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种植业生产废弃肥料包装物及农膜回收处置现状及建议

2015-01-06汪玉磊朱有为柏德玟徐丹彬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农膜棚膜包装袋

汪玉磊,朱有为,柏德玟,徐丹彬

(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浙江杭州 310020)

浙江省种植业生产废弃肥料包装物及农膜回收处置现状及建议

汪玉磊,朱有为*,柏德玟,徐丹彬

(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浙江杭州 310020)

调查分析浙江省废弃肥料包装物和农膜回收处置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健全工作机制,发挥行政职能,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服务体系,依托创新示范,提高治污能力,加强宣传教育,营造社会氛围等对策建议。

肥料包装物;农膜;回收;现状;建议;浙江

肥料和农膜是确保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肥料包装物、废弃农膜等农业废弃物也逐年递增,由此引发的农业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对此类废弃物的管控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重要领域之一。

1 种植业生产肥料包装物及农膜使用情况

1.1 肥料施用情况及包装物数量

浙江省固体肥料包装物以编织袋为主,液态肥则采用塑料瓶或塑料桶装,部分小规格肥料则采用镀铝膜袋。据浙江省农业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全省化肥施用实物量为349.14万t,其中氮肥191.82万t,磷肥53.67万t,钾肥24.24万t,复合肥79.41万t。按目前肥料的主要包装袋规格和市场份额估算,全省各类肥料包装物约9 259万只和3.15万t(按170 g·只-1计)。

1.2 农膜使用情况及产生数量

浙江省农膜主要成分是聚乙烯,按用途主要分为棚膜、地膜和菌棒膜,广泛应用于设施蔬菜生产、葡萄等设施果树栽培、食用菌生产。据不完全调查统计,2013年全省蔬菜、水果和食用菌主产地使用的各类农膜总量约为9.86万t,其中棚膜、地膜、菌棒膜分别占79.41%,10.55%和10.04%。

2 肥料包装物及农膜回收处置现状

从调查情况看,浙江省在种植业生产过程中肥料包装袋和农膜存在少量随意掩埋、焚烧、抛弃等不良现象,不仅影响美观,且会造成一定程度和范围的环境危害。废弃肥料包装袋和农膜回收情况具体见表1。

表1 2013年浙江省废弃肥料包装袋和农膜回收情况

2.1 肥料包装物回收处置

通过对余杭区、平湖市等典型地区大田作物、蔬菜、果树等实地勘查,及对部分农民、经销商、相关管理部门走访,肥料包装物回收处置方式大致分为3类。

自我回收利用。这部分主要是普通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包装袋,一般为40~50 kg编织包装袋,占肥料包装物总数的70%~80%。由于此类肥料包装袋质量普遍较好,农户一般用作自产农作物的包装运输袋。

个体垃圾回收。这部分主要是商品有机肥包装袋,一般为40 kg左右编织袋,占肥料包装物总数的10%~20%。因有机肥包装袋质量一般较差,且施用前往往堆放在露天田头,使用后包装袋无再利用价值,一般按0.02~0.03元·只-1,由个体商贩回收。

回收利用不确定。这部分主要是小于25 kg包装规格的肥料(包括叶面肥、液体肥料、部分新型肥料)包装物(包括塑料瓶/桶、镀铝膜袋等),占总数的2%~8%。液体肥料的塑料瓶/桶包装物一般自行回收再利用,部分小包装袋随农药包装物统一回收,而无利用价值的就存在埋、烧、弃等现象。

另外,有小部分质量较好的肥料编织袋被乡镇或大户收集作为防洪抗汛的备用编织袋,因使用后未能及时回收处置,造成个别水体河道包装袋漂浮堵塞等现象。

2.2 废弃农膜回收处置

蔬菜、水果农膜。据调查浙江省蔬菜主产区应用棚膜面积5.27万hm2,应用地膜面积6.84万hm2,废弃棚膜回收率在97.5%,而普通地膜因较薄易碎回收困难,普遍存在焚烧、掩埋等现象[1-2]。水果主产区使用棚膜面积1.98万hm2,地膜面积0.65万hm2,主要集中在葡萄大棚、避雨棚等设施栽培方面,废弃棚膜和地膜回收率均在90%以上。

食用菌农膜。据调查浙江省食用菌生产面积0.69万hm2,总产量100.44万t,袋栽品种栽培量为12.83万棒(袋)。废弃的菌棒膜处置方式以集中处理和上门收购为主,总体回收率达到89.61%。菌棒膜一般通过废菌棒破袋机提取塑料薄膜,统一加工成塑料粒子进行回收再利用。而食用菌生产中保水膜因易老化难收集,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掩埋、焚烧等现象,是目前食用菌生产废弃菌膜难以有效回收处置的主体。

3 废弃肥料包装物及农膜回收处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浙江省废弃肥料包装物及农膜回收处置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底数不清、重视不够、政策缺乏等现象。

3.1 管理机制不完善

废弃肥料包装物和农膜收集、贮存和处置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生产、销售、使用),管理部门多(卫生、农业、林业、供销等部门及基层政府),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导致责任主体不明确,回收处置监管长期缺失。

3.2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浙江省目前仍未建立针对废弃肥料包装物和农膜等农业废弃物的实质性、可操作性的配套政策措施,缺乏针对农户自愿或相关企业参与回收处理与利用的有效激励机制,一些涉及农业资源化利用的龙头企业和许多先进的技术及设备难以很好培育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废弃物资源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3.3 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

浙江省没有建立统一的农业废弃物利用社会化服务体系,缺乏农业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信息服务共享体系、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和加工利用生产体系,全省各类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和产业化水平总体滞后。

4 对策建议

废弃肥料包装物及农膜具有点多、面广、分散的特点,是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要充分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链延伸理念,把废弃肥料包装物及农膜回收处置与农业面源污染和水环境治理紧密结合,努力完善政策机制、加大资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实现废弃肥料包装物及农膜的有效回收处置和科学管理。

4.1 健全工作机制,发挥行政职能

充分协调好相关职能部门在废弃肥料包装物及农膜回收处置工作中的关系,进一步整合力量,形成统一协调、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并强化废弃肥料包装物及农膜丢弃、焚烧、掩埋等行为的社会监督。同时,应广泛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研究制定适合浙江省废弃肥料包装物及农膜等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处置办法,把农业废弃物综合治理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

4.2 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服务体系

努力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废弃肥料包装袋和农膜回收处置资金,制定废弃物回收处置标准,对积极参与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的农民和企业给予一定奖励。并尽快制定有关废弃物治理信贷、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加大对废弃肥料包装物及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相关网点等的基础设施投入,鼓励和扶持废旧农膜回收及加工机械设备的研发和生产。

4.3 依托创新示范,提高治污能力

抓好新型肥料研发和应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科学处置肥料包装物。积极开展可降解和无污染农膜的科技攻关和技术研发,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膜,减少使用厚度小于0.008 mm的超薄地膜,推广一膜两用技术、适时揭膜技术、机械拾膜技术[1-2]。加大农业废弃物综合治理的示范、推广和发展引导工作,尽快建立一批核心示范村、示范乡、示范县(市、区),全面推进肥料包装物及废弃农膜回收处置工作。

4.4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社会氛围

废弃肥料包装物及农膜回收处置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性事业,涉及整个农业生产和农村千家万户,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因地制宜多层次、多形式地普及农业生态环境知识,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废弃肥料包装袋和农膜污染危害性的认识,增强农民群众参与回收的自觉性,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

[1] 关佑君,张永明.天水市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现状与对策[J].甘肃农业,2014(4):34-35.

[2] 陶志刚.天水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现状与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10):63-64.

(责任编辑:张才德)

S 14

:A

:0528-9017(2015)10-1647-02

文献著录格式:汪玉磊,朱有为,柏德玟,等.浙江省种植业生产废弃肥料包装物及农膜回收处置现状及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0):1647-1648,1692.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1041

2015-07-12

汪玉磊(1982-),女,江苏人,农艺师,从事耕地质量和肥料管理工作。

朱有为(1964-),男,浙江人,推广研究员,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农膜棚膜包装袋
冬季棚室注意降湿防病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对策
包装袋
全国农膜回收率年底前达到80%以上
不同光谱条件对越冬型拱棚韭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由包装袋变身的花盆
选购农膜时的注意事项
包装也疯狂
卖萌的包装袋
清洁棚膜新方法—— 棚膜清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