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培养模式下的文艺学系列课程考核改革
2015-01-05郑艳林
郑艳林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文艺学系列课程的考核存在观念简单、方式单一、内容不科学的弊病,没有凸显文艺学课程的特殊性,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文艺学课程考核应坚持学理性、思辨性、实践性、整体性的原则,发挥考核的检验功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 文艺学系列课程 考核
文艺学系列课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理论性最强的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研究和分析文学活动的理论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开展文学批评实践能力,树立为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思想的重要任务。一直以来,对文艺学教学的研究大多偏重于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等方面,对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显得较为薄弱。
总体而言,目前对文艺学系列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笼统研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考核方法的弊端及提出相应改革措施。这种研究因缺乏针对文艺学课程的具体指向性,不能有效运用于文艺学课程的考评体系,无法充分发挥出考核应有的积极作用,可谓其“有面无点”。二是孤立探讨诸如《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概论》《文学批评》《西方文论》等课程的考核方法和评价方式。这类研究虽细化了个案研究,但忽略文艺学系列课程的紧密关联性,不能凸显文艺学系列课程考核方式的总体性特点,可谓其“有点无面”。
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关键环节,课程考核不仅具有检测、评价、总结教学效果的功能,还对教学起着具体导向和校正改善的作用。因此,加强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意义重大,它既需要看到不同专业课程系列性的“面”,也不应忽视每一专业课程特殊性的“点”;应将点与面有机结合,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本研究旨在针对目前存在的不足或偏失,根据调研获得的实际资料,提出富有实践意义和明确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诉求文艺学系列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能够促进这一专业课程教学的不断完善,真正达到它的培养目标。
一.应用型培养模式的特殊性
根据办学定位的不同,国内高校一般分为四类,即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技能型,培养的人才大致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二大类。和学术型不同,应用型“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社会效益)的人才”,[1]其中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高校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为主,国内大部分高校均属此类。应用型培养模式的出现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密切相关,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高校办学定位随之发生变化,这要求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要坚持以应用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取向的原则,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意味着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平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既不能一味重视理论的学习而轻视专业素养的提高,也不能将自身和技能型高校等同,视专业教育和技能培养为全部,而忽视理论素质的提高。总之,理想的应用型培养模式应当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协调好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同时,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简而言之,“应用”之“应”在于适应,即解决实际问题的适应能力。“用”则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准确理解应用型的内涵还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是理解应用型和学术型的区别。学术型人才重视重视对基础学科的研究,应用型人才重视对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转化。但转化的前提是应用型人才也需要受到必要的学术训练,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较为系统专业知识。从这个方面看,应用型的实践性更强。
第二是理解应用型和实用型的差异。在培养目标上,应用型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双重培养,体现了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而实用型则重视对技能的培养,培养的是掌握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职业的技能人才。在具体的培养模式上,应用型强调理论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通识课程的学习,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实用型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凸显了可操作性。从这个方面看,应用型的理论性更强。
二.传统考核模式的现状和不足
1.考核观念较为简单。考核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担负着检验、评价教学效果,调整、协调教师和学生教学方法的任务。长期以来,在具体的考核环节中,占据主导的是效果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这种考核观念忽视了形成性考核的重要性,不能对理论课的学习效果进行实时性的考查,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更不能满足学生对考核方式多样性的要求。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无法有效检验文艺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2.考核形式较为单一。通常考核以开卷或开卷的方式为主,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评分方式。平时成绩以出勤、课堂发言、课程作业为主要参照,期末成绩则以统一命题为评判标准。这种传统的考核因教师主导性太强,过于重视智性考查,忽视了对创新、实践能力的考查,考试流于形式,学生参与性不够。随着高校教改的深入,课程论文、小组讨论、主题发言、口试等考核方式也被引入,成为考核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但也存在考核标准不统一,评价较为随意的问题。又因教师图省事的心态、班级容量的问题,对这种全新的考核方式采用率不高。这种现象在文艺学课程考核中是普遍存在的。
3.考核内容并不科学。因为教学大纲的限制,考核只涉及本课程的内容,缺乏对相关课程的综合把握,缺乏全局视野。比如《文学概论》考查“意境”、“典型”等概念,《西方文论》考查“理式”、“净化”等概念。《文学批评》考查对作品思想、主题的理解。这种考查有三个弊端,第一,考核内容过于依赖书本知识,学生以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学生发挥的余地小。第二,忽视了课程群的内部关系,不能反映多门课程考核对同一知识点的侧重点,无法体现课程的差异。第三,没有考虑文艺学的学科互涉问题,“过分地重视体系化和本质化,而忽视了跨学科性和应用性。”
4.考核分析反馈不够细致。由于采用终结性考核的原因,考核多在学期末进行,教师忙于统计分数,录入成绩,无力对考核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只是应付性的对及格率、得分段进行肤浅的分析,并没有联系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得分或丢分的原因进行深刻分析,分析报告也较形式化,失去考核应有的意义。又由于统计知识的欠缺,教师也不能对考核结果的信度、效度等指标进行科学的分析。最后,因为信息反馈的不及时,绝大多数学生对具体的得分情况并不了解,不能有效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这个问题在理论性较强的《文学概论》课程考核上是非常突出的。
总之,文艺学系列课程的考核体系应当重视评价方式多元和多样、过程与结果,完善分析反馈机制,“促进学生从‘依赖性学习转向‘自主性、创新性学习”,改变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冷漠态度,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三.应用型模式下课程考核改革的原则
在应用型改革思路的指导下,文艺学系列课程的考核应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根本,以“理论思维”能力(理解文学活动的内在关系能力、审美分析文学作品能力、实际开展文学批评活动能力等)的考察为重点,以学习态度和写作能力为参照,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为目标,研究和建立文艺学系列课程统一考评体系。
第一,发挥考核的有效检测功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全面科学地评定成绩,实现考核的科学化,重点是检验学生对文学理论知识的推演,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
第二,发挥考核的学习激励机制。按照培养目标,加大对学生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各种专业能力的考核力度,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文艺学理论知识的热情和主动性。
第三,发挥考核的实践应用导向作用。在考试内容的选择上强化理论服务于实践的应用导向性,充分考虑学生就业的需要,以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开展文学批评的实际能力为主线,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为中心,实现从知识累积到实践能力提升的考核改革目标。
第四,实现考核方式的互通。通过文艺学系列课程之间考核方式的互补,实现《文学概论》《西方文论》《文学批评》等同类课程考评方式的高效整合。
[基金项目:湖北文理学院教研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文艺学系列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成果 (项目编号:JY2013013)]
参考文献:
[1] 吴阿林.应用型人才的层次结构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
[2] 王为群.文艺学课程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改革趋势[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4)
[3] 刘智运.创新:高等教育的灵魂 [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