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实验事实与科学原理出现冲突之后
2015-01-05李发顺
李发顺
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预设现象与实验事实发生“冲突”,有的教师直接忽略,有的是自顾自讲,有的解释说实验不够精确,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不相信实验,更不会相信“实验是检验科学的标准”,久而久之,学生渐渐失去了对化学学科的研究兴趣。笔者最近在原电池教学时也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设伏与引导,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互相解释,更是引发了深度的教学思考,把初学者看似很难理解的知识(如两个原电池相连、微型原电池)溶解在学生原认知与实验冲突之中,通过实验现象“异常”与师生之间的探讨获取对原电池原理的理解。
一、铜锌原电池放电时负极表面真的没有气体产生吗?
铜锌原电池作为原电池原理学习的载体,基于铜锌原电池进行实验和问题设计是教学组织的形式。实践中教师设置了三个实验。
实验一:将铜片和锌片同时插入稀硫酸溶液,观察铜片、锌片表面变化;
实验二:用导线连接,观察铜片和锌片表面变化;
实验三:接入电流计进行读数。
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未接导线前,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锌片上有气泡产生;连接导线后,铜片产生大量气泡,锌片上也有气泡产生,只是比原先少一些;接上灵敏电流计有较大的读数(笔者在实验中的读数是260 μA)。但有些教师会去“纠正”,描述为:导线连接后锌片上没有气泡;有的解释是刚才产生的气泡没有消除掉,甚至不断产生的气泡也视而不见;有的干脆告诉学生记住:负极反应是Zn-2e-=Zn2+,正极反应是2H++2e-=H2↑,锌片上不可能产生气泡。这样的教学过程,容易让学生不仅不相信实验,不相信化学,甚至不相信教师,而且实验仅仅是一个过程,没有起到引领学习与佐证化学原理的作用。
实实在在的实验现象不容否定,如出现与教材描述不一致时,我们不要紧张,要学会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逐一分析可能的原因,引发学生思维进入愤悱之态。这才是真正的探究,真正的学习过程,而强记的答案不是学生学习,而是“生产产品”。
因为在笔者的课堂学生有相当大的自由发言权,同时笔者的教学不仅完成教材实验,而且还会增加自己设计的实验,所以学生会大胆地解答和实验操作,描述实验现象时会看到什么说什么,从来不会说假现象。学生因此得出的电极反应中负极多了一个反应2H++2e-=H2↑。笔者并没有强行删掉,而是让他们分析原因,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溶液中的阳离子(H+)向正极移动,在正极等着接电子,只会在正极产生H2逸出。有的学生说是有少量H+没有移向铜电极,有的说是有的H+还没有来得及移向铜电极,有的学生说是Zn和H+直接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有的说是没有进入理想状态,但没有谁能说服谁。此时有一位学生说可能是锌片不纯。当听到这个解释时,笔者进行了追问:“不纯,可能会混入什么物质?”学生都在说可能是铜、银、金之类,当锌和这些金属一起浸泡在稀硫酸中会形成原电池,也就是说在锌片上也存在正极,所以会产生H2。笔者补充一句,其实只要能导电的都可以,如石墨。为后面的钢铁腐蚀原理埋下伏笔。但立刻有学生反驳了:难道混有杂质铝也会吗?此时,笔者都没有“抢到”回答的机会,已经有同学说了:有铝也没有关系的,铝和锌浸泡在稀硫酸中可以形成原电池,只是金属锌担当正极大任,表面照样会产生气泡。到这里笔者并没有结束引导,又问学生:铜就一定是纯铜吗?学生说也不是,因为如果里面混有比铜不活泼的金属时,在稀硫酸中也不会形成原电池,还有学生说如果混进去是活泼金属就行了,因为这样就可以与铜在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了(此时笔者根本没有回答机会),也有可能混有活泼金属,但被铜严密包裹,无法与稀硫酸接触照样不会产生气泡。
在上述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在利用实验中常被大家忽略的现象,而恰恰是这个现象,让学生从实验事实与预设现象的冲突,展开思考和讨论,这十分钟左右的争论与思辨不正是我们想要的科学探究吗?不正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吗?
二、用铜导线做“盐桥”就不能形成原电池吗?
如图2所示,学生都能回答不能构成原电池,因电解质没有形成闭合回路,导线导电是电子在导线中定向移动,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导电是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图3中两个半电池中正极所在半电池中的阴离子([SO4][2-])无法通过盐桥(琼脂+饱和KCl溶液)从正极半电池进入负极半电池,而负极半电池中的阳离子(Zn2+)无法通过盐桥进入正极半电池,而且实验中学生读得电流是260μA,也就是形成了原电池,负极反应Zn-2e-=Zn2+,正极反应Cu2++2e-=Cu,必然导致负极半电池中正电荷多于负电荷而带正电,而正极半电池中正电荷少于负电荷而带负电。笔者让学生来体验这两个半电池中的溶液是否带电,学生既兴奋又害怕,有一位学生用手指分别伸入负极半电池和正极半电池,没有感觉异常,继续将手指同时伸入两个半电池,还是没有异常,但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显示仍然有240μA。学生感觉诧异了,有学生把思考方向引向了盐桥,既然两个半电池不带电,是不是意味着盐桥中的阴、阳离子分别进入负极半电池和正极半电池,中和半电池中的电荷。学生的补充很及时,如果这样,这盐桥用一段时间不是要“死亡”了吗?笔者不仅给予了肯定,还让学生说怎样让盐桥“重生”。学生说再向琼脂中灌入饱和氯化钾溶液。
接着笔者让学生做一个猜测,如图4,将盐桥换成了一根铜导线分别伸入两个半电池,能形成原电池吗?学生立即回答不可能,因为不仅是练习中遇到过,而且也知道阴、阳离子不可能在导线中流动,所以无法形成闭合回路。笔者让学生自己来实验,就直接将一根铜导线两端同时伸入两个半电池,学生非常诧异,不仅能产生电流,且爆表了(灵敏电流计最大值300μA)。学生纳闷了,这好像与参考书上描述的完全不一样,很多学生自己做了几次,确实每一次电流都很大,学生产生了疑问。是不是试剂有问题?但刚才实验也是这些试剂,没有更换过,问题出在哪里呢?学生的想象能力真的是很强,趁笔者没有注意,已经有学生按下述图5和图6进行了实验,而且按图5读数接近300μA,按图6读数也有10μA左右。
此时学生不难看出,图5相当于铜线和锌片在硫酸锌溶液中的原电池,虽然电解质溶液是ZnSO4,与负极Zn理论上不会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但实验事实发生了。图6产生微弱电流的原因学生很快找到,因为这根导线明显不是纯铜,含有少量杂质,会形成原电池,所以有微弱的电流(前一次课,用两块相同的铜片浸入硫酸铜溶液实验过,确实没有电流)。这时学生间的讨论更加剧烈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的发现图4产生电流的原因,有学生将图4的原电池图加了两条线,如图7所示,而且学生还解释了如果笔者分析左边的原电池时,右边电池相当于导线(如图中虚线①),如果笔者分析右边的原电池,左边的电池相当于导线(如图中虚线②),这样实际相当于两个原电池串联了,电流很大。当时笔者惊呆了。合适的实验、问题等载体,能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学生不仅能分析异常现象,还能发现教师未曾发现的知识。
三、蔗糖溶液不能做电解质溶液吗?
实验中笔者用蔗糖溶液来探讨能不能形成原电池,开始笔者也很确信不能形成,因为蔗糖是非电解质,不会电离出离子。但在实验中,不仅可以,而且还有约50μA的电流产生(Zn、Cu、蔗糖溶液)。很快学生帮笔者解释了,理由是蔗糖溶液中有水,水是弱电解质,是可以产生H+和OH-离子的,所以可以形成原电池。顺着学生的思路下去,要证明蔗糖不能形成原电池,学生想到了将蔗糖加热到熔化状态进行实验,设想很好,但在实践中又如何做呢?加热到蔗糖熔化,两个电极插入会形成原电池吗?是否会有电流产生?这些都是留给我们研究的方向,学生对这些未知的领域有兴趣,也就会积极探索,这才是学习过程,并不一定要学生对所有科学原理都理解清楚,但这些实验都能引起学生对空气中的O2在正极得电子被还原的思考,这正为后续研究吸氧腐蚀埋下伏笔。
实验事实与预设现象会有冲突,但在中学学习中更多的是伪冲突。教材中的科学原理总是去枝去叶的主干认识,理想化的分析现状,但在实验中却是真实状态,会出现与教材描述不一样的现象,教师利用好实验现象进行科学分析,获得科学原理的理解,收获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是一个引发师生思考的过程,不应过于追求结果是什么,而要重视研究的过程和出现的“意外”。探索的道路上会有很多“风景”,在科学的道路中细细品味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风景,这正是科学教学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