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穿戴设备与传媒的“来与往”

2015-01-07曹素妨

中国传媒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中国传媒科技智能

本刊记者|曹素妨

可穿戴设备与传媒的“来与往”

本刊记者|曹素妨

谁都不希望看到自己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被优胜劣汰掉,在智能手机的创新空间逐步收窄和市场增量接近饱和的情况下,近年来,各类科技企业纷纷进军智能可穿戴设备研发,试图占领不断更新中的市场版图的核心位置。华为、谷歌、苹果、三星等科技企业巨头竞相排兵布阵智能可穿戴设备,亮点频出。

与此同时,泛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新媒体类型不断涌现,传播媒介和途径也越来越多样化。在这一背景下,可穿戴设备与传媒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可穿戴设备能否成为未来媒体传播的新的载体和形式?

《中国传媒科技》杂志社特邀业内专家就此话题予以探讨。

《中国传媒科技》:你是否在使用可穿戴设备?目前你使用的这一设备主要功能是什么?

栾轶玫:我主要使用“手环”,健康监测与运动记录功能。个人比较期待即将上市的Iwatch。

范春柏:有,Misfit Shine,一款算不上新,但是相对比较酷的运动手环类产品,创造者是乔布斯之前的苹果CEO,李嘉诚投资。我主要用它来记录运动和睡眠。因为它很轻才10克,可以无负担的戴在手腕上,防水,可以游泳,冲凉。电池四个月换一次,免去天天充电的麻烦。更重要的是,它很酷。你见到之后,一定会说,这个才是真正的可穿戴设备。

方世彤:目前我使用健康手环,主要作用是步行健身,同时也有些社交的功能。另外使用POV或运动摄像机,GoPro。它作为摄像机使用,也用作汽车的行车记录仪功能。属于一种监控功能,也有创作功能。

我试戴过谷歌眼镜,感觉它和手机配合能有很多可扩展的功能,当然目前还就像另一双眼睛。

李德林:有使用,主要是散步的里程手环,记录每一天的路程,有助于自己锻炼身体。

郭全中:使用一些,锻炼跑步一类的。

栾轶玫新媒体专家、知名博主、毕业于清华大学,传播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

张大勇:目前只用过手环,主要提供每天运动量的监测与提醒,每天睡眠时间以及深度睡眠时间统计等基本功能。

《中国传媒科技》:可穿戴设备能否解放人的双手,成为人体延伸的一部分,取代手机、pad等移动智能终端,成为媒体传播的一种新载体和新形式?

栾轶玫:我是“麦粉”,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早就说过“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从这个意义上,毫无疑问,可穿戴设备自然是“人体的延伸”。它是一种“新载体”与“新介质”,但目前就其功能看,它还是辅助产品,还处在是智能手机、IPAD等设备的“助手”阶段。之于“取代”说,那要看未来它是否能“反客为主”,能更好地实现用户的“通讯、娱乐、信息、社交”等永恒需求,并且与时尚嫁接完美、且自我续航等目前的技术短板被更好地解决。但我比较担忧的是,新媒体的“极速”更迭,使得“可穿戴设备”在还来不及“取代”他人的情形下就被“新进入者”给“取代”了。

范春柏:解放人手这个目前还不好说,人工智能在实验室外的应用其实没有达到那个层次,但是Apple Watch的出现,媒体传播的入口又多了一个,这个倒是可以确认的。微信就已经做出来Apple Watch的APP了,所有人都看到了Apple Watch这个入口的重要性。

方世彤: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解放双手,它是人体功能的机器替代品。当然未来肯定会有更多人体不能做的功能出现。它基本上是智能机器人在人身体上的物理存在。从媒体角度来讲,它将更加的社交化,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有效过滤器和传播设备。

李德林:科学的发展就是不断地出现替代人类部分生理功能,可穿戴设备成为身体的延伸是未来的趋势。解放双手是因为双手太忙碌了,智能设备可能替代人手的部分功能,但是只能是部分方便功能而已,决定性的功能暂时应该还不会取代。比如取代手机登移动智能终端将成为一种趋势,未来的智能化都是局域蛛网式的物联网,比如坐在客厅就可以通过电视跟外界联系,没必要再用手机。比如未来可以通过手环来进行移动通讯等等。

郭全中:不可能完全替代,和手机等各有定位。

张大勇:可穿戴设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人的双手,成为人体延展的一部分。目前的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镜子、智能头盔等可穿戴设备一定会成为媒体传播的新载体与新形式。

《中国传媒科技》: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当可穿戴设备实现了图文、实时数据收集及信息编辑加工功能后,是否意味着自媒体时代“人人皆记者”的真正实现?是否会因此引发一次新闻“革命”?

栾轶玫:“人人皆为记者”实际上与可穿戴设备并无那么密切的逻辑关联。其实现在的设备已经支持了“人人皆为记者”的可能。“人人皆为记者”的实现除了技术因素,更多的还是一个媒介生态的系统问题。

范春柏时代周报总编助理/新媒体总监。统筹南方出版传媒旗下新媒体产品,《时代周报》官方自媒体阵列构建者,挖媒网(iwamei.com)创始人,媒体人大幅度跨界者。

方世彤社交电视专家,上海视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美国迈进传媒中国学院总监,上海宽思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范春柏:就像号称“人人皆记者”的PC产品和移动APP产品一样,可穿戴设备也无法达到这个目标,是不是能够做到“人人皆记者”,与产品无关,与社会有关。

方世彤:可穿戴设备可感知获得人周围的信息,是自媒体的获得新闻的利器,但是如何传播,传播结果如何,还不能视为一次新闻革命。我认为如果一定要是新闻革命,那就是智能机器人新闻,由机器人来完成的新闻采访和传播。

李德林:未来的信息化会让世界更透明,世界没有距离。但是新闻不会被自由的信息取代,新闻未来会更专业,更便捷,因为新闻承载的是不仅仅是真实、快捷,更蕴含着信用、责任以及公正的价值观。智能设备可以让新闻更智能,更高效,当然,会消弭新闻与民众的距离,智能设备会让新闻越来越真实,因为民众可以快速地检验新闻。智能设备会促进新闻自身的智能化变革,会让整个社会运作更加有序,更科学有效,会大幅度降低社会的管理成本。

郭全中:没可穿戴设备就已经实现了。

张大勇:目前移动互联网与智能终端已经极大推动与促进了自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已经在改变新闻传媒的格局,规律与路径。随着新一代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会更进一步的丰富自媒体的信息采集与传播展示手段,一定会进一步引起新闻“革命”。

《中国传媒科技》:假如可穿戴设备具备了跟智能手机一样甚至更强大的功能,可以实现通讯通话、新闻查阅、社交娱乐等功能,你是否愿意丢弃手机?

栾轶玫:假如如你所说实现了以上所有功能,那时的手机可能也不是今日之手机。在“可穿戴设备”不断前行时,我们也不要忽视手机自身具有的“自我进化”功能。与先前的传统介质不同,手机天赋的“移动性”与“随身携带”让它遭遇“被取代”的境遇比较难。目前为止,我依然认为如果只能保留一种介质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手机!

范春柏:如果手机既可以打电话又可以带着到处走,你是否愿意丢弃座机?

方世彤:目前来讲,可穿戴设备大多不是作为主机存在的,他们都无例外的依附于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是可穿戴设备的大脑和主机,当然未来这个主机可以是另一台设备,没必要一定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目前作为通讯工具的作用本身也已经降低了许多。

李德林:有更智能化的可穿戴设备取代手机,自然更好不过了。现在的手机会担心丢失,数据的管理一定程度上还是很繁琐。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充斥着手机页面,智能化程度还没有做到真正的一键式。如果有一天,能有更便捷,功能更强大的可穿戴设备取代手机,我相信大家都会让自己从手机复杂的程序、数据中解脱出来。现在的手机犹如鸦片,每天有太多的信息,让我们没有了独立思考的空间。真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郭全中:不愿意,因为手机更有私密性,更方便。

张大勇:实现了上述功能后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手机的部分功能,但大屏幕手机在阅读,可视通讯等应用场景下,依然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手机的部分功能可能会被可穿戴设备替代,但可穿戴时代的手机将被重新定义。

《中国传媒科技》:泛媒体时代,媒体属性也像“互联网+”一样在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个人媒体化、企业媒体化等迹象愈加明显。那么,媒体属性的泛化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可穿戴设备的研发带来创新的灵感?

栾轶玫:可穿戴设备本身就是一个“跨界”之作,因此,保持“想象力”非常重要,请允许我保持对此的想象力与好奇心。

李德林万有新媒体创始人,财经脱口秀“德林社”主持人,《证券市场周刊》前副主编。

郭全中国家行政学院高级经济师。

张大勇数字视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助理CTO

范春柏:我个人不赞成媒体属性的泛化,我曾写过一篇专栏,叫《媒体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是的,企业在做媒体的事,媒体也在做企业的事,到头来,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还是归凯撒。永远不要以为跨界是一件容易而且很享受的事情。

当然,可穿戴设备的资讯和社交属性基本是标配,这个是产品层面的。

方世彤:可穿戴设备能很好地记录人类的行为和周边环境,这些东西自然会产生创作的灵感。当然单个个体的创作会是一方面,群体性的创作也可能更精彩。在新的设备之下,一定有新的传播方式和媒体创新。

李德林:媒体属性的泛化应该说是社交属性快速发展的结果,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无非两种,一种是对自己有用的,一种是娱乐精神的。那么新闻显然只是一种弱关系的强植入模式,人们对80%以上的新闻并不关心,只是媒体通过信息垄断优势,强制人们去进行信息消费,一旦垄断的藩篱被互联网穿透,那么这种弱关系就会削弱传统媒体的垄断消费优势,可穿戴设备研发正式基于穿透信息垄断弱关系的藩篱。只要穿透,就会获得巨大的成功。

郭全中:会。

张大勇:一定会的,未来万物互联,万物皆媒体,信息的传播与展示无处不在,信息在流通过程中将带动资源流的再次分配,各类智能感知应用会进一步催生可穿戴设备的创新与繁荣,再结合云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家庭、可穿戴设备,构建更为多元的信息传播、处理、展示、交互、反馈的生态环境。智能可穿戴设备会有更多的创新灵感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传媒科技》:请打开思路,畅想一下可穿戴设备未来10年的模样,以及与传媒的关系。

栾轶玫:未来,如果可穿戴设备控制了我们的信息生活、娱乐生活、社交生活,“智能化”可能会诞生“芯片媒体”,只要植入一个芯片,就可以满足上述所有需求。如果未来真走向这一天,人类有可能会被异化成只有“一个拇指”与“一个大脑袋”的新生物。想想这些,就更要谨慎地测评新技术带来的影响,防治技术而生的“异化”!这倒是我认为目前我们要多多思考的。

范春柏:我赞同《IT时代周刊》老总曹健说的:“未来什么样,鬼才知道。”人会成为机器的奴隶,这个现在已经开始了。非要拉上传媒说事,那就是把传媒的东西归还传媒,别扯什么可穿戴了,传媒的人不懂这个,可穿戴也不懂传媒。

方世彤:可穿戴设备是当下的一种发展状态,但未来一定是机器人时代。我认为十年后,要穿戴设备并不是在人体上的,而是在机器人身上。未来的传媒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将会实现人与机器的沟通,机器与机器的沟通。这将是真正的革命性变化和更能脑洞大开的传媒关系。

郭全中:可穿戴设备会大量普及,成为人的延伸。会改变传媒信息搜集的方式,传播方式等,助推传媒变革。

张大勇: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的科技产品将更加自然的围绕在人的周围,方便人的衣食住行以及教育、健康、娱乐、购物、新闻、交流等需要。人的生活方式将更加回归本原,追求自然,不会为科技产品所牵绊。这就给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与空间,科技无所不在,但科技终将真正以人为本。传媒业也将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应用进去到智慧媒体的新时代。

猜你喜欢

中国传媒科技智能
英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中国传媒多元化经营的启示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科技助我来看云
绿色传播:中国传媒新生态中的媒介责任
2016年我国传媒产业规模增长19.1%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