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分析密胺餐具、脲醛餐具及其表面涂层*

2015-01-05杨雪娇黎群娣黄伟索宁

化学分析计量 2015年4期
关键词:脲醛树脂三聚氰胺餐具

杨雪娇,黎群娣,黄伟,索宁

(1.东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东莞 523072; 2.济南大学,济南 250022)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分析密胺餐具、脲醛餐具及其表面涂层*

杨雪娇1,黎群娣1,黄伟1,索宁2

(1.东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东莞 523072; 2.济南大学,济南 250022)

采用衰减全反射ATR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分析密胺餐具、脲醛餐具及其表面涂层。利用功能团的位置及强度区分密胺树脂和脲醛树脂。经3%乙酸浸泡后,密胺树脂红外谱图结构基本无变化,而纯密胺树脂或密胺-脲素混合树脂的红外谱图强度降低,呈现毛刺现象。采用红外光谱仪分析了密胺餐具、脲醛餐具的外涂层,结果显示,涂层的主要成分为高纯度甲醛-三聚氰胺树脂,经3%乙酸多次浸泡后,涂层逐渐被破坏,餐具内部的有毒物质开始溢出。实验表明,ATR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可以快速区分密胺餐具、脲醛餐具的材质。

红外光谱法;密胺餐具;脲醛餐具

密胺塑料(MF)是以三聚氰胺、甲醛聚合生成的树脂为基材,加入纤维素填料和各种助剂制得的高分子材料;脲醛塑料(UF)是以尿素和甲醛聚合生成的树脂为基材制得的高分子材料[1]。我国规定仿瓷餐具必须以密胺粉(即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基材制作,并且GB 9690-2009《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卫生标准》对仿瓷餐具中的三聚氰胺、甲醛等有害单体的残留有限量要求[2]。但目前市场上大量存在用低成本的脲醛树脂代替密胺树脂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仿瓷餐具,脲醛树脂更易析出甲醛和尿素,耐用性和安全性不及密胺树脂[3]。另外部分生产厂家,为了保证产品的色泽度及安全性,会对密胺餐具或者脲醛餐具进行二次成型,在表面热附一层甲醛-三聚氰胺密胺涂层[4]。因此建立一种快速鉴别密胺餐具和脲醛餐具及密胺层下真实材质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鉴别仿瓷餐具材质的标准和检测方法,有关热附三聚氰胺涂层后的脲醛餐具及密胺餐具的鉴别方法也未见报道[5]。衰减反射(ATR)技术是通过红外辐射在样品表面上的穿透、反射与样品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具有特征吸收谱图的一种非破坏性分析方法,对于聚合物样品可以免去溶解或者粉碎的制样过程,操作简便。因此笔者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ATR-IR)法对密胺餐具及脲醛餐具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了甲醛三聚氰胺涂层对餐具的影响,为鉴别不同材质的餐具提供了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材料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VERTEX 70型,美国布鲁克Bruker公司;

纯密胺餐具、纯脲醛餐具、密胺-脲醛混合餐具及热附了涂层的餐具:市售。

1.2 仪器工作条件

光谱分辨率:4 cm-1;测量范围:650~4 000 cm-1;扫描次数:16次。

1.3 实验方法

取大小合适的样品,使其与ATR附件的Ge晶体紧密接触,选取表面的3~4个部位进行测试,获得红外光谱图。

2 结果与讨论

2.1 纯密胺餐具及脲醛餐具的分析

密胺餐具、脲醛餐具、密胺-脲醛混合物餐具样品的色谱图见图1~图3。无甲醛三聚氰胺涂层的餐具表面光泽度比较差,用ATR附件测定。

图1 密胺塑料的红外谱图

图2 脲醛塑料的红外谱图

图3 密胺-脲醛塑料的红外谱图

由图1、图2可见,密胺树脂和脲醛树脂的红外谱图的特征吸收峰明显不同。密胺塑料的红外谱图在810 cm-1有一个尖而强的特征吸收峰,对应杂芳环上C=N的成环共轭;而脲醛塑料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在1 630 cm-1处,强度较大且峰形稍宽,其对应的是羟基的C=O伸缩振动[6]。

由图3可见,密胺-脲醛共混物成型品的谱图具有明显的叠加效应。如果餐具的红外谱图只在810 cm-1处有强而尖锐的特征吸收,则该餐具主要是由密胺树脂加工而成;若餐具的红外谱图只在1 630 cm-1处有强而钝的特征吸收,则该餐具主要由脲醛树脂加工而成;如果某餐具的红外谱图在810 cm-1处有强而尖锐的特征吸收,同时在1 630 cm-1处有强而钝的特征吸收,则可以认为该餐具是由密胺树脂和脲醛树脂混合加工而成。

2.2 经3%乙酸浸泡后餐具样品的分析

由于密胺餐具和脲醛餐具对酸都很敏感,所以选取不同材质的样品,用3%的乙酸进行浸泡,分析浸泡过后样品红外光谱图的变化情况,见图4~图6。

图4 经3%乙酸浸泡前后密胺制品的红外光谱图

图5 经3%乙酸浸泡前后脲醛制品的红外光谱图

图6 经3%乙酸浸泡前后密胺-脲醛制品的红外光谱图

由图4可知,密胺树脂经3%乙酸浸泡后,红外光谱图基本无变化,功能团的吸收强度无改变,可见使用过程中密胺树脂的结构比较稳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小。由图5、图6可知,纯脲醛树脂和密胺-脲醛混合树脂经3%乙酸浸泡后,红外谱图不再平滑,呈现毛刺现象。与纯脲醛树脂相比,特征吸收峰在1 630 cm-1不明显,这是由于经酸浸泡后,脲醛树脂的内部结构变得疏松,红外光谱的能量变弱。此法可作为判断脲醛树脂是否使用后的依据,也印证了脲醛树脂结构的疏松性及使用过程中的不安全性。

2.3 附有涂层的餐具的分析

附有涂层的餐具其表面光滑、致密,用肉眼无法区分其材质。用红外光谱仪对附有涂层的密胺、脲醛及密胺-脲醛餐具样品进行分析,见图7。

图7 附有涂层的密胺、脲醛及密胺-脲醛餐具样品的红外谱图

由图7可见,热覆了涂层后的密胺树脂、脲醛树脂及密胺-脲醛混合树脂餐具样品皆呈现类似的红外光谱图,可见涂层对3种餐具皆有很好的覆盖及保护作用,也掩盖了脲醛树脂和混合树脂的真实材质。对比图1和图7可见,有涂层的脲醛树脂的红外光谱图与密胺树脂的光谱图很相似,功能团的位置、振动强度等基本一致,这表明涂层的成分与密胺一致,主要由甲醛-三聚氰胺树脂为原料制成。

2.4 经3%乙酸浸泡后附有涂层的餐具的分析

用3%的乙酸对覆有涂层的餐具样品经3~5次浸泡后,进行分析,结果见图8、图9。由图8、图9可知,经酸浸泡后脲醛树脂的三聚氰胺涂层逐渐被破坏,里层的脲醛树脂的功能团逐渐显现出来,如1 630 cm-1处的特征峰开始出现,同时红外谱图出现毛刺现象。

覆盖甲醛-三聚氰胺涂层的脲醛树脂,产品表面光滑致密,肉眼看来与密胺餐具无区别,但使用次数增加,使用温度升高时,表面的三聚氰胺涂层会被破坏,产品内部的有毒物质开始溢出。

图8 经3%乙酸浸泡前后附有涂层的脲醛树脂的红外光谱图

图9 经3%乙酸浸泡前后附有涂层的密胺-脲醛混合制品的红外光谱图

3 结论

(1)采用衰减全反射ATR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密胺餐具及脲醛餐具进行了分析,密胺树脂的红外谱图在810 cm-1有一个尖而强的特征吸收峰,而脲醛树脂则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在1 630 cm-1处,因此可快速有效区分密胺树脂和脲醛树脂。

(2)密胺树脂经3%乙酸浸泡后,其红外谱图结构基本无变化,功能团的吸收强度保持一致;而纯脲醛树脂和密胺-脲素混合树脂经浸泡使用后,红外谱图不再平滑,呈现毛刺现象,这证明了脲醛树脂结构的疏松性。

(3)部分餐具热覆了一层涂层,用红外光谱仪分析其主要成分为三聚氰胺甲醛,涂层致密光滑,可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内部结构,但经3%乙酸重复浸泡后,涂层逐渐被破坏,谱图中功能团的强度降低,内部有毒物质开始溢出,对消费者的健康将造成影响。

[1] 杨克龙.密胺塑料餐具成型工艺及模具[J].塑料科技,2003,156(4): 64-66.

[2] 胡云,严志刚,张林.密胺餐具中甲醛和三聚氰胺单体的迁移率研究进展[J].包装工程,2011,32(6): 112-115.

[3] 罗琳.密胺塑料中三聚氰胺在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规律研究[J].广东化工,2014(12): 40-42.

[4] 吴晓红.食品接触材料安全监管与高关注有害物质检测技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195.

[5] 孙世彧,段晓霞,吴玉銮,等.仿瓷餐具材质与性能分析[J].中国塑料,2011,25(5): 101-104.

[6] 张巍,高峡,王朝晖,等.ATR-IR和固体NMR法分析鉴别仿瓷餐具的材质[J].现代仪器,2010(3): 39-41.

Analysis of Melamine-Formaldehyde Ware,Urea-Formaldehyde Ware and Covering Coat of Ware by FTIR Spectrometry

Yang Xuejiao1, Li Qundi1, Huang Wei1, Suo Ning2
(1. Dongguan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Dongguan 523072, China; 2.University of Jinan, Jinan 250022, China)

s The melamine-formaldehyde ware (MF),urea-formaldehyde ware (UF) and the covering coat were analyzed by FTIR spectrumetry. MF and UF could be distinguished by FTIR according to site and strength of function groups. The FTIR spectrum of MF had little change after being soaked in 3% HAc solution,while the strength of FTIR spectrum of UF and MF-UF compound reduced,and the rag appeared on the FTIR spectrum. The covering coat was analyzed by FTI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t was composed by high-purity melamine-formaldehyde resin. The coat was destroyed after being soaked in 3% HAc solution for many times. The spectrometry can be used to distinguish melamineformaldehyde and urea-formaldehyde.

FTIR spectrum; melamine-formaldehyde ware; urea-formaldehyde ware

O657.3

:A

:1008-6145(2015)04-0026-03

10.3969/j.issn.1008-6145.2015.04.008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项目(2013GDK08)

联系人:杨雪娇;E-mail: 13580833233@139.com

2015-03-20

猜你喜欢

脲醛树脂三聚氰胺餐具
三聚氰胺价格两个月腰斩
三聚氰胺:上半年走势偏弱 下半年能否反弹?
脲醛树脂合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三聚氰胺:上半年机会大于下半年
看餐具,识鸟喙
2,4,6-三羟甲基苯酚钠改性脲醛树脂的制备与表征
三聚氰胺价格上蹿下跳为哪般
wasara纸餐具——环保不简单
Graft: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
脲醛树脂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