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师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分析
2015-01-08矫晓军
矫晓军
摘要:上世紀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提出并逐步推广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但随着社会条件、高校办学理念、教育制度的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很多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都对就业感到迷茫,从侧面反映出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存在着问题。笔者以吉林省部分高等师范院校作为样本,对吉林省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初步给出解决方案,为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提供启示。
关键词:吉林省;高师院校;就业指导;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高校体制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将我国高等教育带入了大众化的阶段。大学扩招带来毕业生人数巨大、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虽然教育部也加大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力度,并取得了新的发展,但是,通过对吉林省部分省属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的调查分析发现,吉林省高等师范院校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就业指导模式
(一)存在的问题
第一点,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存在着不连续的问题,缺乏系统性。具体地,吉林省省属高等师范院校中,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主要针对大一学年和大四学年。造成许多学生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忽视了对自己职业规划的重视,此外,这种模式大都局限于大一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四的择业创业而展开,严重缺乏了这其中的教育、思考、反馈、修正等诸多环节,会对学生的就业造成很大不利。
第二点,就业指导模式存在着浮于表面的问题,缺乏深入性。具体地,吉林省省属高等师范院校,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的内容务虚多,知识介绍多、能力培养少,理论教育多、实践指导少,偏于形式、理论、临时性应用,忽视了对学生价值观、创业观的塑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将这一带有实践性色彩的教育变成了功利化、形式化色彩的教育。
(二)解决方案
第一,从入学开始,大学生就应该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根据自身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相关职业生涯规划,而大四则重点全身投入职业准备,参与就业讲座,熟知就业指导中心提供地资料信息,了解求职技巧,提高求职能力,增加成功机率。
第二,教学方式多元化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引入新型教学,举办“非你莫属”大赛、“职来职往”等活动,充分发挥“校外课堂”的作用,抓住每一次假期社会实践的机会,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并回校递交调研报告。
二、思想政治教育
(一)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够紧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某种程度上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在面临就业这种带有明显竞争性的问题上,得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没有扎根基层的觉悟。另外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一些高校把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于“两课”,造成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缺少了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此外,很多高校的“两课”授课式并不侧重学生的真正需要。
(二)解决方案 完善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首先,就业期望值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教育引导大学生,冷静分析自我,认识到自身经验不足,进行准确的自我职业定位,选择符合自己实际能力的职业,充分发挥潜力。其次,主体竞争意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引导大学生认识到,竞争无处不在,使大学生树立强烈的主体竞争意识,使毕业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竞争激烈地就业市场,展示自己,勇于竞争。提升自我。最后,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择业、就业中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 三、师范类毕业生
(一)存在的问题
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类毕业生,应具备良好而扎实的教师基本技能,而显然,在吉林省省属高等师范院校中的大学生就业指导里,没有融入培养教师基本技能。其次,存在许多自我约束力不强、自我学习意识淡薄、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
(二)解决方案
随着社会的推进,高校和社会有着越来越紧密的合作,大学的管理难度无形就增加了,高等院校教育的定位也需重新思考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正逐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但也应控制高校扩招人数。还有,师范类毕业生也因定制合理的期望,否则不仅给社会的就业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也造成自身资源的浪费。
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
(一)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本身存在了一些问题:
第一点,该课程任课教师专业性显著不足。据统计,吉林省高等师范院校中,绝大多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任课老师都是由教学部门的党政领导或专职辅导员老师,也有其他专业老师担任代课老师的情况,这样的教师队伍专业性严重缺乏。
第二点,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实践环节较少。吉林省高等师范院校中,大多数高校仍然按照较为老旧的方式进行该课程,例如有的院校仍然是“一块黑板一粉笔,大屏幕上PPT,一人从头讲到底,学生睡觉玩手机”这种学生最不易接受的方式授课。
(二)解决方案
第一,我们高校要对就业指导这一课程专心研究,准确的对待,我们高等院校应该组建具有就业指导专项的教师队伍。每周对老师的讲课情况进行检查,以及进行月底考核。
第二,我们的教师应该具备创新能力。我国《高教法》中也有此规定。然而具有专业就业指导的老师,在完善就业指导的前提下,应该使学生们成功就业。所以高等院校在这方面一定要选择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小组,使毕业生在社会工作上,更加优秀。从而让社会的就业指导问题有很大的改观。
参考文献:
[1] 尹小萍,陈丽影.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2]朱宁.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有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探索, 2008,(12).
[3]池忠军,张晓虹.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分析. 煤炭高等教育,2003,(2).
[4] 刘国平.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问题与发展创新的思考.南方论刊,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