐、连江相对较好。福州市、县两级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仍有随意性,没有形成稳定增长的机制。从文化投入增长情况来看,近四年来,全市对文化的投入占全市财政决算的比例偏低。福州人均文化事业费与全省及全国均有较大差距,县级政府用于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占财政收入比例偏低,尤其是乡镇、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经费投入较低,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也有较大差距。从人均文化事业费看,近年来,市人均文化事业经费及增幅远远低于全国、全省人均文化事业经费。从财政投入体制来看,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比例逐年增加,而用于公共文化管理与服务体系完善的经费则没有增加,投入构成不合理。
(五)创新意识缺乏,对文化活动的引导不够。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广播电视、电脑网络的迅猛发展,各地逐渐普及了有线电视,再加上高清数字音像制品、家庭影院和家庭电脑、个人上网手机的日益普及,群众的信息大大增加,文化消费观念、消费群体结构发生着深刻变化,传统的简单文化服务(吹拉弹唱和读报)已难以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但由于经费投入有限,文化活动场地少,目前可提供的文化服务内容和文化资源仍然较为匮乏,许多文化活动形式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部分基层文化部门创新意识缺乏,组织文化活动的手段过于简单,形式过于陈旧,活动内容也缺乏创新,对群众缺乏吸引力,不能较好地满足和适应广大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三、福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动力。思想观念上要真正认识到,公共文化事业对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及其重要意义。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一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协调机制。二是加快建立公共文化法人治理结构。三是大力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四是着力创新服务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县图书馆、文化节馆、博物馆的运行机制,着力建立完善的经费保障、绩效评估和监督机制。积极探索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机制。注重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传播技术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二)要尽快研究出台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标准化、均等化” 这样的课题,要加快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便于各级政府在实践中更好的操作参照,起指挥引导作用,以解决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随意性、不平衡性问题,提供一个刚性衡量考核指标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公共文化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一同部署、一同实施、一同推进、一同考核,使文化工作在“五位一体”的布局中凸显应有的作用。
(三)要在“统筹”上下功夫,推动科学发展。首先要统筹文化事业与(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强调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的同时,不能忽视文化事业的建设,不能短视行为,其实只有文化事业得到发展,才能推动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其次,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在考虑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的同时,要考虑农村广大地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把大量资源精力放在建设城市公共文化,而农村成为文化荒漠,要合理安排城乡文化建设资金、人才等。三要统筹文化“进口”与文化“出口”的关系。处理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着力扩大对台对外宣传力度,提升福州知名度,扩大福州的影响力。
(四)要建立完善的投入机制,保障跨越发展。一是建议公共文化投入机制,设立乡镇(街道)常年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按照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常住人口每人数量按一定标准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市财政给予专项补贴,在已纳入市财政预算的村级公共服务专项资金,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落实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常年运行经费,从而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常年经费全部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形成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财政分级预算保障机制。二是要转变政府投入方式,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通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和以奖代补等方式,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益。四,建议设立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基金,可以借鉴国外发展公共文化的经验。
(五)要立足优势,整合文化资源。福州作为省会在基础设施、技术人才等方面自己独特的优势和条件,可以进行整合利用。在基础设施方面,高校图书馆、省级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文化宫、剧院等资源众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政府在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投入的压力,有效补充拓展了现有的公共文化资源;在技术方面可以加快“三网融合”和“云计算”技术的推广运用。为此,建议:第一、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如利用200多个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搬迁至东区市行政中心的机会,在市直机关退出的场所中,按照文化轴线和文化圈的布局要求,选择一些地理位置较好、场所较大、人口聚集的地方建设文化场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议将于山宾馆改造成市美术馆,从而形成以于山风景名胜古迹、画院、美术馆为中心的于山文化圈。第二、打造具有特色文化内涵的社区和乡村。按照书香文化、民俗文化、戏曲文化、祠堂文化、休闲文化等五大文化业态,将全市文化资源重新分类组合,打造三坊七巷、上下杭、仓山西洋建筑群等文化品牌,构筑五四北、西湖左海、温泉公园、五一广场、南公园文化圈等11个文化圈,策划白马路文化创意大道。第三、鼓励县区挖掘、创建特色文化品牌,加快文化名村、名镇、名街保护和开发,“让居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六)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提供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建议市政府将农村综合文化站的人、财、物收归县(区)文体局直接管理。具体做法上,可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先在目前条件较为成熟的地方做试点,试点成功后再在全市推广。此外,要加强对文化管理队伍进行分类指导。在公共文化发展较好的地区,通过开设市民文化艺术学校和文化艺术辅导站,动员社会力量开办公益性或半公益性的专业文化艺术分校;对于农村地区,要按照人口规模,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或村民推举行等形式,配备与当地人口比例相匹配的工作人员,并加强对他们的培训,适当提高文化协管员待遇;建设持证上岗的文化艺术骨干辅导员队伍,发动社会力量,建立相对固定、人数10000人左右的文化志愿者队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