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现代图书馆“藏、借、阅、咨”一体化开放服务管理模式

2015-01-07杨睿

卷宗 2015年12期
关键词:构建原则管理模式

杨睿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馆传统管理体系的局限性,阐述了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构建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搭建“藏、借、阅、咨”图书馆一体化开放服务管理模式的途径。

关键词: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构建原则;一体化开放服务

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已然不符合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只有在机构设置,文献资源建设,服务时间、方式、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搭建“藏、借、阅、咨”一体化开放服务管理模式才是符合现代图书馆实际需求的发展之路。

1 我馆传统管理体系的局限性

(一)以读者为优先的服务意识不强

图书馆是一个为读者提供便利,满足其需求的地方,因此需要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而在我馆传统管理体系中却正缺乏根深蒂固的“服务至上”意识。以读者为优先的服务意识不强,一方面表现为图书馆在运行时常出现应付读者等现象,或者即使有服务意识,但因为受到图书馆管理体系限制而不能真正为读者提供最为便利的服务。另一方面表现为图书馆对外开放的时间短。目前,我馆开放服务的时间都未达到教育部的每周70小时的开馆要求,只是将一部分功能区域开放服务,未达到全馆全部开放。在工作日期间,读者等去图书馆阅读的时间只有在下班或放学后,而我馆同其他行政、事业单位作息时间相同,从而导致图书馆职能效用无法得到实质发挥。

(二)重“管”的保守意识过于严重

我馆在书籍的管理过程中,将“保护”置于“阅读”的功能之上,重视书籍的管理及保护。图书馆将珍贵书刊资料保存在专门的图书室内,只允许部分相关人员进入查阅,普通读者完全接触不到。图书馆是将图书提供给读者阅读,为读者提供便利服务的地方,并且图书的价值是通过读者的阅读来体现的。我馆这种“用”服从“管”的保守意识和做法虽然有效地保护了珍贵书籍及资料,但限制了读者的自由阅读,也使得书籍无法发挥其本质价值。

(三)图书馆内部书籍布局不合理,机构设置繁杂

目前,我馆仍采用传统管理体系,其内部的书籍布局不合理,机构设置繁杂。首先,书籍的布局不合理,一方面表现为图书馆将书目查询、图书借还、阅览室等功能进行分割布局;另一方面设置多个种类的阅览室,如社会科学类阅览室、期刊类阅览室、外文类阅览室等。这种将“藏、借、阅、咨”服务功能分离的传统管理体系极易造成书刊重复配置的现象,导致图书馆管理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会令读者觉得繁琐和不便。其次,我馆在设置机构时,仍将外借、阅览、咨询、检索进行分离设置,其中外界和阅览等服务中又以文献类型、语言类型等为依据设置更小的部门。

2 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构建原则

结合我馆实际情况以及“图书馆学五定律”,笔者认为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构建需要遵守以下五点原则:

第一,“书是为了用的”,图书馆需要遵循服务至上原则。图书馆要将为读者提供便利作为服务宗旨,除了其工作人员要具备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之外,还需要在阅读环境、服务方式以及现代技术设备的配置方面进行改革和改造,并始终坚持以读者为服务重点,为读者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阅读环境。

第二,“每个读者有其书”,图书馆需要遵循书籍共享原則。对图书馆内部的文献书刊等进行科学的整合,并且依靠不同地区的信息资源网络进行大范围的资源共享,破除部分图书被特殊人群垄断的管理模式,建立以资源共享为基础的“大图书馆”。

第三,“每本书有其读者”,图书馆需要遵循全面开架原则。图书馆的功能主要是为读者提供阅读资源,因此图书馆应该实行全馆全面开放服务。图书馆将馆内各阅读功能区域,以及网络信息服务开放,为读者提供最为广泛的资源服务,减少读者借阅和查询的限制,提高书籍利用率。

第四,“节省读书时间”,图书馆需要遵循效益性原则。我国图书馆要将书刊的使用效率作为管理的出发点,通过科学排架、目录等措施节约读者阅读时间。同时坚持“管”服务于“用”的管理方法,提高文献书刊的使用价值。

第五,“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图书馆需要遵循兼容性原则。我国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要同新时代数字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令图书馆与时俱进,获得可持续发展。

3 “藏、借、阅、咨”图书馆一体化开放服务管理模式搭建

(一)拓展服务类型,提高服务质量

图书馆管理要始终将读者作为服务的重点,遵循图书“藏以致用”的原则,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为读者提供便利的高质量服务;同时要利用各种方式宣传和介绍馆藏书刊,便利读者查阅和获取阅读目标;要重视现代信息资源,并及时搜集、提供给读者,令读者能够接收到新的信息;还可以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实行全馆开放、优化读者阅读环境等措施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此外,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也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优化读者管理,加强读者互动

图书馆要重视读者的需求,加强与其互动,优化读者的管理。首先,为加强同读者的互动,了解读者的需求和意见,图书馆需要建立互动交流平台。在此平台中,读者可以把在图书馆遇到任何问题留言或者在线同馆员沟通,令图书馆及时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图书馆设立的专门在线咨询服务平台进行咨询,得到及时、专业的回答。此外,在图书馆内还应该设置意见箱等,虚心接受读者的建议和监督。其次,为了优化读者的管理,图书馆应该建立读者的个性档案,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根据读者的综合需要进行图书馆管理,以便为读者提供适当的服务。

(三)加强资源共享,提高馆藏利用

建立各个图书馆之间的联系,达到不同图书馆、不同书目查阅系统,甚至不同地区可以互相查阅、借阅书刊和资料信息。以图书馆书刊资源整合共享服务为基础,以读者公用查阅计算机作保障,能够令读者在短时间内获得准确的信息服务,为借阅双方都提供了极大便利。各图书馆之间要打破各自为政的封闭管理模式,加强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完成馆内实际书刊资源与馆际间虚拟信息资源的综合,建立真正的“现代大图书”。加强资源共享,既为读者提供了快捷的获取信息的途径,节约了读者的时间,也使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馆藏范围增大。

实行“藏、借、阅、咨”一体化开放服务管理模式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图书馆应本着为读者服务的管理理念,坚持图书馆管理模式的五大构建原则,不断改进和创新管理与服务,会读者提供更优秀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邱良秋. 探索高校图书馆“藏、借、阅、咨”开放式服务管理模式[J].学理论,2011(09).

[2]吴楠. 高校图书馆藏借阅咨一体化开放服务管理模式探讨[J].才智,2013(34).

[3]林水秀,王冬辉.高校图书馆一体化开放服务管理模式[J].兰台世界,2014(32).

[4]钱华. 浅论现代图书馆开放服务与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5(09).

[5]孙丽. 高校图书馆一体化开放服务模式探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07).

猜你喜欢

构建原则管理模式
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讨
高职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构建原则及方式研究
吉林省农业生产能力评价指标构建新方向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残疾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构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