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健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双重工作机制探讨

2015-01-07蒋舟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根本任务立德机制

蒋舟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1483)

建立健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双重工作机制探讨

蒋舟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1483)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与使命。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双重机制,分析与探讨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系统内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的方式,有助于正确认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作机制改革的内容,把握教育规律,厘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作机制改革的思路。

立德树人;自我发展机制;自我约束机制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一切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与新论断,其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它符合教育的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是对党的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继承与发展,为今后教育改革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探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双重机制,有助于正确认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作机制改革的内容,把握教育规律,厘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作机制改革的思路。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作机制的内涵与类型

机制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建立与之相应的体制和制度基础上,通过实践得以体现。机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自组织性,良好的机制,可以使一个系统接近于一个自适应系统——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能自动地迅速做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实现优化目标。建立健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工作机制,就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通过相应制度系统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其育人目标。

一般而言,一定的制度也意味着一定的与之相适应的体制与机制,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并不意味着三者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不仅一种制度可以通过不同的体制表现出来,而且同一体制也可以表现不同制度,如同样是民主政体,可以是资本主义的,也可以是社会主义的。由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机制与制度和体制的非对应性的表现则更多情况下表现为滞后或超前。比如,在“革命战争年代,尤其是中国工农红军初创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军队中严格的命令,领导的率先垂范及其对事业的忠诚,从而形成某种非制度化的机制。因之,机制并不一定通过制度才能建立,没有制度的规约,某种机制仍然可能存在。”①同样,教育制度的存在并不一定能够保证教育制度的落实和发挥作用。过去我们更多的重视制度的上层设计,对机制的建设重视不够,这也是教育成效不高的原因之一。所以,在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制度的指导和保障前提下,重视对教育机制的研究,是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从不同的角度,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工作机制类型可以做不同划分:典型的可以从实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层次、形式和功能划分。就层次而言,主要包括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宏观教育机制、中观教育机制和微观教育机制;从形式来看,主要包括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行政—计划式机制、指导—服务式机制和监督—服务式机制;在功能方面,主要包括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制约机制。

此外,还有学者从对象的领导行为、接受理论、管理运行、隐现程度、微观过程等方面进行划分,如基于领导行为把机制划分为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基于接受理论把机制划分为动力机制(外在动力、内在动力)、目标机制(一致性、层次性、阶段性)、保障机制(自律机制、评价机制、约束机制)、环境机制等;基于管理运行把机制划分为启动机制、调控机制、评估机制、保障机制。基于隐性程度把机制划分为显性机制与隐性机制;基于微观过程把机制划分为内化机制和外化机制或内部输入机制、监督约束机制、外部输出机制等等。②这些教育机制的划分在不同的层面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有的划分将机制与制度、体制相混淆,也有不少重复分类的现象,而且如果单独从某个方面来确定机制的内容,体现不出对象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本质与功能。因此,基于机制的本质内涵,本文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系统整体有效运行出发,着重探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的双重工作机制。

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自我发展机制

要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自我发展机制,首先必须弄清楚“立德树人”的对象、路径与内容。“立德树人”,关键在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持之以恒。其中“立德”为途径,“树人”为目的。“立德”包括师德与学德,师德是学德的前提与基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主要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现阶段显性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隐性教育是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比如通过师德的感染、文化的渗透、活动的创建、网络的渗透等途径,可以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工作实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并不断的反馈、修正和完善,最终形成个体的心理认知图式。“立德树人”的落实又体现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之中。这几个方面构成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系统机制(图1)。其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依赖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自我发展机制,这主要体现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投入机制、建设机制、管理机制、人才培育机制等四个方面。

图1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双重工作机制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投入机制

首先,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学校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和管理干部队伍,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大对师资队伍的投入,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执教能力。

加大对师资队伍的投入,一方面要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整合培训资源。比如,在中小学层面,不断健全教师的补充、培训和交流机制,开展诸如城乡教师定期交流,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定期支教,名师、特级教师讲学团送教下乡、教师免费培训教育等活动,有效整合师资资源,提高基层教师素养;在职业院校层面,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投入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实践教学水平和课程开发能力;在高等院校方面,依托高校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投入建设。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教师是立教之基、强教之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要从改善教师工作、生活、学习条件入手,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其次,加大教育研究的投入。教育稀缺资源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物质投入解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以解决,这需要加强对教育理论研究的投入。将理论研究与立德树人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双向渗透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站在更高的位置、用更宽的视野去带动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比如,在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对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教学规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建设机制

坚持价值“主流”引导“多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学校既是开展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引领社会潮流的风向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抓住认知认同、引领整合、知行合一等基本环节,进一步坚定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自信,增强师生对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归属感。

坚持青年“成才”与“成人”并重,用“关注”、“关心”、“关爱”来“强基”。如果把国家比作一座“大厦”,那么青年人才就是实现人才强国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具体来说,就是从政治上关心青年,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从事业上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事业观,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从生活上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促进青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长进步。

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并重,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固本”。立德树人离不开“以文化人”,文化的发展一般经历传承、整合、创新三个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尊重传统文化对于青少年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处理人际关系、提高品德修养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开拓创新又是时代对立德树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要始终坚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重。

(三)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竞争激励机制

首先,健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竞争激励机制要把握好几个基本原则。一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机制的设计必须承认并满足人的合理需要,转化不合理需要,把理解人、关心人、关注人放在首位。二是既考虑到差异性又要注重公平性原则。对不同的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机制,如青年教师与年长教师之间的激励就有很大的不同,同时要注重公平原则,只有公平激励才能真正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避免激励一部分,挫伤一部分。三是激励要注意权、责、利的统一,既要有正激励,也要有负激励。

其次,建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竞争激励机制要注重内外激励的结合。对于教师而言,内部动力包括职业发展动力、荣誉情感动力、榜样示范动力等内容。外部动力主要依靠工作环境、物质激励、晋升激励以及制度的不断完善等方面来激励。对于学生而言,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生的内部动力更多表现为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同时,学生的发展也离不开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谐的师生和同学关系以及学校的制度和管理等外在动力激励因素。

第三,建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竞争激励机制要注意激励的时机与程度。北美著名心理学家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H.Vroom)在他的《工作与激励》中认为“激励(motivation)取决于对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即“效价”valence)和其对应的期望值(expectancy)的乘积。”用公式表示就是: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如果激励的目标过高或过低,都达不到很好的激励效果。激励的时机强调激励的及时性,即当受教育者在符合目标行为发生后,教育者应立即采取激励措施,使这些行为得到强化,这在心理学中称之为“阳性强化”,如果激励过早或过晚,都会降低激励的效果。

(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人才培育机制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人才培育机制要抓好三个环节。首先是全员育人环节,建立全体教师育人的立体化育人网络,形成一个全员参与、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的教育团队,使一切教育者都能成为学生思想成长的引路人。同时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把领导、辅导员、班主任、教师、管理者、家长、社会教育工作者及学生自身组织起来,形成“人人是育人之人、人人乐于育人”的氛围。其次是全程育人环节,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结合起来,从学生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出发,加强立德树人工作的阶段性、连贯性与时间性,使立德树人工作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始终,建立与学生思想成长相和谐的同步教育流程。第三是全方位育人环节,就“树人”的目标而言,不仅要求过硬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职业素质、法制素质等多方面内容,就“立德”的形式而言,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还包括网络、谈话、活动、实践等多方面路径。因此,只有加强全方位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自我约束机制

对某一系统而言,约束包括三要素:约束主体、约束客体和约束条件。自我约束机制则是这三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方式,是把外部约束条件转化为自我发展的内在根据。一般而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自我约束机制主要有预警机制、控制机制、评价机制、决策机制四种主要形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自我约束机制与自我发展机制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自我约束机制通过约束客体与约束主体的统一,使之达到适度的自我发展。

图2 自我约束机制与自我发展机制系统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预警机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通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指出:大学应“通过不断对新出现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趋势进行持久的分析,加强自己的批判性和前瞻性功能,从而成为预测、警报和预防的中心”。其实质是对教育活动中的非理性行为进行理性的分析,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科学化、系统化、组织化的自觉实现方式。良好机制的运行有赖于信息的畅通和及时的调整与维护,这要求必须增强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预见性、超前性和主动性,建立起反应敏捷、运转高效的预警机制,从而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如果对学生在学习、生活、网络等方面表现出的一些不稳定性缺乏预见性,不能及时干预,则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预警机制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一是建立健全立德树人的绿色指标体系。在2014年3月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基础教育司负责人提出要建立“绿色评价”指标体系,以此综合评价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和学业负担状况。“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已在上海先行试点两年多,效果良好。所谓绿色评价,就是改变单纯以学业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更加全面地对学生学业水平状况进行监控。《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目前将该绿色指标体系概括为“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生学业负担指数、师生关系指数、教师教学方式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学生品德行为指数、身心健康指数”等十个方面,每个指数又包含若干方面,比如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包括学习自信心、学习动机、学习压力、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这套指标体系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比较全面的衡量标准,既包括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也包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既包括学生的自身因素,也分析了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各项指标及权重在初步建成之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着教育的层次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指标的内容、结构及权重进行不断的开发与修正。

二是完善立德树人信息库资源的建设与管理。围绕绿色指标体系,还需要形成自己的信息采集、加工、管理系统,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作出相应的对策分析。其中,信息库建设是信息开发与利用的最为经济、快捷、有效的方式。建设立德树人电子资源数据库,包括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不同层次的教育资源,政府部门、学校各部门、社区文化中心等不同机构的教育资源,以及心理、就业、危机干预、职业生涯规划等多项内容的专项教育资源库,将这些资源数据库进行分类、录入、汇总、存储和更新,可以为立德树人工作的交流沟通提供多向度的交互平台。

三是完善立德树人工作的情况分析与预警系统。某一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库建成之后,首先是将相关数据录入到相应的变量模块,系统再根据所设置的变量权重模块、变量评价模块,自动生成常态下的预警模式。比如为了解学生的学业负担指数,在通过问卷、访问等调查之后,将相关数据录入预警系统中,系统根据该项指数的综合评价模块,给出诸如“绿色”(无警情)、“蓝色”(轻警)、“黄色”(中警)、“红色”(重警)等警示,并能给出在睡眠时间、作业时间、补课时间、娱乐时间等方面相应的建议。需要指出的是,电脑预警要与专家评价相互配合,达到人—机智能化互动,才能使预警更接近于实际情况。

(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控制机制

通过预警系统反馈的信息,可以揭示立德树人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而要实现既定的目标,就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控制。控制论的理论依据是把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同样教育必须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教育作用于人,从整体出发,系统分析,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首先,加强教师质量控制,完善教师准入与退出机制。一是完善师德档案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准入和职务晋升的首要内容,与评价机制相配合,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二是加强对师德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查处,对发生严重师德事件的地方和学校进行问责。三是建立师德师风监督制度,包括设立师德师风问题举报箱,公布监督电话邮箱等方式,接受教师、学生和全体社会的监督。

其次,加强教育质量控制,完善“以评促教”与“以评促管”机制。如教育部每五年对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水平开展一次评估,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加强教育质量控制,还要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检查评估,坚持全校性常规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中期教学检查与期末教学检查相结合,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主要教学环节也要建立严格的“立德树人”质量标准,并进行全程监测。

第三,加强学生质量控制,完善学生“学习发展档案”与自我完善机制。学生质量可以概括为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以及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态度、行为等适应社会的程度。“立德树人”要落实和体现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之中,通过将学生的基本信息、身体素质、心理档案、学习成绩、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内容记录到学生的“学习发展档案”中,可以在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对学生作出更全面、系统、科学的质量评价,从而能有效进行干预与帮助。除了外在的监测与控制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自我监控能力,能自觉地进行学习与反省。

(三)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评估机制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预警与控制离不开评估机制的建立,教育法对教育评估制度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科学多元评价制度为保障的新课程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但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性薄弱等现象仍然存在,因此,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又进一步提出:“加强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③,强调引导教育教学评估从单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向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转变。《意见》要求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体育课和艺术课学习状况等均纳入到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去,同时研究制定学业质量标准,加强对课程实施状况的督导,定期发布督导报告,体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对教育的评估,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就是对教育的引领,表现出经常性、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具体而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评估机制需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具体任务相统一的原则,立德树人的具体任务要准确反映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二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原则,注重调查研究和过程指导,有效发挥评估机制的导向、诊断、激励、调控等功能。三是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的原则,成绩不能与能力划等号,学生参与活动的次数也不能与实践能力划等号,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把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四是教育评估与自评、复评相统一原则,自评是全员参与的体现,复评是落实评估鉴定与改进的保障。

(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决策机制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策落实主要通过决策机制来实现,这里的决策机制主要是指对教育发展与改革具有重大影响的宏观决策,历史上因为教育决策的失误而造成教育质量下降、教育资源损失的现象并不少见,这反映出我国教育决策机制仍有待完善。建立健全立德树人科学合理的政策决策机制,最主要的是必须考虑到教育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问题。

首先,建立健全立德树人科学化的教育决策程序。合理的组织机制、有效的实践机制、科学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决策层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组织机制,来自实践层面的信息及专家学者的意见能畅通反馈至决策层并能被合理采用,这些都会影响到教育政策的制定。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先后安排了11个重大战略专题、36个重大问题调研、60个驻外机构国际调研以及针对20个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近两年的深度调研,④这为教育科学决策开辟崭新模式,也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奠定了基础。

其次,建立健全立德树人民主化的教育决策程序。只有当政策得到广泛的理解支持时,它才能拥有较高水平的合法性,所以,必须通过学生或利益主体的广泛参与,使教育决策充分表达和满足利益主体的需要,从而构成一个自觉有序的全员参与网络。“立德”的关键是德性的养成,德性的养成有别于知性的形成,而现存的教育基本都是用知性的方法来培养,这与教育的自上而下的教育决策机制不无关系。所以,从受教育者的人本立场出发,让受教育者也参与到教育决策中来,包括教师与家长等也参与进来,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围绕学生的成人、成才规律来进行教育决策,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因不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或脱离教学实践而导致的决策失效。

注释:

①吕会霖:《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②转引自马奇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述评》,载《求实》,2006年第5期。

③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基二[2014]4号,2014-04-08.

④吴晶:《“改革”关键词连接中国“教育梦”》,新华网,2013年03月01日。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瞿振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德育工作[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2,(21).

[3]陈万柏,张冬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其对策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8,(5).

[4]聂鑫.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1-07-14.

[5]岳修峰.立德树人重在培育“四种意识”[N].中国教育报,2013-01-18.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a Double Job Mechanism for Morality Education

JIANG Zhou

The party's eighteen meeting for the first time puts forward“themorality education a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ducation”in its report,and captures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requirements and mission.Based on themorality education fundamental task of self-development and self constraintmechanism,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themorality education,and also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interaction of each composition in education,which contributes to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ofworkingmechanism about the basic task ofmorality education reform,grasps the law of education,and clarifies the reform ideas of the basic task of the workingmechanism ofmorality education.

morality education;self-developmentmechanism;self-restrictingmechanism

G641

A

1009-5152(2015)04-0091-06

2015—10—12

2014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双重工作机制探讨”(2014YK003)。

蒋舟(1979— ),女,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讲师。

猜你喜欢

根本任务立德机制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振兴发展是老区根本任务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严以修身”先立德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