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人才培养的新突破
——访阿里巴巴集团新媒体事业部总监黄磊
2015-01-07实习生丨王瑞瑞
本刊记者丨刘胜男 实习生丨王瑞瑞
新媒体人才培养的新突破
——访阿里巴巴集团新媒体事业部总监黄磊
本刊记者丨刘胜男 实习生丨王瑞瑞
如今,我们走出了以媒体为中心的大众传播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人类从未遇到过的传播时代。伴随大众传媒、大众传播而生的新闻传播学科面对新媒体这个庞然大物无计可施,新媒体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尚未成形,更无完备的教学体系,如何培养新媒体人才是摆在业界和学界面前共同的难题。
1月14日,阿里巴巴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出资,5年共1500万元,启动“浙报·阿里大学生新媒体创新创业基金”,这也是国内传媒集团和互联网巨头首次携手助力大学新闻人才、互联网技术人才和产业发展人才的培养。首批面向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传媒学院4所浙江优秀高校。本期,《中国传媒科技》邀请阿里巴巴新媒体事业部总监,同时也是该项基金的负责人黄磊先生,谈谈他对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全新见解。
《中国传媒科技》:阿里巴巴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出资,启动“浙报·阿里大学生新媒体创新创业基金”的动因是什么?
黄磊:动因其实看这个项目名称就能知道,有三个关键词——大学生、新媒体、浙江。
首先是大学生。马云之前当过老师,他一直认为学生才是整个国家创新创业的源泉,尤其是在校的大学生们。今年2、3月,马云前后去了香港、台湾两地针对年轻人关心的创业问题进行演讲,还在港台两地创设青年创业基金。最近,他还向母校捐赠1亿元,设立“杭州师范大学马云教育基金”。其实,大学生是最直接地接触和了解新的生活方式的人,他们每天都在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新知识和新工具的考验,他们掌握着最新的创新、创意所需要的机器和想象力。对大学生进行支持、扶持是阿里巴巴一直以来都在做的事情。
第二,这个项目所指向的是新媒体行业、IT行业。我们看到整个中国的新媒体行业在面临着变革,新媒体有许多层出不穷的现象,工具和模式,而传统媒体也在积极地探索在互联网环境下新的内容的传播方式、传播渠道、经营方式,以实现新旧媒体融合。各家的做法都不一样,比如有些是大的传媒集团和报纸集团进行资本之间的合作,投资巨资,如上海报业集团推出的《澎湃》和《界面》;有些媒体则是寻求技术突围,如阿里云就在为电视媒体提供一些支持、一些财经类新闻结合大数据做财经报道。而我们阿里巴巴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高海浩社长的想法非常契合,决定另辟蹊径来推动新旧媒体的融合,也就是从高校中的学生们入手。所以,奖学金主要针对的是技术类、设计类以及传媒类专业的学生,而不只是传媒院校,因为我们认为新媒体必然需要的是混合型人才或者是跨专业人才的协同。我们非常希望和支持懂技术懂产品的计算机人才和懂媒体懂传播的传媒人才,在校园里就能开始磨合配合。其实新旧媒体融合的缩影,就是校园中不同专业之间的协同。等他们毕业以后,自然带着新旧媒体融合的思维和相应能力。所以这个项目是应了整个中国新旧媒体融合、传媒变革的大趋势。
第三,阿里巴巴是来自于浙江杭州的民营企业,现在发展成为一个国家级的互联网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浙江的人民、市场、企业以及政府给我们提供了太多的支持,我们一直在想能够以什么样更好的方式回馈浙江。我们想对浙江省的学生人才的支持,推动他们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就是一种回报方式。
这三点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中国传媒科技》:您提到这项基金主要针对技术类、设计类专业以及传媒类专业学生。这是不是意味着,在新媒体培养领域,相比传媒类专业学生,技术类专业的学生具有更大的优势?
黄磊:对于专业类型的选择主要是来源于一些新媒体创业团队的总结。“浙报·阿里”不是一个简单的称呼,我们双方长期从事互联网和传媒的工作,浙报是在国内上市的媒体集团,而阿里巴巴是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业务的互联网集团,双方有很丰富的行业从业经验,所以我们会非常清楚地看到,所谓的新媒体不只是一个媒体专业的孩子开一个微信公众号、写一篇报道那么简单。
传媒梦工场,是我们和浙报一起在做的一家致力于早期阶段投资,并提供全方位创业培育的投资机构。我们在投资的过程发现,好的媒体往往不只是一个互联网人或者是一个媒体人单独发起的项目,它一定是需要混合基因的。我们知道,懂互联网的人才能把许多想法用技术实现变成产品,但是只懂技术和产品,不懂传播规律和特定人群的阅读生活偏好的话,那这款产品也只能是个零碎的工具,做不大。一定是懂媒体、懂行业、懂传播的人,才能做好传播一个产品的规划。同时,我们知道好的产品必须要有好的用户体验和好的视觉感受,所以在一个理想的团队中还需要有学习美学、艺术的孩子。
我曾经是南方报业的记者,我一直认为做新闻是一个求善的过程,而做技术创造是一个求真的过程,艺术设计则是求美的过程,所以这三者是真善美的组合,我们也认为这样的组合才更有可能做出好的新媒体产品。我们希望推动他们在校园里有更多的互动交流,别把自己封闭在专业里面。当然,这样的组合也需要靠实践的检验。
《中国传媒科技》:你们将创造什么样的形式和环境,促进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里有更多的交流机会?
黄磊:第一个最基础的层次是奖学金,用以奖励和鼓励成绩优异、在新媒体学习方面有热忱追求和良好素养的学生。
第二个层次是驱使、推动学生们在内部创业创新的一个基金。当各个专业的学生发起一些项目,这些项目在学校内部创业创新竞赛中比较突出,我们就可以拿出基金来帮助他们做孵化、做早期种子式的投资。当然,这些并不一定都是跨专业的项目,但如果是跨专业的项目,可能更容易得到我们的青睐。这也是我们鼓励学生们跨专业的一种方式。
第三个层次主要是面向高年级具备研究能力的学生而言的,我们会组织各个专业拿到奖学金的学生们坐在一起讨论交流,这些各个专业顶尖的学生更容易碰撞出火花。当然,我们并不是硬性要求他们一定要跨专业,只是引导他们做这些事情。
另外就是实训营,这个就很好理解了,因为学生们不能只在学校里创业,我们要调动阿里巴巴和浙报双方各自产业链上的资源,比如浙报旗下有报纸、杂志、创投基金、游戏平台、出版社等等,而阿里巴巴除了电子商务之外,其产业链上还有新浪微博、优酷、高德地图、UC浏览器、阿里健康、阿里影业等等,会为学生们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平台。
《中国传媒科技》:您认为当下的大学传媒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满足新媒体从业者的素养?
黄磊:这个问题涉及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未来的媒体需要怎样的传媒人?谁能给出准确的答案。这个时代中最直接了当感受新媒体变化的人,是学校中包括传媒专业学生在内的每一个年轻人,而不是那些在媒体行业里的编辑或总编们。我为什么这么讲?所谓的新媒体其实是互联网技术变革下的传播渠道的变化导致的内容生产和媒体经营的变化,而这些学生们每天都在使用着自己接触信息的方式、工具和渠道,他们并不需要特意去调研来了解这种变化,他们自然而然地知道,现在的年轻人都在用什么样的方式阅读、有多少人还在看报纸……特别是传媒专业的学生,他们会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多的思考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接触信息以及身边的年轻人获取信息的习惯,比如是看新闻电视节目还是看短视频?是用微博、微信、朋友圈分享来获得信息,还是看报纸和杂志?
所以我说,传媒专业的学生们能比新闻从业人员更好的看到新媒体变革的迹象,他们对这个迹象的理解是最直接的,也是更深刻的。再加上他们深入的学习,一方面能够用理论去解释一些现象,而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形成自己的理解、解读。我在过去挺长的一段时间里,参加了一个新媒体大讲堂活动,跟很多年轻人聊天,我觉得他们真很有想法。我们应该鼓励并帮助他们组成小团队,去试,去摸索什么才是他们眼中的新媒体以及新媒体需要什么样的人。
第二个层面,关于大学传媒专业教育,我觉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去变革。
首先,我们普遍认为传媒院校在教授传统媒体的方法论明显是跟不上时代的,与传统媒体相关的课程需要变革。其实老师和学生都看到了这个问题,但似乎还没有找到直面问题的方式。我特别希望老师能带学生们到一些新媒体或传统媒体单位去调研,带着学生们实践。我建议高校建立一套能够带领学生们广泛地深入到实践中的机制,以前的机制是强制要求大三的学生出去实习,才能得到相应的学分,但其实这只是把学生推出去,而我更希望这套机制是把学生们拉出去。学校和老师去可以跟转型中的媒体、新媒体建立一些联系,让学生们深入其中,体会传媒变革中的经营体系、传播体系和内容生产。这种带着学生们去实践的机制,可以不限于几个学分,也不仅限于大三的几个月时间,它甚至可以被做成一两个年度的整套方案。当然,学生们自己也应该对自己负责,在课程之外,通过更多的途径了解正在发生的变化。
其次,传媒院校教新媒体是否合适?我想学校也是在进行尝试。所以在当下,传统媒体在尝试、学生们在尝试、传媒院校在尝试、老师教授也在尝试,但我觉得这些当中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是学生们的尝试,因为孩子们本身就是光脚来的。而对传媒集团来说,“尝试”是他们的分内事,要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头者、龙头骨干,他们就应该去尝试,所有的成本和风险也是由他们自己来承担。风险最高、成本最大的反而是老师,虽然他们不见得花多少钱,但他们担负着教育一代传媒人的责任。
《中国传媒科技》:除了另辟蹊径地从学生们入手推动新旧媒体融合之外,阿里巴巴在新媒体领域的探索,还有哪些正在运行的其他方式?
黄磊:或许大家觉得阿里巴巴就是互联网新媒体,是引领风潮的,其实不是这样,阿里巴巴其实是电子商务或是关注商业生态的互联网公司,在媒体领域我们真的所知甚少,是个彻底的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很愿意和传统媒体去交流,去吸取经验,共同探讨怎么样能做的更好。
阿里巴巴对新媒体领域的探索还有一种方式,即阿里巴巴与传媒梦工场、北京创新工场等知名企业联手合作设立的新媒体产业创投基金。我们搭建传媒界、互联网界和投资界相互交融的平台,面向市场上的新媒体项目做天使投资。目前已经投资了三四十个项目,比如一些垂直细分领域的项目、大数据分析等前沿的技术项目。等这些项目长大了,不见得它们会颠覆格局,但能够为整个行业带来更新的启发。这应该是国内最专注新媒体的投资。
另外,我们在杭州西湖景区“八卦田”建立了一个新媒体孵化园,为一些新媒体项目提供办公场地、网络设施、财务人事管理等服务,从而让创业者专心做项目研发。其实孵化器的做法大同小异,但我们的孵化器是专注新媒体领域的。
除了对新媒体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我们还和很多传统的报业集团做新模式的尝试,比如“码上淘”项目就是与全国七十多家媒体单位合作,将电子商务与报纸结合,用户可以通过报纸的扫码来登录网站,进行购物消费。而对于媒体来说,一方面是在“阅读”之外增加了“消费”的体验,另外扫码状态可以直接和报纸连接,有利于把读者和用户的身份结合起来。
《中国传媒科技》:作为一位曾经的传统媒体人,对于媒体人的转型您有怎样的经验总结?
黄磊:2005年到2008年,我在南方报业旗下的《21世纪经济报道》做记者,这是令我很骄傲的一份工作。。
一个没有新闻理想的人是很难进入新闻行业的。比如很多人是从看《南方周末》开始,抱着新闻的理想去报了新闻专业。而在做新闻的过程中,可以比较广泛地接触到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接触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时政新闻是政策的大局,商业新闻是商业公司的缩影,不同的新闻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社会。所以我们从学校走向媒体岗位的时候是一个从新闻理想到社会现实过渡的过程。
后来,我们中的许多人离开媒体进入不同的行业,有些人和我一样选择了互联网,还有些进入了咨询行业、公关行业,或者去创业等等。回过头看会发现,我们身上共有的这两个闪光点一直令我们受益匪浅。第一点是仍然保持一种理想;第二点是依然在挖掘现实,接触更多的人和事,记者其实比读者更能接触到社会真实的一面,对很多现实有着很清楚的认识。
这两点和我在阿里巴巴的工作也非常契合。阿里巴巴是一家非常坚持理想的公司,我们非常愿意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改变商业,能够让很多的创业者通过低门槛的方式获得成功。另外,我们看到许多商业社会的现实,就会想方设法通过技术手段或人工引导的方式去改善它。
我有个前同事,现在在一家咨询机构帮助券商做投资调研,他身上也闪烁着这两点。首先是保持理想,他相信好的公司、好的经营模式才能在市场上得到好的回报,他不会看好那些有内幕交易的公司。同时他也在挖掘现实,他非常清楚一个公司在市场上的波动不仅源于这个公司的经营状况,还会与股东的情绪、管理的机制、管理层的情绪以及各种各样不可控制的非理性的因素有关。
其实对于每一位创业者来说,这两点也至关重要。坚持理想自不必说,而只有挖掘现实,看清现实,创业才更容易成功。
总结来说,新闻行业的理想和新闻行业的职业现实都是很有价值,这是我一路走来的深刻感受。
《中国传媒科技》:所以您依然会建议新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去传统媒体?
黄磊:传统媒体很值得去。第一、传统媒体有很好的地方,比如规范的流程、严谨的业务流水线,选题会、编前会、审校程序、广告商谈交付等等都有固定的机制和节奏。而新媒体没有这些,新媒体都在追求创新,很多都是乱糟糟的,而这些对于新媒体来讲应该是基本的培训。
第二,如果传统媒体有问题,它的问题在哪里?从发现新闻、判断新闻、生产新闻,到出版新闻的这个过程里,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哪个环节是你可以更新的?无论你以后到新媒体还是自己进行新媒体创业,理解原有的东西是必要的一步。
现在非常火的新媒体虎嗅和钛媒体,它们两家的创始人也是从传统媒体出来的人,虎嗅的李岷曾在《中国企业家》杂志长期工作,钛媒体的赵何娟曾是《财新》的资深记者。我从没看到一个从未涉足传统媒体的人做出一个好的新媒体来,所以如果一个曾经在传统媒体工作过的人,来谈创业,我会很愿意听他讲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