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视唱练耳对声乐演唱的支撑作用
2015-01-06徐宁
徐宁
摘 要: 视唱练耳是高校音乐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学业的不同阶段、不同课程对视唱练耳作用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对声乐从业者来说,视唱练耳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演唱水平的提高。为数不少的人将视唱练耳对声乐学习的作用仅仅归结于“保证音准”,而忽视其在句法、呼吸、情感、审美观等方面对声乐的支撑,认为视唱练耳就是要唱准音、唱准节奏,低估视唱练耳课程的真正意义。
关键词: 乐感 情感 二度创作 审美取向
视唱练耳从字面上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视谱、唱谱;二是听音、辨音。视唱主要是训练按照乐谱的要求,准确地唱出曲调,正确把握音高和节奏等方面的能力,并加深对拍子、音程和调式等方面的感性认识。练耳是用来培养和训练对音高、节奏的辨别能力,对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对音乐的内心听觉。视唱练耳虽然是音乐教育的基础课程,但对一切音乐从业者、音乐所有学科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尤其是技能课向高级水平发展的时候,更显示出其重要性。换句话说视唱练耳虽然是”基础之基础”,但是它起到的作用却是重要的、递增的、不可缺失的。视唱练耳学习不仅仅是音准,其实质是对音乐基本语汇、语法、句法、乐感、音色、审美观念等一系列文化属性的获得,是学习者逐步理解、领悟、掌握音乐基本法则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与音乐所有门类都息息相关。
一、视唱练耳支撑声乐演唱之基础——音准、节奏
视唱练耳学习是从唱准音符开始的,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建立音高和节奏概念。良好的音准、清晰的节奏是视唱练耳课程最基本的任务,也是进行声乐演唱最基本的要求。
视唱练耳课中,首先要解决音准、节奏的问题,由易到难,练习不同调式、调性的视唱曲。声乐课一般由发声部分和歌曲演唱部分组成,这时,视唱练耳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声训练中使用的练声曲需要以半音级进的方式进行,练声曲的结构、音符的密度不同,其考量音准的难度也不同,如果没有良好的视唱练耳基础,那表达音高就无从谈起,声乐技巧更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歌唱者应该重视视唱练耳,以此为基础不断提升视听水平。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保证音高准确、节奏稳定是音乐得以进行的前提。
二、视唱练耳有助于促进演唱者对音乐语汇、句法、结构的理解
拿到一首歌曲时,乐谱和最终的演唱是音乐的外在形态,是显性的;而作品的音高、乐句、乐段、结构等是音乐的内在形态,是隐性的。我们通过视唱练耳的方法对歌曲进行学习,不仅仅是掌握歌曲显性形态的过程,还是对歌曲隐性形态的习得过程,是对音乐基本语汇、语法、句法的一种学习、积累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们逐步理解、领悟、掌握一套音乐的基本法则,包括音高法则(调式及音阶)、节奏法则、音色法则、句式法则、段式法则、篇章法则等,无形中习得音乐内部的自身规律。
具体说来,面对一首新的声乐作品,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乐谱,这是音乐的书面形式,清晰可见,也可以通过作品的视听资料,第一时间感受到作品的音响,用敏锐的耳力捕捉到作品的风格,形成第一印象。最终我们学习歌曲的时候,必须逐句视唱乐谱,确定音高,熟悉节奏,在这个过程中,整个作品的音乐语汇、句法、段落逐渐清晰起来,最终熟练掌握乐谱,做到合理地演唱。
三、视唱练耳有助于演唱者把握乐感和音色
视唱练耳的主要任务除了发展听觉,辨别音高、长短、节拍和调式调性外,其对音色的控制、乐感的把握方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如前所述,音准与节奏一样,是声乐演唱的最基本要求,是学好音乐的首要条件,是音乐的基础。视唱练耳课以大量音响为依据,并通过听、唱、记等教学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除了对音高、节奏、和声、调式等的感受外,还包括音色、乐感等方面。音乐直接依赖于声音和听觉,声乐更是如此,声音的发生虽是物理现象,但感知声音却是生理和心理的活动。歌唱时优美恰当的音色依赖于两耳的听觉和声音乐感的处理,包括速度、力度,则依赖于留存在大脑中的“听觉表象”。
视唱练耳更深层的学习和研究表现之一就是培养音乐感知能力方面。音乐感知是音乐的声音通过听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知音乐的能力指对音的高度、强度、长度、音色的感觉及辨别能力,以及对音乐的节拍、曲调、调性和结构的复合感觉和辨别能力。
如果说学唱乐谱是拿到一手声乐作品的第一步,那第二步绝不是放开声音演唱,这样不但无助于声乐学习,还可能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在小声试唱或哼唱一首歌曲时,往往可以做到声情并茂,而一旦放开来唱,就只顾唱声,忽略唱情了,除了自身发声技术外,重要的是歌者忽略视唱练耳在前期的重要作用。
四、视唱练耳有助于提升歌唱者对作品情感的把握
多数演唱者在视唱或者演唱歌曲时总是特别注意音准、节奏、节拍等基本要素,而忽视对音乐情感的表现,尤其接触到一些西方音乐作品的时候,频繁的转调、移调,复杂的临时变化音,复杂的节奏组织,大幅度的快慢强弱变化把歌唱者搞得“天旋地转”,何谈情感表达?因此,在把握好音准、节奏的基础上,注意保持整体的完整性,用轻巧、柔美的弱声把每个乐句唱清楚、唱连贯尤为重要,这样的过程将情感、音符、节奏及歌曲的背景结合起来学习,了解作者的意图,这样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更要求具备较为完备的视唱技术给予强有力的支撑。
“声洪情必损,细唱见真情”。如果演唱前没有细细品味乐谱,则唱出的东西必然淡然无味。用清晰、轻细的声音分析演唱谱面,旋律线自然清楚、细腻,歌唱者也有时间“寓情于歌”,有节制地演唱,视唱练耳的功劳尽在此处。
五、视唱练耳训练有助于提高歌唱者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
声乐作品是以乐谱的形式记录下来的,这仅仅是记录声音的符号,其本身并不能使我们获得审美体验,必须通过演唱者的表演,作品才能传达给受众。而将谱面上的音符、符号演绎为富有生命力的实实在在的音响,要求演唱者必须具有表现力与创造力的参与过程,也被称为“二度创造”,因此,培养歌唱者的表现力与创造力是声乐教学和训练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视唱练耳有助于提高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音乐表现的依据主要是根据乐谱对音乐的解释,也可以说是“识谱”的问题。通过视唱,歌唱者在第一时间把握住涉及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表现特色、创作方法及结构、力度、速度等各方面的信息。这方面的能力大部分是在对视唱练耳学习的基础上获得的,视唱练耳训练能够使学生积累丰富的音乐词汇,拓宽音乐视野,同时在音乐形式和载体、风格与审美情趣等方面获得较多的感受和较深的理解,音乐鉴赏力自然随之提高。不同的音乐作品,或者某一个音乐主题都能激发起人们内心的音乐表现力,唤起人的内在音乐感受能力,使人思维活跃起来,激发其创作欲望。这种感受对于一个从事音乐的人来说很有意义。
六、视唱练耳课程有助于提升演唱者的审美取向
视唱练耳的学习过程不仅是“视唱”和“听音”,所有音乐的音响都是视唱练耳课的内容所在。通过视唱和听音,慢慢培养学生的听觉习惯,熟悉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音乐类型的过程。在学习训练视唱练耳能力和技术的同时,学习者的审美取向、审美趋势会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或改变学习者的音乐美感习惯,并最终形成自己的审美定势,同时,还会把这种审美思维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在鉴赏、评判、规范音乐的相关活动之中。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正如文章题目所说的,视唱练耳“不仅是音准”,可能在学习音乐的最初阶段,我们教学和学习的重点放在音准、节奏上,那是初级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试想一下,如果连音准、节奏都保证不了,何谈歌唱?视唱练耳是一门单独的艺术,是音乐学习的重要方面,对其作用不可小觑,不管是对声乐学习还是音乐其他门类的学习,视唱练耳应贯穿始终。随着对视唱练耳课程的深入学习,你一定会发现其对作品结构、演唱情感、乐句句法、音色控制、审美取向、乐感训练等起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凡玉.视唱练耳文化属性谈.北京:人民音乐,2007,11.
[2]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3.
[3]马清.音乐理论与视唱练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熊克炎.视唱练耳教程.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5]何惠生.视唱练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孙虹,许敬行.视唱练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