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评定中的几个弊端
2015-01-06冯兆海赵红艳刘娟
冯兆海 赵红艳 刘娟
摘 要: 教师的职称评定本是好事,但在一些地方却不尽如人意,本文仅就出现的几个问题略陈管见。
关键词: 专业技术 学识水平 能力 实绩 教师职称评定
教师的职称——即专业技术资格,代表着一个人的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与实绩,是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的标志与证明,是对其专业素质的认可与评价,是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它既是对教师学历的认可,又是对其能力业绩的评定。它对提升教师地位、改善教师生活及激发潜能等都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所以备受关注。
但是,某些地方的职称评定难免有不尽如人意处,或曰存在某种弊端。
一、学历门槛限制说
有人说:高职应体现高学历层次,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不能绝对化,学历不等于一纸文凭,评职称毕竟不是学历评定,倘是,直接拿来文凭就是了。学历并不等于学力,在职称评定中,分层次评价学历的不同级别的给分值,已经体现了学历,已是对学习历程或继续教育的肯定,这无疑是有其合理性的。然而,教师的职称评定更要体现被评个体的实际专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与业绩,应考察评定其教研水平并兼顾突出贡献。
但是,一些地方仍设置学历门槛,如晋副高必大学学历之类。这就将一部分真正有能力而无高文凭的拒之门外,既然职称评定是对能力的肯定,那么,这种规定就令人不可思议。即使单讲学习历程,也不能仅仅体现文凭之一途。有高文凭的,未必都有高才;没有高学历的,未必都没有真才实学。通过自主学习的也能才具出众,莫言只读了小学而获诺贝尔奖,被聘为青岛大学副教授;沈从文只上了五年学,而成为北大教授,且颇有成就;高尔基只上了三年半学,竟成了前苏联伟大的文学家……若仅以学历排资论辈,恐怕要矮人许多呢?不少教师很早且始终坚守教学一线,“吃的是草而挤出来的是奶”,不乏寒窗面壁有较深文化底蕴者。他们不但教学成绩显著,而且或学有专攻,或能广泛涉猎,或教研成果丰硕,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拿个高文凭而已,怎么能拒之门外呢?
其实,不限制学历,而分层次评价学历的不同级别的给分值,既肯定了相当多数人的学历,有了高低不同的加分;又兼顾了低学历而有真本事的老师。这才是合理的、体现多元评价的好办法。
二、论文限制说
1.论文分值上限说
有些地方受趋众心理左右,迎合所谓的淡化论文说,对评定职称的教科研一项设置上限。如论文按级别评分,超过20分不再计分。或许因为学术不端,或许因为写论文难,或许是“研”当有止境,达此分数则不必再“研”——令人费解。既然是专业技术职称,怎么体现专业能力呢?倘因为学术不端,设了上限就“端”了吗?论文有作弊,就取消;评先进、发证有猫腻,就不褒奖先进吗?不能因为苗长得不好,农民就不种田……怎么能因噎废食呢?
说到“难”,做什么容易?学习国学难,就不学或浅尝辄止吗?学数学不轻而易举,不学吗?正因为难,才要知难而进。从前的教书先生首先自己就要会写文章,然后学高为范。今日之教师,而且要晋为高一级教师,排斥论文,不感到汗颜吗?
时任教育部长周济说:“一个不搞科研的教师,成不了一流的教师。”教育科研是现代教师应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研水平的高低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教师素质的高低。教师从事教研,使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得到理性升华,更践行而不断求索,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科研联结教育的幸福与生命的精彩,能深度唤醒教育情感,是专业化成长的要求,是教改与创新的需要,没有反思的教育,不可能成为好的教育。针对教育现象或问题,采用科学方法实践研究,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教育质量的必要途径,不应因众议而改易。教师也是专业技术人员,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功底或素养,论文至少是个印证。享受更高级待遇的教师,具备更高水准理所当然。至于是否达20分上限就可以不做了,恐怕只要还有知觉的同行,就会有明确的答案。为什么别的方面不设上限,而偏偏限制教研成果呢?
趋近一视同仁设基本上限,超出的有限加分,才是温和的、还算好的办法。如设20分为科研论文基本上限,国家级论文每篇常规按12分算(不正规的减半),加足上限20分后,超出的按1.5分计,省级的1分,地区级的0.5。这样,谁还能在满20分后,再刻意为这小分值“买”呢?而且短期内不易实现。既可使投机者望而却步——遏阻功利性泡沫论文的滋生,又使执著于教科研的,多少有了點肯定或赞许,还有利于鼓励乃至成就植根于一线的科研型教师。教科研应该完全能健康可持续地发展——要看激励与监督机制是否科学。
我们认为论文不但不能淡化,不应设上限,反而应当突出评价比重。能够或肯于苦心孤诣教研而真正付出艰辛的人,一定是敬业好学的智能型教师。写一篇能够发表在正规期刊上的论文,不比上一节公开课容易,而能长期坚持笔耕、锲而不舍的一线教师尤其不易。正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难道尸位素餐、饱食终日而庸庸碌碌,或者投机专营,或者争名抢证就是正途吗?
2.论文内容限制说
有的地方不但论文设上限,而且生出新规定:教研成果跨学科的不行,跨学段的不行,真是雪上加霜。只有为少数人所控制的证书,或暗箱操作,或争得鸡头白脸之一途了吗?叶公好龙,怕论文泛滥;唯证是取,证书就不滥吗?
(1)横向限制——不要跨学科的内容
为什么不能有跨学科的合作研究?有些地方可能出于抑制学术腐败的考虑,与其说是淡化论文,遏制代写等不正之风,毋宁说是人为设置学科帐幕或壁垒而作茧自缚。于是,教数学的,别写化学教学;教物理的,别说地理……以为如此既可奏效。那么,教什么写什么,就没有乱象吗?各学科之间为什么不可以有横向的拓展研究与合作交流?专家并不意味着只盯着有限的学科,教育专家更是如此,他既要学研有专攻,又要有广阔的视界。
(2)纵向限制——不要跨学段的内容
也有限制跨学段内容的。教小学的,别谈中学课程;教中学的,小学教学关你什么事?如此之类,画地为牢,又不知出于哪种考虑。甚至有些地方刚研究了中小学对接的问题:互相听课、评课、写体会……转而又出台或执行如上评估标准,就更令人困惑。我们鼓励继续教育、进修深造,那么教小学的为什么不可以向纵深研究呢?中学教师了解、研究或熟悉小学教育教学情境与问题,难道无益于中学教育教学么?纵向的合作有助于学段的对接,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专家型教师的研究绝不意味着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必定截然分开。
专业技术职称既不同于短期性的荣誉、待遇先进、优秀等的评定,又不同于行政职务的任命和聘任,它实际上是对专业技术人员功劳、苦劳及能力的综合认定,是一种激励机制。教师的职称是其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号,倘评价标准能够更科学些,一定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