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代性的校本课程促学校发展之研究
2015-01-08汪蜀江
汪蜀江
【摘要】时代性的校本课程是指依托时代发展中具有明显时代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元素而形成、产生和运用的校本课程,时代性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对于保持学校的时代性、发展的与时俱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如何以时代性的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校本课程围绕时代性进行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校本课程 时代性 学校发展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71-01
引言
由于一些校本课程理念、对其的投入及师资水平的不同,不同的学校的校本课程现状不同,部分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后续设计评估等不重视,没有与时俱进的改革校本课程体系,造成了部分学校校本课程内容落后,缺乏新颖性和独创性,学校在校本课程设计时没有与时俱进的考虑学生在未来将面向的社会和世界。如果“教师不生活在未来,学生就会生活在过去”,缺乏时代性的校本课程体系对学生、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有消极的影响。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提出开设具有时代性的校本课程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时代性的校本课程的内涵
校本课程即学校自身设计的课程,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校本课程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孙曙,范蔚(2010年)提出校本课程的概念为:“校本课程又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是由实施课程的学校自己决定、自己设计的课程。” [1]
正如我们所说的“教师不生活在未来,学生就会生活在过去”因此时代性的校本课程应该为:实施课程的学校首先应该有根据学生、学校、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和未来进行思考,依托自己学校的实际与特色,面向未来学生的发展,决定和设计多种知识技能如金融、保险、股票,法律等诸多知识技能的启蒙教育的校本课程,并根据时代的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进行不断完善,以带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并形成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一种校园文化。
二、校本课程发展概述
校本课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在英国的课程改革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校本课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学校在校本课程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实践证明有效、科学合理的具有时代性的校本课程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的整体规划、课程体系的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形成以及学校专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时代性的校本课程体系设置可以根据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改造学校专业、学科设置,使学校的课程体系和专业设置始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升学校毕业生的竞争力,提升学校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其次,时代性的校本课程体系可以使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设计和增加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2]如电子商务。当今时代以淘宝网、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电子商务越来越流行,人们在享受足不出户购物的同时,社会也在急需一批熟悉电子商务的人才,学校在校本課程设计和实施时应充分考虑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努力培养一批即拥有专业能力又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具有电子商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学校在校本课程设置上即体现学校自身的特色又能体现时代性,使学生在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最后,时代性的校本课程设置与我国的素质教育理念相统一,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时代发展设计科学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在未来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
三、以时代性的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发展的策略研究
时代性的校本课程设计和实施策略对于促进学校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时代性的校本课程改革策略:
首先,在校本课程中增加时代感较强的多种知识技能的启蒙教育,增强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中的适应力。在校本课程设计中融入时代元素如当代金融、保险、投资、股票、法律、旅游、文化交流、电子信息、国学经典,创意动漫等诸多知识技能的启蒙教育,培养各方面全面均衡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当今社会的多元性和不断变革要求人才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面对各种挑战的综合能力,在校本课程中融入诸多知识技能的启蒙教育可以使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得以挖掘和发展,在掌握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涉猎时代发展中的各类与时俱进的文化知识和领域使学生成为多元化和不断变化的社会中的佼佼者。
其次,学校及教师应具有面向学生未来的前瞻性思维,在校本课程设计和教育中融入时代元素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影响,培养具有时代性的人才。总所周知,教师在人才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没有与时俱进的教育学生,教授学生一些过时的技能和知识,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发现自己学习的知识一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于学校来说,学校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如在会计专业日益电子化和网络化的当今,部分高等学校会计专业仍然在教授手工做账,这无疑就是教育的失败。因此教师队伍的“时代性”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
最后,时代性的校本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校园特色文化的建设。
四、结语
校本课程已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关键和重点,学校只有在校本课程中融入时代元素,重视校本课程的管理和后续评估完善工作并利用校本课程设计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才能促进学校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才能使学校在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孙曙,范蔚. 论校本课程发展的文化取向[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7:131-135.
[2]杨子秋,以校本课程改革领导促进学校改革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