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
2015-01-08方寿权
方寿权
【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着重可从作文与生活、作文与阅读、内容与形式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 写作能力 真情实感 生活 阅读 内容 形式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02-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认识和掌握作文教学的规律,讲究有效的教学手段,使作文教学卓有成效,是十分必要的了。因此本人认为作文教学着重可从作文与生活、作文与阅读、内容与形式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作文与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素材是靠平时的生活积累。正如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写好作文必须用心观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因此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1.真实生活有助于学生丰富生活积累。有些人主张允许学生虚构,甚至热衷于提倡学生写幻想题材的童话之类。但是,虚构是“有中生无”而不是“无中生有”,也就是一切可供想象的原始材料只能来源于现实生活。原始材料越丰富,虚构的天地就越宽,想象的翅膀就越能自由地翱翔。所以必须鼓励学生用心观察生活,不断充实自己生活库存,积累生活素材,做到作文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2. 真实生活有助于学生打好作文基础。学生平时总觉得自己除了在学校读书就是在家里做作业,没有什么生活素材,习作时费尽脑筋也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怕写作文。如:一位老师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一天上课时,他带着课本、教具微笑着走上讲台,把课本、教具放在讲台上,巡视了同学一遍,走到窗台边把窗门一一打开,又把卫生工具摆放整齐,然后又回到讲台上。问同学刚才老师做些什么?开始同学感到茫然,过了一会儿,同学们 很快把刚才情景说出来。这时老师要同学把它写下来,同学们很快就完成。这时老师告诉大家,刚才我们写的就是作文。同学们都恍然大悟,原来作文怎么容易。从此同学们学会把自己平时所见、所闻、所感、所经历的事情记下来,学会须细心观察,亲身体验事物特点、生活习性,然后写到作文中去。久而久之学生作文就有了基础,慢慢的写起作文就能得心应手,妙笔生花。
3.真实生活有助于培养学生做人品德。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伤务,我们的教学工作应当把教书同育人这两方面的任务统一起来考虑,结合起来完成,决不能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强调作文要写真实的生活。
二、作文与阅读
阅读和作文相互促进。作文和阅读有各自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特点,但它们又有许多相通之处,可以互相促进。读写结合,从读学写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阅读是培养学生对书面语言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之一,会读书,读得多,能促进写;会写文章,写得多,同样也能促进读, 因此阅读对作文促进作用是多方面的。
1.阅读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学生阅读书面的资料,从阅读中获得许多知识,常常可以成为作文的内容。学生阅读了文章,消化了,吸收了,在作文中就能为自己的经验表达出来。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文 ,知道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都是是可以再生资源,而大气资源、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等。学生从阅读中获得这些知识,常常可以成为以后作文的内容。
2.从阅读中可以学习语言和表达方法。阅读与作文的密切关系,不仅表现在“写什么”而且表现在“怎样写”上,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是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和课外读物可以从中学习规范的语言,领悟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方法。如:《鸟的天堂》,描写榕树茂盛一段中写道:那一簇簇的树叶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一个“簇”、“堆”字……很容易想象树的茂盛。《桂林山水》描写特点。写水,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对比;令人神往的大海和西湖衬托出漓江的独特与美,分述漓江水“静、清、绿”的三个特点。写山,用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与桂林的山对比;风景名胜泰山、香山的衬托突出桂林群山的与众不同;分述桂林群山“奇、秀、险”的三个特点等都是很好从阅读学习语言和表达方法。
3.通过阅读可以受到多方面教育。如可以受到思想感悟的熏陶,可以扩大生活视野,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可以增加知识积累和提高文化素养等。如《一夜的工作》感受到周总理生活简朴、工作劳苦;《匆匆》 感悟时间的匆匆,和珍惜时间的重要,激励学生珍惜时间有所作为。文中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生动描写和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等都将使学生受益匪浅。
三、作文与形式
文章有内容、有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文章的内容是指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形式是指它结构,语言和体裁等。小学作文教学要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叶圣陶先生发表过精辟的见解“内容决定形式,而形式是内容的定塑。” 因此,没有内容纯粹的形式则不存在,然而,定型不合适,对内容的表达有着反作用。 《语文课程课标》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体现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為内容服务”的基本观点,所以这个精神要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
1. 要“为情而造文”
“为情而造文”是为表达思想感情而作文,“为文而造情”是为写作虚造思想感情。在作文教学中一开始就要引导学生“为情而造文”,这就是说作文是用笔来说话,要说实在话,说真情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空话、套话。 如在一次题为《我学会了……》作文中,同学们不是写做饭、炒菜,就是写拖地板、洗衣服,学生习作千篇一律,没有新鲜感,也不真实,显然学生作文能力不可能得到真实提高。记得有一次,一个毕业班学生离初考还有半个月时间,家长找到我,说他孩子语基和数学都很好,就是作文不稳定,有时写得很好,有时写得很差。我想这不是该同学作文能力不好,而是不懂得“为情而造文”,应该是从那些内容入手,怎样选材的问题,于是我就让他写一篇《我学会了……》,他写了《我学会了游泳》,可是那些游泳动作、过程一笔带过,内容空洞无物。我就让他认真想想看,哪些事情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刻,能真实表达自己情感,不要编造,想想生活中的事情。于是他说我家开了一间做水泥窗的工厂,每当双休日我都会帮助干,且自己慢慢也能做,我就写《做水泥窗》,我说很好,你就认真地想想,写下来,结果他从准备沙石到怎样扎小钢筋,怎样配制沙石水泥,到最后怎样做成水泥窗,内容写得很详细具体,真让人令眼相看,最后我告诉他这样文章真实感人,不错。此时他就有所感悟,原来作文不是编出来,而是如实写出自己真实事情。而后我又让他写《一件有趣的事》,起初他也感到很为难,后来他又想到暑假到海边哪表哥到滩涂抓跳跳鱼觉得很新鲜,我说:“这材料很好。”于是他又真实反映这件事,文章写得真实动人,既新鲜又有趣。通过几次练习他终于领悟到了文章是要通过自己真实生活表达自己真实感情,很快地就不怕作文,以后每次作文,该同学作文分数都很高也很稳定,毕业考也考得很好。
2.先求“通”再求“好”
在作文指导时,要引导学生先考虑“写什么”,再考虑“怎么写”。对于小学生作文,首先要“通”就是说,要准确、合理、通顺。用词贴切,不能词不达意,句子合乎语言习惯。不要句子成分之间搭配不当或缺胳膊少腿,文章要有中心和条理,不能东拉西扯,颠三倒四。如:给一些书面材料,要求写成文章;根据一篇文章,进行续写、扩写或改写,布置课外阅读练习写读书笔记,摘录文章中精彩的语句片断等。 通过训练让学生养成一个好习惯,把句子写通畅,把内容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写“好”,因为平淡、单调、呆板的文章尽管通了还是不能吸引人、感动人。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话、写文章如果没有一点文采,那就传不开来。一旦达到这个要求,作文就不仅“通”而且是“好”。我们作文教学应当为这些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